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遗尿有用吗
中医治疗遗尿有用吗
最佳回答
中医也是可以治疗遗尿症的,不过一定要首先到医院进行一个面诊的辨证治疗,另外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油腻性的食物,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日常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熬夜的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就是那个人
回复中医可以治女性漏尿吗
中医可以治女性漏尿吗,漏尿我们斗智斗一般都是发生在小孩或者老人身上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漏尿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过程,会引起别人的一样的眼光,那么中医可以治女性漏尿吗,下面了解一下吧。
中医可以治女性漏尿吗1中医可以治女性漏尿吗
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女性漏尿,程度轻的话属于正常,尤其是经产妇,咳嗽的时候腹内压力增大,膀胱受压迫就会漏一点点出来,轻微的漏尿不算是病;但如果严重的话要考虑是尿失禁的可能,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女性漏尿的原因
尿失禁这一现象其实在女性中非常普遍,有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其中女性最常见的是第一种。压力性尿失禁指由于患者腹部压力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性漏出的症状,压力性尿失禁病人在腹压突然升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起立、提重物、从事体育运动时出现无法抑制的漏尿现象。
可通过自我锻炼来治疗,具体为躺在床上做仰卧起坐、平卧在床上进行快捷而有规律的伸缩双腿运动等,或者用针刺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也可提升盆底肌的张力,从而改善膀胱功能,如果长期后效果不好或症状加重的话可以考虑手术。
总的来说,成年人,尤其是女性漏尿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各位女性当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出现时不要过于紧张,放松心情,有时自然而然就会好了。当然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时间的话最好还是要多加锻炼增强体质哦。
中医可以治女性漏尿吗2一打喷嚏就漏尿能治吗
1、在家自行训练
盆底肌训练,也叫提肛训练,是一种简便、易行、且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式,非常推荐在家中尝试:持续向上收紧肛门2~6秒,然后松弛2~6秒;如此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训练3~8组;如此持续8周以上时间。
2、寻求医生帮助
如果一段时间的盆底肌训练效果不是特别好,而症状又比较严重,还是建议去医院泌尿外科看看。如果患者能在去医院的时候,带一份连续记录3天的`排尿日记,对于医生做诊断会有很大的帮助。
排尿日记可以记录:尿急时的感觉;漏尿的情况;记录包括咳嗽、运动、吃药等情况;饮水类型包括水、汤、粥、牛奶、茶、咖啡、碳酸饮料、酒等;尿量可以估算,或者如果有条件,能够进行简单测量是最好,如果使用尿垫也可以记录成一天换几块。
漏尿的危害
1、易发生子宫脱垂、膀胱尿道的膨出。
2、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
3、引起夫妻感情不合等家庭问题。
4、反复尿路感染。
5、会阴部发生湿疹、皮炎。
漏尿一般产后和中老年人常见,产后漏尿是因为在分娩后骨盆底部的软组织松弛等原因,中老年人漏尿是因为绝经后的妇女,雌激素减退,使尿道、膀胱以及盆底部肌肉萎缩等原因而导致尿失禁。漏尿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很多不便,经常漏尿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
就是那个人
回复[通治方]
何任:加味桑螵散,治疗肾气不固遗尿。
党参15克 桑螵蛸15克 远志4.5克 茯神9克 五味子6克 乌药6克 山药12克 石菖蒲6克 龟甲12克 当归9克 菟丝子12克 益智仁15克 补中益气丸30克(包) 锻龙骨12克 锻牡蛎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千家妙方》上册
董智良:加糖遗尿散,治膀胱失约遗尿。
浮小麦60克 黄荆子60克 白(红)糖适量
晒燥,炒至爆,共研为粉(糖后加入)。每日2次,每次20克,连用3B5效不著时,继续用之,用量加大。
--《千家妙方》上册
[辨证方]
1、寒 证
陈士铎:人有夜卧遗尿者,其人畏寒喜热,面黄鹊怯,大便溏泄,小水必勤,人以为小肠之虚,谁知肾气之虚乎。方用温泉饮。
白术30克 巴戟天30克 益智仁9克 肉桂3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五
陈士铎:人有年老遗尿者,不必夜卧而遗也,虽日间不睡而门遗,此命门寒极不能制水也。方用八味地黄汤。
熟地30克 山茱萸30克 山药15克 茯苓9克 泽泻3克 丹皮3克 附子3克 肉桂3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五
梁子材:固脬丸,治小便不禁,遗尿不觉。
菟丝饼30~60克 桑螵蛸(炙)15克 戎盐3克 茴香30克 制附子15克
研末。酒和为丸,梧子大。每服30~40粒,米饮下。
--《不知医必要》卷三
刘炳凡:小儿遗尿。
鸡肠l具(烧灰存性) 牡蛎 茯苓 桑螵蛸各16克 肉桂 龙骨各8克
共为细末。每服3~4克。
--《中医儿科学》
2、虚 证
梁子材:菟丝子饮,治小便不禁,或遗,或过多者。
菟丝饼9克 牡蛎(锻)3克 北味(杵)1.5克 益智仁(盐水炒)3克 熟地6克
--《不知医必要》卷三
徐蔚霖:素有遗尿,溲清肢冷,面色不华,是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之表现,方用温补肾阳,固涩肾气,往往行之有效。
党参9克 沙参9克 白术 白芍各9克 黄芪4.5克 生地9克 菟丝子9克 金樱子9克 覆盆子9克 桑螵蛸9克 石菖蒲9克 蚕茧5只 扁豆9克 陈皮4.5克 缩泉丸9克(包)
水煎服。
林某,男,8岁,1975年3月25日初诊。素有遗尿,每夜1~2次,溲清肢冷,胃纳欠馨,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儒,处以上方加减42剂,遗尿未发。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食疗方]
龚自璋:梦泄遗尿。
韭菜子30克 糯米120克
水1大碗煮粥,分作3次服。
--《家用良方》卷一
蒲辅周:用鸡肠子剖开,去掉粪便,放在瓦器上焙至干脆,研成细末。每服4.5克,日服2次,白开水送下。
--《浦辅周医疗经验》
刘炳凡:小儿遗尿,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芡实 莲子各适量
煮羹,作点心服。
--《中医儿科学》
-
杭州-毛**
回复小儿遗尿怎么办?由于年纪比较小,一般小儿遗尿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但是如果表现的症状不对,那么家长们就要注意了,那么如何治疗小儿遗尿症?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怎么样?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吧!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遗尿症状
1.下元虚寒证
证候: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面目少华,神疲乏力,肢凉怕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桑螵蛸散合缩泉丸。主要药物: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乌药、益智仁、山药。伴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远志以化痰浊、开窍醒神;伴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助运。
2.脾肺气虚证
证候: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舌白神倦,懒言少动,纳少便溏,四肢欠涩,或虚胖或消瘦,肌肉松软,常自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苔白,或舌质胖嫩,脉象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培元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主要药物: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益智仁、山药、乌药。若困寐不醒者,加石菖蒲、远志清心醒神;若大便稀溏者,加炮姜、煨葛根运脾温阳;食欲缺乏者加砂仁、神曲消食和胃。
3.肝经湿热证
证候:睡中遗尿,尿量不多,次数也较少,但尿味臊臭难闻,尿色黄,平时性情急躁,好动出汗,或夜间磨牙,夜卧易惊,大便偏干,形体多偏瘦,或手心灼热,口中气臭,唇舌红赤,舌苔黄或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疏肝清热,固涩小便。
方药:龙胆泻肝汤。主要药物:龙胆草、山栀子、黄芩、生地黄、木通、柴胡、泽泻、车前子、当归、甘草。夜惊、磨牙者加黄连、朱砂清心安神。久病不愈,肝肾阴亏,症见消瘦低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治之,以滋阴降火。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妙方
1、缩泉丸
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缩泉丸中益智仁,再配山药与乌药,温肾固涩止遗尿,小儿成人均能医。
组成:山药180克,乌药180克,益智仁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儿童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各适量。
功效: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方解:方用益智仁、山药温补脾肾,固涩小便;配以乌药气理散寒,以温振肾与膀胱气化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自遗或小禁,伴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者。可用于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老人、妇人及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肢冷畏寒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气短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附记:凡湿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忌用。
2、遗尿汤
《治验百病良方》(时毓民方)。
歌诀:遗尿汤中桑螵蛸,黄芪党参补骨脂。蚕茧菟丝金樱子,再加覆盆炙甘草。
组成: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蚕茧10只,补骨脂9克,金樱子9克,覆盆子9克,炙甘草4克,桑螵蛸15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浓缩,加白糖适量,制成每剂4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20毫升。
功效: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蚕茧有止渴,治小便过多之功。合而用之,共奏益气补肾,固涩止遗之功。
主治:小儿遗尿症。
加减:若睡眠过深,不易唤醒,加生麻黄9克,或石菖蒲9克,炙远志4克;兼有阴虚者,加当归9克,五味子4克;舌质淡有阳虚者,加肉桂3~4.5克。
附记:生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每剂用生麻黄9克,未发现心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辨证论治小儿遗尿症状的'全部介绍了。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非常有效,治疗方法也非常简单,家长们应该多了解这些知识哦,上文还分享了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妙方,感兴趣的朋友就要多了解一下,希望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
松柏友
回复组成: 黄芪10g
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药、益智仁各8 g
乌药、五味子、麻黄各3g(为7岁儿童量),以猪脬煮汤煎药。
功能:温肾健脾,补气固脬。
主治:小儿遗尿。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9)1.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至一夜尿床数次。2.年龄在3周岁以上。3.小便常规多无异常发现。4.X线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隐性脊椎裂。5、排除因蛲虫 *** 所引起的遗尿。
用法:以猪脬煮汤煎药(每次猪脬煎煮20~30分钟,以适量汤液煎药。每剂药的头煎,必须待猪脬汤置冷后,将药浸透,先武火煎开,然后文火再煎30分钟左右。二煎可取热汤。每个猪脬可煎3剂药),每日1剂,煮煎 2次,共取药液约300ml,分2~4次服用。6日为1疗程。一般服药2~3个疗程。并嘱家长,晚餐不给流汁饮食,睡前尽量不喝水,入睡后,注意小儿遗尿的时间,按时唤醒排尿。
方解: 猪脬缩泉汤方中桑螵蛸、补骨脂、菟丝子温阳补肾,以固下元;黄芪、山药补益肺脾,强肾固精,配五味子以收纳肾气;覆盆子补肝肾,益智仁温脾肾,以缩小便;乌药味辛性温,温散肝肾冷气,方药中云:乌药治「因肾经虚冷而致小便次数多者。」麻黄引诸药入肺、膀胱经,增强补肺、健脾、固肾之功,麻黄在大队补肾益气药中,温而不表,使肺气宣发有序,布津液,下输膀胱。猪脬即猪之膀胱,性味甘平,功治遗尿,亦取其以脏器补脏器之效。临床体验以猪脬煮汤煎药效果明显优于不用者。诸药共奏,有暖肾健脾、补气缩尿之效。
应用:若下元虚寒,加韭子、肉桂;肾虚腰膝无力,加熟地、山茱萸;纳呆食少,加白术、砂仁、谷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