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痰湿蕴肺咳嗽喝咳水有效果吗

时间: 阅读:7901

痰湿蕴肺咳嗽喝咳水有效果吗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3-07-29 04:46:13

痰湿诗咳嗽。喝咳水有一定的效果的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要根据当前的症状来进行缓解和调整,实现你的内心的回复,如果得不到的话,会使身体受到危害和最上的键,一个节目的可是你的以前的恢复和改善如果得不到改善的话,对身体的如何受到损伤和危害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姜齐
    回复
    2023-07-29 07:07:45

    人们可能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身体当中是否是出现痰湿的,但只要是经过一些检查以后就会发现自己身体中有严重的痰湿情况,这样如果是不早去治疗的话就会诱发一系列的症状的,所以说就必须要采用一些中药材来治疗,其中就包括了茯苓,白芥子和紫苏等,这些都有祛痰湿的效果。

    1.痰湿蕴肺

    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主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方:二陈平胃散。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痰蒙清窍)
    证候: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睡困乏,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息风。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常用药:白术、天麻、陈皮、煮半夏、茯苓、竹茹等。
    痰湿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
    痰湿体质的人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点生姜,多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顺畅正常。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体质的人平素可适当服用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健脾化痰。
    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之邪伤脾困脾,特别梅雨季节注意防潮湿。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应以微汗为宜,以助气血顺畅。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29 07:07:45

    但咳嗽是非常复杂的,药物的种类机制也是各不相同,并不是一咳嗽就止咳。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捋一捋常见咳嗽的用药,是止咳,还祛痰。

    咳嗽,中医分类与西医分类

    1、中医分类

    中医主要分为外感咳嗽跟内伤咳嗽,其中外感咳嗽以风、寒、热为病因,内伤咳嗽则是由痰湿所致。常见咳嗽主要是这四大病机:痰热郁肺、风热犯肺、痰湿蕴肺、风寒袭肺。

    2、西医分类

    西医分类就简单得多,按性质:干咳或湿咳(每天痰量>10ml),而按照病程则为:急性咳嗽(8周)。

    其中急性咳嗽多是由于 感冒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引起的,生活中较为常见。今天主要说的也是这类型的咳嗽。

    咳嗽,中西医用药

    1、中医用药

    中医用药重在健脾益气、润肺、降气止咳,主张辩证而治,病机不同用药也就不同。常见的四大病机用药如下:

    痰热郁肺 ,主在肺热痰多,临床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粘稠,不易咳出。因此在用药上多选:清热化痰、益肺降气的中成药,祛痰化痰为主。

    痰湿蕴肺 :主在脾虚痰多,临床表现多为:痰多,色白而稀,多数有痰才咳。用药上多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的中成药,祛痰化痰为主。

    风热犯肺: 也就是风热感冒,临床表现为:痰黄而粘稠,气喘气粗,并伴有咽痛症状。用药多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常见中成药多标有风热、风邪犯肺等字样,同样祛痰化痰为主。

    风寒袭肺: 风寒感冒所致,临床表现为:痰白而稀,多为泡沫痰,咳嗽声重,咽部瘙痒。用药多为疏风散寒,宣肺平喘的中成药,常见中成药多标有风寒字样,止咳平喘为主。

    2、西医用药

    西医用药多是根据引起咳嗽的原因进行治疗,也就是依据咳嗽的情形,如:

    1、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干咳为主),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此时应选用具有止咳镇咳作用的药物,如:右美沙芬等,而可待因、吗啡之类的虽镇咳效果强,但存在成瘾性,不建议做为首选。

    2、由各种原因导致痰多粘稠,且不易咳出时,就该借助祛痰药,如:羧甲司坦。

    3、如果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就该服用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

    4、而如果是由于胃部反酸到食管引起的咳嗽,服用的就是治疗胃病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

    可见在治疗咳嗽上,中西医的用药选择殊途同归。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遇见的多是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病理什么的过于复杂,选择用药可以记住 这四个原则

    一、痰液多且粘稠,呈现黄色时,表明呼吸道炎症加重,此时要的是 祛痰化痰 ,而不是止咳。

    二、在咳嗽过程中,痰液逐渐增多变黄,粘度也增加时,考虑细菌感染,可加服抗生素治疗,同样也是祛痰化痰为主。

    三、只有在干咳,痰少而稀,表现为急性咳嗽,咽部瘙痒而咳时,才考虑止咳镇咳类药物。

    四、由于过敏、药物、胃反酸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要做的是去除病因,如服用抗过敏药、停服引起咳嗽的药物,如降压药普利类、服用治疗胃病的药物等。

    总之,对于咳嗽用药,该止咳还是祛痰,主要看干咳还是湿咳。而在用药选择上,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对症治疗就好,无需纠结。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29 07:07:45

    痰与湿

    要说痰,先说湿。湿气是我们摄入的水分,身体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全部运化,无法排出,结果潴留在体内,成为了影响气血运行的障碍,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湿邪。

    说完了湿,再说痰,而中医说的痰,有 “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的区别。

    有形和无形

    所谓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 ,可能是自身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也可能是外界邪气侵袭肺部所产生,这种痰产生后,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能被观察到 ,因此比较好理解。我们对“有形之痰”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在感冒咳嗽的时候常会接触到它,只不过在性状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有质地不同的、有颜色不一的。

    而无形之痰,指的是那种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液体,比如 水湿凝聚,逐渐凝练成的痰 ,或者整天肥甘厚味地吃, 营养过盛,导致代谢产物潴留而形成的痰。

    01痰湿有什么特征呢?

    那“无形之痰”能不能看见呢?也是可以的,而且这些特征也可作为鉴别 痰湿体质 的特征。

    特征

    一般来说 “肥人多痰湿” ,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存在,“痰”具有的秽浊、黏滞、稠厚的特性,它是积聚在体内的水湿中的秽蚀部分凝聚而成,这些东西在体内累积,很容易就会导致人肥胖。

    还有 厚腻的舌苔 ,这是体内水湿秽浊过多最直观的表现。 有些人还会起一些肿块 ,凡是肿块颜色不红,突起于皮肤表面,呈结节状,按之软或韧。内含水液、黏液或黏胨样物质的,在中医上都称为“痰块”。

    脉滑 ,这个如果不是专门学习中医的话,其实不太好分别,因为中医按脉象在指下的不同感觉,可以将其分为二十多种,滑脉就是其中之一。中医对滑脉的描述是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 ,就是指我们摸到的脉象就像是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这么流利迅捷,滑脉的出现是体内有痰浊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痰”的主要依据之一。

    除此之外,还可表现为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粘腻,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经常感觉头昏昏沉沉,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身体酸乏无力,慵懒,容易困倦。胸闷,痰多,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喜欢吃肥甘厚味。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容易粘马桶,小便浑浊等。

    02痰湿是怎么形成的?

    这里再提一句,湿气重了,会导致痰的增加,而痰的出现,又会导致湿气更重。而痰湿结合,则雪上加霜。所以,我们常说痰湿体质,而不是痰体质也不是湿体质,是因为这两者联系紧密。那么,痰湿体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最多的原因就是吃出来的。 每一个人的脾胃运化能力是有限的,打个比方,您的脾胃一顿就能运化二两蔬菜三两肉,外加一碗大米饭,这时候您偏要再来一份麻辣烫,一开始吃的那些被运化吸收了,而剩下的这一份麻辣烫,脾胃运化不了就会形成痰。当然,也有天赋异禀的,人家就是能吃,脾胃就是能运化,但是 吃进去太多肥甘厚腻的食物也容易生痰湿 ,您有没有感觉到有时候吃完油腻的食物感觉能咯出一大口痰,哎,对了,这就是肥甘厚腻易生痰的佐证。

    还有 ,这个比较好理解,把身体里面的津液想象成河流,可别想象成大海,那就太严重了,等到天气寒冷的时候,河流就会凝结在一块,在体内就会形成痰湿。像有的人吹完空调痰就很多,有的人喝完冷饮痰很多,或者吃完水果也会有很多痰,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太热也不行,本来我们的肺是没有痰的,有很多津液,但 这些津液被热烤干了,于是津液就变得黏稠起来,就形成了痰 。那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们可不要在留言的时候骂我,其实热能生痰用四个字就能概括,做饭的都知道, 大火收汁儿!

    03得想办法解决这个痰湿!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句话有点脍炙人口了,其实这话最初载于《证治汇补·痰证》,是清代医家的经验总结。然而这句话的雏形,是出现在《黄帝内经》当中。《素问·咳论》里面明确讲到:“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这些话都在告诉我们, 脾气虚弱,不能运化,导致的痰湿,会上泛于肺。

    为什么不去别地方,非得去肺里贮存着呢?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脾属土,肺属金,脾土能生肺金,脾土为母,肺金为子。俗话说父债子偿,母脏有病,往往会传导给子脏。这就是所谓的 “母病及子” 了。

    |这方子不错|

    这是我截取了一段,后面还有一段,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看。那么这段说了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 二陈汤好是好,但是只能治痰的标,没法治疗痰的本。 其实, 痰的本源是在于肾的 ,这是因为,肾主闭藏,就是说肾可以控制这个膀胱,让尿液正常的储存和排泄,但如果肾气不充足了,膀胱没办法把脾胃之中的水液吸引到膀胱中形成尿液,自然,水液就会在脾胃之中形成痰湿。

    哎,您听了是不是感觉有那么点道理?其实,您觉得有点道理就行,学术这个东西本无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探究的心理,这点要向张锡纯老先生学习,敢于向“治痰之总剂”发起挑战,实属我等之楷模!

    言归正传,那肾中之痰怎么祛除呢?

    大家也能看出来,虽然张锡纯老先生批斗归批斗,但理痰汤还是有二陈汤的影子,也就是说 理痰汤是二陈汤加减而来。

    这里有几个点和大家说一下,为什么把芡实放在了第一位,而且用量很大,甚至远远超过了化痰的半夏。

    这是因为芡实可以补,不光能补肾精,还能补漏洞。这样一来,原有的精气不会再往外漏,补进去的精气也能收的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肾气充盈也能及时地把一些痰湿水饮气化掉。另外,芡实在入肾之余还可以入脾,《本草经百种录》说它是“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说它能“补脾固精”。

    然后,增加了滋阴润燥的黑芝麻、柏子仁。半夏虽然是化痰良药,但是半夏药性偏温偏燥,容易上火。黑芝麻和柏子仁都是植物的种仁,种仁类药含有很多油脂,具有一定的甘润滋养之性,可以牵制半夏的温燥,还能润肠,可以把痰湿通过大便排出去。

    黑芝麻和柏子仁还有补肾的作用,能帮助芡实补养肾中精气。其次,白芍和茯苓可以利尿,可以把痰湿导入膀胱,通过小便排出去。最后,陈皮收敛肺气,让肺气下降,让水之上源向下走,变成人的真阴、真液。

    这个方子适用于顽固性的痰湿 ,比如您用温胆汤的效果不太好,或者痰湿问题反复出现,那就可以试试理痰汤, 这个方子同样也是可以泡脚的

    除了可以调理痰湿体质这类问题,如果是痰湿导致的胸膈满闷,喘促咳嗽,心悸,胃胀呃逆,肢体麻木、偏枯,关节屈伸不利,眩晕等等也是可以使用的,只要是和痰湿有关的,就都可以试试。

    食疗其实不用我多说,上面那些选几样做成菜就可以了,像山药冬瓜汤、白菜萝卜汤等等,如果馋的话,可以做成萝卜丝馅饼或者萝卜丝丸子,丸子尽量不要油炸,最好用空气炸锅,这样可以避免肥甘厚腻。

    怕大家实在是不知道如何选择,这里简单推荐两个。

    薏苡仁粥: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9 06:06:35

    作者\幸福空间

    困扰大家的慢性咳嗽,如影随形地一直出现,令人懊恼,建的类型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痰湿蕴肺咳嗽」。蕴是聚积的意思,「痰湿蕴肺」的意思是「肺公主」所处的环境,不仅起了濛濛大雾还有水患,这水患的水是流动缓慢的脏水(痰是一种浓稠的水分代谢物),当然会让娇脏相当不舒服。

    「痰湿蕴肺型」的慢性咳嗽

    此慢性咳嗽主要是因为脾功能障碍所致。中医认为,肺虽是贮痰之器,但脾才是生痰之源,因为脾是体内的除湿机,一旦故障,身体水分代谢就失常,所以肺部才会过湿酿成水灾。

    「痰湿蕴肺型」的慢性咳嗽,咳声中带有浓浓的痰音,而且早晨时咳得特别严重,因为痰已经待在肺部很久,所以常常成块而且很黏。面对这样的咳嗽,如欲止咳就要将痰化除,诀窍是帮身体排水,同时把气理一理,让脾能顺利运作。

    ■症状:咳嗽有痰声、早晨特别容易咳、痰黏或成块。

    推荐阅读:如何分辨热咳、冷咳、燥咳?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对症方法

    一、气疗:三子止咳热薰

    材料: 白芥子20克(味辛,性温,温肺化痰)、紫苏子20克(味辛,性温,舒缓咳嗽)、莱菔子20克(味辛、甘,性平,化痰止咳、平喘)、水适量。

    步骤:

    1.将材料放进保温杯中,以热水冲泡。

    2.保温杯放置桌上,对着保温杯张开嘴巴,让热气能顺势进入口中(若药汁吞入没关系)。

    3.维持15~20分钟,建议每天3次。

    二、穴道 *** :按压足三里穴和太渊穴 缓解痰湿咳嗽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股下缘三寸、胫骨后1公分处。

    ■太渊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外侧凹陷处。

    方法: 用大拇指按揉,每次50~100下,可重复。

    三、食疗:双子茯苓粥

    材料: 紫苏子10克(味辛,性温,舒缓咳嗽)、茯苓20克(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薏仁50克(味甘、淡,性微寒,利水渗湿)、生姜3片(味辛,性温,发汗)、白米1∕2杯、水适量

    推荐阅读:咳嗽需对症下药,止咳药水含鸦片类药物成分需谨慎

    步骤:

    1.紫苏子布包、茯苓折成小块后,和薏仁、白米、生姜放进锅中,倒入水,以大火煮沸。

    2.沸腾后小火续煮成粥,熄火,即可食用。

    ■久咳必伤及脾,此粥有健脾利湿、化痰、固脾胃的作用。

    【幸福空间】授权转载 原文出处【3个生活疗法,改善恼人慢性咳嗽】

肾阴虚火旺可以吃辣木籽吗

20岁肾阴虚吃六味地黄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