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骨质疏松有效吗
老中医治骨质疏松有效吗
最佳回答
您好,中医治疗骨质疏松一般并没有理想的效果的,建议如果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钙剂,补充体内所需的钙质,因为骨质疏松一般是由于年龄的增大,体内钙流失导致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就是那个人
回复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那么,如何在中医上治疗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
1、阳虚湿阻证:
【症状】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干姜、甘草、茯苓、牛膝、苍术、仙灵脾、加减偏寒加附子、偏湿加薏米。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9克,日2次
2.气滞血瘀证:
【症状】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羌活、香附、川芎、桃仁、没药、牛膝、地龙、甘草。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3、脾气虚弱证:
【症状】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壮骨
【方药】人参、茯苓、白术、山药、陈皮、薏苡仁、莲子、砂仁、桔梗、甘草。
【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
4.肝肾阴虚证:
【症状】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牛膝、茯苓、鹿角胶、(烊化)龟甲胶、(烊化)菟丝子。【中成药】⑴知柏地黄丸⑵健步丸⑶虎潜丸
5.肾阳虚衰证:
【症状】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治法】补肾健阳,强身健骨
【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黄、附子、(先煎)肉桂、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鹿角胶、补骨脂。
【中成药】金贵肾气丸
6.肾精不足证:
【症状】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滋肾填精,养髓壮骨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粉、熟地黄、杜仲、天冬、龟甲、黄柏、炙牛膝。
【中成药】健肾壮腰丸
7、气血两虚证:
【症状】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气血双补,养髓壮骨
【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炙甘草。
【中成药】十全大补丸
其它治法
1、灸法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大杼、命门、神阙、中脘、关元痛处所属经脉络穴。应直接灸或隔药饼灸。
2、外敷:防风、威灵仙、川乌、草乌、续断、狗脊、红花、葛根、蛇床子、牛膝、白芍、黄芪、淫羊藿、杜仲、共研细末,每次用50?100克醋调外敷,装纱布袋上加热水袋覆于皮肤上,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30天一疗程。
骨质疏松的预防方法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看了?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民间治疗骨质疏松方法
2. 骨质疏松的食疗方法
3. 膝盖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4. 骨质疏松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
武汉-严**
回复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物治疗分为中药外用和中药内服两种。因人而宜,辨证施治。
一,中药外用:
1,中药熏蒸:中药熏蒸将药力与热力结合,可透皮触骨,直达病灶,起活血化淤,疏通腠理,调气活血,通络镇痛的功效,药物多以活血化淤,散寒止疼和祛风除湿为主;研究表明温度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合适温度;推荐使用威灵仙1号方行熏蒸治疗。
2,中药贴敷:外用中药制剂贴敷于局部或穴位,在不断地刺激中缓解骨质疏松引发的疼痛和痉挛,提高骨密度,改善人体平衡功能。推荐威灵仙2号贴敷。
二,中药内服:
1,肾阳虚型: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温煦失职,骨髓生化无源,宜补肾壮阳,强筋健骨为主。补肾壮阳类中药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的作用。推荐右归丸,补肾保元汤,骨质疏松汤加减;中成药:续断壮骨胶囊,生骨胶囊,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2,脾肾阳虚型: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健,气血生化无源,则精亏随空,骨髓失养,四肢痿废,宜补益脾肾,强筋壮骨。研究表明,补肾兼顾健脾以温补养气血,有助于增强脏腑功能,增加肠道钙,磷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整体改善骨代谢。推荐补中益气汤,加味生骨汤加减;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骨疏康胶囊,生骨胶囊,仙灵骨葆,金天格胶囊等。
3,肝肾阳虚型: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不足则精失所养肝肾精亏,宜滋补肝肾,填精壮骨。研究表明,补益肝肾类中药有助于维持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推荐十二味地黄汤,生骨汤加减;中成药:恒古骨伤愈合剂,生骨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4,血瘀气滞型:年老体衰或外伤闪挫,致气血运行不畅,骨失血养,宜理气活血,化淤止痛。研究表明,活血化淤类中药可改善骨组织的血流状态,促进骨骼代谢和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减轻疼痛等不适。推荐身痛逐瘀汤,参芪生骨汤加减。中成药:生骨胶囊,恒古骨伤愈合剂,断续壮骨胶囊等。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中西医结合,因人而宜,辨证施治,个体化,差异化治疗,只要坚持长期的,规范化的治疗,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疗效,我们治疗的目标是终身不发生骨折或不发生第二次骨折。
-
xuzhujun728
回复骨质疏松症多是老年人比较常见,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出现了此症状。不少人困惑,骨质疏松症能吃中药吗?关于,骨质疏松症能吃中药吗?骨质疏松症吃中药有用吗?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骨质疏松症能吃中药吗
骨质疏松症能吃中药。人体的衰老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以肾、脾为主的脏器组织功能逐渐衰退,出现。脾虚、肾虚,并与血瘀相互影响,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骨质疏松症总的治疗原则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当用填精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资其生化之源,并适当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坚骨汤为六味地黄汤和当归补血汤加味。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萸肉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黄芪补脾肺之气、裕生血之源,当归益血和营,骨碎补补肾强骨止痛,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丹参活血止痛,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李老用坚骨汤以滋补脾肾为主,使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
骨质疏松症吃中药有用吗
骨质疏松症吃中药有用。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上,很现代医学多用激素替代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但由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周期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甚至诱发子宫内膜癌,使得骨质疏松症治疗比较棘手。
中医治疗上建议可通过淫羊藿、仙茅还有就是知母、黄柏、巴戟天、川芎、当归、制川乌、制草乌、炙甘草等中草药能很好的治疗骨质疏松。可补肾壮阳、通络止痛,黄柏苦寒亦归肾经,可坚阴治疗骨蒸潮热,二药合用,阴阳双补,相辅相成。另外中医治疗上,还可通过仙茅、巴戟天均为温性归肾经,以助淫羊藿补肾壮阳、知母苦寒坚阴,可助黄柏坚阴降虚热,三药在方中为臣药;川乌、草乌通络止痛、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四者合用,止痛以急治其标,故为佐药。
骨质疏松的治疗一般都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的检查也很重要,要早起就进行治理,切勿放任骨质疏松的疾病继续恶化,这样无论对患者的健康还是疾病的治疗都是十分不利的。骨质疏松的治疗十分重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接受治疗,才能真正对骨质疏松的治愈形成比较大的帮助作用。
出现4个症状时应引起注意
1、周身骨骼疼痛。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
2、身高减少,出现驼背。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降低,形成驼背现象。
3、活动能力减退。发现关节活动发僵,伸展身体时出现不适,感到容易疲劳,双下肢发沉、动作缓慢时,就要注意避免摔跤了。
4、摔倒。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因此,老人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此外,过去只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骨质疏松症近年来正在年轻化,这和不少年轻人长时间的室内工作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例如经常喝咖啡、抽烟、喝酒、喝碳酸饮料等都是骨质疏松的诱发因素。年轻女性尤其普遍存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的两大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与害怕日晒。年轻时的这些不良习惯会给骨质健康埋下很大的隐患,直接导致不少女性到了中年后出现骨质疏松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尽早开始。
预防骨质疏松需注意的事项
1、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少饮或不饮酒: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2、合理补充一些钙剂:补充钙剂的完美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人体对于钙剂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非常的好。但是补充钙剂一定不能过量。成人每日补钙800毫克即可。
3、运动: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明显加快,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这些都能阻止和减慢骨质疏松的进程。轻度骨质疏松病人可选择跑步、打拳、游泳及球类运动等。
-
周口-李**
回复骨质疏松是很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并且大多数见于老年人。但是现在随着 科技 的不断发展,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年轻人活动以及锻炼越来越少,并且很少会晒太阳,这些都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出现,骨质疏松也就越来越年轻化。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骨质疏松呢?
1、中药内服
中医上把骨质疏松分为很多种证型,大部分证型都与肾虚有关系,因此药物中大多用到补肾的药物。药物的选择也要根据患者的脉象以及舌象、身体整体状况来选择。
2、中药熏蒸
将中药材的药力与热力结合起来,这样药物可以更好的渗透到皮骨,可以很好地活血化淤,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药物的选择大多数以散寒化淤止痛的药物为主。
3、中药贴敷
中药贴敷是将药物制作成贴片,将中药制剂贴片贴在患病局部,这样可以使药物的成分缓慢的渗透到患病部位,从而缓解疼痛感。有些骨质疏松还会引起痉挛,采用药物敷贴也可以缓解。
4、补肾壮骨
中医认为导致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原因与肾虚有关系。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补肾为主,补肾壮骨,这样才可以保持肾精充足,从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这期间服用对症的汤药,并且根据自身状况,随时进行药物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