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灼痛怎么办
三伏贴灼痛怎么办
最佳回答
三伏贴是在每年夏季三伏贴的初,中,末伏各贴一次,在一年当中,最热的三伏天贴在身体的特定穴位,可以帮助温阳补气,温通经络。三伏贴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灼痛,考虑是发生了过敏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摘除三伏贴,用冰块进行冷敷。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我们都知道,三伏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贴,它可以起到很不错的功效与作用,适量贴敷可以防治多种疾病,对身体有一定好处。有些人贴三伏贴之后会出现上火症状,那么贴三伏贴上火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贴三伏贴会上火吗贴三伏贴不会上火。
三伏贴的药物主要组成部分,白芥子、麻黄、细辛等中国传统中药材,主要使用在穴位上面可以止咳化痰,对于其他肺部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贴三伏贴一般不会导致上火,因为三伏贴毕竟不是每天都贴敷,就在一个月内贴敷三次,每次贴敷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所以一般不会上火。
贴三伏贴上火是怎么回事如果贴三伏贴出现上火症状,大多是自己体内的火气较重,这时通过了三伏贴敷贴,加重了其病情造成的。例如,肺炎及各种传染病的急性温热期患者不宜采用三伏贴疗法,因为三伏贴法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对健康造成危害。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三伏天贴三伏贴,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三伏贴通常贴4—6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过了时间就可以摘下来,主要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以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贴三伏贴上火了怎么办贴三伏贴引起的炎症症状需要立即停止,为了避免上火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并导致健康受到更多的影响,如果上火症状没有改善可以喝一些降火的茶,可以起到很好的降低内热的作用,如果三伏贴引起的上火症状严重,不仅要立即停止用药,还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内热,可以吃苦味的食物,有些苦味的东西更冷性,如苦瓜、苦菜,可以帮助身体消除内热,此外在平时要补充更多的水,喝温开水,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吃辛辣的食物,避免咖啡、酒、烟、茶。
-
平淡之
回复随着全国各地都进入到三伏天气,这个时候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一般常见的做法是针灸、按摩以及三伏贴。其中,三伏贴因为其比较方便快捷,所以成为很多人冬病夏治最喜欢用的方式。
但是,很多贴了三伏贴的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贴完三伏贴之后,皮肤出现了局部水泡、瘙痒等过敏的症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伏贴的作用原理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在穴位处或者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加快等,从而起到提升阳气、增强体质的目的。如果在贴完三伏贴之后,皮肤出现了红肿、发痒等过敏现象,不要过分担心,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一般皮肤比较娇嫩或者敏感的人,在贴上三伏贴一两个小时,就会有皮肤过敏的现象,如果出现了皮肤过敏,一定要及时将贴在皮肤上的药物去除掉。观察皮肤,如果水泡、红肿比较小,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局部清洗,在皮肤上涂抹上软膏进行治疗即可;而如果发现皮肤上的水泡、红肿比较大的话,就需要前去医院,让医生用消毒针管将液体抽出,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就会自动结痂脱落。
关于是否起泡,主要与个人皮肤的耐受力有关,起泡的人一般药物渗透吸收力比较好,所以反应比较强烈,而有些人贴了三四个小时还没有什么反应。
-
常州-薛**
回复1 第一步:停止敷贴
如果孩子贴三伏贴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的症状,多考虑是敷贴类的药物引起的,这时候先撕掉敷贴的药物,停止继续敷贴三伏贴。
2 第二步:外用偏方消肿芦荟汁消肿止痒三伏贴皮肤过敏可以涂抹新鲜的芦荟汁止痒,因为芦荟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杀灭真菌、霉菌、细菌、病毒等病菌。
使用方法:取新鲜的芦荟叶,掰一小段,用手挤出芦荟汁涂抹在瘙痒的部位,一天涂抹至少三次以上,这样能够有效快速缓解皮肤痒的症状。
注意
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的宝宝,建议先咨询医生后再使用,避免芦荟汁引起过敏反应。
薄荷汁-祛风消肿止痒薄荷辛凉芳香,具有抗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效,能够祛风消肿止痒,如果是三伏贴皮肤过敏,可以涂抹点薄荷汁予以止痒。
注意
薄荷汁虽然对大多数宝宝的皮肤没有刺激作用,建议使用前咨询下专业医生。
黄瓜消肿三伏贴皮肤红肿,可以用黄瓜涂抹消肿,因为黄瓜外用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适用于蚊虫叮咬、皮肤烧伤、皮肤红肿等症状。
3 第三步:随时观察当贴三伏贴后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时,要随时观察皮肤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若皮肤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等现象,应揭掉药贴,若敷药处皮肤有灼热、疼痛感时,应及时取下药膏并用清水轻柔洗净,严禁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
2.如果出现起泡的现象,一般也都是无菌性,建议涂抹碘伏消炎杀菌,避免引起皮肤感染。
4 第四步:及时就医治疗在观察期间,如果局部皮肤出现了严重水疱,切不可自行挑破处理,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自行处理时可能引起皮肤感染。
-
江苏-吴**
回复正常,我也一样
贴药期间:药饼贴好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否则固定药饼的胶布会脱落,最好呆在阴凉的地方或者电风扇微微吹吹。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贴敷时宜穿透气性能好的宽松衣衫;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正常反应。
时间控制: 一般贴敷时间在4—6个小时;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贴敷时间成人不超过6小时,少儿及敏感者应酌减。如果患者属体质敏感者,或既往用药曾出现起疱等反应,应缩短贴药时间至2小时左右(成人),或在有感觉后及时取下药物。第一次贴时间不必太长,最好别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后面的治疗。到第三次,贴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有时候皮肤起泡效果更好。
日常护理: 饮食以清淡为宜,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刺激食物。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
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背部有红、肿、刺、痒等症状,或背部贴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患者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烫伤膏;如果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如果渗出液体较多,应终止贴敷治疗或应到医院让医生处理,切忌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