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三叉神经痛有什么方法
中医对三叉神经痛有什么方法
最佳回答
每日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可以口服中药根据设备进行乱望闻问切,对室外进行诊断,口服中药来进行治疗,如遇风或者淤血而导致的山叉神经痛,使用祛风行气止痛的药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是活血化瘀止痛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艾江
回复中医讲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多为肝郁气滞、肝经不畅,只要疏肝理气即可大幅减轻症状,然后调理好五脏平衡,便可痊愈。三叉神经痛是可以治愈的。 在饮食上注意不要食用热性食物,如油腻、荤腥、辛辣这三大类。包括酒!下午多食柚子山楂,可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可养肝肾。 每日频饮决明菊花水(决明子5克、菊花3克)。 若按以上所说坚持一段时间,即可缓解三叉神经痛,但想要治愈,就需要找位好中医仔细调理,再配合针灸,即可痊愈。 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愿您早日恢复健康,谢谢。
-
杭州-毛**
回复中医包括中药,针灸,中医穴位埋线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的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治疗三叉神经痛,它的特点是保留神经,痛苦小,疗效快,不易复发,无副作用。
针灸疗法:
三叉神经疼痛耳穴针灸可治
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刺激,如谈话、进食、咀嚼、咳嗽、洗脸、剃须、刷牙或冷风吹面均可诱发。因此,患者异常恐惧,行动极为小心,常不敢进食、谈话、洗脸和漱口,以致面容污秽、憔悴,精神抑郁,情绪低落。对患者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医生一般的治疗是开镇静、止痛、消炎的药剂或者打封闭针,但疗效都不是很好。也可通过手术治疗,但手术后遗症大,可能引起患侧面部麻木,目前较少应用。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耳穴针灸来治疗。耳穴针灸是我国中医文化的瑰宝之一。有位70多岁的老婆婆三叉神经痛都痛了四五年了,每次痛起来,连洗脸、刷牙甚至是讲话都非常困难。每次去医院看病,医生都开一些镇静、止痛药物,暂时地止住了疼痛,没有办法根治。后来,听说耳穴针灸能治这个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中医。中医用耳穴“埋针”法治疗了三次,以后几年就再也没有复发过了。耳穴针灸在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在控制妇女月经和妇女痛经方面也是疗效显著。
-
姜齐
回复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上三叉神经痛以肝胆风热、阳明热盛、瘀血阻络三型多见。
1、肝胆风热
偏侧头面剧痛,阵发性发作,烧灼样痛,偏头抽引,痛及目系,或痛引项背,便干尿黄,急躁易怒。大多在迎香穴等处有压痛点,舌质红,苔黄,脉弦。
2、阳明热盛
眉棱骨及前额呈阵发性、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痛,伴胃脘胀满,口干欲饮,便干尿赤。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实有力。
3、瘀血阻络
除具有三叉神经痛的表现外,多数以病程缠绵,迁延日久为特点,有的病程长达十几年。患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或涩。
针对不同的辨证推荐几款中药方剂:
寒湿闭阻:蠲痹镇痛汤——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皂独附姜汤——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舒筋活络饮——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寒湿阻络:驱痹汤——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风寒侵袭,脉络阻滞:蛇蝎汤——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寒热瘀阻: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气血两虚,寒湿痹阻:坐骨丸——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痛痹汤——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痹,阻滞经络:新方桂枝汤——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寒湿邪,阻闭经络:当归回逆汤——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寒凝气滞,瘀阻经脉:加减阳和汤——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李雲松
回复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神经疼痛的现象,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受到刺激、缺血、疾病等的影响,则很容易会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现象。三叉神经痛对病人的影响比较大,不仅头疼难忍,而且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局部外敷
用地龙5条、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克。一起研磨成细末,加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并摊贴于太阳穴,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三叉神经痛。
2、推拿缓解法
患者去枕仰卧,按摩者坐椅于床头,用双手中指勾揉两侧风池穴及颈部肌肉约3-5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患侧攒竹穴、太阳穴、下关穴、率谷穴、颊车穴,每个穴位1分钟。再用拇指以按揉自攒竹穴到太阳穴、太阳穴至下关穴、下关穴至颊车穴,如法反复操作5-8次。
3、按摩听宫穴
听宫穴是小肠经上的穴位,而且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按摩刺激听宫穴能够打通经脉,让经脉的气血通畅。听宫穴,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按揉听宫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非常明显。
4、辛椒鼻嗅法
用细辛10克,胡椒或者川椒10克,干姜6克3,将上述材料浸泡在30毫升白酒中4小时,然后加水适量置于锅内煎服。煎沸是,用一喇叭形纸筒以便罩在锅上,另一端对准鼻孔,吸入药气,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5、萝卜缓解头痛
用红皮白心萝卜一个,削如手指大小,用竹签在萝卜上端刺一个小孔,孔内放入少量冰片。但右侧头面疼痛时将其塞入右鼻孔中,若左侧疼痛则塞入左鼻孔,吸气3分钟可快速缓解三叉神经痛。
6、艾灸法缓解
取穴:合谷穴、内庭穴、太冲穴
操作方法: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3厘米高处,艾条一起一落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一般每个穴位灸5-10分钟即可。此法热感较为强烈,需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7、膳食偏方
丹参川芎炖猪肉
材料:猪瘦肉150克,丹参、川芎15克。
用法:将上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煮,调味服食,每日1次,可连续服食10-15天。功效:可用于治疗淤血内阻所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8、僵蚕全蝎散
材料:全蝎150克,白附子100克,僵蚕,川芎、。白芷各200克。
用法:将上述材料分别研磨成细末搅拌均匀,每次取2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功效:可以通络止痛,消肿排脓,治疗三叉神经痛。
9、中医疗法
1、活血化瘀法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想要治疗三叉神经痛,就要遵循这一方法,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由当归、川芎、升麻、地龙、生地、赤芍、红花、柴胡、桔梗、甘草、全蝎、蜈蚣等药物组成。
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由当归、川芎、升麻等药物组成
2、清胃泻火法
素食辛辣厚味,或胃热素盛,致经脉郁滞不通而发生面部疼痛,治宜清胃泻火,通络止痛。处方:石膏、煅石决明、白芷、大黄、升麻、川芎、桔梗、全蝎、蜈蚣随证加减治疗。
3、痰瘀同治法
本法适用于瘀血挟痰浊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处方:天麻、生地、桃仁、红花、半夏、全蝎、僵蚕、蜈蚣、山甲珠、木香、甘草。
4、清肝利胆法
本法适用于肝胆火盛,热邪随胆经上攻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处方:生地、龙胆草、黄芩、大黄、僵蚕、当归、泽泻、蜈蚣、炒栀子、全蝎、甘草。
5、补气活血法
本法适用于气血不足,络脉空虚所致的三叉神经痛。治宜补气活血佐以通络之法,多用大剂量八珍汤加阿胶、桃仁、红花、全蝎、鸡血藤、天麻治疗。
6、滋阴平肝法
本法适用于肾精亏损,阴血不足,肝失所养,水不涵木,虚阳独亢,阳动生风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处方:大生地、煅石决明、玄参、杭菊花、山萸肉、丹皮、白芷、女贞子、蜈蚣、龙胆草、全蝎、僵蚕、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