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小儿哮喘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哮喘
最佳回答
中医怎么治疗小孩哮喘,咱首先要检查出来孩子哮喘的一个原因是过敏性哮喘还是其它的一个症状,那么像这种情况下,会根据孩子目前的症状和身体条件和以及哮喘的原因,具体的一个原因对症治疗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艾江
回复儿童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因此对小儿哮喘的控制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治疗过程。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发病诱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哮喘复发。 由于哮喘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查出病因并加以防护在哮喘治疗中极为重要。对感冒引起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寒冷天气出门最好戴口罩。患儿家中避免使用油漆、杀虫剂、香味过浓的洗漱用品及化妆品,不摆设毛绒玩具,不喂养猫、狗等宠物。患儿在家时不打扫卫生。被服宜选用全棉制品,并定期曝晒、清洗。尽量少吃小食品及冷饮。总之,对可能引起患儿哮喘发作的一切因素都应遵照“避、忌、替、移”的四字方针予以清除。 控制急性发作 当患儿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时,家长应先让孩子保持镇静,给小儿吸入迅速缓解气道痉挛的药物,如万托林或博利康尼等,如有好转,可每3-4小时重复一次。如1小时内吸入3次,患儿的症状仍无好转,就应和医生取得联系,必要时需送往医院治疗。在医院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得到缓解。 预防复发 正气不足,抗邪力弱,是易感受外邪,诱发疾病的原因;正气亏损,祛邪力弱,则疾病持续发作的时间延长。这说明正气的盛衰,与小儿哮喘的发作和发作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小儿哮喘通过中医中药“扶正固本”治疗—健脾补肾、止咳定喘、理气祛痰、活血化瘀,可以调整患儿的阴阳平衡,达到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之目的,而且无毒副作用,能从根本上治愈小儿哮喘,不易复发。
-
西安-杜*
回复你知道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成药有哪些吗?你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成药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成药,欢迎阅读。
发作期
1寒性哮喘
主要临床表现 咳嗽与喘息阵发性发作,伴有喘鸣声,流清涕,痰色白、质稀,四肢发凉。
常用中成药 小青龙口服液、桂龙咳喘宁颗粒、止咳丸等。
用药指导 该证多见于哮喘发作期。怕冷无汗者,宜选用小青龙口服液,本品含麻黄,高血压患者慎用。咳嗽、喘息明显者,宜选用桂龙咳喘宁颗粒;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者,宜选用止咳丸。
2热性哮喘
主要临床表现 咳嗽、喘息,可闻及哮鸣音,痰黏稠、色黄,发热面红。
常用中成药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泡腾片、颗粒剂)、咳喘宁口服液等。
用药指导 该证多见于哮喘发作期。发热不退、咳嗽痰黄、喘息气促者宜选用小儿咳喘灵泡腾片;咳嗽频繁、喘促胸闷者,宜选用咳喘宁口服液。
3虚实夹杂
主要临床表现 咳嗽、喘息急促无力,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喉间可闻及痰鸣音。
常用中成药 苏子降气丸、喘可治注射液等。
用药指导 该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患儿的哮喘发作期。咳嗽痰多、气促、胸闷者,宜选用苏子降气丸;喘促日久,反复发作,面色苍白、怕冷汗多者,宜选用喘可治注射液。
缓解期
1肺气虚弱
主要临床表现 易感冒,多汗,气短懒言,咳嗽无力。
常用中成药 玉屏风口服液(颗粒)、蛤蚧定喘丸等。
用药指导 该证多见于哮喘缓解期。咳嗽无力、气短懒言、反复感冒者,宜选用玉屏风口服液;身体虚弱、咳喘、气短烦热、胸闷、心情不舒、汗多者,宜选用蛤蚧定喘丸。
2脾气虚弱
主要临床表现 面色发黄,气短乏力,易疲倦,食欲差,咳嗽痰多,易流口水。
常用中成药 固本咳喘颗粒(片)、四君子颗粒(合剂)等。
用药指导 该证常见于哮喘的缓解期。咳嗽痰多、喘息气促、动则喘剧者,宜选用固本咳喘颗粒(片);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者,宜选用四君子颗粒(合剂)。
3肾虚不纳
主要临床表现 活动后喘息加剧,四肢发凉,小便频,腰膝酸软。
常用中成药 固肾定喘丸、桂附地黄丸等。
用药指导 该证常见于哮喘缓解期。伴反复感冒、气短懒言者,宜选用固肾定喘丸;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动则心悸、呼吸急促者,宜选用桂附地黄丸。上述中成药中均含有附子,患儿不宜久用。
-
武汉-严**
回复分类:医疗健康
解析:
治疗除按一般支气管炎予以抗感染治疗外,可以加用一些止喘药物,如氨茶碱、博利康尼等,喘息严重时可短期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中医也可以治疗,推荐以下中医食疗方法:
1、金橘鸭喉汤:金橘干5个,鸭喉管1条,生姜5片。鸭喉管洗净切段,与其它二味加水一起煎煮,饮汤吃果,每日1剂。止咳平喘。可辅助治疗哮喘性支气炎、百日咳等。
2、姜豆豉饴糖膏: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饴糖250克,植物油少许。干姜、淡豆豉加水用文火煎煮,每30分钟取汁1次,共取2次。混合两次液汁用文火煎浓,然后加饴糖搅匀,再继续用文火煎熬,至用筷子能挑起糖丝时停火。将浓汁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稍凉,用刀划成100小块即成。每日3次,每次服食3小块。能温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
3、鸡苦胆汤:新鲜鸡苦胆1~2个剪开,挤出胆汁,每个加水30毫升及白糖10克,用文火煎至10毫升左右,上下午空腹各服1次。2岁以内者,每天1个,2岁以上者酌加。能清肺止咳平喘。可用于哮喘性支气管炎治疗。
4、萝卜鸡蛋绿豆汤:卞萝卜1500克,鸡蛋、绿豆适量。冬至红卞萝卜去头尾洗净,用无油干净刀切成0.3厘米厚的均匀片,以线穿成串,晾干后收藏备用。每次取萝卜干3片,鸡蛋1个,绿豆6克,加水煎煮30分钟至绿豆烂熟。鸡蛋去壳和豆、萝卜及汤一起服用,每日1剂,从三伏第一天开始服用,可连续服30天。能清热补肺、止咳平喘。可防治哮喘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气管炎等。
5、鲜萝卜汁:鲜白萝卜500克,洗净连皮切碎,用干净纱布绞汁服用。每日1剂,可连用5~7天。能化热痰、消积滞、散瘀血。可辅治哮喘性支气炎等。
6、糖蒸香橼;鲜香橼1~2个,饴糖或麦芽糖适量。香橼洗净切碎,放于有盖器皿中,加入等量饴糖,隔水蒸数小时至香橼烂熟,备用。每日1汤匙,早、晚各服1次。能理气宽中、化痰止咳、平喘。可辅治哮喘性支气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
江苏-吴**
回复1.1 祛风解痉法
本法是针对风邪为患,气道挛急之病机而设。
如祛风解痉平喘汤(炙麻黄、蝉蜕、白果、苏子叶、白芍、石菖蒲、五味子、地龙等。黄氏用祛风解痉汤(制僵蚕、制全蝎、防风、蜈蚣、地龙干、蝉蜕、杏仁、麻黄、甘草)加减治疗小儿咳喘52 例,总有效率为 94.2%。宋氏自拟蝉蜕定肺汤(蝉衣、地龙、白僵蚕、射干、麻黄、甘草、细辛、川贝)治疗发作期哮喘130 例,治愈率90%,总有效率为99%。
1.2 宣肺降气法
本法立足于发作期邪浊袭肺,肺气壅实,宣降失司之病机。
以宣肺降气汤(杏仁、桔梗、苏子、白前、枇杷叶、百部、芥穗、鱼腥草、连翘、银花)加减治疗咳喘280 例,痊愈226 例,显效48 例,无效6 例,总有效率为97.85%。李氏以宣肺定喘汤(麻黄、桂枝、杏仁、桔红、桑皮、厚朴、地龙、桔梗、甘草)治疗本病,亦获良效。
1.3 理气化痰法
本法是根据发作期气郁痰阻之病机立论。
以厚朴汤(厚朴、生石膏、炙麻黄、细辛、黄芩、桂心、秦皮、制半夏、杏仁、陈皮、茯苓、枳实、大戟、生姜、甘草、大枣)加减治疗顽固性哮喘30例,痊愈1 例,临床控制11 例,有效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3.3%。祝氏治疗哮喘,以治痰为要,重视调畅气机,除宣肺、肃肺之外,常以旋复花汤降胃气,逍遥散加味舒肝气,寓有调畅气机,气顺痰消之意。洪氏认为,痰瘀气壅为哮喘的主要病机,疏利气机为治疗大法,从调肝气、行脾气、泻肺气,利腑气等方面着手而创制的蠲哮汤,经临床对54例哮喘患者疗效统计,总有效率为94.44%。
1.4 活血化瘀法
本法是基于发作期瘀血痹阻之病机论治。
分别以川芎嗪和川芎平喘合剂(川芎、丹参、赤芍、白芍、当归、辛夷、细辛、胡颓叶、黄荆子)治疗发作期哮喘患者30 例和100 例,前者总有效率为83.3%,认为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和对抗血栓素的释放功能;后者总有效率为92%,认为川芎平喘合剂具有拮抗TXB2的合成和释放,松弛平滑肌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朱氏用复元活血汤治12 例瘀血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显效5例,有效7例,并且观察到病人的高粘滞状态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