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阴虚血热怎么办
产后阴虚血热怎么办
最佳回答
产后阴虚血热,这个考虑就是有可能因为吃了太补的食物的,这个一般都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考虑就是有可能平息体质比较差的,这个一般容易导致有头晕头痛的症状,这个产后之后的嘴流血比较多的,这个都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首先需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太补的食物来进行调理,一般如果是出血干净之后才可以进行补血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李雲松
回复
-
xuzhujun728
回复产后,除了要按照医生要求好好休养以外,还要注重个人的卫生。不然细菌无处不在,一不小就会突破防御,从而侵入人体。而产后妈妈身体抵抗力还比较弱,伤口就会被病菌感染到,如果恶露炎症吃什么药好呢?
产后恶露炎症吃什么药好产妇在产后的用药,是每个有产妇的家庭所应当谨慎对待的,而用药不当、调养不济,则有可能令产妇留下终生的隐患,产后恶露膏适用恶露不净多由气虚不摄、淤血滞留、阴虚内热和血热妄行所致,产后恶露膏中益母草可补益养阴、长于治疗产妇体虚;红花、桃仁均为活血祛瘀之药,配合应用,效果甚佳;急性子善行瘀滞,调畅气血,使药性可快速发挥。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验证,益母草还常用于治疗月经过多、痛经、闭经、子宫恢复不全、难产、产后腹痛、产后尿潴留、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炎性白带、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肾炎、高血压、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及荨麻疹等多种疾病。益母草对子宫具有比较广泛的药理作用;益母草膏对于产后恶露不尽,作用效果显著。产后恶露膏当时消除产后恶露的治疗用药。
中药产后恶露膏以益母草入药治疗产后恶露不净,治病之余亦具有很好的补益、调理之功效,诚为灵方。益母草又名茺蔚、坤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据现代临床及动物实施证明,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使用产后恶露膏的注意事项其实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就称为恶露。
而产后恶露膏是可以活血行气、化瘀生新、温经止痛。收缩子宫、修复子宫创伤。产后条理、促进乳汁分泌。止血、消炎、防感染。还可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及子宫肥大症,子宫内膜炎、妊娠斑、黄褐斑等症。对恶露应该是没有什么治疗作用的,而服用产后逐瘀片之后还会出现有淤血排除体外的现象的。而且在使用产后恶露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孕妇禁用。
2、忌食生冷食物。
3、气血两虚引起的月经量少,色淡质稀,伴有头晕心悸,疲乏无力等不宜选用本药。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就是那个人
回复产后发热如何治疗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在生活中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大人发烧都要引起注意,而对于刚生完宝宝的产妇来说,发烧可就是一件大事,因为产后身体本就很虚弱的,那么产后发热如何治疗。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1产褥期内,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本病感染邪毒型发热,相当于西医学产褥感染,其重症,可危及产妇的生命,应予重视。
病因病机
引起产妇发热的原因很多,而与本病关系密切的主要病因病机有感染邪毒,正邪交争;外邪袭表,营卫不和;阴血骤虚,阳气外散;败血停滞,营卫不通。
一、感染邪毒
产后气血耗伤,血室正开,产时接生不慎,或护理不洁,或不禁房事,致使邪毒乘虚而人,稽留于冲任、胞脉,正邪交争,因而发热。
二、外感
产后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阳不固,以致风寒之邪,袭表犯肺,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三、血虚
产时产后血去过多,阴血暴虚,阳无所附,以致虚阳越浮于外而令发热。
四、血瘀
产后情志不遂,或为寒邪所客,瘀阻冲任,恶露不下,败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卫不通,而致发热。
辨证论治
产后发热有虚有实,其证各异。在注意多虚多瘀的基础上,治疗应以调和营卫为主。感染邪毒者,其证危笃,变化多端,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感染邪毒型
主要证候:产后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初时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臭秽,心烦不宁,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
证候分析:新产血室正开,百脉俱虚,邪毒乘虚内侵,损及胞宫、胞脉,正邪交争,致令发热恶寒,高热寒战;邪毒与血相搏,结而成瘀,胞脉阻痹,则小腹疼痛拒按,恶露色紫黯;热迫血行则量多,热与血结则量少;热毒熏蒸,故恶露如败脓,其气臭秽;热忧心神,则心烦不宁;热为阳邪,灼伤津液,则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于,脉数有力,为毒热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举例: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银花、黄芩。
连翘、葛根、柴胡、枳壳、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
方中银花、连翘、黄芩、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生地、赤芍凉血解毒,当归配之以和血;桃仁、红花活血行瘀;枳壳理气行滞。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效。
本证之发热,因产妇体质之强弱不同,所感邪毒种类之差异,其临床表现也颇复杂,而且病情变化快,故当随证而治。
若高热不退,大汗出,烦渴引饮,脉虚大而数者,属热盛津伤之候。治宜清热除烦,益气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
若高热不退,烦渴引饮,大便燥结,恶露不畅,秽臭如脓,小腹疼痛拒按,甚则全腹满痛,神昏谵语,舌紫黯,苔黄而燥,或焦老芒刺,脉滑数者,为热结在里,应急下存阴,方用大黄牡丹皮汤。如寒热往来者,加柴胡、黄芩和解少阳。
若高热汗出,心烦不安,斑疹隐隐,舌红绛,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数者,此为热人营分。治宜清营解毒,散瘀泻热,方用清营汤(《温病条辨》)。
玄参、麦冬、生地、金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黄连、水牛角
若壮热不退,神昏谵语者,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或紫雪丹(《和剂局方》),或清开灵注射液(每日40ml,加人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点滴)。若高热持续不降者,或加用穿琥宁注射液(160rug,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ral中,静脉点滴,1日2次)。
二、外感型
主要证候:产后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证候分析:产后元气虚弱,卫阳失固,腠理不实,风寒袭表,正邪交争,则发热恶寒,头痛身疼;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之征。
治疗法则:养血祛风,散寒解表。
方药举例:荆防四物汤(《医宗金鉴》)加苏叶。
荆芥、防风、川芎、当归、白芍、地黄
方中四物汤养血扶正,荆芥、防风、苏叶祛风散寒解表。
若感冒风热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疼,咽喉肿痛,口渴欲饮,咳嗽,痰黄,苔薄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温病条辨》)。
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穗、薄荷、牛蒡子、桔梗、淡豆豉、甘草、芦根
若外感暑热者,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倦怠乏力,舌红少津,脉虚数。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三、血虚型
主要证候:产后失血过多,身有微热,头晕眼花,心悸少寐,恶露或多或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舌淡红,脉细弱。
证候分析:产后亡血伤津,阴血骤虚,阳无所依,虚阳越浮于外,则身有微热;血虚不能上荣清窍,则头晕眼花;血虚心神失养,则心悸少寐;气随血耗,气虚冲任不固,则恶露量多;血虚冲任不足,则恶露量少;气血虚弱,则恶露色淡而质稀;血虚不荣,则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舌淡红,脉细弱,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养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举例:八珍汤加黄芪、地骨皮。
若血虚阴亏者,症见午后热甚,两颧红赤,口渴喜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嫩红,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清热,方用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加白薇。
生地、白芍、麦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甘草
方中熟地、白芍、麦冬滋阴养血;生地、地骨皮、知母、白薇滋阴清热凉血;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滋阴养血清热之效。
四、血瘀型
主要证候:产后乍寒乍热,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有力。
证候分析:产后瘀血内阻,营卫不通,阴阳失和,则乍寒乍热;瘀血内停,阻滞胞脉,则恶露不下,或下也甚少,色紫黯有块;胞脉瘀阻不通,则腹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有力,为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和营除热。
方药举例:血府逐瘀汤。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2产后发热的患者一般有孕晚期或产后房事不洁,或产时接生不慎,或有羊水早破,产程过长,失血过多,产道受损,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史;有的产妇身体虚弱或有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妊娠高血压等也会引起产后发热。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在产褥期发热,可见持续性的发热,或者突然寒战高热,或发热无汗,或寒热时作,或低热缠绵,患者还伴有恶露不尽和小腹的'疼痛。临床上主要有4种证型。分别为感染邪毒性、外感型、血虚型以及血瘀型。
感染邪毒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寒战高热,壮热不退,恶露不尽,色紫黯,气味难闻,小腹疼痛拒按,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主要用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丹皮、赤芍、益母草治疗,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外感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骨节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主要用荆防四物汤加紫苏叶治疗,起到养血疏风的作用。
血虚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持续的低热,在活动后出汗会加重,恶露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头晕头疼,耳鸣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脉细弱。主要用八珍汤加枸杞、黄芪治疗,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
血瘀型: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寒热时时发作,恶露不下,颜色紫黯,有结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流出后疼痛会减轻,口干不欲饮,舌紫黯,有瘀斑,脉涩。主要用生化汤加丹参、丹皮、益母草治疗,起到活血化瘀、和营除热的作用。
产后发热如何治疗3正常发热: 在产褥期,产妇体温一般是正常的。如因产程过长,体力消耗过大,产妇极度疲劳或精神紧张等,在产后一天内体温可有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而且经过充分休息,体温多于24小时内恢复正常。产后3~4天,产妇开始大量分泌乳汁时,由于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充盈、乳房膨胀,体温可略有升高,一般仅持续数小时就下降。
异常发热: 如产后第2~10天之间,连续两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以上是不正常的,应该考虑是否为产褥感染。
异常发热主要可能有以下情况:
1、外阴、阴道、宫颈、会阴切开或裂伤缝合处这些部位是常见的发炎部位,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痛,伤口开裂,有异常分泌物,甚至带有腥臭味,有时会全身发热,白细胞升高。
2、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多发生于产后3~5天,恶露臭或不臭,轻者可以有低热,恶露增多有臭味、腹胀、下腹疼痛及压痛。重症者伴发热、寒战,有下腹压痛或疼痛,白细胞升高。
3、盆腔感染常于产后5天左右出现寒战、高热、下腹痛、盆腔深部压痛。可引起盆腔脓肿,甚至高热不退。 盆腔腹膜炎表现可为寒战、高热、全腹剧痛、呕吐、腹胀、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明显,可引起肠粘连、腹泻、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等症状。
4、血栓性静脉炎常发生在产后或手术后7~10天,长期卧床,年龄大且肥胖者易患此病。患者呈周期性发热,持续性腹痛可向腹股沟、上腹部及肋脊角放射。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下肢疼痛,由于血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可摸到下肢静脉呈索条状压痛,患肢温度高于对侧,病程较长。
5、由急性乳腺炎引起的发热,可伴有乳房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甚至破溃。
产后发热对症下药,治疗很简单
(1)产后感冒引起的发热。
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出汗,还有关节疼痛和咽喉疼痛等。以祛风清热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
① 蜜芷茶:白芷、荆芥各等量,研末分包(每包约15克)。每次取1包与5克新茶,一起用沸水200毫升冲泡15分钟,再将药汁与蜂蜜少许混合后,温热饮用,每日不超过3次。适用于产后感冒风邪,如为风热感冒或产妇平素阴虚血热者则忌用。
② 葱豉肉粥:豆豉10克,葱10克,先将两者一起煮汁,取汁与肉糜、米煮成粥。
③ 竹叶神粥:竹叶30克,神10克,先将两者加糖煮出汁,再取汁煮粥食用。
(2)产后感染引起的发热。
这是产后发热中最为常见的,起病于产后24小时至10天以内,患者主要症状为高热、寒战,产妇出现头痛、身痛、小腹疼痛,恶露量可从正常至较多,颜色紫黯,有腥臭味。如行妇科检查,可见会阴、阴道及宫颈红肿。如炎症发展严重,可能波及内生殖器,出现腹肌紧张等急腹症症状。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淤为基本治疗原则。孕妇可多食藕、小麦、猪肝、淡菜、银鱼、鲫鱼等食物。
① 无花果炖猪瘦肉:干无花果60克,猪瘦肉100克。将无花果和猪瘦肉放入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再加入调味品后食用。
② 黑木耳煮桑葚:桑葚子30克,黑木耳10克,红枣8个,煮熟食用。
③ 猪肾汤:猪肾15克、豆豉15克,葱10克,粳米50克。将前述诸物一同煮粥食用。
(3)产后血虚。
发热,是由于产妇出血过多引起的。此时,产妇热度不太高,自觉有汗,主要症状是面色潮红、耳鸣、心悸、头晕眼花。以滋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
① 姜汁黄鳝饭:黄鳝150克、姜汁20毫升,与米饭同煮。
② 葛粉煮鲮鱼:葛粉10克,鲮鱼500克,煮熟后食用。
③ 牛血粥:牛血60克,大米100克,如常法煮粥食用。
(4)蒸乳发热。
通常起于产后3~4天,产妇除发热外,主要表现为乳房膨胀、自诉疼痛、乳汁不畅、局部红肿,此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其发展为乳腺炎。以清除热痛、疏通乳脉为基本治疗原则。
① 漏芦瓜蒌茶:漏芦30克,全瓜蒌15克,青皮6克,用沸水冲泡20分钟后饮用,每日2次。能疏通乳络,消肿下乳。
② 丝瓜络茶:丝瓜络30克,用水煎,代茶饮。
③ 鸽肉杏仁汤:甜杏仁10克,鸽肉100克,同煮,熟后食肉喝汤。
④ 油菜粥:油菜、粳米各100克,煮粥食用。
-
xuzhujun728
回复恶露不绝其实真的有很多的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其实很多的女性也是没有出现的,毕竟不是每个女性都会出现恶露不绝的现象,大多数的女性恶露的情况还是能够很正常并且很快就排完的,当然恶露在产后出现问题的也不少。那么产后恶露不绝辨证论治是什么呢?
产后恶露不绝辨证论治辨证要点:根据恶露的量、色、质、气味辨寒热虚实。治疗大法: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注意: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必要时中西医结合。(1)气虚【妇科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红、质稀,无臭味+气虚证。【治法】补气养血,摄血止血。【方药】补中益气汤。
(2)血热【妇科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色深红,质粘稠,其气秽臭+阴虚血热证【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方药】保阴煎《景岳全书》。(3)血瘀【妇科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淋漓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小腹疼痛拒按。【治法】祛瘀生新,理血归经。【方药】生化汤。
本病的辨证,应以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等辨别寒、热、虚、实。如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无臭味、多为气虚。量多色红或紫,质粘稠而臭秽,多为血热。色紫黯有块,多为血瘀。治疗应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分而施治。
气虚冲任不固,统摄无权,则恶露过期不止,量多或淋漓不断。气虚阳衰,血失温煦,故色淡、质稀,无臭味。气虚清阳不升则面色晄白。中阳不振,则精神疲怠,四肢无力,气短懒言。气虚下陷,故小腹空坠。舌淡红,脉缓弱均为气虚之征。
产后宫腔有积血怎么办宫腔积血为剖宫产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所致,属隐性出血。因出血不向外流,积于宫腔和阴道内,易被忽视。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很快出现休克,持续少量出血,同样也可逐渐形成休克。因发生在剖宫产术后,产妇往往因麻醉药的作用,反应不敏感,加之术中创伤、体质虚弱,一旦积血发生休克,如不及时救治,则可危及产妇生命。在产后出血的宫腔积血千万不要大意。
正常产后的恶露时间不超过42天,若现在复查产后有积血,考虑子宫复旧不良,宫腔内有积液积血可能性大,由于产后子宫收缩欠佳子宫腔内有残留的积液。或者产褥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症出现产后恶露不净等感染情况。可以给予新生化颗粒和益母草颗粒口服或者注射缩宫素,以便促进积血排出,注意复查超声。建议公立医院就诊检查进一步治疗。以促进产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