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气胸
中医如何治气胸
最佳回答
病情分析中医治疗气胸是起到一个辅助调理作用,如果是急性气胸,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效果更好。中药性情温和,副作用小,但见效慢,单纯性用中药效果相对并不是很好。根据全身情况辨证论治,采用补气、活血、理气等方法进行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肺或胸膜非创伤性病变使脏层胸膜破裂而引起空气逸人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可分为两型:①原发性气胸,又称恃发性气胸;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多为肺顶部脏层胸膜下细小气肿泡破裂引起。常见于20-40岁青壮年,瘦高体型男性较多;②继发性气胸,继发于肺脏各种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气胸反复发作者,称复发性气胸;,气胸持续3个月以上尚不能完全复张者,称慢性气胸。气胸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般出理:各型气胸病人均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肺压缩〈20%时不需抽气,可给予镇咳、止痛对症治疗,有感染存在时应视情况选用相应抗生素。 2、急性气胸的处理:抽气减压,促进尽早复张是气胸急症处理的关键。 抽气:肺压缩〉20%的闭合性气胸,尤其是肺功能差的肺气肿病人,抽气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的首要措施。 抽气方法:简易法:用注射器进行抽气,此法适用于急救,也便于病人运送。 闭式引流:适用于张力性气胸,水封瓶中不再有气泡逸出,且玻璃管中液面不再波动,胸片证实肺已复张,即可拔管。 持续负压吸引:闭式引流一周以上仍有气泡逸出,说明破口未愈合,应加用负压吸引,以利肺复张。 3、外科治疗:合适的外科治疗不仅加快治愈气胸,利于早日肺复张,而且可以确切了解自发性气胸的基础病变,以便采取可靠的根治性治疗措施,防止复发。 手术适应症:开放性气胸:手术切除破口周围斑痕粘连、修复胸膜瘘 慢性气胸:经内科负压吸引正规治疗3个月以上,破口仍不愈 合的气胸。 4、胸膜粘连述:胸膜腔内注入硬化剂,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胸膜产生粘连,闭锁胸膜腔防止气胸复发。 预后取决于原发病、肺功能情况、气胸类型及有无并发症,早期及时处理预后良好,闭合型气胸90%可治愈,死亡率无、并发症者5-10%,血气胸者20%,双侧气胸肺功能差者高达50%。
-
成都-陈**
回复目前来说气胸治疗主要选择西医穿刺引流方法,中医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也即所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般情况下纯粹的中医无法根治气胸。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辩证施治。
对于肺气虚型气胸,可以用补肺汤补充肺气。
对于肺气阴两虚型气胸,可以采用补肺汤和百合固金汤调理。
对于肺阴亏虚者,可以用百合固金汤来滋养肺阴。
西医排气,中医全身调理,才能更有利于气胸早日愈合。
-
平淡之
回复分类:医疗/疾病 >> 中医
问题描述:
中文名称: 百合枇杷蒌皮汤
来源: 广东省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介绍
介绍
Title 简介
[功能主治] 功能宽胸理气,滋阴润肺。主治自发性气胸。
[处方组成] 百合12克、麦冬12克、沙参12克、玄参9克、生地15克、芍药9克、桔梗9克、贝母15克、枇杷叶15克、瓜蒌皮9克、甘草6克,水煎服。
[临床疗效] 治疗11例,气胸消失、肺复张最快为2天,最慢为20天,平均11天左右。全部病例治疗前后都经X线检查确诊。
[处方来源] 广东省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按 语] 本方主要针对自发性气胸有肺阴虚火旺者。由于自发性气胸患者多见有干咳痰粘,口燥咽干,尿黄便秘,舌红干,苔少微黄,脉细数的症状,故认为肺阴虚火旺型为主。用生地、玄参、麦冬、沙参养阴润肺,滋肾壮水;桔梗、贝母、甘草、蒌皮化痰止咳,以利胸膈。如遇气急、紫绀明显者可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胸腔有脓液者可适当选用抗菌素治疗。
功效: 宽胸理气,滋阴润肺
主治: 自发性气胸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中医方剂 气胸
栏目关键词: 中医方剂 内科 呼吸系统疾病
辅助分类项: 中医
出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上册
这个方字可以食用吗?用法和用量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一名自发性气胸患者,自得病以后的日子真的好难受,经常复发,我很向往健康!希望专家老师能帮帮我。
解析:
气胸分很多型,而这个方子只是治疗阴虚火旺型气胸,如果你不是这一型的当然不可以用这个方子治疗了,这正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如果你不确定是这一型的当然不能吃这个药了,而且中医方子每位药的药量也是因人而异的,也没法说具体的药量是多少,除非他在骗你,现在之所以那么多的中成药,只是为了方便罢了,效果肯定是没有汤药好的
-
周口-李**
回复气胸从中医上来说就是肺气虚,因此从这方面着手。
1)肺气虚
证候:面色晄白,自汗畏风,倦怠懒言,语声低怯,咳嗽有白稀痰,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虚弱。
证候分析: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或久病肺气虚,卫表不固则见面色晄白,自汗畏风,肺虚不能主气则见倦怠懒言,语声低怯,肺气亏虚,肺失宣降,气不布津则见咳嗽,有白稀痰, 舌质淡胖,脉虚弱为肺气不足之象。
2)肺阴亏虚
证候:形体消瘦,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气急,或咳少量粘稠痰,颧红,午后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久病肺阴亏虚,阴精耗伤则见形体消瘦,津亏不能上承,故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气急,痰少粘稠,阴亏火旺则见颧红、午后潮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为肺阴亏虚之象。 3)肺气阴两虚
证候:面色晄白,颧红,倦怠懒言,语声低怯,咳嗽气急,有白痰清稀偶或痰中带血,咳声无力,盗汗与自汗并见,畏风,午后潮热,食少,形体消瘦,舌淡红,边有齿痕,苔少,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阴两虚,肺不主气,则见倦怠懒言,语声低怯,咳嗽气急咳声无力,气虚,津液不化则见有白痰质清稀。肺络虚损则见痰中带血。阴虚迫津外泄则盗汗。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畏风。肺病及脾、运化失健,气血化源不足则见食少,面色晄白,形体消瘦。阴虚内热,虚火上炎则见午后潮热,颧红。舌淡红,边有齿痕,苔少脉细弱为气阴亏虚之象。
辨证分型治疗
1)肺气虚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补益肺气固表,桑白皮、枳壳宣肺利气,紫菀、甘草止咳化痰。
若胸痛甚加薤白通阳止痛。舌苔白腻痰多可加获茯苓、半夏、厚朴燥湿化痰。
2)肺阴亏虚 治法:滋养肺阴。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麦冬助百合润肺,元参助生,熟地滋养肾阴,以抑肺经之虚火。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以平肝火,贝母润肺止咳。气促者加五味子敛肺气,有潮热者可加地骨皮,银柴胡,知母,鳖甲清虚热,盗汗者加浮小麦,乌梅收敛止汗。
3)肺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补肺汤与百合固全汤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补益肺气固表。百合、麦冬滋阴润肺。当归,芍药生熟地、元参滋阴养血,桑白皮、枳壳宣肺利气。紫菀、贝母、甘草止咳化痰。
饮食减少,可加扁豆、山药,蔻仁,内金健脾和胃理气。去地黄,麦冬、元参滋腻之品。阴伤较甚,潮热盗汗者可加地骨皮,鳖甲、乌梅、浮小麦清虚热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