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后坐骨神经痛用什么中药汤
腰突后坐骨神经痛用什么中药汤
最佳回答
腰突坐骨神经疼痛的话,这个一般有可能就是因为有神经疼痛的原因所导致的具体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关节炎的一般这种情况的话,一般中药的话,这都是可以用一些活血化淤止痛的药物都是有红花,田七止痛胶囊,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太原`赵**
回复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腰部疼痛酸困,也可以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腿脚疼痛酸困麻木,治疗可以口服中药独活寄生丸,小活络丸,外敷追蜂舒筋贴膏,配合牵引按摩复位针灸。尽量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可以适当的倒走
-
匿名用户
回复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坐骨神经痛治疗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一些坐骨神经痛治疗药方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坐骨神经痛的概述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风寒湿痹的辨证范畴。老百姓称之为?腿股风?。因多为冷痛,故民间艺人称之为?冷痹风?。其症状多为臀部关节疼痛,走窜至股、膝、小腿至足趾,严重时行走困难,甚至?瘫痪?,难以起身。临床观察,其疼痛路线多与足太阳膀胱经在腿部的循行线路相吻合,本人称之为太阳型坐骨神经痛;亦有向腿部少阳经路线疼痛的,但较少见,本人称之为少阳型坐骨神经痛。不管何种类型,其证因都是风寒湿邪凝于股部经络,刺激坐骨神经所致。
二、坐骨神经痛治疗原则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行气,化瘀止痛。
三、坐骨神经痛治疗药方
为方便大家实践,特献出汤、散、丸、酒四类剂型的验方。
(一)加减独活寄生汤
本人在临床中发现,孙思邈?独活寄生汤?加减化裁后,对各种坐骨神经痛有确切疗效。成人药物用量为:
独活10g、寄生20g秦艽10g、防风6g、羌活6g、北辛6g、人参6g(另炖,兑汁服)、茯苓10g、熟地30g、归身12g、酒芍15g、川芎10g、川牛膝12g、地龙15g、肉桂粉2g(冲服)、炙甘草5g。
加减方法:
风胜脉浮,舌苔薄白,加天麻10g,木香6g,威灵仙6g。
湿胜脉濡或缓,舌苔白腻,倍茯苓,加白术12g,防己12g,米仁30g,车前草6g。
寒胜脉弦或紧,加制川乌6g,黑附子10g,桂枝10g,鸡血藤12g。
肾虚尺脉当软,加杜仲6g,故芷15g,狗脊10g,巴戟天6g。
疼痛难忍者入蜈蚣二条,元胡30g。
另少阳型可直接用小柴胡汤加味,功效亦速,具体药物为:
柴胡15g、党参30g、黄芩3g、半夏(制)6g、炙草3g、川芎12g、黄芪20g、桂枝15g、当归12g、桃仁10g、透骨草10g、生姜3片、大枣12枚。
以上两方用法:水煎两次,兑汁分三次服完,饭前服。
(二)三圣通络散
全虫一两、姜虫一两、土鳖虫一两、当归三两(注:旧16两制)。
上各取干药,共研细末,每服3g,饭前黄酒送服,一日2-3次。
(三)追风透骨丸
制马钱子一斤、天麻二两、淫羊藿二两、威灵仙六两、秦艽三两、羌活二两、独活三两、白芷一两、当归三两、白芍二两、熟地二两、大茴一两四钱、延胡索一两、炮甲二两。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核大,每服一丸,一日三次,饭后服。
(四)银环蛇酒
银环蛇1-2条(用活蛇,长不过七寸)、元胡30g、羌活30g、熟地50g、加皮15g、枸杞子30g、独活30g、人参一条、桑寄生15g、当归30g、淫羊藿15g、炒芍15g、木瓜15g、川芎15g、川断15g、黄芪20g、炙草10g、川牛膝24g、石斛15g、白术30g、杜仲15g、伸筋藤15g、冰糖四两。
上药用40度左右的白酒5斤浸泡,十个月后方可饮用。每服10-20ml,一日两次,特效。
四、关于坐骨神经痛的结语
以上各方,均由本人或身边同行多次验证,疗效确切。后几个药方,虽非秘方,却也实属祖上所传,只不过根据经验有所调整。盖法无定法,方无定方。今全面公开,一则弘扬传统中医文化,二则力遏目前某些人靠传授所谓的?祖传秘方?,而大肆勒索他人钱财之风。
吾有一友,花重金从某地学得一些治风湿病的?秘方?,说药难找,要我帮忙。细问之下,才知是大麻药、大树跌打、七叶一把伞、大发汗之类的一些古怪药。其实,这些药均是以前走江湖之人所用的麻醉镇痛药,在普通药市上根本买不到,即使有,也真假难辨。据一位专采草药的朋友说,仅大发汗就有四种之多,不知用哪一种,所以找不着药。即便是?神方?,也是废纸一堆。其实,治风湿病根本用不着?秘方?,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四类药凑合而成。一是祛风除湿散寒。如独活、防伤风、羌活、秦艽、川乌、草乌、灵仙、寄生、桂枝、防己之类。二是活血化瘀。如乳香、没药、血竭、桃仁、牛膝之类。三是透关开窍。如山甲、马钱子、冰片、麝香之类。四是搜风剔络之品。如全蝎、蜈松、乌梢蛇、蕲蛇、银环蛇之类,多为虫蛇,而且有毒,不到至要之时,当少用之。寒则人附桂干姜之类;热则加忍冬、络石、清风藤之类;外用则多是生川乌、生草乌、三分三、一支蒿、马钱子之类的剧毒药物。通晓上理,便知天下?秘?方不秘矣!至于处方分量,当多读先贤经方,广为实践,勤修心悟。诸葛一句?谈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可为师矣。故曰?药在心中莫远求,灵丹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药王山,药王山上用心修。?
-
西安-杜*
回复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坐骨神经痛是一常见的病,是因坐骨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症状。生活中想要健康需要一些坐骨神经痛中医辨证治疗用药来强化我们的能力。那么,坐骨神经痛中医辨证治疗用药有哪些呢?我就带你了解其中详情吧!
坐骨神经痛中医辨证治疗用药
1. 寒湿阻滞
(1) 室内空气新鲜,温暖向阳,环境安静,舒适,避免阴暗潮湿及寒冷刺激。
(2) 饮食宜清淡。忌生冷、寒凉、油腻、肥甘厚味之品,可选用物价皮酒(五加皮、糯米、酒曲发酵或酒酿。苡仁、乌蛇等浸酒服用)以祛风散寒、活络止痛。
(3) 消除病人恼怒、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使其心情开朗、乐观、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4) 卧床休息,睡硬板床3~4周。注意夜间局部保暖,避免不适当的运动和寒冷刺激。
(5) 局部疼痛可用食盐500g,大葱数段,炒热后包熨患部,注意防止烫伤。
(6) 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其他伴随症状。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7) 中药可选用蠲痹汤,宜温热服,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中成药可选用小活络丹,每次1丸,每日3次,黄酒送服。
(8) 针刺疗法:针刺可选穴环跳、气海俞、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委阳、悬钟、昆仑、腰3~5夹脊,强刺激,用泻法;电针取穴同上,每次选2~4穴,用脉冲电针刺激10~20分钟;耳针取坐骨神经、臀、腰骶、肾上腺、神门、膝、踝等穴。留针30分钟左右,隔5~10分钟捻转1次。强刺激,也可埋针;穴位注射取穴阿是穴、环跳、腰3~5夹脊。用复方当归、丹参、威灵仙等中药制剂2~4ml,隔日注射一次。
(9) 拔火罐:取穴环跳,压痛点。
(10) 单方、验方:络石藤12g,秦 伸筋草12g,路路通12g,水煎服。
2.血瘀气滞
(1)室内空气新鲜,病室温暖向阳。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禁生冷、肥甘厚腻之品。
(3)情志调护:参照寒湿阻滞。
(4)卧床休息,睡硬板床3~4周。
(5)疼痛时可参照寒湿阻滞。
(6)中药宜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温经活血,化瘀止痛,中成药可选用大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7)针刺疗法:体针可取患侧大肠俞.关元.环跳等穴,用泻发;毫针刺法常取肾俞.秩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等穴,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疼痛甚者,每次选两穴加电针,刺激强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穴位注射用当归或川芎.红花或防风.三七注射液,痛甚配延胡注射液1~2ml,取穴大肠俞.环跳.昆仑.肾俞.委中.阳陵泉.风市.绝骨.膀胱俞等,每次选2~4穴,交替使用;耳针取患肢对侧耳穴坐骨神经.腰.足,常规消毒后,耳针垂直刺入,2h按压一次,以加强刺激,1周后将针取下,休息2天后,再行第二次治疗。
(8)按摩:用力横搓下肢足三阴和足三阳经,以舒经活络,行气活血。
(9)单方.验方:威灵仙15g.木瓜12g.白术12g.川断12g.当归12g.香附9g.桂枝9g.牛膝9g.干姜6g.三七粉5g(冲服),每日一剂,饭后服用。
3.肝肾亏虚
(1)病室空气新鲜,温暖向阳。保持一定湿度,以感到舒适为宜。
(2)饮食宜易消化,禁肥厚油腻.生冷食物,可选用猪肉.狗肉.贝类,蟹等,以滋补肝肾。
(4)卧床休息,卧硬板床3~6周,注意患肢保暖,避免患肢用力运动,治疗咳嗽,以免加剧疼痛。
(5)疼痛时可用茱萸60g,粗盐等量混合炒至热,以布包温熨痛处,或用热水袋热敷,注意防止烫伤。
(6)中药宜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温肾养阴,疏风散寒,祛湿通络。中成药可选健步虎潜丸.木瓜丸均为每日6g,每日2次。
(7)针刺疗法:体针可选大肠俞.肾俞.秩边.环跳.殷门.阳陵泉.承山.悬钟穴,用平补平穴法,亦可加艾灸治疗;耳针取穴坐骨神经.腰椎.臀.神门。
(8)单方.验方:全蝎.蜈蚣各等份研细末,每日3g,分1~3次服下,10天为一疗程。
(9)食疗:羊肝一具,熟地200g,枸杞30g,捣烂为丸。每次9~15g,
每日服3次,空腹服。
坐骨神经痛健康指导
1. 平素加强腰腿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分劳累。
2. 病室环境宜干燥.温暖向阳,通风。
3. 避免寒冷.潮湿刺激,特别注意下肢.腰部保暖。
4. 及时控制体内炎症,防止波及坐骨神经。
5. 防治腰椎间盘病变。
6. 作肌肉注射时,尤应选准部位,以防误伤坐骨神经。
7.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开朗。
8. 疾病恢复期适当增加活动,多散步,慢跑,练气功,自行按摩,洗温水浴等有助于本病尽早好转与痊愈。
-
逍遥子
回复坐骨神经痛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疾病, 坐骨神经痛有什么药?下面我分享了坐骨神经痛药方,希望你喜欢。
坐骨神经痛药方推荐:首先,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服用西药进行治疗,临床上对于坐骨神经痛一般采取镇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常见的镇痛类药物:布洛芬、双氯酚酸、醋酸泼尼松等;营养神经类:维生素B1、B12等。
其次,坐骨神经痛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方式进行治疗,通常来说我们中医师经常使用的中药方比如:蠲痹镇痛汤、通经止痛汤、蛇蝎汤、皂独附姜汤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中成药,比如:大活络丹、祛风止痛片、右归丸等。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1、在急性疼痛时,患者可服食非甾类的消炎药物,以减轻坐骨神经的炎症。患者亦可通过针刺治疗减轻疼痛。然而,上述的方法却不能令椎间盘还原,因此在服食药物或接受针刺治疗时,患者便需要接受手法治疗和牵引治疗。这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令椎间盘还原。
2、由于腰椎间盘脱出是由重复屈腰而引起的,患者应同时减少屈身的次数和幅度。坐着时应该维持腰椎的弯弧,切忌俯身向前。可将盘骨前倾或放一腰垫在腰后,以维持腰部弯弧。
3 坐嗗神经痛(宜)、前倾盘骨,维持腰的生理弧度,坐在较浅的沙发,在腰部加一腰垫,维持腰部弧度,坐在高度与小腿长度一样的椅子,维持腰部的弯孤,不应坐在厕椅太久,不可坐在床上,半蹲时,要维持躯干挺直或将大腿前倾.
4 坐嗗神经痛(忌)、后倾盘嗗减低腰部弯弧,坐在沙发,将脚放在茶几,坐在矮的椅子,坐在床上看电视,坐在厕杏椅上看报纸,坐着,俯身向前穿鞋及拾物件
治疗坐骨神经痛四个秘方:1、辅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这也属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措施。
2、物理治疗:
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椎间盘受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这也是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之一。
3、运动疗法:
患者坐于床沿或椅上,双腿垂地,足跟着地,足尖翘起,双手平放腿上。坐好后逐步向前弯腰,双手推向足部。初练时双手可能仅能达到小腿部,坚持锻炼后能够达到足背和足尖。这也是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式。
4、微创介入:
通过无痛、无损害、高渗透性新型激光,导入体内,深入病灶,在局部形成一定范围的激光反应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及机体免疫功能、激活细胞增殖,促进骨骼组织的再生修复,消除组织粘连,预防瘢痕形成,达到治疗的功效。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1.一般症状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2.坐骨神经炎
常伴随各种类型的感染及全身性疾病发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因坐骨神经较为浅表,受潮、受寒时易发生坐骨神经炎,全身性疾病发生坐骨神经炎时应注意有无胶原病及糖尿病等并发。
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单侧,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为持续性,亦可为发作性,椎管压力增加时症状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经径路放射。坐骨神经干压痛明显,腓肠肌压痛存在;疼痛与肌无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较重,而肌无力多不明显,急性期由于疼痛判断运动功能较为困难,可检出足下垂,腓肠肌、胫前肌萎缩;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浅感觉障碍明显。
3.继发坐骨神经痛
(1)腰椎间盘突出 是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约1/3病例有急性腰部外伤史,多数患者发生于20~40岁之间,临床特点是有数周、数月腰背痛,而后一侧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体检除具有坐骨神经痛的一般症状外,尚有腰背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病变部位的棘突压痛。
(2)腰椎骨性关节病 多见于40岁以上者,亚急性慢性起病,多有长期腰痛史,坐久站起困难,站久坐下困难,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坐骨神经痛及腰部的症状。
(3)腰骶椎先天畸形 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后者除可表现有坐骨神经痛外,常有遗尿史,体检常有足畸形,腰骶部皮肤异常,如肛门后方的小凹、骶部中线上的小血管瘤,此常常客观而准确地指示椎板未愈合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