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针灸多久能治好
慢性鼻窦炎针灸多久能治好
最佳回答
对于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通过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轻度的患者可以在10~15天左右得到明显的改善效果,当然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程度而决定,如果想要尽快得到治愈,可以同时搭配中药进行调理,起到更好的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宁吉儿
回复问题分析:
有比“没有”,还强一点儿的作用。鼻炎自有鼻炎的专门治法。鼻炎,鼻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所以治鼻炎要用鼻粘膜膜收缩剂,如滴鼻净等药物,每天的点药次数以维持通气为标准。如果用药后不能维持通气,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鼻甲切除。在治疗鼻炎方面,药物治疗都只能是暂时性的缓解症状体征,对于从根本上解决疾病来说,效果不大。再者,经常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容易使细菌变异,产生抗药性。目前医学上最先进的治疗鼻炎的手段是微创技术,以其治疗彻底、微创无痛、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治疗鼻类疾病的新选择。
意见建议:
建议:要预防感冒;同时,提高免疫力,甚为必要。提高了免疫力,就会增强体质,提高抵抗能力。就能远离过敏、感冒、咳嗽、嗓子疼、鼻炎等等。 谢谢您的咨询!再见。
-
武汉-严**
回复鼻炎的患病原因比较复杂,可以由病菌感染引发,也可以由变应原诱发,由粉尘或者螨虫等物质刺激鼻黏膜诱发,还可以因感冒加重而引发鼻炎。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不一定是单纯的感冒,还有可能是鼻炎。所以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千万不要马虎,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此来避免症状加重。鼻炎的症状会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那如果确实患上了鼻炎,该怎么去缓解鼻炎症状呢?
1.按摩
如果鼻炎的感觉不通畅,按摩的方法还是能有效缓解症状的,患者可以用双手的两个食指去按摩一下鼻梁两侧,然后上下揉搓,鼻塞的症状就会缓解不少。这种按摩的方式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让鼻腔变得更加通畅。如果患者觉得鼻子很不舒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缓解一下症状,非常方便。
2.针灸
针灸治疗也会鼻炎症状的缓解有很大效果,针灸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还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等的失衡状态,可以非常有效的通畅鼻腔,缓解流鼻涕、头晕头痛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的手法非常严格,如果想用针灸的方法来缓解鼻炎症状,最好要去正规的医院去对症治疗,切勿随意在一个小诊所里面进行针灸。
3.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生理盐水具有一定的清洁消毒作用,可以有效清除鼻腔内的病菌和过敏原,对鼻炎的治疗有一定好处,也能轻松缓解鼻炎症状。生理盐水不仅能清理病菌,还可保持鼻黏膜湿润,促进鼻纤毛的运动,有效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生理盐水的效果很显著,对过敏性鼻炎的防治非常有效。在清洗鼻腔的时候,要慢慢的把生理盐水吸入鼻子里面,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习惯了就会熟练很多。
4.药物缓解
很多药物对鼻炎症状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比如芙草堂鼻舒冷敷凝胶,这款药物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改善鼻塞流鼻涕的症状,还能慢慢修复炎症。在刚开始使用芙草堂鼻舒冷敷凝胶的时候,鼻腔内会明显的感到一种清凉感,特别舒适。这款药物是一种喷剂,不需要口服,也不需要涂抹到患处,只需要对准鼻腔喷几下就完事,非常方便。对于鼻炎患者来说,可以将芙草堂鼻舒冷敷凝胶随身携带,不管何时何地,只要鼻子不舒服,都能方便使用。
现在缓解鼻炎症状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虽然许多方法都能缓解鼻炎,但根治起来会稍微有点困难,如果不注重生活习惯的话,鼻炎的复发率相当高。所以对于鼻炎患者来说,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注重日常饮食,多运动锻炼,保证生活环境的质量,鼻炎症状的缓解就会更加有效,只要长期坚持下去,鼻炎有可能彻底根治。
-
广东熊**
回复药物治疗。因为鼻窦内存在炎症,所以必须要使用药物来消炎,能够治疗鼻窦炎的药物有很多,又分为中药和西药这两种,每个患者的个人情况不一样,所以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吃药,而且是检查清楚以后再去吃药,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急性鼻窦炎一般是不需要做手术的,但对于反复性发作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来说,通过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更为快速。鼻窦炎手术又分为激光和微创这两种,他们同样适用于不同病情的鼻窦炎患者。
-
xuzhujun728
回复针灸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知道,鼻炎是不能根治的,症状缓解后,如果不很好的维护,很有可能会再复发。治疗鼻炎目前最常见的就是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平时防止感冒,减少鼻炎发作的几率。鼻炎不能根治,容易反复发作,除了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外,建议你尝试盐水洗鼻的方法(参考中国鼻炎绿色治疗网),这个方法不用药物,没有副作用。对单纯性鼻炎效果不错,盐水的浓度、温度、操作方法掌握好了,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消除炎症,坚持一段时间一定回有好的效果
现代用针灸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报道,始见于1954年。60年代起不断有多例观察的临床文章出现,有些用抗生素或理疗效果较差的病人,针灸后却往往取得较好的疗效。针灸不仅可使头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并能使肿胀充血之粘膜皱缩,有利于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在刺激方法上,多用针刺之法,并主张深刺。近年用电针法,也有一定效果。目前,有效率在90%左右。但本病现代针灸资料积累尚不多,其临床规律还须进一步通过实践探索。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迎香、印堂、百会、合谷。
配穴:风池、上星、尺泽、列缺、通天、攒竹。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效不显时酌加配穴。每次取3~4穴。迎香穴用28号2寸毫针,先速破皮进针,直刺0.2~0.3寸深时,再以35~40度角斜向上刺,直刺至下鼻甲前上端,针深约1.5寸深,鼻腔可能出血数滴,但不必止血,同时有大量分泌物流出及打喷嚏等。不提插捻转,留针40分钟。印堂穴,先嘱患者正坐,前臂置于桌上或膝上,术者左拇、食指捏紧患者鼻根,微向上提,右手持针,针芒略朝下刺入穴位,然后沿鼻背中线斜行向下,进针约6~7分深,针尖宜刺中鼻骨,患者感明显酸胀感。百会,针向前方平刺,至有胀重感;合谷,针向食指方向斜刺,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后3穴,均用平补平泻法。配穴,得气后,亦施平补平泻或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症状消失,治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治疗后鼻塞明显减轻,鼻分泌物减少,嗅觉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减轻,但不巩固;无效:无改善。
共治疗82例(包括部份慢性鼻炎),按上述标准评价,基本痊愈40例(48.8%),显效21例(25.0%),有效17例(20.0%),无效4例(4.9%),总有效率95.1%<SUP>[2</SUP><SUP>~4]</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