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丹痧的临床表现如何

时间: 阅读:2698

丹痧的临床表现如何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3-07-30 04:58:30

我们所说身体出现丹痧的情况,大部分都是身体出现大片或者是出现这种红斑以及出现弥漫性红斑为主,所以说我建议你还是要多注意观察这个大多都是出现了细菌感染或是出现这种病菌感染造成的,这种皮肤病可以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另外一个可以通过注射青霉素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30 07:07:54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30 07:07:54

    1 拔罐拔出虫子是怎么回事拔罐拔出的并不是虫子

    拔罐拔出来的黑色东西并不是真正的虫子,可能是因为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因素引起的病理产物,但这种现象也是非常少见的。

    欺骗手法

    如果拔罐拔出虫子来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欺骗的手法,是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吸引患者购买产品而故意放上去的黑色物体。

    2 拔罐后的正常现象

    拔罐后一般会在拔罐区域的软组织呈现潮红、紫红色,或出现丹痧(小点状、紫红色疹子)。

    起罐后,拔罐区局部皮肤上这些变化可能维持一至数天,保留时间越长越好。

    3 拔罐的正常现象判断疾病征兆

    根据局部(拔罐区)的反应情况,医师还可用来进行诊断和辅助诊断疾病。中医学认为:

    1.出现水疱、水肿、水气过多者,提示患湿气证;

    2.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

    3.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瘀血证;

    4.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寒证;

    5.微痒或出现皮纹,提示患风证。

    4 拔罐后的异常反应局部异常反应

    上罐后,患者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烧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

    引起局部异常反应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心理反应过度,思想过于紧张。

    2.罐具型号选择不当,吸力过大。

    3.操作时失误,明火未灭,或温度过高,灼伤皮肤,或皮肤本

    来就有伤口。

    4.所涂药物的刺激过强。

    5.罐口边缘过薄(指代用罐具),或不平滑,有砂粒状凸起或凹缝凸痕,或患者皮肤干枯松弛(如老人),加上罐时可能旋转了手腕(旋罐),使皮肤出现皱褶。

    6.吸罐时间过长,局部瘀血形成过多,隆起明显。

    7.局部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股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作用,局部软组织紧张,动脉受压而使血供受到影响,于是远端的组织出血、缺血,故出现发麻发凉、疼痛等反应。

    晕罐现象

    在拔罐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冒冷汗、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细数等症状,甚至昏厥等反应时,就叫晕罐。引起晕罐的原因是患者虚弱,或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的晕罐者极为罕见,只有在施行针罐法和刺罐法时才偶有发生。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30 06:06:44

    [概念]
    皮肤风疹,是高出皮肤的斑丘疹,常堆累成块,融连成片。由于本症多骤然发生或迅速退而不留任何痕迹,俗称"风疙瘩"。
    本症,《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称为"隐疹";《诸病源候论》则分为"白疹与赤疹",并提出"【上病下加立口】【上病下加三个田】"之称;至唐.《千金要方》始有"风疹"之名。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将隐疹区分为"白者为婆膜、赤者为血风"。
    若疹色鲜红如涂丹者,谓之丹痧,另列别条论述。
    [鉴别]
    常见证候
    风热皮肤风疹:皮疹呈粉红色,堆连成片,迅速泛发于周身,局部有灼热感,遇热加剧,得冷缓解,或兼有风热表证,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浮。若风热挟湿者,皮疹形似豆瓣,周边红晕,疹豆间有小水【上病下包】,偶见大【上病下包】,搔痒甚,抓破后有脂水渗出。
    风寒皮肤风疹:皮疹为粉白色或瓷白色,大小不等,或融合成片,常以身体暴露部位症状突出,遇冷加剧,得暖则缓,或兼见风寒表证,苔白,脉浮紧。
    血热皮肤风疹:突然起疹,色鲜红,散在发生并迅速融合成片,搔痒甚,或先感皮肤灼热刺痒,抓之随起红色或紫红色条索状疹块,舌红,苔少,脉数。
    血瘀皮肤风疹:皮疹色暗红,每呈块状,多见于臀部,腰围等容易受压处,兼见面色晦黯,口唇色略紫红,舌质有瘀斑,脉涩。
    肠胃积热皮肤风疹:皮疹色红发痒,如粟粒大小,或成块连片,状如云头。发病急骤,兼见胸脘不适,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告诉我

喘证的西医诊断是什么

大人重舌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