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自己可以针灸鼻炎吗

时间: 阅读:2327

自己可以针灸鼻炎吗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3-07-31 13:05:28

如果出现鼻炎,可以通过中医针灸穴位的方式进行调理,但是不建议自己进行针灸,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进行,可以有着更好的效果,如果自行针灸,避免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无法及时得到改善。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31 16:16:54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31 16:16:54

    不可以的,最起码得望闻问切做最基本的检查。

    首先针灸实际上是两种物理疗法的合称,针法和灸法,针法是按照一定角度,作用一定手法将金属针具刺入人体内,以达到刺激穴位,调合阴阳,调整营卫气血的作用。

    而灸法则是用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或艾灸点燃后在一定穴位上熏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整营卫气血的作用,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就是所谓的针灸就是行针。

    针灸确实有用,但是行针的人却不一定有用,针灸就像是按摩、拔罐那样几个月甚至几天培训出来的,真假难辨,他们甚至穴位还没完全认清,就开始行针了。

    针灸是有一定医疗作用的,但是需要一定的手法和力度,用什么手法,进针多深都有讲究,是需要丰富经验积累的,尽管做不好不会出人命,但是如果出现折针也是很危险的。

    然后针法更多的是辅助疗法,最好是配合中医四诊,辩证论治后再行针,尽管刺激穴位也可以达到调和阴阳、调和五脏六腑的作用,但是他比起直接服用的药物疗效很有所不如;然后针灸更多的是养生,是治未病之病的一种防范手段,而不是对已病之病的中药治疗手段;所以更好的是配合中医药疗法,所谓的完全靠针灸治病的偏方,不如行针配合服用中药,双管齐下疗效更佳,毋庸置疑的。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浅显的医学认识,毕竟中医历史有五千年之久,像是哪些中医世家、国医圣手,难免可能有别具一格的模式,所以如果是大家这样做,可以相信,但如果是小诊所或者小巷子里的神医,还是三思后行。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31 15:15:44

    冬去春来,随着季节的转换,过敏性鼻炎又成了高发病症。频频出现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或清或黄)、鼻塞(或单或双侧鼻孔)和鼻痒等。严重者嗅觉减退,头昏头痛、头晕脑胀等,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

    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中医将鼻炎称之为鼻鼽、鼽嚏、鼽水等。鼻鼽最早见于《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鼻部也通过经脉手阳明经、足阳明经、手太阳经、督脉、足太阳、任脉、阳跷脉等与全身的脏腑经络等联系紧密。

    故过敏性鼻炎发作时可按摩或针刺经络穴位来治疗。具体如下:

    1.上星

    位置:在前发际上1寸。上星穴用力按摩5分钟,或向百会方向平刺1寸。鼻塞严重者,需要艾灸。《灵枢·九针论》:“星者人之七窍”,上星穴居面部七窍之上方,故名上星。又近额部,故又称明堂、神堂、鬼堂。可降浊升清,主治鼻塞,鼻出血等病症。

    2.印堂

    印堂在两眉中间。我们通常所说的“印堂发亮或发暗”就是这个位置。印堂作为穴位,最早出自《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现代教科书将印堂穴归为督脉的穴位。可明目通鼻,治痛,眩晕,鼻炎,鼻渊,鼻衄,目赤肿痛,小儿惊风,失眠等病症。《类经图翼》治疗鼻渊(鼻窦炎之类)常常用印堂,并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等。《针灸大成》治疗流鼻血不止常用印堂配伍合谷、上星、百劳、风府、迎香、人中、京骨等穴。

    头晕头胀者可在印堂用力按揉5分钟,用手揪痧,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鼻塞严重者需要艾灸。

    3.百会

    百会穴,在两耳尖连线中点,前正中线上,头顶凹陷处。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是临床常用穴之一。主治头部病症。

    可在百会用艾条回旋灸10分钟,或用力按揉5分钟,头胀头痛者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

    4.头维

    头维穴在额角,入发际上0.5寸。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并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三条经脉的交会穴。维,指维系、维护之义。足阳明脉气行与人身胸腔头面,维络于前,故有二阳为维之称。此穴为阳明脉气所发,在头部额角人发际处,维系于头,故名头维。因头维穴通3条经脉(胃经、胆经、阳维脉),故可疏利面部阳明经和侧头部少阳经气血,故可治疗头痛,目眩,口痛,流泪,鼻塞不通等病症。

    可在头维穴用力按揉5分钟,头痛头胀、眼睛发红者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或向后方向平刺1寸。

    5.迎香

    迎香穴在鼻翼旁0.5寸,鼻唇沟内。《灵枢·终始》曰:“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现代腧穴主治规律也说:“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故选择迎香穴。以之疏散风热、通利鼻窍。可以治疗鼻部所有疾病,包括鼻塞、流涕等过敏性鼻炎病症。如《通玄指要赋》曰:“目昏不见,二间宜取; 鼻窒无闻,迎香可引 。”《玉龙赋》云:“ 迎香攻鼻窒为最 ,肩井除臂痛如拿。”

    可在迎香穴用艾条回旋灸10分钟,或用力按揉5分钟,向上斜刺或平刺0.3~0.5寸。

    6.加减:

    1)鼻涕多可艾灸大椎。

    2)鼻腔干热或流鼻血者上星、百会、头维可点刺放血。

    3)痰多加丰隆、三阴交。

    4)平时体质偏弱者,加捏脊,揉足三里、脾俞、肾俞。

    疗程:每日1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需要1~3个疗程。若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息肉等则1~3个月以上。本文为范圣华医生治疗经验。

有黑眼圈可以用针灸去掉吗

胸椎有血管瘤可以按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