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复位后能中药包吗
肩关节脱位复位后能中药包吗
最佳回答
肩关节脱位复位以后,是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中药药包进行外敷的,另外,复位以后也需要注意,不要做一些重体力活动,因为这样容易会引起病情的反复,还有要注意的是,多休息为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成都-陈**
回复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2)科氏法(Kocher's法)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
(3)牵引推拿法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
后脱位可用足蹬法或牵引推拿法复位。
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
复位后处理: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后脱位复位后则固定于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后伸拉)。
2.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后超过三周尚未复位者,为陈旧性脱位。关节腔内充满瘢痕组织,有与周围组织粘连,周围的肌肉发生挛缩,合并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愈合,这些病理改变都阻碍肱骨头复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处理:脱位在三个月以内,年轻体壮,脱位的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范围,X线片无骨质疏松和关节内、外骨化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前,可先行患侧尺骨鹰嘴牵引1~2周;如脱位时间短,关节活动障碍轻亦可不作牵引。复位在全麻下进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轻轻的摇摆活动,以解除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便于复位。复位操作采用牵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复位后处理与新鲜脱位者相同。必须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和腋部神经血管损伤。若手法复位失败,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对青壮年伤员,可考虑手术复位。如发现肱骨头关节面已严重破坏,则应考虑作肩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肩关节复位手术后,活动功能常不满意,对年老患者,不宜手术治疗,鼓励患者加强肩部活动。
(四)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关节囊撕裂或撕脱和软骨盂唇及盂缘损伤没有得到良好修复,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变平等病理改变,关节变得松弛。以后在轻微外力下或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动作时可反复发生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诊断比较容易,X线检查时,除摄肩部前后位平片外,应另摄上臂60~70°内旋位的前后X线片,如肱骨头后侧缺损可以明确显示。
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如脱位频繁宜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合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
江苏-吴**
回复1.保守疗法
Ⅰ型肩锁关节脱位者,休息并用三角巾悬吊1~2周即可;Ⅱ型脱位者,可采用背带固定。方法为患者立位,两上肢高举,先上石膏围腰,上缘齐乳头平面,下缘至髂前上棘稍下部,围腰前后各装一铁扣,待石膏干透后,用厚毡一块置锁骨外端隆起部(勿放肩峰上),另用宽3~5cm皮带式帆布带,越过患肩放置的厚毡,将带之两端系于石膏围腰前后的铁扣上,适当用力拴紧,使分离之锁骨外侧端压迫复位。拍片证实复位,用三角巾兜起伤肢,固定4~6周。亦可在局麻下复位,从锁骨远端经肩锁关节与肩峰作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悬吊患肢,6周后拔出钢针,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2.手术疗法
肩锁关节全脱位,即Ⅲ型损伤的患者,因其关节囊及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均已断裂,使肩锁关节完全失去稳定,上述外固定效果不满意,对年龄小于45岁者,应手术修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喙锁韧带重建或固定术、锁骨外端切除术、肌肉动力重建术等。
(1)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此法适用于Ⅱ型脱位患者。
(2)锁骨外端切除、喙锁韧带移位术
(3)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半脱位,一般无临床症状,不需要手术治疗。全脱位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做以下手术:①切除锁骨外1/3,其外形和功能均能达到满意;②喙肩韧带移位代喙锁韧带:切断喙肩韧带肩胛端,将此端缝入已切除末端的锁骨髓腔内,拉紧结扎;③肌肉动力移位: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后,将喙突从其底部切断,连同其上的肌腱向上内移植于锁骨,用螺丝钉固定。利用附着于喙突肌肉的拉力保持锁骨整复后的位置。
-
杭州-毛**
回复胳膊关节脱臼最要注意的就是关节复位后的1个月以内要固定好关节,这样有利于关节脱臼时候的损伤早日愈合,还有一点就是应该服用一些活血散瘀的中药或者消炎药,恢复期内不要喝酒吃辣椒,还要注意不要吹冷风下冷水,以避免形成风湿病或者肩周炎,胳膊脱臼很常见的,注意一下会恢复得快的,祝早日康复以下给你参考:复发性或俗称习惯性肩关节脱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可以把肩关节弄脱位,然后,又可以再弄回正常位置,也就是患者可以”表演〃自己的肩关节自由进出;第二类是最常见的,主要是因为创伤,也就是经由外力造成肩关节脱位后的后遗症。
成因
第一类的习惯性肩关节脱臼的患者,没有明显创伤的病史,而且身上多处关节也可能有过度伸展及松弛的现象。譬如说,大拇指可以轻易后折并触及前臂;肘关节或膝关节过度挺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先天性身体的组织较松弛而造成的关节不稳定,而且是多方向性的。至於第二类,其因受伤后造成的习惯性脱位,多是因为明显的创伤,如运动伤害,像投掷动作太过用力,或投掷过程忽遇阻力,柔道、角力等身体接触的技击运动;又如摔倒时以手撑地,或是肩膀著地等意外的动作,造成肩关节脱位,几乎都是前方向的脱臼,在保守治疗(关节复位)后,又再发生脱位或半脱位的情形。
临床表徵
第一次的肩关节因受伤而脱位的经验是非常深刻的,原因不外剧痛,感觉肩膀脱出,并且随之卡住而动弹不得。大多数的人都需要再次经由外力(西医或中医)才能将肩关节”复位〃,少部分的人可经由自己或同伴的协助而”拉〃回去。总之,经过一番折腾之后,”脱落的肩膀又回去了〃,在经数周休养,肩膀又恢复了正常的功能。但是某一天,患者在运动或是工作时做肩膀上举、外转及外展的动作,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类似投掷的动作,肩关节又掉出来了,卡住、剧痛,其无法自己”弄〃回去,这是复发性脱位;也可能是感觉”卡〃一声,肩膀扭到了而且突然不听使唤,但可以自己将其转回去,这是复发性半脱位。脱位再复发的机率和第一次发生脱位时的年纪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第一次因创伤造成肩关节脱臼,如发生在20岁以下的年轻人,则以后再复发脱位的机率为60%到95%;如发生在20至30岁的人,则复发机率为40%到70%;发生在30岁至40岁,则其复发机率为10%至40%;如发生在喜好运动的年轻人,则复发机率亦可高达80%。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一但复发性脱位开始发生后,就会限制了许多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及动作,不仅无法从事许多运动及工作,即便自己再小心、再注意,都常会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不经意的发生脱位或半脱位,如拉扯重物、穿脱衣服, 睡觉翻身等。脱位的次数愈多,就会发觉肩关节愈易脱位,自己也愈会“自行复位术”,当然关节的活动范围也就受到更多的限制。
病理
问题出在第一次受伤时,肩关节内维持稳定的重要构造(肩盂唇韧带),因关节脱位而从间盂的边缘撕裂,并且和骨头剥离。之后虽然关节复位,但受伤的部位没有愈合,形成一永久性的缺口,而无法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度。90%以上的肩关节脱位都是由前方脱出,所以,肩盂唇韧带剥离处亦位於肩盂的前下方,也就是如此;再脱位都发生在肩上举外展及外转的动作。另外脱位次数多了,前方的关节囊亦被”撑〃的变成愈来愈松弛,也使得脱位愈易发生。脱位一次,关节就受伤一次,不但会造成关节软骨磨损或是剥离掉落,甚至也会造成上盂唇韧带的撕裂。大多数的病人对於肩关节”进进出出〃的不稳定不以为意,认为只要多加注意某些不良姿势或避免某些活动,其就可以减少脱位发生的机会;有些人也认为许久才脱出一次影响不大;更有人认为自己愈来愈会自行复位,是否病情减轻了?近来愈来愈多的研究报告及我们自己的经验显示,常时间的肩关节不稳定,累积了多次的脱位或半脱位,这都会造成关节软骨的磨损,而有很大的机会得到肩关节炎。
治疗
对於先天性的习惯性脱位的治疗,由於没有明显病灶,问题出在组织结构松弛,所以原则上以保守(非手术)复健治疗为主,训练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以加强肌力来帮助稳定关节。成效约为80%,除非得已,才以手术方式缩紧关节囊膜,减少关节活动的范围以维持稳定。至於,创伤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则分两方面来说:在急性期,也就是第一次脱臼发生时,以往都是使用保守关节复位术后就”静观其变〃,但是对於年轻人及爱好运动患者的高复发率(80%―95%),也让我们开始思考更好的治疗方式以降低”明明知道,必然会发生〃的不良预后。近年来,由於关节镜手术的发展,以微创伤口的手术技术,针对年轻人,运动员,爱好运动的患者,或特殊职业的军人、警察等在其第一次肩关节脱臼后,适时予以修补剥离的肩盂唇韧带,以减少日后复发的机会及所带来的困扰,与复发后再治疗的复杂性。关节镜手术的结果可以将这些高复发率患者复发的机会降至10%―20%以下。另一方面,保守复健治疗对於创伤后习惯性脱位的效果并不好,成功率不到20%。但这些病灶如果以手术的方式矫正,缝合撕离的韧带并收紧松弛的关节囊膜,术后以肩吊带保护二至四周,并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八周开始肌力训练,十二周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四至六个月恢复运动。我们统计过去10年间手术成功率可达95%。近年来,我们更开始使用关节镜手术的方式来治疗,除了前述急性期第一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更对於某些习惯性脱位而其病灶受伤并不是太严重的患者进行修补。关节镜手术的好处是伤口小(三个小洞),术后较不痛,较容易复健,关节不易僵硬,容易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及功能。短期的治疗效果和开放式手术的结果差不多。
建议
不要轻忽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重要性,诊断要先确定(病史询问、理学检查及磁振造影),才决定治疗方向。非因受伤引起的习惯性脱臼最好以复健的方式治疗。由受伤造成的脱臼则最好已手术的方式治疗。唯有将不稳定的关节转为稳定的关节,才有机会享受无拘无束的活动,并减少关节炎发生的机会。
-
就是那个人
回复肩关节脱臼后应立即复位,越快越好
肩关节受伤后,短时间内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处于休克状态,此时肌肉较松弛,而且复位时疼痛也不敏感。但休克期一过,肌肉就处于痉挛状态,肌肉紧张、疼痛加重,复位也就较为困难。训练中,如发现肩关节脱臼,应立即让受伤学员平躺于训练馆的长椅中床上,复位者双手握住伤肢腕部,患肢外展60o~70o。复位者一足置于伤者腋下,腋下可用运动服叠后做为衬垫,垫在腋下(脱去鞋子,左肩关节脱位用左足,右肩关节脱位用右足),逐渐用力向下牵引外旋,同时足跟用力略向外顶腋窝,并将伤肢在继续牵引下过渡内收,此时即以足跟支点,将肱骨头挤入关节盂内,复位时听到“格哒”一声弹响,伤者立即感到肩部轻松,疼痛消失,即为复位后的指标。一般牵引时间约持续3~5分钟。
再自已好好看看,希望能帮助你 最好拿同事先练习一下
参考资料:http://www.21bowu.com/zhonghuawushu/zhonghuawushu_2003_2/qnxljfjgjt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