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医与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椎炎有什么不同?可

时间: 阅读:2431

目前一般情况:可以
病史:四到五年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没有
辅助检查:CT AS
其它:无
第一次问题补充:医生您好:
用哪种中药可以帮助我治疗?怎样服用?服药期间应该注意点什么?还有饮食方面.功能锻炼等谢谢中医与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椎炎有什么不同?可以详细回答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3-07-27 08:52:03

强直性脊椎炎简称“AS”,它是因为先天肾精不足和后天手淫、自慰过多,骨的滋养失调引起的。大多数患者以慢性病为主,少数为急发作,以骶骨关节为最初侵犯部位,通常程上行性发展,由于滑膜的强烈炎性反映,致使全身关节疼痛;由于刺激多种溶解酶的释放,致使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受到破坏和损害;而由于炎症的反复刺激,成骨细胞的分裂使骨质生成过多,新生骨组织不断地填补骨质缺损,而且使真心带、肌腱、骨关节内骨化,形成韧带骨和骨关节搭桥,使患者疼痛,活动受限。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会造成畸形、驼背。与此同时,由于白细胞HLA-B27的免疫反应,患者会感到疲劳、乏力、气短、消瘦和肾功能减退。拍片检查,骶骨关节部骨缘模糊不清,骶骨侧明显并伴有关节两侧斑点状骨硬化形成是诊断的独有依据。脊椎———支撑生命的“脊梁”因强直性脊椎炎把患者推向痛苦的深渊。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是人体的生命之根。肾藏精生髓,“肾系脊椎”,肾精的盛衰影响骨的生长发育与骨的坚强或脆弱。肾阴不足,肾阳不济,肾水不盈,内邪湿毒而血瘀,外热毒而脉阻,导致了强直性脊椎炎的发生与发展。强直性脊椎炎用中药只要得法疗效胜于西医,我建议你用中药生精益髓的方法治疗,为了你得到好的治疗,请你与我联系。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27 11:11:52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7 11:11:52

    强直性脊柱炎以背部疼痛、僵直为特征,其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腰椎、胸椎及颈椎。约半数患者四肢关节也可受累。由于其临床病理及X线改变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故目前已公认其为一独立的结缔组织病。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痹证总的外因。其内因与禀赋不足,肾、督阳虚有关;外因感受寒湿或湿热之邪为主,或与外伤后瘀血内阻督脉有关。由于素体虚弱,风寒湿热之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蕴,着于筋骨,影响筋骨的营养润泽,闭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大多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1)风湿寒邪外袭: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

    (2)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3)瘀血阻络: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

    (4)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而发本病。

    综上所述,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寒湿痹阻,湿热浸淫,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则是造成本病发生的基本病理因素。

    2.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有下列六项指标:

    (1)骶髂关节炎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根据之一,正常的骶髂关节几乎可以排除本病。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比脊柱的X线改变更早,这有利于早期诊断。骶髂关节炎的X线表现分三期:①早期可见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②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cm。③晚期可见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2)胸椎疼痛及强直。

    (3)下腰痛、强直已超过3个月,虽休息也不能缓解。

    (4)腰椎活动受限。

    (5)胸部扩展受限。

    (6)虹膜炎或其他继发症。

    以上6项指标中第1项再加其他任何一项即可确诊,在后5项中有4项也可诊断。

    三、辨证施治

    1.风湿寒邪外袭型

    【辨证】背腰拘急疼痛,或连髋股,或引膝胫,或见寒热,腰背觉冷,遇寒则重,得温痛减。脉浮紧,苔白腻。

    【施治】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方药】三痹汤加减:熟地15g,秦艽、当归、杜仲、党参、黄芪、续断、茯苓各12g,独活、川芎、芍药、桂枝、牛膝、防风、制川草乌各10g,细辛6g。

    2.湿热浸淫型

    【辨证】背腰及腿部疼痛,活动后痛可减轻,口干不欲饮,无明显畏寒,但恶热。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

    【施治】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丸加味:薏苡仁、鸡血藤各30g,川牛膝15g,苍术、黄柏、栀子、川断、杜仲各10g,乳香、没药各8g。

    3.瘀血阻络型

    【辨证】腰背及腿部疼痛,日轻夜重,脊背活动受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施治】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牛膝、地龙、香附各15g,川芎12g,当归、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秦艽、土元、羌活各10g。

    4.肾阳亏虚型

    【辨证】腰背及腿部酸软疼痛,喜温喜按,腰膝无力,遇劳加重;畏寒,肢体怕冷,遇冷痛重,得温则舒,面色咣白,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

    【施治】温补肾阳,佐以活血祛风止痛。

    【方药】乌头桂枝汤加味:制川乌、草乌、炙甘草、制乳香、制没药、蜂房、红花、肉桂各9g,熟地、当归、川芎各10g,独活、菟丝子各12g,桑寄生、川断、杜仲各15g,细辛3g。

    5.肾阴亏虚型

    【辨证】腰背及腿部酸软疼痛,喜温喜按,腰膝无力,遇劳加重,心烦失眠,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足跟疼痛。舌质红、脉弦细。

    【施治】滋补肾阴,佐以活血祛风止痛。

    【方药】芍药甘草汤加味:生地30g,丹参25g,白芍20g,麦冬、木瓜、桑寄生、枸杞子各15g,龟版10g,乳香、甘草、没药、蜂房、川断、独活各9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雷公藤片(适用于风湿痹阻型)。

    (2)风湿寒痛片(适用于风湿寒邪痹阻型)。

    (3)腰痛宁胶囊(适用于瘀血阻络兼寒湿痹阻型)。

    (4)类风湿灵液(适用于肾精亏虚,风湿寒邪痹阻型)。

    (5)知柏地黄丸(适用于属阴虚火旺者)。

    (6)骨刺消痛液(适用于寒湿阻络型)。

    (7)活络丹(适用于寒湿闭阻型)。

    (8)壮腰健肾丸(适用于肾虚型)。

    (9)鸡血藤膏(胶)(适用于瘀血阻滞型)。

    2.验方

    (1)丹参、薏苡仁各30g,白芍20g,生地、川牛膝、木瓜各15g,威灵仙、独活、千年健、钻地风、香附各10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

    (2)鸡血藤30g,丹参25g,桑寄生、川牛膝、当归、白芍、木瓜、威灵仙各15g,独活、淫羊藿、何首乌、甘草、黑豆各10g,黄酒30g。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中后期)。

    (3)露蜂房10g,白芥子6g,海藻9g,昆布9g,炒牛蒡9g,山甲片6g,血竭3g,生黄芪6g,当归12g,葛根12g,桂枝6g,枸杞子30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属正气不足,痰浊阻络型)。

    (4)威灵仙30g,羌活、独活各15g,生黄芪、川楝子、元胡各25g,全蝎6g,土元、当归、远志各20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血虚血瘀,风湿痹阻型)。

    (5)双花、寄生、川断、鸡血藤、枸杞子、威灵仙、茯苓各30g,狗脊、连翘、丹参各20g,菟丝子、黄芩、赤芍、白术各15g,桂枝10g,附子15~20g,木香6g。日1剂,水煎,分早、晚分服(适用于瘀血阻络,风寒痹阻型)。

    (6)雷公藤25g,生地黄30g,川断15g,金银花30g,川牛膝18g,赤芍15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风湿之邪痹阻经脉,兼有瘀滞型)。

    (7)青风藤40g,生麻黄、桂枝、生姜各10g,制附子(先煎1小时)24g,木通6g,生石膏18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适用于寒湿痹阻,阳气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

    3.体针疗方

    (1)取穴: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委中、承山等穴。用捻转法进针。风湿寒邪偏盛者,用泻法;肝肾亏虚者用补法。每次选4~5个穴位,每日1次。

    (2)取穴:人中穴。以手针或电子捻针器捻针,使其自上而下,从内向外发热以驱除风寒。

    4.外治方

    (1)麻油240ml熬滚入黄蜡

    7.5g,化开,次入松香30g,再下黄丹30g,铜绿6g,轻粉3g,制乳没各9g,共末搅匀成膏。敷贴患处(适用于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

    (2)松香1500g(第1次姜汁煮,第2次葱汁煮,第3次白凤仙汁煮,第4次烧酒煮,第5次闹羊花煮,第6次商陆根煮,第7次醋煮),桐油1500ml,川乌、草乌、白芥子、蓖麻子、干姜、官桂、苍术各120g,用桐油熬诸药至药枯,滤去渣,入牛皮120g,烊化,用制过松香渐渐收入,离火,加樟脑30g,麝香9g,厚纸摊之。贴腰脊痛甚处(适用于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

    五、调护

    (1)早期进行适当活动,可减少脊柱及关节畸形的程度。

    (2)维持直立姿势和正常身高。睡低枕以减少颈椎前弯。睡硬板床。平时注意减少脊椎的负重,避免长期弯腰活动。过于肥胖的病人,应减轻体重,从而减轻关节的负担。

    (3)病人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及深呼吸。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7 10:10:42

    你好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特性药。如果你的人生今后不打折,建议你中药治疗比较好。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
      在我们没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简称“强脊炎"。

      所谓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独立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和肋椎关节,早期可以表现为背部、臀部、髋部疼痛为主,最终以脊柱强直而致残的病症称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被称为“龟背风”、“竹节风”、“大偻病”、“骨痹”。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素体阳虚、肝肾阴精亏虚,督脉失荣,又巧遇风、寒、湿三邪乘虚而入,互为因果而犯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

      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起病多隐匿,早期可表现为远端关节疼痛,逐步发展为臀部、髋部、下背部呈间歇性钝疼,有僵硬感或坐骨神经痛,病程迁延数月或数年后,可突然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较严重性疼痛。病人常有晨僵感,在天气寒冷和潮湿及劳累和感冒时症状可恶化。

      还有些病人可有不明原因的虹膜炎、全身疲劳感、厌食、体重减轻和低热等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以脊柱关节受累最为严重,但也可累及全身任何关节,形成关节炎。

      1·骶髂关节炎:是多数病人首先出现的受累症状,主要表现为:腿疼、大腿根部疼长放射到一侧或两侧臀部,偶尔放射到大腿。

      2·腰椎关节炎:多表现为病人背部疼痛不适和运动功能障碍,查体时腰部骨突关节可有直接触痛,脊旁肌肉明显痉挛,腰椎脊柱变直或弯曲,不能伸直可并发腰椎病。

      3·胸部关节炎:多表现为病人上背部疼痛、胸神经疼痛、胸廓扩张运动受限,吸气时疼痛明显。

      4·颈椎关节炎:多表现为病人颈部僵直,不能低头视物,视野受限,看人连轴转等,可并发颈椎病。

      5·周围关节炎:多表现为肩周炎、髋关节炎等表现。病人可以出现“鸭步”状态,可并发股骨头坏死。

      以上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临床表现和体征。最有力的诊断辅助检查是骶髂关节的X光片,HLA-B27的两项检查。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西医目前尚无阻止本病进展的有效疗法,最好的药物是免疫制剂,但副作用相当大,尤其是对肝脏、肾脏的损害比较明显;在没有治疗好这个病之前,又给患者增加了新的病症,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

      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目前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疗效确切,能够及时控制病情,解除疼痛,减少致残,恢复关节功能。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及时积极妥善的早期治疗与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这对今后病情的稳定、预防和发展、畸形至关重要。

      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分三种证候:1·肾虚督寒证 2·肝肾两虚筋骨失荣证 3·督脉邪壅久郁化热证

      我根据强直性脊柱炎三种不同的证候、不同症状、不同表现,运用付氏中药换血疗法对不同的病人进行辩证论治,经过一到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被控制,疼痛得到缓解,病情得到明显的好转;经过四五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

关于肌肉抽筋

朱良春医生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