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吃中药吗
痛风性关节炎可以吃中药吗
最佳回答
痛风关节炎这种情况是可以吃中药来进行调理和改善的,像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的时候,主要还是要根据我目前的一个症状来去对症的去使用药物来进行缓解和治疗,中药也是可以进行调理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痛风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湿浊热毒内蕴是痛风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湿浊郁久蕴热化毒,流注关节,阻滞筋脉骨节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其治疗大法是清热利湿解毒、活血通络,以下介绍验方5则:三籐三土四妙汤:忍冬籐30克,红籐10克,络石籐15克,土茯苓20克,土萆薢12克,土防己12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生薏苡仁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两周为一疗程。
威灵仙痛风方:威灵仙1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益母草30克,甘草10克,牛膝15克。每日一剂,分3次服,7天为一个疗程,服2~3疗程,
朱良春痛风方:茯苓20克,土茯苓20克,萆薢30克,威灵仙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生薏苡仁30克,泽兰10克,虎杖15克,牛膝15克,当归15克,秦艽15克,桃仁12克,土鳖虫10克,地龙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两周为一疗程。
关节红肿明显加忍冬籐;疼痛剧烈加元胡;口干咽痛者加生地黄、元参;缓解间歇期加黄芪、桑寄生、狗脊。
通痹土茯苓汤:土茯苓30克,秦艽、萆薢、僵蚕、桃仁、红花、海风籐、海桐皮、徐长卿各10克,板蓝根、蒲公英、生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雷公籐5克,蜈蚣2条,甘草5克。
热甚加水牛角、银花籐各10克,阴伤加黄柏、生地黄各20克,疼痛剧烈加制没药、三棱、莪术各10克,伴尿赤、尿结石加车前草20克,体质肥胖有痰浊征象者加白芥子、陈皮、法半夏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30天为一疗程。
痛风降酸溶石汤:忍冬籐100克,金银花、石膏、水牛角、生薏苡仁、车前子各30克,土茯苓、赤芍各60克,黄柏、萆薢、川牛膝、鸡内金、鹅不食草、鱼脑石各20克,地龙、秦艽各15克,酒军10克,黄芪50克,金钱草150克。水煎4次,兑在一起,总量大约1500毫升
分3次服。
药渣加芒硝100克,食醋250毫升,水煎至2000毫升
用药水泡手泡脚,温度50°C
时间30~40分钟,一天两次。一月为一疗程。
需强调的是,防治痛风饮食调理极为重要,忌食膏粱厚味,忌酒、咖啡、海鲜、动物内脏及酸性食物。饮食宜清淡,多饮水。肥胖患者应该节食减肥,保持适中体重。
-
北京-梁**
回复痛风越来越年轻化,痛风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那么治疗痛风的中草药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治疗痛风的中草药1、栀子蛋清外敷治痛风
栀子25克,鸡蛋清1个,用高度烧酒调成糊状,敷在痛处,外面用纱布包好,每日换一次,一般2至3天即可见效,无任何副效用。敷药后局部皮肤有可能变黑,但无疼痒,不破溃。以上剂量可敷一个痛处,如痛苦部位多,可酌增剂量。敷药时期,少吃海鲜以及啤酒。
2、金钱草车前草茶治痛风
将金钱草、车前草的干品(药铺有售)各15克,每天早上加水煮沸后代茶饮。痛风病会逐渐减缓,直至痊愈。金钱草与车前草历来是利尿、排石的经常使用药物,可促进尿酸排泻,按捺以及清除尿酸盐结晶,从而达到疗治痛风的目的,对早期痛风患者有效。
3、薯蓣薤白粥治痛风
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功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4、艾叶苦瓜治痛风
将苦瓜切成片放盘子里面摆放整齐,上面用适量艾叶覆盖,上锅蒸3-5分钟,取出,晾凉,喝盘子里面的水。每日三次,对痛风发病期止痛有一定作用。也可以长期食用,预防复发。
5、辣椒外敷治痛风
把辣椒切成条状,贴在患处,24小时换一次,连贴几次,疼痛感可消失。
6、芹菜粥治痛风
芹菜100克(连根须),洗净后切碎,与大米30克同煮至粥熟,入少量盐、味精。可常食。痛风急性发作时尤宜。
痛风的原因1、肥胖:饮食质量越高,其患痛风病的可能越大。数据显示,痛风患者的人均体重高出标准体重的百分之十七点八。同时人体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所以肥胖是不健康的。
2、年龄:痛风的发病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痛风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原发性痛风以中年人为最多见,40~50岁是发病高峰。
3、基因遗传:原发性痛风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性疾病,因此可以遗传。痛风的遗传方式一般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部分为X连锁遗传。
4、高脂血症:相关数据统计,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现象的患者占痛风人群的75%到84%。因此为了缓解病情,应当减轻体重,达到生理体重标准,适当控制饮食,降低高脂血症。
5、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会造成血尿酸及血乳酸增高。从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日常饮食摄入过多高蛋白、脂肪和高嘌呤的食物,也会导致体内嘌呤增多,血尿酸增高恐诱发痛风病出现。
痛风的检查事项1.血尿酸测定
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女性超过6mg/dl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
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3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800mg进行区分,超过上述水平为尿酸生成增多。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通过检测,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性质。
3.尿酸盐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急性发作期,可见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内、外;也可见于在痛风石的抽吸物中;在发作间歇期,也可见于曾受累关节的滑液中。
4.影像学检查
急性发作期仅见受累关节周围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学改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造成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相邻的骨皮质可膨起或骨刺样翘起。重者可使关节面破坏,造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坏软骨,出现关节问隙狭窄及继发退行性改变和局部骨质疏松等。
5.超声检查
受累关节的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及钙质沉积等。超声下出现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
6.其他实验室检查
-
北京-梁**
回复痛风其实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了,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西药:可以立竿见影,缓解症状,但是副作用大,治标不治本,且伤肝肾。
中成药:针对广泛人群,每个人都可以吃,但是效果不好,胡乱服药,还会加重病情。而且会有其他并发症出现。
手术:痛苦,造价高,治标不治本。
中草药好处是无副作用,针对个人体质,效果明显。缺点就是服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明显的效果,不会见效很快。
中医张老根据痛风患者的症状患病特点,在古今理论和临床基础上,以中医辨证施治,审证求因,辨证和辩病,融合西医学解剖,生理,病理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治疗原则,得到了同行专家的普遍认可。
-
姜齐
回复导读: 痛风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骨,它常见于40岁之上的人群。疼痛和变形是最主要的症状。那么如何有效的痛风性呢?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性关节炎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痛风可阻滞筋脉骨节,出现关节红肿疼痛或伴发热等临床症状。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以活血通络、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可采用以下单方。
苍术12克,黄柏15克,川牛膝2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土茯苓、络石籐各30克,丹参15克,薏苡仁5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威灵仙10克,独活12克,土茯苓30克,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忍冬籐、川牛膝各20克,虎杖、秦艽各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土茯苓30克,蚕砂10克,海风籐20克,丹参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忍冬籐、薏苡仁各50克,车前仁30克(沙布包入煎)。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秦艽、黄柏各15克,土茯苓、水牛角片各3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车前草30~6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服用12~15剂,症状可见缓解。为防止复发,以后每隔20天再连续服药10~15剂。
伸筋草、老颧草各25克。水煎取汁,每日l剂,分早晚服。
薏苡仁50克,红枣10枚,鲜百合100克。炖汤常服。
芙蓉花叶100克,大黄、蒲公英各50克,30克,乳香、没药各15克。以上药物研成细粉,加芝麻油适量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要避免痛风发作,饮食也很重要,应忌食膏梁厚味(即油腻或味道浓厚的食物)、辛辣 *** 食物,忌饮酒、咖啡,尽量少吃海鲜、动物内脏、豆类食品、发酵食物等含嘌呤较高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多饮水,节食减肥。
治验方
胃炎:50克,蒲公英30克,1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毫升,水煎,每日一剂,分3次饭前服,20天为一疗程。
肝炎: 60克,丹参30克,板蓝根30克,20克,栀子15克,金钱草30克,田基黄10克,加水600毫升,浓煎去渣,取汁400毫升,加糖适量。分两次服,连服两周为一疗程,儿童用量减半。
:白花蛇舌草30克,15克,6克,浙贝母1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每日一剂。
痤疮:白花蛇舌草30克,、生各20克,玄参15克,15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药渣可加水1500毫升煎液,待温后洗患处,每日3~4次。
外阴湿疹:白花蛇舌草土各3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15克,艾叶20克(后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钟,用文火煎煮20分钟。滤液,待温度适宜时,坐浴熏洗外阴20~。每晚一次,15次为一疗程,坚持1~2个疗程。
煲汤药性 你了解多少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煲汤的药料也有寒热之分,如土茯苓煲龟属于养阴清热祛湿之用,其性偏凉,不适合虚寒体质的人服用。
不少家庭用西洋参、鹿茸等煲汤,一家大小都饮用,若家庭中均为成年人问题不大,西洋参有补气生津之功,鹿茸可强筋健骨。但若家中有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儿则不适合,因西洋参含有多种人参皂甙,鹿茸除含有多种氨基酸外,还含有雌激素、雄激素等,对人体有强壮和性激素样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鹿茸有促进幼龄动物体重增长和子宫发育之功,若作为饮食常用,有促进儿童性早熟之虑。故煲汤选用药材也要分清寒热虚实,方能有助于身体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煲汤药物,现简单介绍其药性:
1.山药、芡实:二药性味甘平,有健脾益肾祛湿作用,煲汤时可少佐陈皮以行气,其用量为15~30克,适用于脾胃稍虚、大便软或偏烂者。
2.沙参、玉竹:性味甘平偏寒,有滋阴润肺养胃作用,适用于大便偏干或有少许咳嗽、口干者,用量为10~20克。
3.龙眼肉、百合:龙眼肉性味甘温,有补心脾、益气血之功;百合味甘微寒,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作用,二药配伍煲汤适用于久体虚、失眠健忘者。龙眼肉可用10~15,百合则可用量稍大约15~30克。
4.石斛、枸杞:石斛味甘微寒,有养胃生津明目之用;枸杞其性甘平,滋肾补骨明目,适用于久体虚或肝肾阴虚,而见口燥咽干、头晕目眩、眼涩、腰膝酸软等。枸杞子用量约15~20克,石斛15~20克。
5.罗汉果、甜杏仁:罗汉果其性甘凉,可清热润肺、止咳通便;甜杏仁又称南杏,其性苦微温,有小毒,可滋润养肺通便。适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者。罗汉果用15~30克,或1~2枚。甜杏仁有小毒,用量为3~6克。
6.玉米须、赤小豆:玉米须味甘淡平,可利水消肿、清肝胆湿热;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有利湿消肿之用。适用湿热证之脘满、纳减尿少或水肿等。赤小豆用40~60克,玉米须可用20~30克。
温馨提示: 中医是我国的,虽然说见效比较慢,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多少副作用。而且能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