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半年了针灸有效果吗
突发性耳聋半年了针灸有效果吗
最佳回答
出现突发性耳聋的情况的话,有可能会有一定的自愈倾向的,建议可以及时的进行针灸的治疗,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也可以服用一些耳聋通窍丸!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武汉-严**
回复
-
xuzhujun728
回复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少部分病人伴有头晕.
[临床表现]
1.耳聋:听力突然明显减退(多为单侧耳),大部分病人伴有耳鸣,部分病人有耳内发闷,胀满及阻塞感.
2.发病原因:多数病人无明显发病原因,不少是发生在睡眠当中,于起床时自感耳鸣,耳聋.一些病人有较明显的劳累,情绪过于激动,精神紧张及感冒病史,这些可能与发病有一定关系.
3.眩晕:有一少部分病人有耳聋同时伴有眩晕,自觉有旋转感,常伴恶心,呕吐,多于发病一周左右眩晕减轻,耳鸣,耳聋无好转,伴有眩晕者听力损失多较重,也不容易恢复.
[诊断]
1.听力突然明显下降,以单侧耳聋多见,部分患者可伴眩晕,电测听检查为感音性耳聋.
2.鉴别:单纯的突发性耳聋病较易诊断,由于症状突然发作,听力损失明显,多为单耳发病,故不容易与其它耳聋相混;但如果伴有眩晕的病人则应与很多病相鉴别,此时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因为鉴别眩晕症状,需要借助于各类仪器,所以不是病人自己能够办到的.
[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听力下降不太明显,症状比较轻微的,可以在医生检在后,经医生同意,在家治疗;如若症状显著,耳聋严重,甚至伴有眩晕者,则需尽早住院治疗.
1.西医药治疗:多采用静脉给药结合肌肉注射的疗法,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同时配合维生素B1,B2肌肉
注射.或配以中药针剂,如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液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了耳鸣,耳聋等表现.
治法:活血祛淤,通络开窍.
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恕⑤牌?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晕加菊花10克,双勾藤10克,夏枯草6克.体质虚弱者加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情绪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灵磁石30克.
(2)针灸治疗或做体外反搏治疗均有辅助作用.
[预防与调养]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
-
逍遥子
回复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是指听力突然减退,1~2日即可达到耳聋最高峰乃至全聋。大多数为单耳发病,多由全身或局部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少部分病人伴有头晕。 [临床表现] 1.耳聋:听力突然明显减退(多为单侧耳),大部分病人伴有耳鸣,部分病人有耳内发闷、胀满及阻塞感。 2.发病原因:多数病人无明显发病原因,不少是发生在睡眠当中,于起床时自感耳鸣、耳聋。一些病人有较明显的劳累、情绪过于激动、精神紧张及感冒病史,这些可能与发病有一定关系。 3.眩晕:有一少部分病人有耳聋同时伴有眩晕,自觉有旋转感,常伴恶心、呕吐,多于发病一周左右眩晕减轻,耳鸣、耳聋无好转,伴有眩晕者听力损失多较重,也不容易恢复。 [诊断] 1.听力突然明显下降,以单侧耳聋多见,部分患者可伴眩晕,电测听检查为感音性耳聋。 2.鉴别:单纯的突发性耳聋病较易诊断,由于症状突然发作,听力损失明显,多为单耳发病,故不容易与其它耳聋相混;但如果伴有眩晕的病人则应与很多病相鉴别,此时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因为鉴别眩晕症状,需要借助于各类仪器,所以不是病人自己能够办到的。 [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听力下降不太明显,症状比较轻微的,可以在医生检在后,经医生同意,在家治疗;如若症状显著,耳聋严重,甚至伴有眩晕者,则需尽早住院治疗。 1.西医药治疗:多采用静脉给药结合肌肉注射的疗法,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同时配合维生素B1、B2肌肉 注射。或配以中药针剂,如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液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了耳鸣、耳聋等表现。 治法:活血祛淤,通络开窍。 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克、菖蒲1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晕加菊花10克、双勾藤10克、夏枯草6克。体质虚弱者加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情绪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灵磁石30克。 (2)针灸治疗或做体外反搏治疗均有辅助作用。 [预防与调养]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
-
平淡之
回复65岁的张女士本身有高血压病史,由于平常工作繁忙,又需照顾35岁的自闭症儿子,因此精神压力大,常常睡眠不足。3个月前左耳突然听不见,经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耳鼻喉科诊断,是俗称「耳中风」的突发性耳聋,接受住院治疗会诊高压氧,再辅以中医针灸,三管齐下,一个月后听力就恢复正常,她开心说,「再度听掉到美妙的声音,真好!」
张女士说,9月下旬左耳突然出现怪音,像是打开收音机,音频没有调好那样刺耳,她赶紧向耳鼻喉科求诊,经医师诊断是突发性耳聋,立即住院接受治疗,一周之后出院;住院后继续回诊接受高压氧治疗,并且到中医部接受针灸治疗,前后约一个月听力就恢复正常。她记得发病之后第一次接到朋友的来电,接起电话清楚听到对方的声音,当下激动得快掉泪。
突如其来的「耳中风」高医中医部针灸科医师林宏隆表示,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通常在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听力突然下降甚至消失。大多数是单侧失聪,并且常伴随耳闷胀感、耳鸣、头晕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发生突发性耳聋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内耳循环障碍等。」
传统医学理论则认为,听觉与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两耳通于脑、肾气通于耳、脾主全身气血之运化,气血充盈上达耳窍而能听。若气血有所阻滞、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则会引起耳窍闭阻造成耳暴聋。中医针灸治疗,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耳部气血通畅为主。
发病一周内是黄金治疗期高医中医部设有自动化舌诊仪、脉诊仪检查系统,可了解患者体内血氧饱和度、血液粘稠度、血液充盈度等状态,初步判断身体脏腑气血循环情况,并了解先天肾气与后天脾胃之气的状态。
林宏隆每天为张女士针刺治疗耳朵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搭配颈部风池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利耳窍,再配合远道取穴手部的中渚、外关穴以疏导少阳三焦经气,并在穴位上加上电针,使耳部肌肉有节律的收缩,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治疗同时给予远红外线频谱仪局部照射,以调节耳内微循环,改善耳蜗神经之血氧供给。
林宏隆也在张女士耳朵穴位上贴敷磁珠,教导张女士规律的耳穴 *** 以及做鸣天鼓运动以运行气血,解除血管痉挛,提升耳窍功能。张女士在持续两周共12次的高压氧与针灸治后,已恢复听力。
林宏隆强调,突发性耳聋发病后的一周内是黄金治疗期,患者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接受医师的立即治疗,同时可以配合中医针灸辅助治疗,以缩短治疗疗程改善听力。由于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便捷、安全的特点,因此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意愿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