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肝上的血管瘤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吗

时间: 阅读:7584

肝上的血管瘤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吗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3-07-28 16:31:24

肝上出现有血管瘤这一症状是不能够通过针灸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的,首先出现血管瘤是由于血管的异常吸收或松弛所引起的,如果这种情况下去进行真菌的话,会导致出现血管的破裂和出血。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艾江
    回复
    2023-07-28 19:19:42

    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但是血管瘤一般比较危险,特别是一些特殊部位的血管瘤,比如脑部血管瘤就是相当危险的一种,肝血管瘤也是血管瘤的一种,每一种血管瘤的症状和治疗也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肝血管瘤如何治疗?肝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
    1、血管瘤检查
    (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2、临床表现
    1、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
    2、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3、因肿瘤增大后而出现的肝大、包块及压迫症状,早期多无症状。诊断上主要根据B超、增强CT、增强MRI、核素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以前认为单个居多,自从超声显像问世以来,所观察到的常为多个。肝左右叶均可发生,以右叶较多见。肝血管瘤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静止不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无生命危险。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3、治疗偏方
    (1)偏方1
    [组成]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疗效]用上药治疗肝脏血管瘤34例,经治1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瘤体均消失)2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70%以上,瘤体缩小)14例,好转(体力恢复,肝区胀痛减轻70%以下,瘤体缩小)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2)偏方2
    [组成]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当归、柴胡、茯苓、鸡内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何首乌各20g。
    [疗效]经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佳。继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3个月,经ct复查肿块比前缩小1/3。后以上方加工成药散间断服至1年。经省某医院彩超检查:肝脏右后叶见1个椭圆形结节状肿物,回声约2.2cm×1.7cm,肿块周边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较强回声。提示:右肝结节型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随访近2年,患者体健,能正常工作。
    (3)偏方3
    [组成]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加减]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制用法]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40分钟。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3粒(约1g)/次,3次/日,口服。
    [疗效]用上药治疗肝血管瘤21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
    4、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手术治疗
    怎么治疗血管瘤效果最好呢?首先就是外科手术,这种方法是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管瘤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留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二)冷冻治疗
    至于怎么治疗血管瘤,还有一种是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20世纪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三)放射与同位素治疗
    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浅层X光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40胶片外贴、磷32胶体局部注射等。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性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28 19:19:42

    肝血管瘤,主要指肝海绵状血管瘤。本病主要是胚胎发育中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是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42-45%。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分泌因素有关。

    由于肝血管瘤属常见肝良性肿瘤之一,它在人体的生长中也有两种情况:大多数生长缓慢,甚至到了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临床上一般在单个直径5Cm以下者,只要不再增长,一般对身体不会构成什么大碍,所以,临床上对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的小肝血管瘤,一般不提倡治疗,但日常上必须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肝部的猛烈碰撞;只有少部分肝血管瘤出现某一年龄段突然猛长的情况,由于血管瘤长大对肝脏等脏器造成压迫,使之出现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就必须治疗了。

    由上所知,小血管瘤多无症状,大血管瘤常有胀痛和其它压迫症状,如压迫胃肠道引起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肝血管瘤的并发症有:

    (1)肝血管瘤破裂:可引起急腹症或内出血症状。

    (2)血小板减少症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少数病人常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引起此症。

    (3)肝脏肿大:血管瘤长大时会引起肝脏肿大。

    (4)肝囊肿:约10%的病人可并发肝囊肿。

    网友最关心的是怎样区别肝癌和肝血管瘤,B超可以发现肝肿瘤,但几乎无法分辨肝癌还是肝血管瘤,加强CT分辨率约为92%,也就是说,仍有约8%的血管瘤无法辨别,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站上网一年多来,已收到9位病人的咨询,这9位病人都是先被诊断为肝血管瘤,尔后50天至3年内又被确诊为肝癌。其实这有两种情况:一部分开始确实只是血管瘤,后又出现肝癌;而另一部分就是误诊了。

    那么,被确诊为肝血管瘤后如何确定是否误诊呢,这是肝血管瘤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下面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1)必须经加强CT确诊,若CT仍确诊为血管瘤,那么可进行如下诊断。

    (2)病人若同时存在肝硬化、乙肝、AFP阳性,那么是肝癌的可能性更大,必须密切注视。

    (3)肝癌大部分生长迅猛,一个月内就可成倍甚至数倍地增长,就是极个别增长缓慢者,一个月内也会有30%以上的增长,而肝血管瘤增长缓慢,绝大部分肝血管瘤一年内体积都不会出现增长。所以,病人被确诊为肝血管瘤后,一年内自己仍要积极复查,一般复查可这样安排(复查用B超即可):

    A:30天后做第一次复查,血管瘤应没有变化;若存在肝硬化、乙肝、AFP阳性中的任何一种,应20天复查一次;连查三次正常方可按下法复查。

    B:第一次复查的60天后进行第二次复查,血管瘤仍应没有变化;

    C:尔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连查3次,若血管瘤仍没变化,以后改为每年复查一次。

    那么,肝血管瘤应如何治疗呢?

    其实笔者就是一位肝血管瘤患者,但至今没进行过任何治疗,为什么呢?

    其实,若肝血管瘤不再增长,现在又没有任何症状,笔者认为不治为好,因为疗效最有效的是手术,但若对身体无大碍,何必动一刀呢。至于中药,说实话,要用中药消除肝血管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必须大量长时间服用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的药物,而“是药三分毒”的事实告诉我,若无大碍,何必去长时间吃这些“毒药”?且中药治疗的消瘤率并不高。当然,对那些继续增长并造成病症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

    2002年9月,接福建一位病人的来信,病人在当地县医院CT检查为肝血管瘤,AFP阴性,但病人快速消瘦,脾胃不适,笔者看后分析90%可能是癌,建议马上到省级大医院复查,病人听言第二天就匆忙到省肿瘤医院复查,仅隔三天,省肿瘤医院的CT报告为晚期肝癌,APF23090.74ng/mL,真不知那家小医院的是什么破CT。

    2001年底,一位病人在北京大医院查肝内两个肿瘤,一个诊断为癌,一个诊断为血管瘤,经中西医治疗认为是癌的肿瘤逐渐缩小,但认为是血管瘤的却在2002年下半年连续增大,笔者认为不妙,要求病人马上回大医院复查,结果也证实原认为是血管瘤的肿瘤是癌。

    由此可见,凡被诊断为肝血管瘤的患者,切勿麻痹大意,一定要按本网页要求的时间进行复查,以免误诊。

    2004年一位肝血管瘤患者在5个月内连续进行了2个疗程的伽玛刀治疗,半年后与本站联系时病人实际上已进入“病危状态”,所以,肝脏放疗一定要慎重,无论是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放射线对肝脏是没有“情面”可说的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8 19:19:42

    1、 当查出肝血管瘤的时候,不要惊慌,如果在单个直径5厘米以下者,只要不再增长,一般对身体不会构成什么大碍,所以,临床上对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的小肝血管瘤,一般不需治疗;但日常上必须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肝部的猛烈碰撞。
    2、 小肝血管瘤患者虽然说不用治疗,但是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去复查,同时在饮食应尽量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富含营养之品为宜,多选用维生素和镁类含量丰富的食物,忌食油腻厚味、辛辣刺激性、发性的食物,如辣椒、海鲜、烧烤、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品等,少食牛、羊、猪、狗肉等发热性食物等.
    3、 同时还要多注意休息,这是肝血管瘤患者需要注意的,保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晚上十点之前要进入梦乡,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每天要保持八个小时以上的精致睡眠,尽量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可以进行散步、有氧体操等适当的活动。
    4、 如果超过了直径5厘米以上患者就需要做切除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因此,原则上能切除的血管瘤尽量予以除,除非瘤体巨大,紧贴肝门或其他原因认为无法切除,才选择其他方法。同时对于巨大的血管瘤无法切除时,采用术中微波固化技术,使瘤体机化变小,可缓解症状,减少因挤压而破裂出血的可能,少数病人可获二期切除。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合此手术方法的病人。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8 18:18:32

    肝血管瘤中医名称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肿瘤小的没有什么症状,肿瘤大的则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对肝血管瘤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
    肝血管瘤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肝血管瘤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
    对肝血管瘤的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等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等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助康网提示您,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这种病往往淤积了很长时间,不是单纯的行气活血的方法就可以奏效的,所以在选用药材时,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不仅能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挡一面的功效。
    中药肝瘤康复散疗效可靠
    纯中药
    辨证施治
    安全没有副作用

肿瘤放疗期间能针灸吗

个别室性早搏能做脚底按摩吗几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