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摩肺经治疗鼻窦炎
如何按摩肺经治疗鼻窦炎
最佳回答
病情分析:
单纯的按摩对鼻窦炎的治疗是没有理想的效果的,因为鼻窦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要适当的服用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而且鼻腔内的脓性分泌物会比较多,也可以进行鼻腔的冲洗,才可以达到理想的缓解病情的效果!
指导意见: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姜齐
回复按目前的医疗水平,根治鼻窦炎中的绝大部分是可能的,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尤其是鼻窦内窥镜手术,中医中药等,但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根治鼻窦炎,需要耳鼻喉科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详细的检查鼻腔和鼻窦,清楚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但应该注意,过分宣传中医方法根治鼻窦炎是不科学的,目前根治鼻窦炎应该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各种鼻窦炎的治疗方法请参照鼻窦炎治疗专题。国内治疗鼻窦炎比较好的医院请点击医院推荐。
医院正常的鼻窦开口于鼻腔,并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目前认为,鼻窦炎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如鼻息肉引起的鼻窦开口的阻塞,使其无法与外界相通,从而引起鼻窦的感染。鼻窦炎根治一般也需要从这方面着手,对于急性鼻窦炎,除抗生素治疗以外,有时候还需要利用激素类药物和减充血剂如麻黄素类药物点滴鼻腔,以开放鼻窦开口。对于慢性鼻窦炎,可以首先用药物治疗,或者利用负压吸引,上颌窦穿刺等,同时利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素类药物点滴鼻腔,适当合用中药治疗。
对鼻窦炎引起的各种症状药物治疗不见好转时就应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也就是鼻内窥镜技术,鼻窦内窥镜治疗鼻窦炎的原理也就是通过鼻窦内窥镜直接开放鼻窦的开口,从而使鼻窦与外界相通,从而达到根治鼻窦炎的目的。
鼻窦炎,中医称为“鼻渊”,是一种非常多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发病。慢性鼻窦炎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一)病因和发病
1.全身抵抗力降低,如过度疲劳、受凉受湿、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2.变态反应体质,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甲状腺、脑垂体和性腺等功能减退),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白喉等均可诱致本病发生。
3.鼻腔的一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变态反应性鼻炎、鼻腔异物或鼻腔肿瘤,也可引起鼻窦炎。
4.邻近病灶,如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上颌第二双尖牙及第一、第二磨牙根部的感染,拔牙时损伤上颌窦壁或龋齿残根坠入上颌窦内等也可导致鼻窦炎。
5.其它,如鼻窦外伤骨折;游泳时跳水姿势不当(如取立式跳水),或潜水与游泳后擤鼻不当,污水进入鼻窦内;鼻腔内填塞物置留时间过久;高空飞行迅速下降,窦腔与外界形成相对的负压,将鼻腔分泌物吸入鼻窦等也能造成发病。
(二)病人表现
1.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小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2.多可出现—侧持续性、偶可发生双侧持续性鼻塞。
3.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刺激咽、喉粘膜,引起发库、咳嗽和咳痰,甚至恶心。
4.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颌窦炎。
5.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浙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这可能是额窦炎。
6.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虫筛窦炎引起。
7.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出观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达可能是蝶窦炎,
8.慢性鼻窦炎除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外,还有如下特点:
(1)头痛较轻,一般多属闷痛、钝痛。
(2)嗅觉减退或消失。
(3)休息、滴鼻药、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后头痛可减轻。
(4)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痛加重。
(5)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头痛。
(6)有时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三1家庭养护
1.家庭用药
(1)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红霉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呋麻合剂,每日3次点鼻或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注意点鼻方法要正确.病人头向后仰,药物垂直滴入,然后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药物充分吸收。
(2)慢性鼻窦炎可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5-10%弱蛋白银,每日3次点鼻。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
2.中药及偏方
(1)黄连、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2)鱼腥草、东风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丝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3)葱白榨汁后过滤,用生理盐水配成40%溶液,每日3-4次点鼻。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4)麻黄、辛夷、甘草、茶叶各等量,水煎后过滤,每日3次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5)鱼脑石粉9克,辛夷6克,细辛3克,冰片O.9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6)麦门冬、石豪各5克,知母、黄芩、栀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叶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适于慢性鼻窦炎者,疗效理想,
3.体位引流法
先给病人用l%麻黄素生理盐水点鼻。如病人是上颌窦积脓,取侧卧低头位,健侧向下,若双侧均积脓,于15或30分钟后再做另一侧;如病人是额窦或筛窦积脓,取正坐位低头引流法。另外,捏鼻闭口吸气动作、使鼻腔成负压,有助于体位引流,便于窦内脓液较快地排入鼻腔。
4.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内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疗仪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疗作用。
(四)注意事项
使用滴鼻净类血管收缩药,切不可使用过久,以免引致药物性鼻炎。一般应以7-10日为宜。
(五)预防常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4.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畸型,治疗慢性鼻炎。
-
太原`赵**
回复一、鼻炎按摩术
按摩要求:取坐势,按摩时须全身放松,呼吸平和。病情轻者每日早晚可各按摩一次,一周内即有显效;病情重者,每日早中晚须按摩三次,二十天左右即见疗效。如坚持按摩,可获痊愈。
第一式:热指快速推拿鼻梁
先将双掌用力搓得火热火热,接着以左右两手的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梁两侧,并顺着鼻梁用力向上推至神庭穴(发迹边沿),紧接着又向下推至鼻翼旁,推行速度宜快,一上一下为一次,须快速推一百次左右,使鼻腔内有火热火热感为佳。
第二式:热指按揉“三穴”位
第一式结束后,再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仍以左右两手中指指肚分别按揉以下三穴位:
1.迎香穴(鼻翼两旁凹陷处),按揉方法:将双手中指指肚压在迎香穴上用力按揉一分钟左右,以有酸疼感为佳。
2.搓揉鼻准(俗称鼻尖子),揉搓方法:用左右两手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准,用力揉搓一分钟左右,以鼻腔内有火热感为佳。
第三式:热掌抚揉面庞与鼻腔
第二式结束后,再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抚按于脸庞上,片刻,再以双掌同时用力由上至下反复揉搓脸庞和鼻腔,搓揉次数宜多。要使脸庞和鼻腔都有热感为佳。
鼻炎按摩术的两个要点:1.必须先将双掌搓得火热火热,再开始按摩始可有效;2.在按摩鼻梁和鼻准时,必须要使鼻腔内有燥热感才有佳效。
二、按摩鼻部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5大症状:鼻塞、打喷嚏、鼻痒、流清水样鼻涕、嗅觉减退。以上症状尤其在清晨和季节变换期间很明显,而且反复迁延难愈。以下推荐一套按摩鼻部的鼻保健操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和缓解鼻塞,效果很不错,鼻塞时揉之即通,过敏性鼻炎者1月后也可见效。
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增加1~2次。
迎香: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
鼻通: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
印堂: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三、鼻窦炎的足底按摩法:
鼻窦炎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或脚趾末端踢地下,墙壁均可)——鼻子、额窦(重点在大拇指与第三指加强)、上身淋巴腺、泌尿系统。
1.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2.鼻子(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大脚趾骨缘末端处。按摩的方法是扣住骨缘末端然后滑动按摩。
3.胸部淋巴腺:是淋巴腺总开关,位于双脚脚背大拇趾与食趾之间凹陷处。按摩方向是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淋巴腺中的淋巴液在人体中负责血管与血管连系,也能在肠内吸脂肪和运送脂肪的工作,淋巴球更能吞噬细菌,增强抵抗力。
4.上身淋巴腺:位脚背双脚内侧,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凹陷的感觉。按摩时要从外侧往内侧方向推。按摩上身淋巴腺对肚脐以上器官所有发炎现象均可达到消炎止痛效果。
四、慢性鼻炎按摩治疗方法
前提:喝热水、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早睡早起。
①、揉按百会穴。用一只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头顶,用中指揉百会穴(位置:从两耳中线和两眉之间中线在头顶的交汇点),其它两指辅助,顺时针转36圈。配合意念:鼻腔感到清凉。
②、指推鼻梁两侧。用两只手的食指、中指按住鼻梁两侧,上下推搓36次。配合意念:鼻腔渐通透。
③、揉迎香穴。用两只手的食指按住迎香穴(在鼻翼两侧旁开一点,指压有酸麻感),顺时针转36圈。配合意念:鼻腔已通透。
④、推擦印堂穴、阳白穴、丝竹孔、太阳穴。用两只手的中指按住印堂穴(两眉之间中点),食指、无名指辅助,依次向阳白穴(眉心向上一指半处)、丝竹孔(眉尾处旁开一点)、太阳穴推擦36次。配合意念:头脑清凉,鼻腔舒适通达。
以上四节按摩保健操每天做三次,每次做三遍,精力集中,指力适度,配合意念和想象,坚定信心,持之以恒,一般45天可痊愈。
-
周口-李**
回复鼻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病症,多发于季节交替之时。表面症状基本就是鼻塞、打喷嚏,流鼻涕。
我以前有个同事患过敏性鼻炎,我曾经见过她连续打27个喷嚏,鼻炎还会引起头痛,头晕,这种情况非常影响工作和生活。
下面一起来听听迷罗老师教我们怎样用中医和瑜伽的方法来治疗和改善鼻炎。
面临着这个问题,鼻子不通气,引起头痛头晕,先了解下鼻子的原理,
五官相当于五脏的窗口,每一个五官和内脏是有连接的。
和五官相对应的脏器 如下:
1.耳朵代表肾(肾开窍于耳)
2.眼睛代表肝(肝开窍于目)迎风流泪就是肝气不足造成的。
3.嘴巴代表脾胃(脾开窍于口)吃什么不香是脾胃的问题;
4.舌头代表心(心开窍于舌),(舌头太红是代表心火太旺)
5.鼻子代表肺(肺开窍于鼻)
肺的作用
肺主司呼吸;肺为娇脏 ,如果肺有了问题就会体现在鼻子上,如果出现了肺火就要清理肺火,多吃白色的食材如:白萝卜、马蹄、白菜。
治疗鼻炎的穴位
云门穴
1.肺经的位置在锁骨外侧尽头的位置上的窝就是肺经云门穴,要经常按摩云门穴。可以强壮和增长肺气。
2.有鼻炎的也可以拍云门穴,每天早上空掌拍打云门穴,先左后右,也可以交替拍打。经常拍云门穴也可以防止感冒和防御风寒。
孔最穴
在手臂的内侧偏外的地方,腕横纹开始的7寸的位置,8个手指+一个大拇指就是7寸,或腕横纹到肘横纹连接的地方是6寸往上一点就是7寸。鼻子不通或者咽喉不舒服可以揉孔最穴也可以连续拍打5分钟,能很好的改善。
迎香穴
1.在鼻翼的两侧凹陷处,掐按就能快速同鼻。
2方法:食指按住垂直用力到酸胀的感觉,双手向内按压在对紧然后向上顶。按对了,马上就能感到鼻子通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强化肺经和大肠经,因为肺开窍于鼻。
大拇指走肺经,拇指指肚饱满代表肺气充足。拇指指肚干瘪,按压下去回旋特别慢代表肺气不是很足。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 增加肺气的动作
1 .绕指,十指交叉,大拇指相互反复的转圈,连续做10分钟,一定要让拇指转到酸热,能强肺气,通鼻炎。
2 .在瑜伽中手臂支撑的动作都能通鼻和增强肺气,如:板式—上犬式—下犬式 都能很好的强化肺气和改善鼻塞的问题。
3 .秋千式,坐在椅子上,把自己支撑起来也能强化肺经。
寅时 3-5点是主肺气,给五脏六腑得到气的供给,可以在卯时5-7点可以调节肺气。
另外,在调节身体时要分辨出热和寒的问题。
寒症是指三白:鼻涕、痰清水,舌苔白
热症三黄:鼻涕、痰清黄,舌苔黄。
和前面讲的感冒一样,分清寒热,对症下药。
中医中还可以用 艾灸通鼻炎
1 .艾灸眉心,两个眉毛的中心点,鼻子不通时艾灸眉心就能通气,闭眼艾灸印堂5-10分钟能改善寒性引起鼻炎的鼻塞。
2 .大椎穴 寒性的鼻炎也可以艾灸颈后的大椎穴艾灸10分钟。
花草改善鼻炎
1.辛夷花改善鼻炎,用10克辛夷花煮2个鸡蛋,用过滤纸袋兜住封口来煮鸡蛋,煮开后把壳剥掉用牙签把鸡蛋戳出孔再煮10分钟,喝水吃鸡蛋,能很好的通鼻炎还能增强体能。
2 .受寒引发的问题,辛夷花3克,藿香10克 煮水喝,也能改善受凉的问题。
3. 受热引发的问题,辛夷花5克, 槐花,20克 煮水喝能改善热的鼻炎问题。
4 .鹅不食草打成粉末,用一勺用开水化开,熏鼻子,等水不热了可以轻轻的擦鼻子,也能很好的通鼻子问题。
最后梳理一下治疗方案
1. 按摩穴位:云门穴 、孔最穴 、迎香穴。
2. 动作 :手臂支撑? 板式—上犬式—下犬式 都能很好的强化肺气和改善鼻塞的问题。
3 饮食:要分寒、热的对症。
寒症是指三白:鼻涕、痰清水,舌苔白
热症三黄:鼻涕、痰清黄,舌苔黄。
和前面讲的感冒一样,分清寒热,对症下药。
好了,以上就是迷罗老师针对鼻炎给大家提供的治疗方案,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在受鼻炎的困扰不妨试一试吧!
-
就是那个人
回复按摩治疗鼻炎的好方法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长期呼吸不洁净的空气是引起慢性鼻炎的重要原因,而患感冒及贫血、糖尿病、风湿病、便秘等疾病,也会因为鼻腔血管长期瘀血扩张而造成慢性鼻炎。慢性鼻炎会因为呼吸不畅而引起头痛、头昏等,让人精神萎靡不振。
1、揉捏鼻部用手指在鼻部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揉捏鼻部5分钟,然后轻轻点按迎香(鼻唇沟中,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和上迎香(鼻唇沟上端尽头各)各1分钟。
2、推按经穴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两眉中间)50次,用手的大鱼际从前额分别推抹到两侧太阳穴(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处1分钟,按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合谷(在一、二掌骨间,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各1分钟,最后按揉风池(颈后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处凹陷中)1分钟。
3、提拿肩颈用手掌抓捏颈后正中的督脉经穴,以及背部后正中线两侧的经穴,自上而下,反复4-6次。再从颈部向两侧肩部做提拿动作。重占提揉肩井穴(两手交*搭肩,中指尖下处),做3分钟,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分钟。
4、揉擦背部用手掌在上背来回摩擦按揉,感觉到皮肤透热时为度。
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慢性鼻炎,首先应找出全身、局部及环境中的有关致病
因素,及时予以治疗或消除。局部可用血管收缩剂,如0.5 ~1
%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也可以短期使用鼻眼净等滴鼻。针刺疗
法可取迎香、合谷等穴位。封闭疗法可用0.25 ~0.5%普鲁卡因
做上述穴位封闭,也可作鼻丘或下鼻甲前端粘膜内封闭。分泌物
过于粘稠而难以排除时,可用温盐水冲洗鼻腔。对下鼻甲肥厚,
局部用药不能奏效者,可作冷冻或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仍无
效者,可考虑作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预防慢性鼻炎,需锻炼身体,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同时,应
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戒烟禁酒,治疗全身性疾病、矫正鼻腔畸
形,清除鼻腔附近的病变。有些药物如利血平、含雌性激素的避
孕药等可引起鼻粘膜充血,宜用其他药物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