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伤脚肿怎么中医调养
晒伤脚肿怎么中医调养
最佳回答
晒伤脚肿在起初期间,可以使用一些清热凉血的中草药进行治疗,可以选择蒲公英、紫草、丹皮、赤芍、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的方剂;如果时间较长,就需要选择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调理,可以选择的中草药有红花、没药、川芎等等,局部也可以喷云南白药喷雾剂。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武汉-严**
回复韧带及软组织修复,需要三周修养时间。若经X光拍片确认无骨组织损伤,那么真的需要静养,继续打球,会加重病情,韧带断裂等等。。。
不知这个对你有无用处:?
踝关节扭挫伤的药物治疗
初期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
1.主方舒筋活血汤(钱秀昌《伤科补要》)
处方: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外用方活血消肿散(熊曼琪《实用家庭中医百科全书》)
处方:大黄2份,侧柏叶2份,泽兰1份,黄柏1份,防风1份,乳香l份。共研细末,用水、蜜糖调煮,外敷患处。
中后期
治法: 舒筋活络,活血壮筋。
方药:
1.主方肢伤二方(广东中医学院《外伤科学》)
处方:当归12克,赤芍12克,续断12克,威灵仙12克,生薏苡仁30克,桑寄生30克,骨碎补12克,五加皮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肿胀难消者,加茯苓12克、防己12克。风寒湿邪滞留者,加独活12克、千年健10克、制川乌10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20克、熟地黄15克。
2.外用方正骨烫药(上海中医学院《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当归、羌活、红花、白芷、乳香、没药、骨碎补、续断、防风、木瓜、川椒、透骨草各12克。上药装入布袋,放于蒸笼内,蒸热后敷于患处,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每日2次,也可煎水熏洗患处。
3.中成药①狗皮膏,烘热外敷患处。②伤湿止痛膏,外贴患处。③舒活精,外搽患处。
踝关节扭挫伤的固定方法早期敷药后用绷带包扎,保持踝关节于受伤韧带松弛的位置,并暂时限制走路。韧带撕裂伤较严重者,可选用胶布或夹板固定踝关节于0°位,内翻扭伤采用外翻固定,外翻扭伤采用内翻固定,并适当抬高患肢,以利消肿。一般固定3周左右,若韧带完全撕裂者则固定4~6周。
踝关节扭挫伤的练功活动 固定期间做足趾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做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并逐步练习下地步行。
-
宁吉儿
回复发汗消肿法
发汗消肿法 ,《内经》称之为“开鬼门”。张仲景说 :“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所以 ,这种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身体上半部肿 ,或先身体上半部肿而后肿及全身 ,并兼见恶寒恶风、发热等表证。在临床上 ,又当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 ,选用恰当的发汗方法。
1.辛凉发汗风邪外伤皮毛 ,水邪阻滞肌肤 ,郁滞化热。症见肢体浮肿 ,恶寒发热 ,骨节疼痛 ,自汗出 ,口渴欲饮 ,小便黄赤 ,脉浮大或数。治以越婢加术汤加减 ,辛凉发表 ,疏风清热泄邪 ,兼以培土制水。麻黄 10g ,石膏 20g ,生姜10g ,甘草 10g ,大枣 4枚 ,焦白术 12g,先以水煎麻黄 ,去上沫 ,再煎其余各药。若兼见咳嗽 ,则加法半夏 10g,以降逆止咳。
2.辛温发汗风水相激 ,郁于肌腠 ,肺失宣降。症见肢体浮肿 ,恶寒 ,无汗 ,脉浮等。治以香苏饮加减 ,发汗、解表、消肿。香附 10g ,紫苏10g ,陈皮 8g,甘草 6g ,葱白 6g ,生姜 6g。水煎数沸 ,去渣 ,不拘时服。若症见四肢浮肿、发热、恶寒、全身疼痛、发汗、脉浮而兼烦躁者 ,可以大青龙汤和减 ,辛温发汗 ,消肿除烦。麻黄 10g ,桂枝 6g ,炙甘草 6g ,杏仁 10g ,生姜 10g ,大枣 4枚 ,石膏 20g ,先水煎麻黄 ,去上沫 ,再下其余各药同煎。
3.助阳发汗风寒外束 ,水邪内停 ,正阳不足。症见肢体浮肿 ,骨节疼痛 ,汗出 ,恶风 ,脉沉。治以麻黄加附子汤加减 ,助阳发汗消肿。麻黄 10g ,制附子 10g ,炙甘草 6g ,先以水煎麻黄 ,去上沫 ,再下其余各药煎服。
利尿消肿法
利尿消肿法 ,《内经》称之为“洁净府”。张仲景说 :“腰以下肿 ,当利小便”。所以这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水肿侧重于身体下半部 ,或水肿先见于身体下半部而后肿及全身。在临床上 ,又当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 ,采用适当的利尿方法。
1.化气利尿“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水结膀胱 ,气化不利。症见肢体浮肿 ,小便不利 ,恶寒发热 ,汗出而渴 ,脉浮。治以五苓散加减 ,化气利水。桂枝 10g ,焦白术 12g,茯苓 12g ,泽泻 20g ,猪苓 12g ,共研末 ,以开水冲服 ,或以水煎服。
2.温阳利尿“肾者 ,胃之关也 ,关门不利 ,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邪壅盛 ,肾阳郁阻 ,但关不开 ,聚水为肿。症见肢体浮肿 ,四肢厥冷 ,小便不利 ,小腹胀满 ,脉沉。治以真武汤加减 ,温阳利尿消肿。制附片 10g ,茯苓 10g ,焦白术10g ,生姜 10g ,白芍 10g ,水煎服。
3.甘寒利尿水热结滞 ,壅遏膀胱 ,尿道阻滞。症见肢体浮肿 ,小便不利 ,或滴沥涩痛 ,口干渴 ,脉沉。常以自拟方 ,甘寒利尿消肿。冬瓜皮 20g ,芦根 10g ,白茅根 15g ,石韦 10g,苡薏仁15g ,杏仁 10g ,灯芯草 (或通草 )10g,西瓜翠衣10g ,水煎服。
4.苦寒利尿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中 ,暑热内壅。症见肢体肿重 ,小便短少色黄 ,口渴 ,舌红 ,脉数。治以一物瓜蒂汤 ,苦寒利尿消肿。瓜蒂 (甜瓜蒂或丝瓜蒂均可 )20枚 ,水煎服。
逐水消肿法
水邪壅盛 ,凝聚于内 ,三焦不通 ,气化受阻。症见腹部肿大如鼓 ,肢体浮肿 ,小便不利 ,脉沉等。治以十枣汤加减 ,峻下逐水消肿。芫花(炒 )、甘遂、大戟各等分 ,共研为细末备用。用时取大枣 10枚 ,劈开 ,煎水去渣 ,加药末 2g调服。本药只宜早晨服 ,不宜晚上服。服药后若大小便仍不通 ,待第 2天再服。本方药味峻猛 ,非病实体壮者不可用。若为安全起见 ,可将药末用枣肉捣和为丸用 ;或将药末用醋调成糊状 ,敷于小腹部 ,则更为稳妥。
泻肺消肿法
肺为水之上源 ,主肃降而通水道 ,水邪壅肺 ,上源受阻 ,肃降失职 ,水道不通。症见肢体浮肿 ,胸部胀满 ,咳嗽 ,喘息等。治以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泻肺消肿。葶苈子 (炒 ,捣碎 )15g ,大枣 4枚 ,先用水煮大枣 ,去渣 ,加葶苈子煎煮 ,去渣 ,顿服。
祛瘀消肿法
血瘀气滞 ,疏泄失权 ,气化不利 ,久而化热。症见肢体浮肿 ,小便不利 ,口渴 ;妇女月经不利 ,脉沉涩等。治以蒲灰散加味或小调经汤加减 ,活血祛瘀 ,利水消肿。蒲灰散方 :蒲灰 10g ,滑石 5g ,共研为细末 ,以水冲服 , 1日 3次。小调经汤方 :当归 10g ,赤芍 10g,制没药 6g ,琥珀6g ,桂枝 6g ,细辛 3g ,麝香 1g ,水煎服 ,日 3次。
开结消肿法
阴寒之气郁结不解 ,气化不行 ,水道不通。症见肢体浮肿 ,厥冷 ,腹满 ,心下痞阻 ,肠鸣 ;或身冷骨痛 ,或恶寒 ,或麻痹不仁 ,脉沉等。治以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减 ,转运大气 ,开结消肿。桂枝 10g ,生姜 10g ,炙甘草 6g ,大枣 1枚 ,麻黄 6g,细辛 6g ,制附子 10g ,水煎服 , 1日 3次。
除上所述之外 ,在临床上尚有一种“虚肿”和一种“风肿”。虽都表现为肿 ,但其病因病机和水肿病大相径庭 ,当注意加以鉴别。
这也有
.cn/html/1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