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人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时间: 阅读:8600

人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3-07-27 08:01:05

人体内湿气重可以通过口服中成药物的方式来治疗,除了口服药物以外,也可以通过多喝薏米水的方式,也可以有效的去体内的湿气,或者是通过饮食的方式也有效的缓解湿气重的现象,比如说饮食方面多吃清淡的食物,不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太原`赵**
    回复
    2023-07-27 11:11:28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7 11:11:28

    人身体湿气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有很多祛湿药物,如中焦湿气重可用平胃散治疗,下焦可用四妙丸治疗,整体痰湿较重可用二神汤等治疗。

    2、物理治疗:

    还可分为寒湿、湿热,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可用非药物的疗法进行治疗,如湿气重可用拔火罐、走罐、刮痧、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如果有寒湿还可配合艾灸,如果有湿热还可配合针刺加放血进行治疗。

    3、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对于易伤脾、寒凉、易产生湿热、产生湿气、黏滞或鱼肉等油腻食物尽量少吃,可减少湿气在体内产生,同时调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避免饮酒等。

    湿气重是指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属阴,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需要积极进行干预以及治疗。由于南方城市环境都比较潮湿,所以大多数南方人都会普遍存在湿气重的情况,而体内湿气重的话,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还会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请问湿气重要如何治疗?

    当身体出现湿气重的情况后,患者首先要明确是外感湿气重,还是脾胃里湿气重,明确具体病因及病症后,再针对病症进行散寒祛湿或健脾利湿治疗。湿气重的患者可以通过拔罐或针灸等中医治疗方式,来去除体内的湿气,改善身体湿气重的现象。

    另外,患者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也要做出调整,可以多吃些有助于祛湿和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红豆、冬瓜、薏仁米等,还要少吃油腻、寒凉、生冷等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湿气重的情况。

    还要坚持进行身体锻炼,这样有助于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身体排汗,也能起到祛湿的效果,还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注意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干燥,如果天气比较潮湿的话,可以在家中开一台除湿器,以免人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导致湿气更重。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27 11:11:28

    如果你的体内湿气很重,那么一定要试一试下面这些祛除湿气的方法,这样才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哦。
    1、勤运动
    湿气重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排出湿气。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加速血液循环。
    2、多吃清淡食物
    凉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肠胃不适。酒、牛奶、肉类不易消化。所以,湿气阶段,多吃清淡的食物为好。
    3、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会让我们的湿气消失。因为湿气会随着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畅。
    4、避开环境的湿气
    生活环境对于湿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生活环境,或者一些生活习惯,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加重,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开环境的湿气。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5、经常按摩腿部
    特别是涌泉穴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能让你的气血运行起来。你也可以把整个腿部都做一个按摩。
    6、按时睡觉
    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己调整,晚上12点左右身体的机能会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体就不会湿气重。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7 10:10:18

    身体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

    身体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身体体内湿气对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祛湿,其中有些食物祛湿是很有效果的,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身体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身体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1

    体内湿气重怎么办

    1、勤运动

    湿气重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排出湿气。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加速血液循环。

    2、多吃清淡食物

    凉性、生冷的蔬果,容易造成肠胃不适。酒、牛奶、肉类不易消化。所以,湿气阶段,多吃清淡的食物为好。

    3、多做深呼吸

    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会让我们的湿气消失。因为湿气会随着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畅。

    4、避开环境的湿气

    生活环境对于湿气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生活环境,或者一些生活习惯,也很容易导致湿气加重,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开环境的湿气。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5、经常按摩腿部

    特别是涌泉穴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能让你的气血运行起来。你也可以把整个腿部都做一个按摩。

    6、按时睡觉

    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己调整,晚上12点左右身体的机能会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体就不会湿气重。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1、头部。湿气重,最先反应的是头部,出现头昏脑涨,四肢沉重,连骨头、肌肉都是酸痛的。附带着有头部发热,怕冷,流鼻涕,浑身不舒服。

    2、关节。若是湿气入侵体内,关节也会出现一些特征。因为气血运行不畅顺,四肢关节容易沉重,屈伸不利等。

    3、消化。湿气困扰脾胃,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湿气重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不佳等表现。有时候还会出现口渴但不想喝水、口淡、湿困等。

    4、妇女小便带下,大便不成形。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出现过。长期便溏,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

    湿气重的危害

    1、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带下病

    体内湿气过重,容易导致脾虚,使得湿气下注,使得女性出现白带多,白带有异味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炎症。

    3、月经不调

    经常居住在潮湿环境,或者经常让身体受湿受潮的女人,体质会比较差,在经期前后会有四肢疲倦,低热难退,月经量少,痛经等症状。

    4、阴道炎

    阴道炎除了和感染源有关之外,还与体内湿气有关。对于属于湿热体质或喜欢吃辛辣油腻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内环境火大湿气重,从而使诱发阴道炎或导致阴道炎反复。这类人调理,要先从身体祛湿上下手。

    5、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6、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什么习惯会加重湿气?

    1、喝大酒

    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2、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3、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4、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5、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6、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身体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2

    如何排除体内湿气

    1、汗蒸可分为湿蒸盒和干蒸,能促进身体毒素的排出。这是一种坐姿活动,可以排出毒素,也可以有效地排出体内的水分。

    2、适当锻炼。运动出汗可以帮助身体解毒和除湿,特别是对于长期在空调房工作的女性。身体中过多的水分和毒素可以通过运动出汗来清除。

    3、拔罐。拔罐作为一种中药治疗方法,以拔罐为主要工具,燃烧产生的热量吸附在人体皮肤上,对皮肤表面充血有较好的清洁效果,达到行气活血的效果。

    4、无糖红豆汤。红豆养心具有清热燥湿、消肿解毒、补血安神的功效,还能增加胃肠蠕动,减少便秘。

    5、保持室内干燥。人体内有水分的原因不仅是新陈代谢的问题,也是生活环境的问题。如果经常出入潮湿寒冷的环境,很容易导致体内水分的增加。

什么是保健按摩按摩的种类有哪些

手脚冰凉出汗应该吃什么药治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