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体内湿寒太重怎么办

时间: 阅读:10492

体内湿寒太重怎么办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7-31 20:08:25

体内如果寒湿太重的话,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散寒除湿的治疗帮助改善,常用的药物有桂枝等相对温热的药物。一般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理中丸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在顶上面要多刺激相对温热的食物,不要进食过于寒凉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防寒保暖。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31 23:23:38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31 23:23:38

    当湿气入侵身体或者体内,水分无法排出就会导致湿气的产生。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它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需要及早将湿气去除掉,这样身体才会变得更加健康。当然,去除湿气的方法有许多种,只要采取正确方法调理身体,湿气便会慢慢消失。

    湿气太重该如何调理?

    1、用艾叶泡澡或者洗澡:艾叶是属于一种中药,可以起到发热和祛湿的效果。特别是体内湿气比较严重的朋友,平时可通过用艾叶泡脚来去除湿气,在泡澡的时也可使用一些。但是,在泡脚时应注意一下水温,一般情况下水温接触皮肤温度最为适宜,坚持使用艾叶泡脚或者泡澡效果好,时间长了湿气便可祛除。

    2、用姜汁发汗:食用热辣辣的姜汁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生姜不仅仅可以起到祛湿的效果,还有健脾护胃的作用。平时在做菜时可以放一些生姜,可以调节饭菜的味道。天气寒冷时也可以喝一些姜茶,虽然说姜的味道有些重,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将体内湿气排出来。此外,如果不喜欢这种味道也可以放一些红糖调味。

    3、运动出汗:有调查结果显示,适量运动出汗是可以去除湿气的。但是,湿气比较重的人在夏天的时候不宜开空调,只有多运动,身体才可以将体内湿气排出来。常见的运动类型有许多种,但是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便可以了。注意,一些身体较为虚弱的人,就应该少做一些运动量过大的运动。

    4、保持均衡饮食:湿气比较重的人平时需要多注意一下饮食,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且,要少吃一些含调味料过大的食物,凉性的食物也是要少吃的。因为体内湿气较重,所以可以多吃一些热性食物,比如说羊肉、姜等等,这些东西对身体都是有益的。

    总之,平时需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应该及早的去医院检查一下。湿气太重的人身体会比较虚弱,当天气比较冷时,就应该做好保暖的措施,这样可以阻止寒气入侵身体内。并且,平时要吃一些可以调理身体的食物,身体自然就可以恢复健康。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31 23:23:38

    序言:如果发现体内湿气太重的话,就可以通过多吃祛湿的食物。坚持运动以及进行相关的药物调理,就能够去除湿气。同时大家也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如果特别潮湿的话,一定要及时的搬离,否则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

    一、坚持运动

    对于湿气重的人来说,一定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而且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为了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身体,在平常的时候一定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很多湿气过重的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非常的不喜欢运动。如果不运动的话,会发现自己身体的抵抗力越来越差,而且脾胃也越来越虚弱。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比如说散步或者是瑜伽。如果觉得这些运动起效慢的话,那么大家就可以去跑步,也可以选择跳绳。

    二、进行食物调理

    如果发现自己有湿气过重的一些表现,那么就可以通过一些正确的途径来有效的去除身体内的湿气。大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可以去除湿气的食物,比如说薏米、赤小豆,这两种食物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那么在每天早上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煮一杯玉米粥,这样不仅可以补充人体日常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湿气过重对身体带来的二次性伤害。

    对于湿气过重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早的处理,如果不管不问的话,那么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可是非常严重的。很多人会出现排便异常的情况,大家也可以通过用药物进行调理。但是一定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去网络上随便找一些偏方。有一些偏方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所以也提醒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途径。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31 22:22:28

    驱寒湿方法

    方法一

    1、生姜大枣茶大枣25~30克,生姜10克,红茶0.5~1.5克。将大枣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炒干,加入蜂蜜炒至微黄。再将大枣、生姜和红茶叶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饮食枣。生姜驱寒,红枣补血,姜枣健脾养胃疗效很好,适用于体寒脾弱者。

    2、薏米红豆粥一是薏米,一是红豆。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切忌放大米)祛除体内的湿寒,方法非常简单,这两个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

    3、生姜黑糖汤,小黄姜15g,黑糖16g,熬制30分钟饮用,也可直接服用黑冠蔗茶,暖胃去湿寒。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食物的性味与体质的寒热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物的性味须与体质属性相适应,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为不同的症候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冬吃羊肉、牛肉、火锅较好,而开着暖气吃冰淇淋、喝凉饮料不好;早上是一天的开始,人体生理功能刚要开始旺盛,不要吃寒凉性食物来镇静它;

    晚上少喝啤酒,因为啤酒属寒性的,喝到胃里,中枢神经会把冷的信息传递到脊柱,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因人制宜。

    寒性体质的人要多挑温热性食物,它们具有温中、补虚、助阳、驱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滞、萎缩、贫血等症状。另外,适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敛、生津益阴,防止湿气聚集体内。

    方法二

    汤类:参茸山海原料:人参、鹿茸、牛鞭、裙边

    制作:

    1.把牛鞭洗净,切花刀,过水;水发裙边切成块,过水备用。

    2.锅下清汤,放入盐、牛鞭、裙边、鲜人参、鹿茸,开锅后盛盅上蒸锅蒸3小时即可。

    五味扣素鲍原料:五味子、百灵菇、银耳、浓汤、鲍汁

    制作:

    1.百灵菇修成鲍鱼形状,加入鲍汁上小火煲4小时后,放入五味子再煲1小时,出锅入盘用原汁打薄欠淋在素鲍上。

    2.银耳入浓汤蒸30分钟,下锅调味打薄欠浇在素鲍的四周,用枸杞和豆苗点缀其上。

    苁蓉老坛儿原料:鲜肉苁蓉、鱼肚、辽参、鱼翅、鲍鱼、浓汤

    制作:

    1.苁蓉洗净,切成象眼块,入浓汤小火煲20分钟。

    2.鱼肚、辽参、鱼翅分别泡发后,加入苁蓉浓汤中,小火煲10分钟,再下蚝油调味,打薄欠盛入紫砂盅即可。

    1.进补不要过量,过量会伤身,温热性补药一餐中不要超过3种。如一人用,最好一次一盅或一小碗即可。因为补是为了帮助阳气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身体需要逐渐吸收,慢慢达到阴阳平衡。特别注意:人参、鹿茸、肉桂不适合高血压及脑血管硬化的人食用。

    2.久病虚寒的人,往往虚不受补,可从粥、汤上做文章,但要清淡。淀粉类食物少吃,因为不易消化。

    3.寒性体质的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椿等,另外晚上喝八宝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可自行选配。坚持一个月后,面色会红润起来,腹痛腹泻消失,人也渐渐不怕冷了。

    还有说坚持每天晚上用盐水泡脚,因为盐可以除湿。

    方法三

    刮痧或者拔罐

    这个方法比较专业一点,最好请专业的医生或者按摩师帮你去做。

    方法四

    运动直到出汗为止。

    这个方法是最直接,最简便,也是最省钱的方法。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运动方式,而且不可过量,产生副作用。

    注意:食疗和物理疗法都可以试试。如果过重,需要去医院了!

    扩展资料

    产生原因

    湿寒多为脾虚导致。若体外空气潮湿寒冷便会导致人体脾虚并且出现湿寒之证,人体内便会有湿寒之邪了。

    1、寒湿之邪停留在经络,关节部位,要用祛风湿通络的药物。中药藤类多具有此种功效;还要根据身体上下肢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独活多用于下肢。

    2、寒湿之邪停留于脏腑,要选用入脏腑的化湿或者燥湿药。如藿香、陈皮、半夏、厚朴等。

    3、寒湿之邪用药,还要看引起寒湿的具体病因。寒湿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湿;内湿多由于脏腑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肾阳虚导致的内湿。外湿宜祛邪,内湿要温补脏腑之阳气。

    若要解决湿寒之邪,便需祛湿温中。在饮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伤脾加重湿寒。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可令人体内湿寒之邪消失。

    寒湿症状:

    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1、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2、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3、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4、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6、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7、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脸上长痘和斑,代表体内有寒。

    11、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2、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3、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参考资料:-寒湿

未成年能吃治肾亏的药吗

请问男人手脚出汗怎么回事?应该吃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