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产后阴虚内热咳嗽怎么办

时间: 阅读:7860

产后阴虚内热咳嗽怎么办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3-07-27 22:15:40

产后阴虚内热引起咳嗽首先需要进行饮食调理吃一些新鲜的应季水果蔬菜,对于阴虚内热建议增强营养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猪蹄汤,鲫鱼汤,排骨汤等也可以让中医辨证诊疗进行中药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8 01:01:09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在生活中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人发烧都要引起注意,而对于刚生完宝宝的产妇来说,发烧可就是一件大事,因为产后身体本就很虚弱的,那么产后发热如何治疗。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1

      产褥期内,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本病感染邪毒型发热,相当于西医学产褥感染,其重症,可危及产妇的生命,应予重视。

      病因病机

      引起产妇发热的原因很多,而与本病关系密切的主要病因病机有感染邪毒,正邪交争;外邪袭表,营卫不和;阴血骤虚,阳气外散;败血停滞,营卫不通。

       一、感染邪毒

      产后气血耗伤,血室正开,产时接生不慎,或护理不洁,或不禁房事,致使邪毒乘虚而人,稽留于冲任、胞脉,正邪交争,因而发热。

       二、外感

      产后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阳不固,以致风寒之邪,袭表犯肺,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三、血虚

      产时产后血去过多,阴血暴虚,阳无所附,以致虚阳越浮于外而令发热。

       四、血瘀

      产后情志不遂,或为寒邪所客,瘀阻冲任,恶露不下,败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卫不通,而致发热。

       辨证论治

      产后发热有虚有实,其证各异。在注意多虚多瘀的基础上,治疗应以调和营卫为主。感染邪毒者,其证危笃,变化多端,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感染邪毒型

      主要证候:产后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初时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臭秽,心烦不宁,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证候分析:新产血室正开,百脉俱虚,邪毒乘虚内侵,损及胞宫、胞脉,正邪交争,致令发热恶寒,高热寒战;邪毒与血相搏,结而成瘀,胞脉阻痹,则小腹疼痛拒按,恶露色紫黯;热迫血行则量多,热与血结则量少;热毒熏蒸,故恶露如败脓,其气臭秽;热忧心神,则心烦不宁;热为阳邪,灼伤津液,则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于,脉数有力,为毒热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举例: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银花、黄芩。

      连翘、葛根、柴胡、枳壳、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

      方中银花、连翘、黄芩、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生地、赤芍凉血解毒,当归配之以和血;桃仁、红花活血行瘀;枳壳理气行滞。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效。

      本证之发热,因产妇体质之强弱不同,所感邪毒种类之差异,其临床表现也颇复杂,而且病情变化快,故当随证而治。

      若高热不退,大汗出,烦渴引饮,脉虚大而数者,属热盛津伤之候。治宜清热除烦,益气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

      若高热不退,烦渴引饮,大便燥结,恶露不畅,秽臭如脓,小腹疼痛拒按,甚则全腹满痛,神昏谵语,舌紫黯,苔黄而燥,或焦老芒刺,脉滑数者,为热结在里,应急下存阴,方用大黄牡丹皮汤。如寒热往来者,加柴胡、黄芩和解少阳。

      若高热汗出,心烦不安,斑疹隐隐,舌红绛,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数者,此为热人营分。治宜清营解毒,散瘀泻热,方用清营汤(《温病条辨》)。

      玄参、麦冬、生地、金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黄连、水牛角

      若壮热不退,神昏谵语者,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或紫雪丹(《和剂局方》),或清开灵注射液(每日40ml,加人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点滴)。若高热持续不降者,或加用穿琥宁注射液(160rug,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ral中,静脉点滴,1日2次)。

       二、外感型

      主要证候:产后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产后元气虚弱,卫阳失固,腠理不实,风寒袭表,正邪交争,则发热恶寒,头痛身疼;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之征。

      治疗法则:养血祛风,散寒解表。

      方药举例:荆防四物汤(《医宗金鉴》)加苏叶。

      荆芥、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地黄

      方中四物汤养血扶正,荆芥、防风、苏叶祛风散寒解表。

      若感冒风热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疼,咽喉肿痛,口渴欲饮,咳嗽,痰黄,苔薄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温病条辨》)。

      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薄荷、牛蒡子、桔梗、淡豆豉、甘草、芦根

      若外感暑热者,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倦怠乏力,舌红少津,脉虚数。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三、血虚型

      主要证候:产后失血过多,身有微热,头晕眼花,心悸少寐,恶露或多或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舌淡红,脉细弱。

      证候分析:产后亡血伤津,阴血骤虚,阳无所依,虚阳越浮于外,则身有微热;血虚不能上荣清窍,则头晕眼花;血虚心神失养,则心悸少寐;气随血耗,气虚冲任不固,则恶露量多;血虚冲任不足,则恶露量少;气血虚弱,则恶露色淡而质稀;血虚不荣,则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舌淡红,脉细弱,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养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举例:八珍汤加黄芪、地骨皮。

      若血虚阴亏者,症见午后热甚,两颧红赤,口渴喜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嫩红,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清热,方用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加白薇。

      生地、白芍、麦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甘草

      方中熟地、白芍、麦冬滋阴养血;生地、地骨皮、知母、白薇滋阴清热凉血;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滋阴养血清热之效。

       四、血瘀型

      主要证候:产后乍寒乍热,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有力。

      证候分析:产后瘀血内阻,营卫不通,阴阳失和,则乍寒乍热;瘀血内停,阻滞胞脉,则恶露不下,或下也甚少,色紫黯有块;胞脉瘀阻不通,则腹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有力,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和营除热。

      方药举例:血府逐瘀汤。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2

      产后发热的患者一般有孕晚期或产后房事不洁,或产时接生不慎,或有羊水早破,产程过长,失血过多,产道受损,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史;有的产妇身体虚弱或有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妊娠高血压等也会引起产后发热。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产褥期发热,可见持续性的发热,或者突然寒战高热,或发热无汗,或寒热时作,或低热缠绵,患者还伴有恶露不尽和小腹的'疼痛。临床上主要有4种证型。分别为感染邪毒性、外感型、血虚型以及血瘀型。

      感染邪毒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寒战高热,壮热不退,恶露不尽,色紫黯,气味难闻,小腹疼痛拒按,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主要用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丹皮、赤芍、益母草治疗,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外感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骨节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主要用荆防四物汤加紫苏叶治疗,起到养血疏风的作用。

      血虚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持续的低热,在活动后出汗会加重,恶露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头晕头疼,耳鸣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弱。主要用八珍汤加枸杞、黄芪治疗,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

      血瘀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寒热时时发作,恶露不下,颜色紫黯,有结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流出后疼痛会减轻,口干不欲饮,舌紫黯,有瘀斑,脉涩。主要用生化汤加丹参、丹皮、益母草治疗,起到活血化瘀、和营除热的作用。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3

       正常发热: 在产褥期,产妇体温一般是正常的。如因产程过长,体力消耗过大,产妇极度疲劳或精神紧张等,在产后一天内体温可有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而且经过充分休息,体温多于24小时内恢复正常。产后3~4天,产妇开始大量分泌乳汁时,由于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充盈、乳房膨胀,体温可略有升高,一般仅持续数小时就下降。

       异常发热: 如产后第2~10天之间,连续两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以上是不正常的,应该考虑是否为产褥感染。

       异常发热主要可能有以下情况:

      1、外阴、阴道、宫颈、会阴切开或裂伤缝合处这些部位是常见的发炎部位,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伤口开裂,有异常分泌物,甚至带有腥臭味,有时会全身发热,白细胞升高。

      2、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多发生于产后3~5天,恶露臭或不臭,轻者可以有低热,恶露增多有臭味、腹胀、下腹疼痛及压痛。重症者伴发热、寒战,有下腹压痛或疼痛,白细胞升高。

      3、盆腔感染常于产后5天左右出现寒战、高热、下腹痛、盆腔深部压痛。可引起盆腔脓肿,甚至高热不退。 盆腔腹膜炎表现可为寒战、高热、全腹剧痛、呕吐、腹胀、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明显,可引起肠粘连、腹泻、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等症状。

      4、血栓性静脉炎常发生在产后或手术后7~10天,长期卧床,年龄大且肥胖者易患此病。患者呈周期性发热,持续性腹痛可向腹股沟、上腹部及肋脊角放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下肢疼痛,由于血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可摸到下肢静脉呈索条状压痛,患肢温度高于对侧,病程较长。

      5、由急性乳腺炎引起的发热,可伴有乳房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甚至破溃。

       产后发热对症下药,治疗很简单

       (1)产后感冒引起的发热。

      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出汗,还有关节疼痛和咽喉疼痛等。以祛风清热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

      ① 蜜芷茶:白芷、荆芥各等量,研末分包(每包约15克)。每次取1包与5克新茶,一起用沸水200毫升冲泡15分钟,再将药汁与蜂蜜少许混合后,温热饮用,每日不超过3次。适用于产后感冒风邪,如为风热感冒或产妇平素阴虚血热者则忌用。

      ② 葱豉肉粥:豆豉10克,葱10克,先将两者一起煮汁,取汁与肉糜、米煮成粥。

      ③ 竹叶神粥:竹叶30克,神10克,先将两者加糖煮出汁,再取汁煮粥食用。

       (2)产后感染引起的发热。

      这是产后发热中最为常见的,起病于产后24小时至10天以内,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寒战,产妇出现头痛、身痛、小腹疼痛,恶露量可从正常至较多,颜色紫黯,有腥臭味。如行妇科检查,可见会阴、阴道及宫颈红肿。如炎症发展严重,可能波及内生殖器,出现腹肌紧张等急腹症症状。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淤为基本治疗原则。孕妇可多食藕、小麦、猪肝、淡菜、银鱼、鲫鱼等食物。

      ① 无花果炖猪瘦肉:干无花果60克,猪瘦肉100克。将无花果和猪瘦肉放入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再加入调味品后食用。

      ② 黑木耳煮桑葚:桑葚子30克,黑木耳10克,红枣8个,煮熟食用。

      ③ 猪肾汤:猪肾15克、豆豉15克,葱10克,粳米50克。将前述诸物一同煮粥食用。

       (3)产后血虚。

      发热,是由于产妇出血过多引起的。此时,产妇热度不太高,自觉有汗,主要症状是面色潮红、耳鸣、心悸、头晕眼花。以滋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

      ① 姜汁黄鳝饭:黄鳝150克、姜汁20毫升,与米饭同煮。

      ② 葛粉煮鲮鱼:葛粉10克,鲮鱼500克,煮熟后食用。

      ③ 牛血粥:牛血60克,大米100克,如常法煮粥食用。

       (4)蒸乳发热。

      通常起于产后3~4天,产妇除发热外,主要表现为乳房膨胀、自诉疼痛、乳汁不畅、局部红肿,此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其发展为乳腺炎。以清除热痛、疏通乳脉为基本治疗原则。

      ① 漏芦瓜蒌茶:漏芦30克,全瓜蒌15克,青皮6克,用沸水冲泡20分钟后饮用,每日2次。能疏通乳络,消肿下乳。

      ② 丝瓜络茶:丝瓜络30克,用水煎,代茶饮。

      ③ 鸽肉杏仁汤:甜杏仁10克,鸽肉100克,同煮,熟后食肉喝汤。

      ④ 油菜粥:油菜、粳米各100克,煮粥食用。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28 01:01:09

    你属于什么体质呢,体质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调理,针对性的调理,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如果是阴虚的体质,要注意选择去火的一些食物哦,吃什么比较好呢,下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有缓解阴虚咳嗽的作用,对于调理体质来说有好处。

    阴虚引起的咳嗽大多是干咳,少痰。在饮食上首先要注意清淡,以素食为主,平时吃饭只吃八分饱,通过适当运动来帮助脾胃消化。另外,保持良好心态,莫使肝火妄发,也是预防内伤支气管炎咳嗽的有效方法。

    1、门冬粥:天门冬15~2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先煎天门冬取汁去滓,入粳米同煮为粥、粥成加入冰糖。每日早起空腹服用。门冬是中药材,可以有去湿气的作用,对于缓解阴虚咳嗽有好处。

    2、银耳粥:银耳2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银耳加水煮至六成熟,入米共煮成粥,直锅前加冰糖。银耳可以滋阴润燥,同时也可以有补虚的作用。

    3、百合粳米粥:百合50克,粳米100克,红枣5~10枚,赤子豆30克,白糖适量,先将红小豆煮至半熟,入粳米、百合、红枣同煮为粥,粥成后加入白糖。百合和粳米一起吃,可以有补虚劳缓解阴虚咳嗽的作用,还可以止咳化痰哦。

    4、川贝冰糖梨:川贝粉3克,大梨1个,冰糖6克。将梨去皮,挖去梨心,填入川贝粉、冰糖,蒸熟食之。

    阴虚的人群要如何去调理的呢,上面的这些食疗的方法就是不错的选择了,可以起到调理体质的作用呢,对于缓解阴虚火旺的情况有调理的作用和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滋阴的作用,大家可以试试这样的养生食疗方法哦。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28 01:01:09

    女性清内热的最好方法

    女性清内热的最好方法,大多数和上火、经常性抽烟,喝酒、熬夜、情绪不佳等都会引起内热,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办法可以调理这种情况,以下了解女性清内热的最好方法。

    女性清内热的最好方法1

    女性清内热可以适当的喝一些去火茶,比如金银花和绿茶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并且还有提神作用。出现了内火旺可能是过多吃麻辣食物,比如辣条和方便面以及火锅等,里面含有大量添加剂,不利于机体代谢和胃部消化,从而引起毒素入侵,如严重月经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就需要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一、阴虚内热是由哪些因素造成?

    1、与上火有一定的关系。

    2、经常抽烟、喝酒。

    3、熬夜,对于工作狂来说,加班熬夜是很正常的事,但这也正是最大的问题。

    4、抑郁,人的情绪与此也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5、与自身体质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阴虚内热吃什么调理?

    1、猪肉

    性平,味甘咸,有滋阴和润燥的作用。《本草备要》亦载:“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泽皮肤。”所以也适宜阴虚体质者食用。

    2、鸭肉

    性平,味甘咸,可滋阴养胃。《随息居饮食谱》称它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民间也认为鸭肉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

    3、鸡蛋

    性平,味甘,不仅能益气养血,而且无论鸡蛋白或鸡蛋黄,均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鸡蛋被医学界认为是很好的蛋白质食品,其中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黄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质。凡阴虚之人食之颇宜,尤其是鸡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间习惯用鸡蛋与豆浆同食,更有益处。

    4、牛奶

    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更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历代医家对牛奶的滋阴作用颇多赞誉,或称牛奶“润肌止渴”,“润皮肤”,“润大肠”,或曰“滋润五脏”,“滋润补液”。凡体质属阴虚者,宜常食之,裨益颇多。

    5、甲鱼

    性平,味甘,有滋阴凉血作用,为清补佳品,对阴虚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备要》中说它能“凉血滋阴”。《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甲鱼可以“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所以,甲鱼对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虚劳骨蒸者,更为适宜。甲鱼的背壳,又称鳖甲,也有滋阴补血作用,阴虚之人食之亦宜。

    女性清内热的最好方法2

    女人内火重怎么办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当然就简单的就是每天喝一杯菊花茶。祝大家健康度夏

    女性清内热的最好方法3

    阴虚火旺的表现

    一)主症;咽干口燥,心烦易怒,轰热升火,舌质红绛。

    (二)临床表现:咽干口燥,轰热升火,心烦易怒,舌质红绛,脉细数。或夜寐多梦,心悸,舌碎,小便短赤(心火),或头痛,面红,目干涩痛,口苦大便干结,脉弦(肝火),或干咳少痰,痰中带血(肺火),或骨蒸潮热,颧红升火,男子,甚则阳强易举,女子梦交(肾火)。各脏的火旺可以交叉出现。

    (三)证情分析:本证产生各种症状的机理,一是阴虚有热,阴虚则燥,阴虚则静少动多,二是一个或几个脏腑的火旺。

    (四)本证的发展及影响:本证大多表现为慢性过程。其进一步发展,阴愈虚则火易旺,火更旺则阴更伤,形成恶性循环,病情日益加重,往往导致肾阴、肾精耗竭,甚至出现阴竭阳越的危象。

    阴虚火旺临床表现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伴头昏,腰酸乏力等。

    口腔溃疡的发病是由于“心脾有热”,也和阴虚火旺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复发性、习惯性的口腔溃疡,一般都是肾阴虚、心脾热引起的。也就是说,调理阴虚火旺的同时,可以治愈口腔溃疡。

    阴虚火旺病因

    指阴精,如精液、有形的津液等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咳血等症状。

    阴虚火旺是指阴阳失调、阴虚则阳亢并生热化(成)火,出游阴虚内热现象外,尚有面红,目赤、咽干、喉痛、出血、心烦、苔少、舌质红瘦、脉细数等证。

    阴虚火旺是指脏腑阴分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生的表现。心、肝、肺、脾、肾均可出现此种情况。临床以肾阴虚较为常见,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或男子早泄、,女子经少或经闭,或骨蒸发热、腰膝酸软、耳鸣等。

    阴分的主要功能,除了滋养、濡养各脏腑组织外,还负责制约阳气,以免阳气外露。阳气是以热、动、升为特点,阴分则以寒、静、降相对应。若阴分亏虚,无力制约阳气,人体会出现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所谓「阴虚则生内热」。《内经》:「年过四十,阴气自半」,随着年纪长大,或热病之后,或房事不节等,均易耗损真阴。

    阴虚火旺无特定某一种疾病,相反常见於不同的疾病当中,如更年期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耳鸣及失眠等。患者一般以女性为多,因女性月事易耗损阴血。如女性更年期以潮热、盗汗、心烦、失眠为主症,就有明显的阴虚火旺症状。

    有时在患病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体质的转变。数年前治疗一位血癌患者,原本属正气不足的体质,经化疗后出现晚上大汗出、自觉身热、双手心、足心热、失眠等阳亢阴虚之症。

    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怎样养生?

    阴虚火旺是中医辨证的诊断,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方法调理,建议养阴清热。同时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阴虚火旺的人在干热少雨的夏季症状容易加重,推荐以下既能滋阴又能调理脾胃的食疗方:

    (1)生地黄粥:生地黄汁150毫升(或干地黄煎浓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黄汁,搅匀食用。

    (2)天门冬粥:天门冬60克、大米100克。天门冬煎浓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3)百合粥:鲜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大米煮粥,将熟时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调味后食用。如无鲜百合,可用干百合粉30克,与米同煮粥亦可。

    在生活中要注意:

    (1)节制性生活,一般阴虚火旺都是由于阴精亏损所致。

    (2)禁食温燥的水果、调味品等,如荔枝、龙眼、榴莲、芒果、八角、花椒、肉桂等,也不要吃高脂肪、高热量等油腻的食品,麦当劳、肯德基的东西还是戒了的为好。

    (3)禁食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以少喝一点绿茶。平时也可以以绿豆汤解渴,但绿豆性寒,脾胃虚寒滑泄者忌之。

    (4)晚饭少食。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28 00:00:59

    产后咳嗽有痰可能是有流行性感冒的可能,那么产后咳嗽有痰应该吃点什么药呢?咳嗽有痰可以吃一些枇杷露或者止咳糖浆都有利于止咳化痰的缓解。在得咳嗽的时候可以注意饮食,可以选择吃一些姜丝可乐,可以注意保暖,每天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


    产后咳嗽有痰吃点什么药

    怀孕期间最怕身体出问题了,因为怕吃药对胎儿有影响,但是如果病了不吃药治疗也不是办法。咳嗽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孕妇咳嗽有痰吃什么药呢?


    一般情况下,症状较轻的建议食疗法,既可以补身体又减少了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但是也不是什么药也不能吃,下面介绍一些孕妇咳嗽也可以吃的药。


    1、孕期感冒发烧,可选用一些毒副反应较少的中草药对症处理。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羌活、金银花等都有较好疗效。


    2、中成药银翘解毒丸及片剂、颗粒剂,复方大青叶注射液、银黄口服液等也可服用。


    咳嗽较重并伴有高烧者,除一般处理外,应尽快控制体温。可用物理降温法,如在额头、颈部放置冰块等,亦可选择药物降温。


    注意,考虑到药都有副作用,不能滥吃药,咳嗽严重者可以找医生进行诊治。


    孕妇的身体需要更多的关注,每个家庭都需要对孕妇有好的照顾,对一些怀孕期间可能会生的病要有所了解。孕妇自身也要保重好身体。当孕妇感冒咳嗽有痰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用很担心。其实咳嗽如果不是十分严重的咳嗽,可以采用食疗的办法,尽量不要采用药物治疗,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当发现轻微咳嗽时,可多喝凉开水,能缓解咳嗽症状,一般医生不提倡使用药物治疗轻度感冒、咳嗽。喝盐水对缓解支气管炎、咽喉炎和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效果,并能起到预防作用。


    如果孕妇咳嗽不是感冒引起的。有可能是这些准妈妈原本体质就比较阴虚,只要一怀孕就会咳嗽,一直咳到胎儿出生为止,大大损害了胎儿健康。这时的治疗方法就不同于感冒所引起的咳嗽,必须着重于止嗽、养阴润肺。


    产后母婴护理哪里好

    产后护理妙招


    最近真的特别多的姐妹留言说要了解产后修复的内容,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产后修复的一些相关知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哦~


    产后恶露


    产后恶露就是妈妈们在生完宝宝之后,子宫内的一些胎盘组织残留物。其中有子宫虹膜脱落后含有的血液、坏死虹膜等组织物。


    这些“脏东西”会通过阴道排出,成为恶露。恶露一般在4~6周排完。每个妈妈存在差异,恶露的排出时间和排出量都会有所不同。


    排出恶露少并不代表不健康,如果排出过多的血色恶露或者性状出现异常,就要引起警惕了。


    恶露期间,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最好选择卫生棉垫。如果偶尔有小血块,也不用太紧张;如果产后三周,恶露还是鲜红,就需要引起警惕。不过,恶露排完后突然出现鲜血的情况也有可能是月经。


    如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恶露有股恶臭;


    2、血块比高尔夫球还要大;


    3、伴随腹痛、发烧。


    子宫恢复


    子宫常被认为是我们女性的第二生命。孕期子宫会随着里面住着的小家伙一点点的成长而被撑大;直至分娩后,子宫将再次经历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


    事实上,子宫恢复主要是靠持续性的收缩,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生理过程。


    从分娩时,子宫通过自行收缩将胎儿及胎盘挤出,接着再将恶露排出(恶露是否干净也是判断子宫是否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后子宫体积缩小,大约在6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大小。所以无需刻意担心产后子宫的恢复情况。


    子宫恢复的快慢与子宫收缩的力度有关,而哺乳有利于宫缩,因此很多专家建议,产后坚持母乳喂养,是促进子宫恢复的最佳方式。


    产后私处的清洁卫生也需要特别注意,以防炎症的发生,从而不利于子宫的复原。


    另外,产后42天检查也尤为重要,能够了解你产后的具体恢复情况。如果存在恢复异常,也便于及时接受治疗。


    伤口愈合


    关于产后伤口的护理,这里把产后的伤口分两种,一种是顺产的伤口,包括侧切和撕裂;一种是剖腹产留下的手术伤口。


    剖腹产伤口


    两种伤口中,剖腹产留下的手术伤口相对更容易护理,只需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透气就好,每天查看伤口愈合情况,并给伤口消毒。剖腹产表皮的伤口一般在5~7日左右愈合,完全恢复则需要更久。


    需要注意的是,睡觉或喂奶的时候,在伤口还未愈合的情况下,最好采取侧卧位,但不要朝着伤口一侧。有些妈妈睡觉可能喜欢仰卧位,最好保持的时间不要太长,经常调整一下睡姿。


    产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应适当的运动,是有助于产后恢复的,但注意产后的运动,以不引发伤口特疼为准。


    另外,剖腹产伤口在阴雨天或天气炎热时,会有一些瘙痒是正常的。如果伤口发生剧烈疼痛或红肿,建议就医检查。


    顺产伤口


    而顺产伤口通常位于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处,很容易发生伤口不愈甚至感染,需要格外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和保持干燥。


    顺产伤口的护理方法:


    保持大小便通畅;每天勤换内衣、卫生垫;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如感觉伤口疼痛,伤口有红肿、裂开、流血水、流脓等现象,最好马上就医,很可能是伤口感染。

流产后阴虚内热怎么治

产后阴虚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