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推拿能推好吗
手足口推拿能推好吗
最佳回答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于手足口病毒感染的,主要是因为免疫力低下,有病毒侵袭人体造成了消化道比较明显的损伤,在皮肤表面口腔手足出现一些皮损,推拿治疗手足口作用并不是特别大,推拿也不能治好手足口病。要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和缓解症状的药物。饮食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指导意见: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姜齐
回复
-
艾江
回复1 第1步:判断病情轻重
孩子手上、脚上、臀部起了疹子、口里有疱疹的病症,多半说明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此时作为家长,不要太过惊慌,临床上这种病,90%以上的患者都是病症轻微为主,不大严重,家长可根据以下方法先判断孩子病情轻重,再实施以下护理治疗措施。
如何初步判断手足口病病期轻重1、看是否有重症并发症表现
(1)重症
手足口病重症患者情发展迅速,在发病后的1—5天内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面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尤其是发高烧,温度超过38.5度的情况,很可能说明患者病情已经往重症方向发展了,家长需警惕。
(2)轻症
若手足口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
2、看患者精神状态好不好
(1)重症
若是手足口病患者表现出:精神差、嗜睡、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等,甚至面色苍灰、身体冒冷汗,看起来精神状态很不好的情况下,说明病症比较严重危险。
(2)轻症
若是患仍然在家好好玩耍、有说有笑的,精神状态比较的情况下,说明病情并不严重。
3、看有无发热高低
(1)重症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多是反复发烧,且发热温度高,持久不退,患者在这种长期高热状态下,很容易出现中枢神经并发症表现,引发脑膜炎、心肌炎等重症。
(2)轻症
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患者即使有发热情况,一般也比较容易退热,通常采取多喝水、给患者温水擦浴、敞开衣服、推拿退热的方法即可降温,不会反复发烧。
2 第2步:轻症患者——宜对症治疗如果家长根据上述判断方法,得出宝宝手足口病是属于轻微病症的,那宜采取对症护理治疗的方法来照顾患儿才好得快。因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特效药,一般轻微病症患者在正确的护理下,通常发病后的一周即可康复。
如何对症治疗1、及时隔离
患儿尽量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直至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1周。
2、要多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避免患儿继发感染。
3、注意卫生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4、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恶化,重点注意有无前面所说的危重病情出现。
5、注意护理
(1)口腔护理
口腔的疱疹会使患儿疼痛,可服用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促进恢复,也可喷西瓜霜喷剂清热解毒止痛,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2)皮疹护理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时可涂0.5%碘伏。若疱疹破溃的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
(3)发热护理
1.解开衣物
儿童腋下温度量了温度要是发烧的话,这时可解开儿童领口、外层的衣物,或者换上轻薄的衣服,有利于儿童散热,儿童也会舒适一些,减少哭闹。
2.多喂水
得了手足口病的儿童处于发烧的情况下,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较多,家长可时不时的给儿童喂食一些凉白开,补充体内水分。另外多饮水也能带走一些热量,调节体温,让儿童舒适一些,还能促进排尿,排出毒素。
3.通风散热
在手足口病宝宝发烧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房间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冷湿敷
接着可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也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或者使用冰枕。特别是要冷敷额头,还可以保护大脑不被烧坏。
5.贴退热贴
儿童在发烧的情况下,还可使用退烧贴进行降温,一般家长给儿童贴一片退热贴粘在儿童的额头上即可起到降温的效果。
6.小儿推拿退烧
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6、居家消毒
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7、药物治疗
患儿高热不退并有不适感可考虑服用退热药,但宜在发热38.5度以上才适用,对于38.5度以下的患者建议采取物理退烧方法。
3 第3步:重症患者——宜就医住院如果患儿手足口病出现以下症状表现的,提示病情严重,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要住院观察治疗,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如:
1、手足口患儿持续高热不退超过24小时,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并伴有小便明显减少,烦躁不安的;
2、频繁呕吐,特别是呈喷射状吐;
3、诉头痛难忍;
4、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5、肢体抖动,站立不稳;
6、呼吸急促,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7、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
8、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9、出现眼球震颤或上翻、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4 手足口病病期注意事项1、勿乱涂药物一般患者手上、脚上起的的疱疹会在发病后的7天左右自然消退,而且不留痕迹,通常无须吃药、涂药或打针。家长不用过于担心擅自用药,避免药物的不良副作用。
2、及时剪短指甲为了避免手足口病的宝宝抓破手上的疱疹,建议及时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做好隔离工作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4、不宜吃过冷过热食物手足口患儿,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出现溃疡,进食痛苦,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如热汤、火锅、热饮、冷饮、冰激凌、冰镇水果等,都会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5、不宜吃辛辣食物手足口病患儿由于口腔内长出疱疹,容易破溃,所以不宜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黏膜加重病情。如辣椒、大蒜、生姜、花椒、大葱、油炸、烧烤、火锅,都应该暂时避食。
6、不宜吃过咸的食物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孩子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吃咸食,如腌制食品、咸鱼、咸菜、口味重的食品等,以免刺激溃疡面,加重疼痛和病情。
7、不宜吃发物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忌食海鲜、牛羊肉、公鸡、鲤鱼、鸭、鹅、芒果、香菇、竹笋等发物,以免加重局部皮疹,使病程延长。
8、不宜吃粗糙食物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生病了就该补充营养,在患儿手足口病发病初期给孩子粗糙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红薯、洋葱、糯米、竹笋等,这些食物不仅会加剧孩子口腔的疼痛,还可能刺激孩子胃肠道,影响营养的吸收。
-
周口-李**
回复孩子近期刚得了手足口病,但只是手上、腿上、口里有疱疹,有时伴有发烧,不知道这手足口病早期要怎么治疗呢?作为家长要如何护理初期手足口病孩子呢?
第1步:判断病情当家长们发现小孩有手足口病的一些症状时,如:口痛、莫名的流口水、手足臀部长疹子、口里有疱疹或口腔溃疡的,需要赶紧去医院诊断病情,看是否是因手足口病引发的症状,还是其他病因导致的症状表现。
第2步:了解病情轻重当医生告知我们孩子是患有手足口病时,作为家长还需了解孩子手足口病的轻重程度,一般对于病症轻微的手足口病来说,大部分孩子只需做好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即可自愈;而若是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则最好是住院观察治疗,因为重症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严重的可导致孩子死亡,需警惕!
第3步:对症治疗孩子手足口病出现的以下病症表现,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对症护理治疗:
1、退热要及时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在宝宝体温38.5℃以下时,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高于38.5℃时,应给予退热药处理。
物理退烧方法(1)解开衣物
儿童腋下温度量了是发烧的话,这时可解开儿童领口、外层的衣物,或者换上轻薄的衣服,有利于儿童散热,儿童也会舒适一些,减少哭闹。
(2)多喂水
儿童处于发烧的情况下,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较多,家长可时不时的给儿童喂食一些凉白开,补充体内水分。另外多饮水也能带走一些热量,调节体温,让儿童舒适一些,还能促进排尿,排出毒素。
(3)通风散热
发烧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房间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冷溼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溼,拧成半乾,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5)贴退热贴
儿童在发烧的情况下,还可使用退烧贴进行降温,一般家长给儿童贴一片退热贴粘在儿童的额头上即可起到降温的效果。
(6)小儿推拿退烧
功效:清热解表、发汗、退烧。
适宜对象:适宜100天—6岁儿童。
1.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 *** 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3.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 *** 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 *** 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2、进食有讲究宝宝口腔的疱疹通常会持续1周左右。在此期间,家长可以用杯子、勺子甚至注射器来给宝宝喂奶,减少奶嘴对口腔疱疹的 *** 。注意选择温和的果汁,避免柑橘、西红柿等太酸的果汁,以免增加唾液的释放,加重疼痛。
如果口腔疱疹较多,宝宝出现完全无法吞咽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缓解疼痛的漱口水。在进食前使用,减缓疱疹的疼痛。
3、皮疹防抓挠宝宝所穿的衣物要柔软,避免粗糙的布料划破皮疹。另外,宝宝的指甲要剪短,如有必要用纱布包裹手指。另外,注意不可戳破皮疹,以免感染。对于小婴儿加强臀部的清洁、干燥护理,尽量避免使用纸尿裤,降低红臀的发生率。
4、疱疹适当用药对于口里长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可以用维生素B2粉剂、鱼肝油、西瓜霜等直接涂于宝宝口腔糜烂部分,帮助病症快速痊愈;另外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也能起到缓解疼痛,促进口腔溃疡快点好起来。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第4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1、隔离护理居家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羣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注意戴好口罩,避免飞沫传染,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空气传播病毒,室内温度与溼度适宜。
注意
手足口病痊愈后还具有传染力,需要继续隔离一周,一般来说整个隔离期有14天左右。
2、消毒措施患者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若是幼儿的话,还需做好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的工作。另外患者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
孩子近期刚得了手足口病,但只是手上、腿上、口里有疱疹,有时伴有发烧,不知道这手足口病早期要怎么治疗呢?作为家长要如何护理初期手足口病孩子呢?
第5步:观察病情变化如手足口病的小孩出现下列病情变化的,家长需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烧不退;
2、频繁呕吐;
3、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4、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5、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
6、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7、其他家长觉得需要就医的情况。
备注: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松柏友
回复清天河水500下
手法: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臂内侧从手腕推向手肘。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效: 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清肺经500次手法:沿无名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清肝经500次位置:食指指掌面。
手法: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食指内侧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心经500次位置:中名指指掌面
手法: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中指内侧。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应用:清心经能清热推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魂、面赤口疮、小便赤短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合用。
本穴宜用清法,不易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证,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掐揉小天心100次位置: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
手法:先用大拇指指甲掐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凹陷中的小天心,再用大拇指指腹揉。
按揉合谷穴1-2分钟位置:往食指方向按揉拇指和食指指骨交接的地方。
手法:用大拇指按揉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功效: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手足口病注意事项1、当宝宝出现任何不适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不要仅凭自己的经验推断。现在很多疾病都有变异,及时的去医院确诊病情最重要。一个朋友的宝宝发烧2天不退,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白细胞指数高的吓人,是正常值的许多倍,医生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白细胞指数。
2、如果宝宝有手足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及时的通知学校和经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家长,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手足口更容易侵犯那些内热重的孩子,所以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油腻,保持饮食清淡为主
4、宝宝患病后要及时的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的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5、患了手足口也不用太过担心,手足口是一种自限行疾病,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就能恢复。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只要宝宝精神状况好,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宝宝精神状况不好,就要及时去医院。
相关文章
宝宝手足口病初期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表现
幼儿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相关百科
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