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虚汗怎么艾灸最靠谱?
出虚汗怎么艾灸最靠谱?
最佳回答
出现出虚汗情况的话,有可能是跟气血不足有一定的关系的,单纯的艾灸有可能效果并不理想,建议您可以去正规医院的中医科,结合自身的舌苔脉象症状,服用一些滋补气血作用的中药来进行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1.
艾条灸。艾条通常是用艾绒制成的。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然后在相应的穴位上熏炙或者是灼烫。
2.
间接灸。跟艾条炙相似,先把艾条点燃,但是艾条不直接接触皮肤了,而是在皮肤和艾条之间加上一些药物。例如姜片,蒜或者是盐。
3.
瘢痕灸。用少量的大蒜汁涂抹在穴位上,然后用火点燃艾柱施炙。这种方法在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会留下瘢痕。
4.
无瘢痕灸。需用凡士林涂抹在穴位上,然后施炙。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应当换艾柱再炙。
5.
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和艾炙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先刺针然后将艾条接在针尾上。
-
就是那个人
回复6月5日? ? 晴
? ? ? ? 如果你容易反复感冒,精神状态差,生病后康复时间长,同时浑身乏力,头晕,没有精神,出虚汗,说明你此时已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长此以往,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悄悄袭来。
? ? ? ? 艾灸取关元,中脘,足三里和神阙等穴位进行温和灸。强身健体,固本扶阳,可以提高免疫力。
? ? ? ?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三寸处(4横指宽)处。每日灸1到2次。功效是: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达到扶阳固阳的作用。
? ? ? ?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四寸(六横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仰卧姿态,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中脘穴,每日灸1到2次,功效是:和胃健脾。
? ? ? ?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约四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每日灸一次。功效是: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 ? ? ? 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每日灸1到2次。功效是:温经驱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
平淡之
回复怎么熏艾条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将艾条点燃悬灸于治疗部位,或者搭配温灸盒使用,通过艾火的热和能量的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来进行肌体自我调节,熏灼经络,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一般每次艾灸时间约三十分钟,可依身体感觉调整使用时间。
艾灸分类方法:艾灸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1、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2、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
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
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
3、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
艾灸的方法分类 教你如何告别病痛
(2)将生姜切成薄片,上锅蒸软后备用。
(3)夏季用6~8根艾条(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点燃。
(4)将蒸好的姜片贴在后背上。点燃的成排艾条,保持离姜片半寸到一寸的距离,上下慢慢移动,通常熏30~40分钟。
(5)在小腹及肚脐的周围都贴上姜片,上下熏20~30分钟。
(6)在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从脚踝至膝部上下、来回各熏30~50下。
4、家庭温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要点: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灸5~10分钟,过多易疲劳,过少达不到温热效果。
-
逍遥子
回复中医讲究那里有病灸那里的,你觉得那里不舒服直接艾灸那里就行了!还有就是阴虚火旺的人不一定不适合艾灸,阴虚: 阴虚,中医名词,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也不是所有阴虚体制的人不适合艾灸,阴虚的可以逐渐用艾灸调试。可能大家更在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那么你相信艾灸具有双向调整的功能吗?他可以制阴虚,也可以制阳虚。这里的“制”可不是这个“治”,这个“制”是克制,制服。而这个“治”是治疗。
你相信艾灸可以助阳,可以扶正,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吗?这些是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功能。
你先慢慢尝试,如果感觉适应,就逐渐延长艾灸的时间和热量。开始的时候,不要上太多的穴位和太热的热量,如果感觉可以,逐渐加穴位或延长艾灸的时间。所有的治疗都需要尝试,不尝试就等于又放弃了一次治疗的机会。网上有很多说法,说阴虚的人不适合艾灸,可是我在临床,也指导若干阴虚的病人用艾灸治疗,多数人也都有很好的疗效。我说这些无非是不叫你们错过任何治疗的机会,奇迹是需要人来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