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椎头晕可以好点吗
按大椎头晕可以好点吗
最佳回答
按大椎穴对治疗颈椎压迫所引起的头晕有一定效果也可以治疗感冒的功效,患者可以用按摩或者针灸拔罐的治疗方法,具体引起头晕的原因有很多种,需要弄清楚原因在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艾江
回复
-
西安-杜*
回复1 颈椎病推拿有用吗
颈椎病推拿有用。
颈椎病属中医学之“痹证”,“眩晕”范畴,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损伤或退变,而致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椎骨,关节及周围韧带,肌肉等场所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交感神经及椎动脉等,出现颈肩臂疼痛,头晕,心悸,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推拿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理筋整复等效果,对颈椎病有治疗作用,尤其治疗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2 颈椎病推拿治疗方法推拿治疗颈椎病取穴以颈项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取风池,风府,夹脊,肩井,曲垣,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
方法一:
1.患者坐位,施术者施滚法于颈背部,放松两侧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操作3-5分钟。
2.施四指推法于颈项,上背部,配合拇指点按风池,风府,夹脊,曲池,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操作5分钟。
3.施拿法于肩井,风池和两侧项肌,各处操作10-15次。
4.一手托患者下颌,一手按扶后枕部,拔伸颈椎半分钟。
5.施掌根揉法与颈背及上背部,操作2-3分钟。
6,施掌振法于大椎穴,以局部透热为度。
方法二:
1.患者坐位,施术者施滚法于颈项及上背部,配合颈椎前屈,后伸和左右旋转等被动运动,操作5分钟。
2.施一指禅推法于两侧项肌,自上而下往返3-5遍。
3.施拇指点按法于风池,风府,肩井,曲垣,天宗,肩中俞,肩外俞,缺盆等穴,以酸胀为度,每穴操作半分钟。
3 颈椎病辨证加减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加四指推法或治疗上肢部,配合点按极泉,曲池,手三里,小海,阳溪等穴,拔伸颈椎及指间关节,搓肩及上肢,抖上肢。
脊髓型颈椎病加沿督脉,膀胱经自上而下施法和四指推法,配合点按背俞穴,环跳穴,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加点按心俞,肺俞,膈俞,肝俞,揉天突,膻中,擦两侧膀胱经。
椎动脉型颈椎病加按揉太阳,印堂,头维,率谷,翳风等穴,抹前额,散头部胆经,拿五经,重按风池,风府。
4 自我推拿治疗颈椎病1.以一手食指,中指指腹揉 颈侧及项部各2分钟,拿捏颈肩处肌肉5-10次,自枕骨下沿颈棘突拨项韧带5-7遍。
2.最后按揉双上肢曲池,手五里,合谷穴,再擦命门,八髎穴,伴随头痛,头晕者,可加按揉攒竹,鱼腰,风池,太阳等穴。
-
成都-陈**
回复颈椎头晕治疗方法
颈椎头晕治疗方法,脊椎病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因为现在太多太多的人都患上了脊椎病,不过脊椎病也还是会引起一些病症的,想比如头晕,所以患上了脊椎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放任,下面介绍颈椎头晕治疗方法。
颈椎头晕治疗方法11、药物治疗。 可以选择一些止痛剂、镇静剂或是维生素、舒筋通络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牵引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颈椎生理曲度变质或是较为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科学正确的牵引还是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缓解椎动脉压迫,进而消除症状。
3、推拿、按摩治疗 。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做好颈椎的养护需要注意什么
1、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
2、注意保暖。夏天空调开得很低,暴露在外的颈部肌肉血液循环缓慢,新陈代谢减慢,可导致3、局部发生肿胀,颈部肌肉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局部肌肉会保护性收缩,以避免过分散热。
4、调整枕头与睡眠体位。
5、体操锻炼。这个多指颈部的锻炼,通过头部姿势的不断变化加强颈部肌肉。但是切忌猛摇头、米字操(米字操只合适健康的人群)。
颈椎头晕治疗方法2预防脊椎病的脊椎操
第一节洗脸双手掌心贴于鼻两侧,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环绕整个前面至耳旁,按摩12次;
第二节梳头双手指稍稍弯曲,指尖用力由前向后梳头,从额顶部向后到枕部,从两侧向后脑部,沿耳廓上方梳理到颈项部,各三次;
第三节提耳挤压揉按牵拉双耳耳轮的上、中、下部各12次;
第四节搓颈先用左手掌心搓头枕部,再搓顶部,最后是大椎部,各12次,然后换右手再各做12次;
第五节旋颈按以下顺序旋转颈部,抬头一还原一低头,左转一还原一右转,左后上方一还原一右前下方,右后上方一还原一左前下方,上述动作形似“米”字,又称为“米字操”;
第六节按腰双脚自然分开,站直,双手掌心贴于腰部,先从里向外绕肾俞穴按摩12次,再由外向里按摩12次;
第七节转腰双手叉腰,顺时针方向旋转腰背12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转12次;
第八节摩膝双腿并拢,略弯曲,双手掌按双膝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膝部绕圈转动各12次;
第九节蹲髋两脚自然分开,膝关节稍屈曲,手心相对,意念中两手心有气感,缓慢蹲下起立各12次;
第十节摩三焦左手掌心压于右手背上,顺时针方向按摩胸部、上腹部(胃脘部)、下腹部(脐下)各12次;
第十一节吐故纳新双脚自然分开,双手掌心向下,缓慢抬起到超过头部的高度,同时吸气,再内收双肘,带到手部靠近双肩,意念中引气向上到头顶后再沿颈椎、胸椎到丹田(脐部),双手掌向前推(配合呼气),推到113处时,猛然大吼一声(双手配合用力前推,肘部伸直)以达到排气作用,重复六次;
第十二节调理四肢左手拍右臂,由上臂向下至手部,做到前、中、后三个方向各三次,再换右手拍左臂各三次,然后左手掌拍右肩,再右手背拍左肩,同时左手背拍右腰部,各三次,最后原地踏步,尽量抬高膝部,屈曲髋部,上肢顺势前后协调摆动,共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