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遗尿停是纯中药吗

时间: 阅读:8233

遗尿停是纯中药吗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3-07-27 17:30:07

如果超过了5周岁还在尿床,那就需要到医院检查清楚,看是什么性质的遗尿症,如果是先天性的骶尾脊柱裂,他肯定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所以说不要给孩子乱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医嘱下正确的医药用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7 20:20:49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7 20:20:49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附:1用到中药鼠曲草的方剂2用到中药鼠曲草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鼠曲草 1拼音

    shǔ qǔ cǎo

    2英文参考

    Gnaphalium multiceps

    Gnaphalium affine

    3注解

    鼠曲草

    鼠曲草

    Herba Gnaphaii Affinis

    (英)Cudweed Herb

    别名 佛耳草、追骨风、绒毛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的全草。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主同10~15cm,全株密被白绵毛。茎直立,通常基部分枝,丛生林。叶互生,基生叶花后调落,下部和中产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2~6,宽4~12mm,基部渐狭,下延,两面都有白色绵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3层,金黄色,干膜质;花黄色,边缘雌花花冠丝状,中央两性花管状。瘦果长椭圆形,具 *** 状突起,冠毛黄白色。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路旁、田边。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 春、夏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木犀草素4’葡萄糖甙 (Iuteolin4'glucoside)、豆甾醇、氯化钾、硝酸钾、木犀草素;花含鼠曲草素(gnaphalin,2',4,4'trihydro6'methoxychalocone4'βDglucopyranoside)。

    性味 性平,味微甘。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用于咳嗽、痰喘、风湿痹痛。

    用到中药鼠曲草的方剂 复方千日红片

    ngqiānrìhóngpiàn处方:干日红、鼠曲草、平地木、四季青。制法:作片剂。功能主治:清热...

    苦参煎

    周新定方:苦参煎:处方:苦参5钱,防风2钱半,鼠曲草2钱半,荆芥2钱半,野菊花2钱半,蛇床子2钱半...

    死蛇鼠膏

    éshǔgāo《普济方》卷二九三:组成:死蛇腹中鼠。主治:蚁瘘,鼠瘘。用法用量:以腊月猪脂煎,候焦...

    鼠肉汁粥

    ǔròuzhīzhōu《卫生总微》卷十四:方名:鼠肉汁粥组成:鼠肉。主治:小儿诸症。用法用量:上煮...

    鼠妇散

    hǔfùsǎn《千金翼》卷七:方名:鼠妇散组成:鼠妇7枚(熬黄)。主治:产后小便不利。用法用量:酒...

    更多用到中药鼠曲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鼠曲草的中成药 银杏叶口服液

    叶口服液的药理作用:1.银杏叶口服液可显著延长小鼠在常压、低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提示有提高小鼠...

    复方玄驹口服液

    作用:电 *** *** 法表明复方玄驹口服液可缩短去势大鼠 *** 勃起潜伏期。大鼠交配实验表明,复方玄驹口服液...

    清热通淋胶囊

    淋胶囊的药理作用:清热通淋胶囊可抑制组胺引起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前列腺炎...

    心悦胶囊

    mg)。心悦胶囊的药理作用:灌胃给药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过氧化脂质、游离...

    遗尿停胶囊

    。遗尿停胶囊的药理作用:遗尿停胶囊可减少水负荷小鼠的排尿次数,使大鼠膀胱括约肌放电频率升高,幅度增...

    更多用到中药鼠曲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鼠曲草 《普济方》:[卷二百十八诸虚门]补虚益气

    酒大补。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用鼠曲草。杂米粉作粮食。甜美。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藤(解毒之草陈思岌)忍冬(金银藤麦门冬)香茅(鼠曲草菁茅)丽春(罂粟仙女蒿)仙人掌(草射干)旱莲(...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

    帚涎衣草鸭舌草地麦独帚王帚益明白地草千心 *** )鼠曲草(米曲香茅茸母佛耳草鼠耳黄蒿无心草)款冬花(款...

    《十剂表》:药味别名

    )牛蒡子(一名鼠粘子又名大力子)耳子(即苍耳)鼠曲草(一名佛耳)瞿麦(俗名十姊妹一名南天竺用芷壳不...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隰草部

  • 姜齐
    回复
    2023-07-27 20:20:49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诊断5治疗措施 5.1疗效标准5.2分型治疗5.3专方治疗5.4老中医经验5.5用药规律5.6其他疗法5.7其他措施 6病因病机7辨证分型附:1治疗遗尿症的穴位 1拼音

    yí niào zhèng

    2英文参考

    nocturia

    3概述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本症多与素体虚弱,病后失调,隐性脊柱裂,外生殖器疾病,不良习惯及各种因素所致大脑功能紊乱等有关,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如经久不愈,可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智力迟钝。目前对本症的治疗,西医尚无特效疗法。

    遗尿,属中医“遗溺”证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如《灵枢·本输》篇曰:“三焦者……人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不但提出了遗溺的病名,而且阐发了其发病机理。不过遗溺所指范围较广。明确提出与本病症相类的尿床的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内有《尿床候》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均已收载了有关小儿遗尿的治方和针灸疗法;明清两代医家,对本症的认识更有所发展,明代张介宾认为,肺气虚与遗尿有关,《景岳全书》提出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之法,设立肺肾同治,标本兼顾的治则。历代各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治疗遗尿的临床经验。

    现代中医对遗尿的认识,在50年代初,就有用针灸治疗的报道。随着临床资料不断涌现,治疗方法除内服中药外,针灸、激光穴位熄射:耳压、头针灸穴位贴敷也有大量报道。特别是80年代后,对针灸治疗的研究,在取穴和穴位 *** 方法都有很大的发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针刺 *** 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膀胱逼尿肌的作用,从而可使膀胱潴尿和排尿功能得到调整,对桥脑、中脑的排尿中枢放电频率亦有较大影响,使尿比重增加,总尿量减少。近年来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在辨证上已注意到功能性与器质性遗尿的鉴别,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精细。在治法上更趋适用性,选择无痛、高效、方便、易行的方法,更适宜于对儿童遗尿症的治疗。综合临床疗效,对记载完整的1345例统计,痊愈814例,有效413例,无效118例,总有效率为91.2%。这说明中医中药对本病有肯定的疗效。

    4诊断

    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主要为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①病史: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②体检: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 *** 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 *** 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③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④X线检查: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⑤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

    5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应给予鼓励,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父母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在晚饭后禁止饮水,放睡前排尿,夜间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

    二、药物? ①丙咪嗪: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连续3~4个月。如停药后复发,可再给药。②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普鲁本辛或羟丁宁(Oxybutynin,即ditropan,尿多灵)。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③麻黄素25mg睡前口服。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

    叁、膀胱训练? 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由每1/2~1小时1次延长至3~4小时1次,以扩大膀胱容量。

    四、条件反射训练? 用一套遗尿的警报装置,训练患儿在遗尿前惊醒。在患儿身下放一电子垫和一电铃相连接,一旦电子垫被尿湿时,接能电路而使电铃发现声响,惊醒患儿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减轻睡眠深度。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可使70~80%原发性遗尿获得治愈。

    5.1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遗尿停止,2~3个月内无复发。

    有效:治疗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或减少50%以上,或已停止,但可因遇劳、受凉等而复发。

    无效:治疗后无变化。

    5.2分型治疗

    (1)肾气不足,下元虚寒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处方:菟丝子、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桑螵蛸、山药、乌药各9克,牡蛎(先煎)15克,五味子6克,附子(先煎)3克,肉桂3克。

    加减:先天不足加鹿茸;气虚自汗加黄芪。

    用法:每日1剂,水煎,白天分2次服完。

    疗效:共治疗420例,痊愈215例,有效160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为89.3%。

    常用成方:可用金匮肾气丸或桑螵蛸散合巩堤丸加减。

    (2)脾肺气虚

    治法:健脾益肺,补气缩泉。

    处方:党参、焦白术、山药、黄芪、菟丝子、枸杞子各9克,益智仁、覆盆子各6克,五味子、炙甘草各3克。

    加减:大便溏泻加炮姜;困睡不醒加菖蒲、远志。

    用法:每日1剂,水煎,白天分2次服完。

    疗效:共治疗158例,痊愈107例,有效3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9.9%。

    常用成方:选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3)肝经湿热

    治法:清热泻肝。

    处方: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生地、木通、桑螵蛸各6克,甘草3克。

    加减:夜间惊叫加钩藤、琥珀末;如久病不愈,灼伤津液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白天分2次服完。

    疗效:共治疗29例,痊愈18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7%。

    常用成方: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5.3专方治疗

    (1)遗尿灵

    组成:黄芪20~30克,桑螵蛸、金樱子、菟丝子、川芎、石菖蒲各10克。制成片剂。

    用法:每片含生药约O.5克,每次4~6片,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32例,近期治愈90例,有效1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对其中70例进行半年至1年随访观察,痊愈32例,有效2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5.7%。

    (2)固泉汤

    组成:补骨脂、党参、萆薢各10克,白术、石菖蒲各6克,山药、覆盆子各15克,桑螵蛸12克,益智仁20克,鸡内金9克,肉桂5克,生麻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服。此为9岁以上儿童用量,9岁以下酌减分3~5次服。

    疗效:共治疗91例,痊愈62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1%

    (3)遗尿含剂

    组成:党参、沙参、白术、生地、覆盆子、桑螵蛸、仙鹤草各9克,当归、菖蒲备6克,远志4.5克,五味子3克,生牡蛎30克(先入)。

    用法:以上为1剂量,水煎2次,合并滤液,5剂浓缩至500毫升即可,每日3次,每次20毫升,7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40例,痊愈2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

    5.4老中医经验

    徐蔚霖医案

    林×,男,8岁。初诊:1975年3月25日,素有遗尿,每夜1~2次,溲清肢冷,胃纳欠香,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濡。症属肾气不足。治以补肾固摄法。

    处方:党参、沙参、生地、菟丝子、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石菖蒲、扁豆、白术、白芍各9克,黄芪、陈皮各4.5克,蚕茧5只,缩泉丸9克(包)。14剂。

    二诊(4月8日):药后症情好转,夜遗尿次数减少。舌苔薄,脉平。原方去黄芪,加乌梅、芡实各9克。14剂。

    三诊(4月29日):症情见好,舌苔薄,脉平。原方加生甘草1.5克。14剂。

    四诊(5月13日):遗尿未发,舌根腻。原方加枸杞子、河车大造丸(包)各9克。7剂。

    五诊(5月20日):再以调理,巩固疗效。原方加五味子1.8克,炙远志4.5克。

    按:本例属肾虚型,素有遗尿,溲清肢冷,面色不华,是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之表现。方用温补肾阳,固涩肾气,从而使肾气足,固涩强,气化常。此外,配以石菖蒲醒脑开窍,参、术等扶正,故治小儿肾虚遗尿症有效。

    5.5用药规律

    从46篇临床报道中,筛选出29首治疗遗尿症的自拟专方,经统计,共使用26味药,见下表。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药 ??物
    >900
    >15
    桑螵蛸、菟丝子、益智仁。
    500~700
    10~15
    覆盆子、金樱子、党参、黄芪、五味子、补骨脂、石菖蒲。
    201~400
    5~10
    山药、乌药、枸杞子、麻黄、甘草、肉桂、川芎。
    101~200
    3~5
    白术、鸡内金、山萸肉、枣仁。
    50~100
    1~3
    龙骨、当归、车前子、茯苓、附片。

    从上表可知,治疗本病专方中用药频率最高的是补肾缩尿类药物,如桑螵蛸、菟丝子、益智仁、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补骨脂等等。其次是益气类药物,如党参、黄芪等;与此同时分别配伍健脾药、温热药、补肝肾药、开窍药及清热药,这一用药规律与本病素体虚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失约的主要病机基本符合。

    5.6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关元。配穴:百会。

    操作:排空小便,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用3寸毫针刺关元,向下透刺中极穴,进针2.5寸。用2寸毫针斜刺百会穴,进针1.5寸,中强 *** ,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要求有酸、沉、麻木、胀、痛、热及触电样感觉,放射到下腹及会 *** ,针感明显者,效果

    显著。每日1次,7~10次为上疗程,中间休息3天,再行第二疗程。一般1~2疗程治愈。

    疗效:治疗306例,治愈226例,有效5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92.2%。

    ②隔姜饼灸

    取穴:中极、三阴交。

    操作:干姜15克,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滤渣取液和面粉调成糊状,再摊于3块二寸见方布上,晒干即成姜饼。治疗时将其置于选定穴上,用艾条隔饼熏灸,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3天为一疗程。

    疗效:观察50例,痊愈4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③耳穴压丸

    取穴:主穴:肾。配穴:心、皮质下、兴奋点;急躁易怒加肝,食欲不振加脾。

    操作:75%酒精局部消毒,将消毒过的王不留行子1粒,粘贴于0.7×0.7毫米大小的方形胶布中,贴在耳穴上(一侧),用手指-按压籽粒,使局部有明显胀、热、痛等感应为止,每日按压不少于3次,每次3分钟左右。每周换贴土次,左右耳穴交替,换贴5次为一疗程。一般1~3疗程治愈。

    疗效:治疗940例,痊愈158例,有效709例,无效73例,总有效率为92.2%。

    ④电针

    取穴:主穴:关元、中极、曲骨。配穴:三阴交。

    操作:令患儿先排尿,取28号1~2寸长毫针,选准穴位,消毒后垂直或稍向下刺人0.5~1寸,得气后,再接通G6805治疗机,用连续疏波,电流量以患儿能耐受感舒适为度,通电时间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疗效:观察102例,痊愈71例,有效3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1%。

    ⑤穴位激光照射

    取穴:主穴:会阴、中极、三阴交。配穴:食欲不振加足三里;尿意频数加遗尿区;隐性脊柱裂加阿是穴。

    操作:穴位功率密度14.3mW/cm2,波长6328A光束照射穴位,每日1次,每次每穴照射5分钟,10次为一疗程。休息10天再行第二疗程,一般1~3个疗程。

    疗效:共治疗101例,痊愈47例,有效5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

    ⑥穴住贴敷

    取穴:主穴:内关、气海、中极、三阴交。配穴:肾俞、膀胱俞,复溜。

    操作:药物组成:麝香3克,蟾酥5克,桂枝5克,麻黄5克,雄黄5克,没药5克,乳香5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药粉加入适量酒精调成膏状,贴在所选穴位上,每3~4天换贴1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93例,痊愈170例,有效88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88.1%。

    (2)单方验方

    ①益智仁煮蛋

    组成:益智仁、山药、乌梅、枸杞子各10克,鸡蛋2个。

    用法:加水500~1000毫升煎煮,待蛋煮熟后将蛋壳敲破,再文火煮至药液全干,弃药吃蛋1个,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4例,总有效率87.5%。

    ②遗溺汤

    组成:新鲜鸡肠(洗净)30克,菟丝子、鸡内金、牡蛎各6克,五味子、熟附片各3克,党参9克,黄芪10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饭前)。

    疗效:治疗20例,服5剂痊愈3例,服8剂痊愈13例,服12剂痊愈4例,总有效率为100%。

    (3)推拿

    操作:用手掌 *** 背部,然后沿小儿脊柱自长强穴开始,用两手食指及拇指将皮肤提起,沿督脉上升,边推边捏至颈部风府穴,反复5遍,每遍捏推至3下时,将两手之间的皮肤向后提一下(走三提一),当推至风府穴时,再用两拇指在每个椎棘突处 *** 3下,尤在肾命、关元俞及膀胱俞重点按揉。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486例,痊愈286例,有效140例,无效60例,总有效率为87.7%。

    (4)气功

    功法:采用QHW-1型气功红外微波治疗仪,将探头固定于患者穴位。取气海、关元、三阴交3穴,每次治治疗4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0例,痊愈16例,有效4例。治疗次数最少4次,最多20次,平均10次。

    (5)食疗

    组成;猪腰1只。

    猪腰洗净后从侧面剖开2/3,夹进生姜3片,并抹上少许食盐,用细草纸或一般薄白纸包1~2层,然后再用黄泥(用水搅拌)裹上约5分厚,放人柴火中煨,至香味散出,即除去泥土、纸,食熟猪腰,每日1只,连服2只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13例,疗效满意。

    5.7其他措施

    器质性遗尿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功能性遗尿主要加强教养与训练。对体质虚弱的,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菜肴要求清淡少盐,晚餐及临睡前避免流质饮食,少喝水,汤药应自天服完,以减少膀胱尿量。睡眠时,盖被不要过重、过暖。日间不过度疲劳。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练,以增强体质。

    ?

    6病因病机

    原发性遗尿的主要病因可有下列几种: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②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③心理因素:如患儿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照顾。患儿脾气常较古怪、怕羞、孤独、胆小、不合群;④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本症的发生与素体虚弱、病后失调、脏腑虚寒或肝经郁热、肾经虚火等因素有关。此外,如突然受惊、过度疲劳、缺乏教育等也是诱发原因。其中肾气不固,膀胱失约为其主要病机。

    下元虚寒,肾气不足 肾主封藏,开窍于二阴而司二便,与膀胱互为表里,肾气亏虚,致下焦虚寒,膀胱失其温养,气血制约功能失调。肾阳不足,闭藏失职,膀胱失约而遗尿。

    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脾、肺二脏共同维持正常水液之代谢,如肺气虚弱,治节不行,气虚下陷,不能固摄,决渎失司,膀胱不约,津液不藏,脾气虚弱,不能散津于肺,水失所制。脾气虚弱,运化失司,痰浊内阻,心窍被蒙,故当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元权约束水道,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肝经湿热,火热内迫 肝的疏泄功能亦可影响水液代谢、尿液的排泄。如肝经湿热郁结,或饮食所伤,脾胃湿热积滞,热郁化火,火热内迫,下注膀胱致遗尿。

    总之,小儿遗尿,病因有寒热之分,病机为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常,膀胱失约而成。

    7辨证分型

    临床辨证重在分辨其寒热虚实,虚寒者多责之于肾,实热者多责之于肝。次辨遗尿与尿失禁,古代医家常把二者混为一谈。尿失禁证,其尿液自遗而不分寤寐,不论昼夜,出而不禁,量少而次数较多。而本病是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两者截然不同。现参照现代各家辨证分型意见归纳为以下三个证型:

    1.下元虚寒,肾气不足 睡中经常遗尿,量多次频,甚则一夜可1~2次或更多,伴神疲乏力,面色咣白,腰腿酸软,肢凉怕冷,平时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2.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睡中遗尿,量多而次频,兼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或姜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或胖嫩,苔薄,脉缓无力。

    3.肝经湿热,火热内迫 睡中遗尿,尿量少、色黄、腥臊,平时性情急躁易怒,夜间磨牙梦语,面赤唇红。舌红苔黄,脉滑数。

    上述三型是最常见的证型,但临床表现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故不必拘泥于此三型,随症应变,根据病情仔细审辨。

    治疗遗尿症的穴位 少府

    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胸痛,烦满少气,小便不利,遗尿,手小指拘急,掌中热,善惊,烦闷少气,目黄,口渴...

    小肠俞

    等疾患:如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便血,遗精,遗尿,淋沥,尿血,疝气,妇人带下,消渴,头痛,腰骶痛...

    腰眼

    下垂,睾丸炎,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扭挫伤,尿频,遗尿,虚劳,消渴等。拼音:yāoyǎn代号:EXB...

    下极俞

    ,腰痛,泄泻,膀胱炎,肠炎,下肢酸痛,小便不利,遗尿,膀胱寒,腹泻等。拼音:xiàjíshù代号:E...

    八辽窬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7 19:19:39

    尿床、遗尿康复散
    :制草氏30冬虫夏草5知曰,乌药,桑螵蛸,分皿,五味子,菟丝子,芡实各18;共研细调匀用竹沥适量调和成面块状再用砂锅竹笼屉蒸3次晾3次再研细;成人每次10;3-7岁每次3-5;8-12岁6-9;13岁以上同成人;每日早晚各一次,温开水送服。
    木圭末适量,用醋调成糊状,临睡前温水熨脐10分钟,将饼贴脐,敷料固定,晨起取下,每晚一次。纯中药制剂,没有任何副作用。

儿童肾阳虚遗尿症有什么方

孩子遗尿能吃知柏地黄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