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按摩手背可以缓解耳鸣吗

时间: 阅读:9177

按摩手背可以缓解耳鸣吗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3-07-30 05:17:23

按摩手背缓解耳鸣效果不是很明显,一般按摩而不得耳朵和耳垂儿,或者将双手按住耳部,拇指放在脑后,轻轻地敲打后脑勺,或者进行鼓膜按摩,促进鼓膜运动,增加血液循环,也可以使用屏气法,热敷法或者张嘴闭嘴的动作,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耳鸣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30 08:08:34

    耳鸣的按摩治疗方法

    鸣天鼓:

    两掌心分别掩住左右耳,手指托住后脑部,食指压在中指上,使食指从中指上滑下,以此弹击后颈发际处,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也叫鸣天鼓。共击108次。

    双手拉耳法:

    双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弯曲在前,共拉108次。次数多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搓耳法:

    然后两手的食指、中指叉开,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为1次,共搓108次。次数多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30 08:08:34

    按摩治疗耳鸣的方法

      按摩治疗耳鸣的方法。其实发生耳鸣的时候,这种感觉真的让人痛苦不堪,我相信有许多人都在为耳鸣而烦恼,尤其是中老年人患有耳鸣症,他们感觉耳朵里像是有个发声器一样的东西在吵闹,影响睡眠,影响生活,下面为大家分享按摩治疗耳鸣的方法。

      按摩治疗耳鸣的方法1

       1、头抹耳法

      用双手当梳子使用,然后用十指从前额发际向后梳头,慢慢的梳到头后部时就用两手的'掌心贴住耳廓的后部,然后用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抹耳廓至面颊为1次,这样连续梳抹多次。

       2、耳鸣鼓法

      这种方法就是用双手捂住左边和右边的耳朵,然后用手指托住后脑部,用食指压住中指上,然后就把食指从中指上滑下来,然后就这样是手指弹击后颈发际处,这样就会听到咚咚之声,像是击鼓声。

       3、心震耳法

      手双手的掌心紧贴住双耳,然后再突然松开,这样耳朵内就会听到叭的一声,这种方法就是起到震耳的作用。

       4、顶提耳法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手臂弯曲过头顶提拉耳朵的方法,可以使右手臂弯过头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这样来回的多拉几次。再换左手提拉右耳,也拉数多次,此动作对肩周炎也有防治作用。

       5、手拉耳法

      两双手握紧拳头,用拇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拇指在后,食指弯曲在前,也做到一个耳部运动的效果。然后两手的食指、中指叉开,中指在前,食指在后搓耳根,一上一下为1次,来回的多拉几次。

      按摩治疗耳鸣的方法2

       1、捏耳法

      首先擦耳廓、摩耳轮、揉耳垂,将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贴在脸上,均匀用力向后推擦,擦过耳后,再从耳后将耳背向前轻轻推擦,反复做24次,以两耳出现热感为好。用食、拇指沿耳廓边缘上下来回摩擦36下,致耳廓发热。以双手食、拇指肚,分别揉双耳垂,先轻轻捏揉耳垂半分钟,使其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回复原形,重复10次。

       2、鸣天鼓法

      选择安静处,采用面南而立或坐式,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双目微闭,进入“鸣天鼓”预备状态。将双掌捂于双耳的外耳廓(由于外耳上有全身的反应区及耳穴,所以经按摩能使耳部及全身获得调补),并在按摩时配合叩齿。按摩18~36次。结束后用舌在口内搅动产生“金津玉液”,分数口咽入下丹田中。

      两掌心分别捂住双耳廓,使耳道与外界空气隔离,手指置于后脑部,指尖斜向枕部,并用双手食指掸击头的枕部约18~36次,可听到咚咚之声如击天鼓,也叫鸣天鼓。

       3、掌心震耳法

      双手搓热,双掌心分别贴紧双耳,再突然松开,听到“叭”的一声,起到震耳的作用,共几十次。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坚持以上护耳操,听力下降定会有所改善,也有预防耳部疾患以及全身调理的养生作用。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30 08:08:34

    有些人年纪大了,不时出现一些毛病,耳鸣就是其一,那么耳鸣的话应该按摩哪个部位比较好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耳鸣的按摩方法!

    耳鸣按摩哪个部位图点揉翳风穴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

    方法:将双手置于头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其它四指分别分散在耳朵上方,起稳定作用,然后拇指用力对凹陷进行点按,直到感觉到酸胀感.每天点按数次,也可点揉3分钟.

    功效:提神开窍、明目、防治头晕头疼.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都有一定的疗效.

    鸣天鼓

    鸣天鼓是一种自我按摩方法.

    方法:先按摩两侧耳郭,待有热感产生后,再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性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接触相连,再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两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叩击枕骨,如同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左右同时动作24次.

    功效:镇静安神、缓解耳鸣的症状.

    点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的凹陷中,与耳垂齐平.

    方法:将两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产生一定的热量,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手指贴于后枕部.两掌轻轻用力,对两耳作缓慢的重按,再缓缓地放开.这样可以反复操作数次,中间还可用置于后方的拇指加点风池穴数次.

    功效:开窍聪耳、通络活血,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都有一定的疗效.

    按揉听会穴

    听会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方法:用食指或者大拇指轻柔按揉听会穴,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治耳鸣、耳聋等耳疾.

    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方法:一手的拇指点按另一手的合谷穴,按压或摩擦大概80次即可.

    功效:缓解耳聋、耳鸣症状.

    揉耳根部位

    方法:可分别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耳根,轻揉约3分钟,以耳根透热了即可.

    功效:缓解内耳缺血引起的耳鸣.

    怎么预防耳鸣 耳鸣的病因

    耳源性疾病即与耳部疾病相关.往往伴有听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等引起.

    非耳源性疾病,这类病人除了有耳鸣外,常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外伤等.

    远离噪音伤害

    长时间接触较大的声音会造成听力受损,同时产生耳鸣,此时听到耳鸣声往往与受损的听力频率相同.所以要远离发声源,避免噪音伤害耳朵.

    耳鸣预防从脚开始

    每晚泡脚可预防耳鸣泡脚对预防耳鸣有很大帮助,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每晚用热水泡热双脚,然后点按脚心"涌泉"穴这个部位一般都有酸胀麻痛,用柔力点按穴位.再用力拍打大腿外侧的胆经打大腿外侧就可以了,拍打至肤色微红为止.

    耳聋饮食疗法

    (1)枸杞粥:枸杞子15克,大米适量,煮粥服食.

    (2)猪肾粥:猪肾2枚,大米60克,葱白适量.猪肾洗净切块与米合煮成粥,加入葱白及调料服食.

    (3)狗肉煲黑豆:狗肉1斤,黑豆60克.共煲极烂,调味分服.

    (4)猪肾煲黑豆:猪肾2枚,黑豆60克.共煲烂熟,调味佐膳服食.

    (5)羊骨粟米粥:羊骨适量,粟米100克,陈皮5克,生姜3片.共煮粥,盐调味服食.

    (6)羊肾杜仲汤:羊肾1枚,杜仲12克,补骨脂12克.羊肾洗净切块,杜仲、补骨脂用纱布包好,加水共煮熟,食肉饮汤.

    (7)猪肉山萸补骨汤:瘦猪肉100克,山萸肉、补骨脂、知母各10克,龟板20克.将药物先煎去渣,加猪肉煮熟,吃肉饮汤.

    (8)黄酒炖乌鸡:雄乌鸡1只,黄酒1公斤.将鸡宰杀去内脏洗净,放锅内,加入黄酒,煮开后用文火炖至肉烂,用盐调味,食肉饮汤.

    (9)刀豆煮猪肾:刀豆100粒,猪肾1枚,将猪肾半剖开剔除白网膜,把刀豆放于猪肾内,用细线捆紧,以文火煮熟,用盐调味,吃肉饮汤.

    (10)羊肉苁蓉粥:精羊肉100克,肉苁蓉20克,大米60克.将肉苁蓉加水煎汁去渣后,入羊肉、大米煮粥,熟后加调料服食.

    (11)黑豆煨塘虱:黑豆60~90克,塘虱鱼2~4条,去肠脏.共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文火煨熟,盐调味服食.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30 07:07:24

    穴位是中医中提到的,穴位按摩是现在治病和养生的常见方法,其实现在很多人没事的时候都会去按摩,但是一般的人都不知道这么按摩最好,下面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能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那按摩穴位功效有哪些?按摩穴位的手法?
    1、穴位功效
    1对击十宣穴
    【取穴方法】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个穴位
    【功效】清热开窍。辅助治疗: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可缓解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2对击八邪穴
    【取穴方法】八邪穴的准确位置位于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共有8个穴位。
    【功效】可缓解各种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
    3撞击虎口穴(合谷)
    【取穴方法】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
    【功效】辅助治疗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nǜ),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4撞击大鱼际、小鱼际
    对击大鱼际、对击小鱼际
    【取穴方法】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侧称「大鱼际」,另一侧称「小鱼际」。
    【功效】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
    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有「保命穴」
    之称。
    小鱼际可辅助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
    5敲打后溪穴(换手)
    【取穴方法】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功效】辅助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缓解症状功效。
    6手背对拍中诸穴(换手)
    【取穴方法】缓解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症状。
    【功效】缓解治疗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
    7拍击尺泽穴(换臂)
    【取穴方法】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对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8内劳拍少海
    【取穴方法】
    少海穴: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一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功效】
    少海:辅助治疗心痛、癔病等心与神志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肋痛;瘰疬
    劳宫穴:劳宫穴可清心热,泻肝火。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起辅助治疗。劳宫穴对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辅助治疗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劳宫还对手掌多汗症有缓解作用。
    9揉按,轻敲中府穴
    云门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胸大肌。
    【功效】咳嗽、气短、喘不得息、胸满、胸中烦热、胸痛、引缺盆痛、伤寒四肢热不已、瘿气、疝气上冲心、暴心腹痛、胁痛引背、肩痛不举、四肢逆冷、脉代不至。
    10拍打肩井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功效】对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11叩击风池穴、百会穴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刺激的是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循胆经输向头之各部及外走阳维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取穴方法】颈部,当枕骨之下,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与风府穴相平。
    【功效】壮阳益气。辅助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叩击百会穴:这个动作刺激的是我们头顶的百会穴,属督脉,有安神助睡眠、降压、治头痛等作用。
    【取穴方法】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固脱。辅助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
    12揉拍打腹部
    【取穴及功效】神阙,人体穴位名,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禁刺,宜灸。
    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辅助治疗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13擦胆经
    这个动作是刺激头部胆经,包括头维、颔厌、率谷、悬颅、天冲、目窗、正营、承灵、浮白、角孙等穴,能够起到降压、预防偏头疼的效果。
    【取穴方法】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_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功效】缓解治疗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4拍击肾俞穴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刺激我们后腰的肾俞、三焦俞等膀胱经穴位,这些穴位适合泌尿系疾病的预防和缓解治疗,能强肾固本。
    【取穴方法】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缓解治疗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15脚跟踢然谷
    【取穴方法】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功效】辅助治疗:1月经不调,带下,阴挺;2遗精,阳痿,小便不利;3咯血,咽喉肿痛;4消渴;5小儿脐风,口噤不开;6下肢痿痹,足足跗痛。
    2、中医按摩养秀发
    1、十指合拢,指尖先轻按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打圈6次;以逆时针方向打圈10次。
    2、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按压。从额头中线开始,至头顶中线。
    3、护发按摩手法是什么呢?双手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轻轻地往两侧按压,一直到达太阳穴为止。重复10次。
    4、双手盖住两耳,手指放在脑后,左右两手的手指要尽量靠拢,接着用四指轻轻弹打后脑勺,心里默数49下。
    5、手指插入头发,用力将手掌紧闭握拳,轻拉头发。持续动作至整个头皮都拉撑过为止。
    6、十指微屈做徒手梳头的动作。双手由前额发际将头发梳往脑后,这个动作至少做20次。
    提醒大家,外出前抹上抗紫外线的发乳或护发素,并以指腹轻轻揉2分钟,再在发端涂一些修护液。这样可以滋养头发,减轻外界环境对头发的伤害,还能让秀发看上去更亮泽。

针灸对鼻窦炎治疗效果如何

身体长老年斑针灸多久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