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针灸对突发性耳聋眩晕有效果吗

时间: 阅读:10431

针灸对突发性耳聋眩晕有效果吗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3-07-28 16:39:38

针灸对于突发性耳聋以及眩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突发性耳聋和眩晕的时候,患者一定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突发性耳聋以及眩晕,然后根据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28 19:19:02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8 19:19:02

    65岁的张女士本身有高血压病史,由于平常工作繁忙,又需照顾35岁的自闭症儿子,因此精神压力大,常常睡眠不足。3个月前左耳突然听不见,经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耳鼻喉科诊断,是俗称「耳中风」的突发性耳聋,接受住院治疗会诊高压氧,再辅以中医针灸,三管齐下,一个月后听力就恢复正常,她开心说,「再度听掉到美妙的声音,真好!」

    张女士说,9月下旬左耳突然出现怪音,像是打开收音机,音频没有调好那样刺耳,她赶紧向耳鼻喉科求诊,经医师诊断是突发性耳聋,立即住院接受治疗,一周之后出院;住院后继续回诊接受高压氧治疗,并且到中医部接受针灸治疗,前后约一个月听力就恢复正常。她记得发病之后第一次接到朋友的来电,接起电话清楚听到对方的声音,当下激动得快掉泪。

    突如其来的「耳中风」

    高医中医部针灸科医师林宏隆表示,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通常在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听力突然下降甚至消失。大多数是单侧失聪,并且常伴随耳闷胀感、耳鸣、头晕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发生突发性耳聋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内耳循环障碍等。」

    传统医学理论则认为,听觉与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两耳通于脑、肾气通于耳、脾主全身气血之运化,气血充盈上达耳窍而能听。若气血有所阻滞、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则会引起耳窍闭阻造成耳暴聋。中医针灸治疗,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耳部气血通畅为主。

    发病一周内是黄金治疗期

    高医中医部设有自动化舌诊仪、脉诊仪检查系统,可了解患者体内血氧饱和度、血液粘稠度、血液充盈度等状态,初步判断身体脏腑气血循环情况,并了解先天肾气与后天脾胃之气的状态。

    林宏隆每天为张女士针刺治疗耳朵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搭配颈部风池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利耳窍,再配合远道取穴手部的中渚、外关穴以疏导少阳三焦经气,并在穴位上加上电针,使耳部肌肉有节律的收缩,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治疗同时给予远红外线频谱仪局部照射,以调节耳内微循环,改善耳蜗神经之血氧供给。

    林宏隆也在张女士耳朵穴位上贴敷磁珠,教导张女士规律的耳穴 *** 以及做鸣天鼓运动以运行气血,解除血管痉挛,提升耳窍功能。张女士在持续两周共12次的高压氧与针灸治后,已恢复听力。

    林宏隆强调,突发性耳聋发病后的一周内是黄金治疗期,患者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接受医师的立即治疗,同时可以配合中医针灸辅助治疗,以缩短治疗疗程改善听力。由于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便捷、安全的特点,因此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的意愿颇高。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8 19:19:02

    你现在发病才不到半个月,应抓紧治疗的黄金时间,积极治疗,有治愈的机会。等到发病两三个月后,痊愈就很难了。住院时要做部分听力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突聋,将会用到很多药物。费用还是比较多的,在大医院估计要6000以上。

      1.概念:

      你耳鸣伴有听力下降,发生“突发性耳聋”可能性大。突发性耳聋患者往往事先并无任何不适,亦未发现任何疾病,却常在睡眠醒来或某些场合下,突然发生听力障碍,表现为耳聋、耳鸣,甚至伴有眩晕症状。我们将这种不明原因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统称为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实际上是耳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此种耳聋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下降到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八对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近年来,由于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多发生于中年人,过去认为女性多见,但近年来的临床患病率统计表明,在性别上无多大差异。突发性耳聋发病前并无明显的自觉病因,少数人发生于轻度或中度感冒、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之后。多数发生于一侧耳。其耳鸣表现为高音调耳鸣声,多为持续性,耳鸣可在听力下降前或下降后,也可能同时出现。突发性耳聋经治疗后,听力提高后耳鸣症状可长期不消失。

      2.病因:

      “肾虚导致耳鸣耳聋”是中医的说法。
      按照西医的观点,根据临床推测,突发性耳聋、耳鸣的发生与下列两种情况有关:
      (1)与内耳供血障碍有关:内耳的血液供应来自迷路动脉,迷路动脉是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小脑下后动脉或小脑下浅动脉,或直接从基底动脉分出。迷路动脉虽然可以通过鼓岬和骨半规管上的裂隙与颈内、颈外动脉的分支相交通,但这些吻合支均甚纤细,所以迷路动脉基本上是供应内耳血液的唯一动脉。加之椎-基底动脉-迷路动脉系统常常出现解剖变异,这就更增加了内耳供血系统的脆弱性。由于受冷、受热、疲劳、情绪激动、过敏及内分泌失调等诱发因素,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发生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它的病理改变,可以是血管痉挛、水肿、出血、血栓或栓塞形成,以及血细胞凝集等,这样最终导致血流瘀滞、内耳供血不足,使内耳感音装置——柯蒂器遭到损害,引起耳聋、耳鸣等。
      (2)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病毒感染等都可引起柯蒂器损害,但不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
      一旦出现突发性耳聋、耳鸣,就必须及时到医院诊治。在发病后7~10天内积极治疗,可能使听力完全恢复,耳鸣完全消失。可见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治疗上常用血管扩张药、抗血栓形成药或纤维溶栓药、维生素、糖皮质激素、适量的镇静药,也可用高渗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三磷酸腺苷、山莨碱等药。

      3.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听力下降不太明显,症状比较轻微的,可以在医生检在后,经医生同意,在家治疗;如若症状显著,耳聋严重,甚至伴有眩晕者,则需尽早住院治疗。
      (1)西医药治疗:
      多采用静脉给药结合肌肉注射的疗法,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同时配合维生素B1、B2肌肉
      注射。或配以中药针剂,如川芎嗪、复方丹参注射液、当归注液等,滴注。
      (2)中医药治疗
      1)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了耳鸣、耳聋等表现。
      治法:活血祛淤,通络开窍。
      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克、菖蒲1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晕加菊花10克、双勾藤10克、夏枯草6克。体质虚弱者加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情绪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灵磁石30克。
      2)针灸治疗或做体外反搏治疗均有辅助作用。

      4.预防与调养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疑问给我留言~~~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8 18:18:52

    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多为气滞血淤,耳部经络被淤血所阻塞,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窍,使得耳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退,从而发生了耳鸣、耳聋等表现。治法:活血祛淤,通络开窍。方法:柴胡6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路路通10恕⑤牌?0克、生甘草6{克。伴有眩晕加菊花10克、双勾藤10克、夏枯草6克。体质虚弱者加党参10克、炙黄芪10克。情绪易急躁者加白芍10各、灵磁石30克。此外,针灸治疗或做体外反搏治疗均有辅助作用。突发性耳聋的防治措施: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先天性耳聋能做针灸吗

咽喉炎按摩咽部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