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看小儿遗尿吗
中医能看小儿遗尿吗
最佳回答
你好,现在看中医是可以治疗小儿遗尿的,这个中医认为一般是属于肾虚脾虚引起的,这个主要就是健脾补肾为主,一般小孩子多少脾肾虚,这个可以喝点健脾止遗片或者可以喝点缩泉丸进行治疗,主要就是健脾补肾为主,平时注意少吃凉的不要过度劳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逍遥子
回复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以培元补肾、固涩小便为要。辩证治疗主要分三型:下元虚寒者,施以温肾固涩法;肺脾气虚者,用益气固涩法经湿热者,则宜用泻肝清热之法。
肾气不足。
临床表现:常在睡眠中遗尿,一夜可发生数次,醒后方觉。伴见面色白,智力低下,小便频数,色白量多,甚则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迟无力。
治 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 药:右归丸 山药、 桑螵蛸 ,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 ,杜仲、五味子 。命门火衰,面白肢冷加附子、肉桂;睡眠较深,不易唤醒加广菖蒲。
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多发于病后失养。睡中遗尿,尿频而量少。伴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纳食减少, 大便稀溏。舌淡,脉缓或沉细。
治 法:益肺健脾,缩泉止溺。
方 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黄芪 ,党参、益智仁、桑螵蛸 ,白术、升麻、乌药、陈皮 。纳呆便溏加茯苓、薏苡仁;困蔌不醒加菖蒲、远志。
肝经湿热
临床表现:睡中遗尿,小便黄臊,性情急躁,或夜间磨牙,唇红面赤。舌苔薄黄,脉弦滑。
治 法:泻肝清热,固涩止溺。
方 药: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黄芩、覆盆子 ,车前子(包煎)、当归、金樱子 ,栀子、柴胡 , 夜热口干加知母、黄柏;梦语磨牙加远志、菖蒲、生牡蛎。
敷 贴:覆盆子 ,金樱子 ,菟丝子 ,五味子 ,补骨脂 ,山萸肉 ,丁香 ,肉桂 共研细末,每次取药粉1克,以酒调之敷脐,胶布密封固定,每3日换药1次。适用于小儿遗尿属脾肾两虚者。以上这些中医治法只供参考,具体应用遵医嘱。
-
就是那个人
回复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称为小儿遗尿,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孩。从中医上看,小儿遗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对于小儿遗尿,父母一定要注意。
目前,治疗小儿遗尿,西医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中医专家说敷脐疗法能有效的治疗小儿遗尿,脐窝--中医称神阙穴,是奇经八脉之任脉循环行经过部位与督脉之命门相对应。神阙穴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会,介于中、下焦之间,故为经气之汇,五脏六腑之根本,从脐部给药,具有健脾,温肾,调节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行气利水,散结通脉的作用。
脐疗是将药物作成适宜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炙、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愈疾病的方法。
脐疗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明显,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无毒无副作用,运用脐疗防治疾病,不仅简便廉效,而且痛苦很小,特别适用于儿童。家里有小孩遗尿的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哟!
-
平淡之
回复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尿频的治疗:
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患儿白天尿频,尿急,每次尿量或多或少,晚上睡觉尿床,有些患儿X光检查可见隐性脊柱裂。有研究认为隐性脊柱裂和遗尿并无直接关系,在有隐性脊柱裂的人群中有尿床症状的是少数,而且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不必治疗,对健康没有影响。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西医行为治疗要求家长定时唤醒儿童,养成排尿习惯。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不但影响了儿童的睡眠,也影响了家长的睡眠,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弊大于利,因此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起来排尿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正常儿童在一夜的睡眠中不排尿或只有一两次排尿,且能尿憋自醒,让儿童能自主排尿才是治疗儿童尿床的根本目的,在这方面中医中药有很大优势。但儿童的体质娇嫩,临床用药不但要有效还更要安全,莲须、公鸡肠、龙骨等等,这些中药从药理上证明了对儿童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外敷中药对神阙穴特殊刺激,激发肾阳,内服外用,经大量儿童和成人使用,疗效满意,使用三天即可明显减少尿量,有的当天即有效果,坚持使用一个疗程(20天)即可治愈,白天尿量正常,夜里睡觉不尿或能自主起床排尿一次,同时儿童的体质改善,如睡眠中不再出虚汗,睡眠质量良好,白天精神好,感冒感染减少等。成人使用也能很快纠正多尿和尿频症状,而且肾阳虚症状如阳痿、怕冷、困倦、乏力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疗效满意。
偏方一:
组成:韭菜籽6 克,水、酒各半。
用法:韭菜籽研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主治:尿频。
偏方二:
组成:鸡肠1~2 条,黄酒或米酒适量。
用法:鸡肠洗净切段,油炒将熟,加入黄酒1 汤匙及少许盐食用。
主治:尿频,夜尿多。
1.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再方(阳痿)。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山药末一两,装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服,每服一杯。一天服三次。同时将酒中的鹿茸焙干,作丸服。此方名“鹿茸酒”。
3.再方(消渴饮水)。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4.尿频。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
偏方三:
丁桂暖脐贴,贴在神阙穴(脐部),其效果不亚于任何敷脐药,药店有售。
治疗尿床首先需要知道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遗尿症?如果是原发性遗尿,还必须知道是什么类型。
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对选择治疗方案时具有参考价值。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2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
觉醒障碍型:尿湿后仍沉睡,难唤醒,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
混合型:a.昼夜尿频+觉醒障碍,b.昼夜尿频+夜间多尿,c.觉醒障碍+夜间多尿。
原先认为遗尿症的治疗是世界难题,近二年来在SNM骶神经调节疗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编辑本段]尿频要注意的事项: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多见于3-5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的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到每天20-30次,甚至每天40-50次,每小时可达10多次,每次排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症状,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
神经性尿频的病因:1.内因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而且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小儿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2.外因受惊吓、精神紧张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常常由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变换环境(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和住院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打针和考试等所导致的紧张或焦虑所诱发。
-
成都-陈**
回复小儿遗尿怎么办?由于年纪比较小,一般小儿遗尿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但是如果表现的症状不对,那么家长们就要注意了,那么如何治疗小儿遗尿症?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怎么样?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吧!
中医辨证论治小儿遗尿症状
1.下元虚寒证
证候: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面目少华,神疲乏力,肢凉怕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桑螵蛸散合缩泉丸。主要药物: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乌药、益智仁、山药。伴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远志以化痰浊、开窍醒神;伴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助运。
2.脾肺气虚证
证候: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舌白神倦,懒言少动,纳少便溏,四肢欠涩,或虚胖或消瘦,肌肉松软,常自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苔白,或舌质胖嫩,脉象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培元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主要药物: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益智仁、山药、乌药。若困寐不醒者,加石菖蒲、远志清心醒神;若大便稀溏者,加炮姜、煨葛根运脾温阳;食欲缺乏者加砂仁、神曲消食和胃。
3.肝经湿热证
证候:睡中遗尿,尿量不多,次数也较少,但尿味臊臭难闻,尿色黄,平时性情急躁,好动出汗,或夜间磨牙,夜卧易惊,大便偏干,形体多偏瘦,或手心灼热,口中气臭,唇舌红赤,舌苔黄或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疏肝清热,固涩小便。
方药:龙胆泻肝汤。主要药物:龙胆草、山栀子、黄芩、生地黄、木通、柴胡、泽泻、车前子、当归、甘草。夜惊、磨牙者加黄连、朱砂清心安神。久病不愈,肝肾阴亏,症见消瘦低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治之,以滋阴降火。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妙方
1、缩泉丸
宋·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
歌诀:缩泉丸中益智仁,再配山药与乌药,温肾固涩止遗尿,小儿成人均能医。
组成:山药180克,乌药180克,益智仁18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冷开水泛丸。每服9克(儿童酌减),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各适量。
功效: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方解:方用益智仁、山药温补脾肾,固涩小便;配以乌药气理散寒,以温振肾与膀胱气化之功。合而用之,共奏温肾止遗,缩尿固涩。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自遗或小禁,伴神疲怯寒、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者。可用于小儿或成人遗尿以及老人、妇人及病后因脏气虚衰引起的小便失禁等病症。
加减:若肢冷畏寒明显者,加菟丝子、肉苁蓉、鹿茸、附子;面气短者,加党参、黄芪、五味子。
附记:凡湿热下注,下焦瘀血引起的小便频数,滴沥不畅,时有遗尿等症忌用。
2、遗尿汤
《治验百病良方》(时毓民方)。
歌诀:遗尿汤中桑螵蛸,黄芪党参补骨脂。蚕茧菟丝金樱子,再加覆盆炙甘草。
组成:党参12克,菟丝子12克,蚕茧10只,补骨脂9克,金樱子9克,覆盆子9克,炙甘草4克,桑螵蛸15克,黄芪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浓缩,加白糖适量,制成每剂4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20毫升。
功效:益气补肾,固涩止遗。
方解: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固精缩尿;蚕茧有止渴,治小便过多之功。合而用之,共奏益气补肾,固涩止遗之功。
主治:小儿遗尿症。
加减:若睡眠过深,不易唤醒,加生麻黄9克,或石菖蒲9克,炙远志4克;兼有阴虚者,加当归9克,五味子4克;舌质淡有阳虚者,加肉桂3~4.5克。
附记:生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每剂用生麻黄9克,未发现心悸、多汗、失眠等副作用。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辨证论治小儿遗尿症状的'全部介绍了。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非常有效,治疗方法也非常简单,家长们应该多了解这些知识哦,上文还分享了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妙方,感兴趣的朋友就要多了解一下,希望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