足少阳胆经痛怎么办
足少阳胆经痛怎么办
最佳回答
足少阳胆经痛是需要你及时的去通过药物的方式去进行治疗,另外也可以去通过针灸按摩的方式再去按摩这个足三里的地方,去进行有效的缓解和改善,来改善目前身体上所引起的疼痛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一、胆
胆属木。
工作原理:肝把好的营养吸收后,变成血,浊物就会进入胆。进入胆以后,会进入肠里,当浊物进入胆时就是进入木,然后加上小肠开始生火,消化力就会更强。
胆病治疗:胆汁出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阵阵的。胆汁喷出来的速度就是心脏的速度。因而治胆要加强心脏,让心脏的搏动力量加强,同时用一些药物把浊物清出来并增加肝的代谢。如果把胆切掉,因总胆管跟肝相连,胆汁会慢慢累积在肝里,日久则肝病。
临床上,呕吐口苦都是胆病,因胆是阳木,阳木生火,烧完后烧焦都是苦味。
胆经气血流注时间是夜里11点到1点。
二、穴位
1.瞳子髎穴(又称太阳穴)
位置:眼角后方的骨头后凹洞处即是。
治症:多用来放血,像治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偏头痛是太阳透率谷。眼睛有翳膜,由外往内生时扎太阳穴(由内往外扎睛明穴,由下往上时,承泣、四白、巨髎等近取穴通通可用)。
2.听会穴与上关穴
(1)听会穴
位置:嘴张开时,耳朵前的骨缝最下端处。(用上下提插法扎)
(2)上关穴
又叫客主人,是手足少阳阳明的会穴。
近取穴,治疗耳鸣的。
3.颔厌穴与率谷穴
(1)颔厌穴
位置:头维穴向下一寸处。
(正面看,头正中央是督脉,旁开一寸半是膀胱经,再开一寸半是胆经,三焦经在耳朵后面。)
(2)悬颅穴
(3)悬厘穴
(4)曲鬓穴
以上三穴位置:发际向下有个动脉,向下到耳朵近处有个动脉,两个动脉之间分成三等分,由上到下,依次是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
这三穴都是治疗头痛,可以在上面找压痛点下针。最常见是偏头痛。
-
逍遥子
回复在《黄帝内经》中有个「 12 时辰经络养生法」,它将一天 24 小时分为 12 个时辰,而 12 时辰对应着人体的 12 条经脉,这些经脉又各有主要联系的脏腑。在不同的时辰,气血会运行到不同的经络。我们只要顺应时辰来休养生息,就可以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子时(晚上23时至清晨1时):走胆经 ( 足少阳胆经 ),主要治疗、调理头、身侧面疾病。
在子时正是人体的胆经当值,是阳气生发的时候,决定了第二天的活力,因为人一天到晚的活动都靠阳气。而且如果胆气不足,人的决断力就会比较弱,做事容易恐惧忧虑、优柔寡断。在子时前入睡的人,睡醒后头脑思绪会较清晰、气色也会因为胆气充足比较红润,没有黑眼圈。
养生要点
晚上11点入睡,有利于骨髓造血 保持房间安静,心情安稳 最好不要吃夜宵或做剧烈运动保养方法 若选择于子时入睡,沿着经络 *** 可改善气血的运行,可以在睡前拍打胆经 (腿部) ,头部可以用手指刮拭,力度以舒适为宜,如果拍打过重则不利于入睡,每次3分钟。
胆经不通症状 若经常没在子时入睡,胆经就容易不通,导致以下状况发生。
口苦:因为胆汁上溢,会经常觉得口苦。 脸青:脸上较无血色,像蒙上了一层灰的样子。 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两肋痛、股及下肢外侧痛等 情绪:胆怯、焦虑、恼怒、忧伤、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