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寰枢关节半脱位吃中药能好吗

时间: 阅读:4833

寰枢关节半脱位吃中药能好吗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3-07-27 15:54:46

寰枢关节半脱位,吃中药是不能完全治疗好的,主要是,需要通过手法的复位来进行治疗,复位以后也需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做一些重体力活动,避免会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7 18:18:38

    一说到类风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种慢性关节疾病常常会困扰到很多中老年人。特别是阴天下雨的时候,这种疾病带来的疼痛感让很多患者痛苦不堪。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治疗类风湿的偏方,具体有泥炭治疗法,日光浴疗法,生姜加蒜敷关节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老人谈关于类风湿的话题,类风湿属于一种系统性的疾病,主要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特别是阴天下雨的时候,患者往往会被关节疼痛折磨得很痛苦。很多人就想知道有没有治疗类风湿的偏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专家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

    第一、泥炭治疗法

    这种偏方治疗类风湿是民间流传较广的一个方法,主要的操作是将泥土与少量木块一起放到火里,然后用柴火烘烤成黑黄色。等观察到它们逐渐分离,然后将它们的混合物放入一个容器里研磨,直到变成粉末状,然后再给这些粉末中加入一些水进行搅拌。患者可以将这种混合物涂抹在关节疼痛处,或者将这些混合物用来洗澡,对治疗类风湿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日光浴疗法。

    我们都熟悉类风湿跟关节等骨络有关,那也就可以通过晒日光浴的方法进行治疗。太阳可以帮助身体维生D的合成,中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关节疼痛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外面太阳好的话可以经常晒晒,对治疗类风湿也有好处。夏天太热的情况下我们每次晒个20多分钟后就回到阴凉处,冬病夏治也不错。

    第三、生姜加葱热敷

    这也是民间一个偏方,将生姜、新鲜的葱白按一定的比例配备,将准备好的材料进行研磨,等研磨到大概泥状后趁热敷在患病部位,两天更换一次,有利于治疗类风湿疾病。需要注意的是患处不能出现破皮等现象,不然会让患者皮肤会因为感染而溃烂,注意使用的安全。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7 18:18:38

    颈椎寰枢椎半脱位是一定要小心的,有手麻现象说明有神经受压。寰枢椎半脱位是由于稳定寰枢椎关节的韧带受到外伤的影响受损导致的,但是并没有产生关节完全脱位,如果现在不小心加以保护,发展成完全脱位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瘫痪。成人寰枢椎半脱位主要采取牵引的保守治疗,一般采取枕颌带牵引,2周时间,然后带颈托1-2个月时间,再复查半脱位的情况,目前切忌乱活动颈部!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7 18:18:38

    病情分析:您有高血压吗?不过19岁的年龄应该不会有这么明显的症状啊!应该与您的寰枢关节半脱位有关系。压迫枕大,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引起颈,枕部疼痛.压迫第二颈髓处的脊髓束,刺激三叉神经脊髓束,引起前额,眼眶,太阳穴疼痛。瞏椎横突旋转向前或后,压迫或牵拉交感神经干的颈上神经节(颈上神经节位于第二颈椎前方附近,易受寰枢关节半脱位或炎症刺激的影响),可引起椎动脉痉挛,由内耳前庭的缺血导致眩晕。也可压迫颈动脉鞘及附着的迷走神经,影响心丛。引起心悸和血压异常。椎动脉沟位置变动,压迫椎动脉,引起脑干缺血,发生头晕或头昏。体征: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慌、失眠、颈肩部不适七大症状张口位x线和颈椎侧位片简易方法:风池穴、或后脑勺摸到肿胀,压痛明显,再加上面体征,可做初步诊断。意见建议:治疗:颈椎牵引坐位的旋搬:颈肌放松后,术者一手托住下颌部,一手托住枕部,先低头,后仰头,斜向上至最大范围,施以寸力。小儿多见寰枢关节错位,术者一手托住下颌部,一手托住后枕部,在中立位徐徐托起头部,患儿足离地面,力量持续片刻,片刻后手下即有移动感,且患儿颈部恢复正常,活动正常。药物:鲁南贝特首选。颈椎活血胶囊。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7 17:17:28

    建议手术

    寰枢关节脱位应尽早手术治疗

    寰枢椎脱位的手术区域位于高位脊髓水平,手术治疗有一定危险性,主要是可能导致脊髓损伤的发生,可能引起呼吸肌麻痹,也可造成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而危及患者生命。还有,很多此类患者存在先天畸形,往往椎动脉也合并畸形,术中椎动脉损伤也是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接受手术的多数患者均比较安全,并发症不断减少。手术效果良好。需要强调的是,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一旦发现应早期手术治疗。因为早期治疗相对手术风险小,手术简单;而严重的长时间的脱位,手术风险很大;有些晚期的病例,呼吸功能衰竭,就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寰枢关节在疾病的初期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寰椎相对于枢椎,移位程度逐渐增加,最终往往演变成固定性脱位。如果在疾病的早期寰枢关节处于不稳定期时,就积极地实施手术治疗,将可避免脱位的形成,也就不必实施更复杂的手术了。寰枢关节脱位,几乎所有病例都是寰椎前脱位,寰椎后脱位罕见,这是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低头动作远多于仰头的。随着病程的迁延,寰枢关节不稳定病例的寰椎会向枢椎的前下方滑移。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持平视,下颈椎生理前凸代偿性增大,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鹅颈畸形。

    已经形成鹅颈畸形的病例,其中大多数的寰椎已从不稳定演变成了固定性脱位。将脱位的寰椎复位是鹅颈畸形手术治疗的中心环节,寰椎复位了,下颈椎的过度前凸自然被纠正,颈椎的顺列即得以完全恢复,是最合理的治疗方略。

    对严重鹅颈畸形的病例,须实施前后路联合手术。经口咽入路松解椎前挛缩的肌肉、韧带组织,分离由于脱位而形成的“侧块关节”,然后一期行后路手术,将寰枢关节复位并固定,同时植骨于寰枢椎后弓间(对寰椎枕化的病例,植骨可能涉及枕骨鳞部),以获得寰枢关节永久的稳定。

    在寰枢关节脱位的病例中有些鹅颈畸形还不很严重,椎前挛缩组织还比较松软,有望通过颅骨牵引获得复位。牵引复位应在全麻下实施,这样,就可以在肌肉松弛状态下充分发挥颅骨牵引力的功效。只有麻醉下牵引寰椎不能复位的病例,才须做经口咽入路的松解术。牵引重量应不低于受术者体重的1/6。若这样的重量不能使寰椎充分复位,则增加牵引重量以期得到进一步复位的尝试是徒劳的。若以更大的牵引力量结合后路内固定器械做强力复位,即使获得了暂时复位,术后也容易出现枢椎椎弓根骨折或内固定失败。[4]

    2.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术

    对寰枢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以往被普遍接受的方法为在病房先做一段时间(一般2周)颅骨牵引,若不能复位,则经口咽入路切除压迫脊髓的齿突或部分枢椎体(在齿突不连的病例)。由于要切除的骨质位置深在,这种切骨减压的手术方法操作很困难,也很危险。在脱位严重的病例,仅仅切除齿突或枢椎体后上部是不够的,不能彻底恢复延颈髓角。

    用矫形术纠正上颈椎的对位,从而彻底解除延脊髓的压迫,是寰枢关节脱位治疗的新观念。这种新的治疗理念比传统的、对受压区域的切骨减压术更合理。

    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术是鹅颈畸形矫形术的第一步。松解术应在持续颅骨牵引下实施。随着挛缩组织依次被横断,在颅骨牵引的作用下,寰椎会逐渐复位,手术操作区始终处于比较浅的位置,手术操作并不困难,也较安全。

    3.松解复位后实施后路的固定、植骨融合术[5]

    回顾以往,早期的后路寰枢关节融合术都是对寰枢椎后弓做固定。作为一种经典术式,自1939年以来Gallie的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钢丝固定法被应用了近半个世纪。之后,虽然有了Brooks钢丝固定、Halifax椎板夹、Apofix椎板夹固定,但都没有使固定原理根本改变,用这些方法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的效果均不理想。1987年Magerl将椎弓根钉技术首先应用到上颈椎,他从后路用两枚螺钉经枢椎椎弓峡(根)穿入寰椎侧块。这种固定方式在稳定性上超越了上述任何一种,一度成为寰枢关节稳定术的经典术式。Magerl术虽然固定效果很好,但适合应用的病例有限。有严重鹅颈畸形的病例,以Magerl的方法,很难以理想的角度把螺钉置入。有鹅颈畸形的病例由于病程很长,下颈椎背侧的软组织(棘间、棘上韧带及颈骶棘肌)已经挛缩,手术时下颈椎不可能形成后凸。在这种情况下,欲使螺钉经枢椎椎弓峡进入寰椎侧块是不可能的。如果不以一枚螺钉经寰枢侧块关节穿过,而是以两枚螺钉分别安置在寰、枢椎,然后再用固定板连接,完成寰枢关节的固定,这样的固定方法几乎不受下颈椎曲度的影响,几乎适用于所有病例。

    当代的后路手术包括下述几个术式:

    (1)经关节突螺钉寰枢关节固定、植骨融合术(Magerl术)。

    (2)后路寰枢侧块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术。

    (3)使用枢椎椎弓根钉的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

    (4)使用枢椎椎板螺钉技术的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6]

    4.经口咽寰枢复位、钢板固定术

    经口咽的寰枢关节松解、复位术后,也有骨科医师尝试使用同一入路内的钢板固定术。

寰枢关节半脱位可以看中医吗

滑膜炎喝中药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