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心脾两虚,心肾不交。

时间: 阅读:10697

女,22,医生说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请问吃黄连阿胶汤和归脾丸有用吗?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3-07-29 06:37:56

您好!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首先这个情况的话,自己如果能够确诊是属于心脾两虚,并且有心肾不交的这种阵型的话,那么就可以用中成药交泰丸和归脾丸。当然最好是能够直接开药组方进行治疗,这个会比中成药协定方好得多。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艾江
    回复
    2023-07-29 09:09:05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9 09:09:05

      一说起气血,一般人都觉得是很玄的东西。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气血养生法,供您参考!

      血虚体质气血养生法

      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

      (1)体质特点。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皮肤干燥、头发枯焦、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2)性格特征:

      内向、胆怯、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3)患病倾向:

      血虚主症为眩晕、心悸、失眠、便秘,妇女月经量少、延期、闭经等。

      (4)养生原则:

      《素问?举痛论》曰:?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经历杂论》曰:?风痛者,善走窜,痛无定处,血虚人多患此。其脉浮大而缓??当填补血液?。

      (5)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能使精神振奋。

      起居调养: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血虚体质的人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平时起床站立,动作要稍慢些,避免大脑供血不足而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运动调养:血虚体质的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经常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量不要太大,运动形式不可太猛烈,防止多汗伤血。应选择动作柔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饮食调养:平时可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荔枝、桂圆等。宜少吃辣椒、肉桂、胡椒、芥末等辛辣热性食物,并戒烟、少酒、饮淡茶。

      药物治疗: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熟地、何首乌、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炖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若气血两虚,则须气血双补,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亦可改汤为丸长久服用。

      中医气血养生理论

      中医研究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的治疗,《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纲领,中医发展到今天,因为受到西医的影响,越来越细化、精细、精准。中医、中药如果是无限的细分,就远离了中医的本质,那就相当于用显微镜来观察、研究天体的运行。

      这里举个列子,睡眠不好。失眠是现在很多人都出现的问题,甚至失眠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病症,以这个病症为中心出现了各种治疗的方法及药物。在传统中医里,并没有专门针对失眠治疗方式,睡眠不好只被看做是一种表象,它是因为人体五脏六腑不协调而出现的现象,对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治疗,好比对人的影子做手术,没有找到根源。

      中医是整体辩证的思维。当人体的五脏六腑出现疾病,直接对五脏六腑进行治疗,表面上看是科学的、直截了当的,但实际上是一种极其野蛮的治疗方式。这里也好比直接对人体的神经进行用药来治疗失眠,通过使用安眠药的方法,麻痹神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有很多副作用。也就是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古老的中医智慧,把人体看做一个整体,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是相互关联的。睡眠不好,从中医来说,会有两种原因。一个是心肾不交,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向下,肾水向上,就能水火既济,人体就协调。另一个原因是脾胃不和影响正气运行,导致睡眠不好。

      另外,中医的用药方式也是遵循整体原则。中医、中药都强调人体的经络,在现代解剖学看来,经络是不存在的,但古人通过他们特殊的对人体自省、自查的方式,领悟到经络客观存在于人体当中,现代科学通过青蛙和人体试验已经印证了经络的存在,但这个经络仍然不是我们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的。经是纵向的,络基本是横向的,经相当于是我们的通天大道,络相当于羊肠小道。经和络交叉就构成了遍布于全身像蜘蛛网一样的网络,人体摄入的营养元素通过经和络相互之间传导和运输,人体才能保持应该有的精、气、神。在中药学里,中药都是按经络来归类的,任何一味中药都有它的性、味、归经,性指五性:寒性、凉性、热性、温性、中性,味指五味:酸、甜、苦、辣、咸。归经指的是这味中药进入人体后发挥作用的部位。

      还是以睡眠不好为例,在调理的时候,需要了解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如果是因为心肾不交,就需要用心肾的归经药物,如果是脾胃不和,就需要用脾胃的归经药物。例如一种称为大黄的药,在中药里它是寒性的,我们出现热症的时候,可以用大黄来卸火,但大黄在进入肠胃后,经过肝肾的分解,肠胃的吸收,发挥作用的不是大黄物质本身,而是大黄所发散的药性和药气,药气是无形无质的东西。所有药物产生的药气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来发挥作用。同样的一种药物,无论做成药粉口服,或者做成药液泡脚,甚至做成针水打点滴,它都会归经,到指定的地点,发挥它的寒凉温热的作用。

      这个地方不禁感慨,中医中药是实战的学科,古圣先贤是通过自用或者他用的方式总结出一味药的药性,并记录传于后世,感恩??

      我们知道了中医的养生的原理,知道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我们只是想调理自己的身体,有没有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呢?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养生的捷径。

      中医把构成人体所有的东西只归结到气和血两个主要因素上。气和血构成了人体的能量基础。气带动血液的运转和循环、血是气的载体,气和血是密不可分的。在看中医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比如:气血两亏、气血两虚、气郁、气滞、血瘀等等。因此,最简单的养生方式,就是?益气养血,平衡阴阳?。

      气属阳,血属阴,每个脏腑都需要阴阳平衡。当阴阳失衡时,就会有一些表现,如果再置之不理,就会形成脏器的变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西医的仪器才能检测出你生病了。而中医在刚开始阴阳失衡的时候,就能通过表象综合判断,你的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中医治未病。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服务的时候需要让客户填写《身体状况记录表》,简单问诊就可以判断客户的身体情况。

      对于养生保健,我们只需要抓住气血这两个因素,就能预防和治疗大部分的病症,一个人的气和血充盈且运行良好,人体就不会生病。在中医里讲究?气血活,六腑通,百病不生?。六腑相当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外围结构,当一个人气血充盈,六腑是相通的,病毒或者任何一种风邪、暑邪、寒邪、在人体就无法停留,人体很快就把他排出体外。 归根结底,我们并没有使用药物来治疗某个脏腑的病症,我们只是提供了这个脏腑所需要的充足的气血,辅助脏腑自动去完成修复工作。中医里有一个词,叫?扶正?,我们只是把正气增强,让脏腑正常工作。

      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怎样来?益气养血,平衡阴阳?。我们使用"活血行气+调养肝血"的调理方案,通过泡脚打通筋络,调和气血。

      我们说人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使用这个组合的时候,人体的正气越来越强,当正气与人体的病灶做斗争的时候,这些部位通常会出现不适症状,如:发热、发痛或者是酸胀,就像双方在进行交战,这个交战在中医里叫做气冲病灶,属于正常现象。我们上次分享是以睡眠不好为例,按照中医的理论,睡眠不好有四种类型,心脾两虚,心肾不交,食滞胃脘,胆郁痰扰。有经验的中医可以提炼一下,包括心肾不交,脾胃不和两种。那是否还有更简化的办法呢?有,大道至简,气血调理。

      中医是高思维的学科,正如我们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中医研究的是整体而不是局部的治疗,中医、中药如果是无限的细分,就远离了中医的本质,那就相当于用显微镜来观察、研究天体的运行。?

      中医是一门实战性的学科。我们说抓住气血进行调理,就抓住了重点。那效果是否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呢?80%以上的使用者,通过调理气血,睡眠得到了改善。快的,当天晚上就能感受到,慢的十多天以后也会有感觉,无论是入睡困难,还是睡眠浅,或者夜里起夜等等,都会有改善。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29 09:09:05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

    枯灯独坐,目不交睫

    ……



    随着 社会 的快节奏发展

    失眠,已经成为

    大众越来越关心的话题



    中医专家王红兵

    带来五种类型失眠的中医妙方



    心脾两虚

    表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疲劳少食、舌浅苔薄、脉细无力。


    归脾汤:人参(或太子参)、白术、当归、甘草、黄芪、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木香。


    心肾不交

    表现:入睡困难、心烦、心悸、多梦、头晕耳鸣、盗汗潮热、五心烦热、咽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黄连、肉桂。


    痰热郁积、化火扰神

    表现:焦急烦躁、忧心忡忡、不寐、心神不安、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滑有力。


    黄连温胆汤:黄连、竹茹、枳实、陈皮、清半夏、茯神、生甘草、首乌藤、生薏仁、生龙骨、生牡蛎、玄参。


    气机失常、阴阳失调

    表现:心烦气急、失眠多梦、情绪抑郁、焦虑、不愉快、懒言少语、心悸疲乏、纳差。


    越鞠丸合甘麦大枣汤:苍术、川芎、香附、栀子、神曲、甘草、大枣、浮小麦、龙骨、豆豉、地骨皮、珍珠母、夜交藤。


    肝气不舒、心神惊扰不宁

    表现:心烦神不安、性情急躁、不能入睡、口苦、头痛、头晕欲吐、胸闷、身痒。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龙骨、生姜、人参、桂枝、茯苓、半夏、黄芪、大黄、牡蛎、大枣。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9 08:08:55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睡眠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之中的睡眠状态比较好的话,那么他整个人的气色也是比较好的。但有一些人由于睡眠状态并不是很好,在睡着之后经常会做梦,那么他整个人的气色也会受到很多的影响。

    很多的人都比较的好奇,如果说在睡觉之后总是会做梦的话,到底和自己身体的哪一方面有关联呢?其实这要根据你在日常生活之中伴随着失眠发生的情况来作出判断的。

    如果说你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工作比较的紧张,经常感觉比较疲惫,并且每天吃饭的次数也不规律,而且整个人排便的时候也比较的困难,那么就有可能是因为心脾虚弱所导致的失眠。心脾虚弱所导致的失眠,大多数都是由于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所引起的。

    其实它在日常生活之中的表现也比较的明显,如果说你经常感觉到自己的脸色苍白,并且非常容易疲惫的话,那么就要注意自己有可能是心脾比较的虚弱。其实,想要调理心脾虚弱的话可以通过养心安神以及补益心脾的方式。

    而如果说在日常生活之中经常出现失眠的情况,在睡着之后很容易做梦并且被惊醒,那么这样的话就可以判断是由于心肾不交而引起的失眠。心肾不交大多数都是因为心和肾的协调出现了失常的情况,再加上肾阴亏损的话,就会出现失眠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通过滋阴清热的方式来进行调理。

左肺多发性小结节5mm(有烟史)

宝宝6个月,我吃中药调理他的肠胃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