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视物不清中医怎么治疗?

时间: 阅读:4605

视物不清中医怎么治疗?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3-07-27 02:20:54

视力模糊,终于可以用一些清肝明目的药物进行调理,如龙胆泻肝丸杞菊地黄丸,或者是明目地黄丸。中医一般可以通过调理肝肾,或疏风清热等方式进行治疗,视力模糊不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7 05:05:42

    西医效果快,但是一般治标不治本。中药是慢,但是可以根除.
    眩晕症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1、真性眩晕
    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
    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
    (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
    (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
    (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
    (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
    (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3、眩晕伴发症状
    (1)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
    (2)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
    (3)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
    (4)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受限;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感觉运动障碍,语言或构音障碍等。
    眩晕应该做哪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1)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等;
    (2)眼球震颤
    (3)眼震电图
    (4)平衡姿势图
    听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以明确有无头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生化检查等。
    伴眩晕的各种常见全身性疾病
    1、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
    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5、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
    6、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7、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8、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征鉴别。
    眩晕的预防和治疗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 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结语
    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眩晕,通常称为头昏眼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发病严重的病人就好像乘坐在车船上,感觉天旋地转,以至站立不稳。多数病人的病情时轻时重,兼见其他症状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等疾病。
    手都按摩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疗效。但患者必须配合医生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手部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运用手部按摩配合中药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按摩选穴]
    经穴:内关、阳谷、支正等。
    反射区:垂体、小脑与脑干、大脑、颈项、内耳迷路、耳、眼、肝、肾、肾上腺、甲状腺、脾等。
    反应点:心点等。
    全息穴:头穴等。
    [按摩方法]
    按揉或拿捏内关200次,阳谷、支正各50次;点按垂体、小脑与脑于。大脑、内耳迷路、耳、眼、肝、肾各200次,肾上腺、甲状腺、脾。颈项各1OO次;点揉心点300次,掐接头穴500次。每天按摩1次,l个月为1疗程,可根据治疗情况持续3-4疗程。
    眩晕患者要注意饮食起居,调摄寒温,避免过度疲倦;定期测量血压,戒烟酒,慎房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平卧闭目,需保持环境安静,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若眩晕反复发作者,不宜高空或水上作业。高血压者如突发眩晕,应考虑中风的先兆

    酸地芬尼多
    药理:
    药效学
    本品可改善椎底动脉供血不全,对前庭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对各种中枢性、末梢性眩晕有治疗作用,有镇吐及抑制眼球震颤作用,可抗运动病。本品还具有弱的周围性抗M-胆碱作用。
    药动学
    本品经胃肠道吸收,服药后1.5~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4小时。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药理作用]本品对痉挛的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增加脑动脉的血流量,特别是根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另外,本品能调整前庭神经的异常冲动,抑制呕吐中枢及改善眼球震颤,因此可用于眩晕、呕吐的患者。本品无抗组胺作用,无镇静作用,无麻醉强化作用。
    药动学
    本品口服由胃肠道吸收,血中浓度达峰时间为1.5~3h,代谢物由尿中排出。
    适应症:
    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与呕吐(例如椎底动脉供血不全、 美尼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低血压、颈性眩晕、外伤或药物中毒)、手术麻醉后的呕吐;对运动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梅尼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颈性眩晕和运动病等。经临床疗效观察,其有效率在80%以上。本品的优点为疗效高而无嗜睡或过度兴奋等不良反应,对人员正常工作无影响,可作为治疗眩晕症的主要药。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25—50mg,一日 3次。
    [制剂与规格]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
    口服,一次25-50mg,一日3次.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5~50mg,每日3次。肌注,每次10~20mg,每日1~2次。
    [剂型与规格]片剂:25mg/片。注射剂:10mg/ml。
    禁用慎用:
    由于本品有轻度抗 M-胆碱作用,故用于青光眼、胃肠道或泌尿道梗阻性疾病以及心动过速时需审慎,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青光眼患者慎用,严重肾功能损害及过敏者忌用。
    不良反应:
    主要有口干和轻度胃肠不适,停药后即可消失。此外有报道,可有幻听、幻视、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不安、忧郁和抗 M-胆碱作用等,偶可见一过性低血压、头痛和皮疹。
    主要为口干、胃部不适,少数患者有耳鸣、药疹、手足发冷感、食欲减退、嗜睡、心悸等。各种副作用的总发生率约为10%。出现以上副作用不影响继续治疗。—般在停药后消失。
    相互作用:
    先服用地芬尼多,可降低阿扑吗啡治疗中毒时的催吐作用。
    本品与其他增加脑供血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眩晕的作用。
    眩晕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眩晕发作期注意饮食要清淡、不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7 05:05:42

    【菊杞茶】
    中医学认为干眼症属燥证范畴,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使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濡养出现一系列症状,可以用菊杞茶之类的茶饮调治。
    【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同煮成粥。
    功效:具有滋补肝肾、明目补虚等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视物模糊、腰酸腿软等病症。
    【麦门冬粥】
    取麦门冬1 5~30克,粳米100~200克。冰糖适量。先将麦门冬用水煎,去渣留汁,再将粳米放入汁中。煮成粥,加适量冰糖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适用于干咳燥咳、劳嗽咯血、口干、口渴,及心烦失眠、身热夜甚等。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27 05:05:42

    斜视一般发生在幼儿时期,就是我们俗称的?斗鸡眼?或?斜白眼?,症状很明显,就是两只眼睛不平衡,严重影响到面部美观。那么,斜视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斜视的中医疗法,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疗法
      斜视此症属于眼外肌的疾病,并会有眩晕、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斜视除可采用手术以及用矫正方法外,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配合针灸为主的调理。

      肝血不足:可见眼斜、眼睛畏光、口苦、头痛。主穴可选用肝俞、胆俞、太冲、阳陵泉等穴,药方辅助可配合用加味逍遥散,改善体质。脾胃虚弱:可见视物不清、脸色苍白、容易疲倦、身体瘦弱。主穴可选足三里、内关、胃俞、脾俞穴,配合药方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帮助补气健脾。肾虚:常见伴随头晕、容易频尿,主穴可选肝俞、肾俞、胆俞、大肠俞等穴位。

      此外,还可用眼部按摩、推拿的手法,达到改善、缓解症状的目的。主要穴位可取睛明、攒竹、百会、丝竹空、印堂、太阳等穴。藉由按、揉等手法,来调节视神经的经络,以恢复及改善斜视所引起的眼睛酸涩、头痛、头晕等症状。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食疗方
      一、银杞明目汤

      主治是肝肾两虚之斜视。配方是银耳20克,枸杞20克,茉莉花10克。用法是上述各味水煎汤饮,每日1剂,连服数日。

      二、枸杞炖猪肝

      主治是斜视眼,迎风流泪。配方是枸杞子20克,猪肝300克,食油、葱、姜、白糖、黄酒、淀粉各少许。用法是用猪肝洗净,同枸杞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捞出猪肝切片备用。油锅烧热,葱、姜炝锅放入猪肝片炒,烹白糖、黄酒兑入原汤少许,收汁,勾入淀粉,汤汁明透即成。

      三、醒目汤

      主治是斜视眼。配方是枸杞10克,陈皮3克,桂圆肉10个,蜂蜜1匙。用法是将枸杞子、陈皮放在纱布内扎好,然后与桂圆肉一起,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半小时后,取桂圆肉及汤,并加蜂蜜,当点心吃。

      四、枸杞鲫鱼汤

      主治是斜视眼,视物模糊。配方是鲫鱼一尾(约2000克),枸杞10克。用法是将鲫鱼洗净去内脏,和枸杞一起煮汤,吃肉饮汤。按注是一方用白鱼或其他鱼代鲫鱼也可。

      五、牛奶鸡蛋饮

      主治是斜视眼。配方是鸡蛋1只,牛奶1杯,蜂蜜1匙。用法是将鸡蛋打碎,冲入加热的牛奶中,用小火煮沸,鸡蛋熟后待温,再加蜂蜜服食。
      营养所需
      1、补充蛋白质

      斜视患者应多吃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组织的修补更新需要不断地补充蛋白质。

      2、补锌

      斜视、近视的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锌有些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有些多,可适量增加。

      3、补铬

      含铬丰富的食物有:豆类、小麦、蛋、鸡肉、猪肉、黄油。可将含铬、钙丰富的食物合理加入日常膳食中,以达到以饮食调整预防形成近视、斜视的目的。斜视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也是改善眼睛,保护眼球的方式。所以治疗斜视的前提一定是保护好眼睛发育成长。治疗斜视,注意饮食。

      猜你喜欢:

    1. 斜视是怎么形成的

    2. 如何看自己是否患有斜视

    3. 外斜视的原因有哪些呢

    4. 斜视是如何形成的

    5. 成人斜视什么原因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7 04:04:32

    视疲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以眼睛干涩、视物不清、胀痛、流眼泪为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出现眩晕、恶心、神情萎靡。一项关于亚 健康 人群症状学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亚 健康 人群中,近6成的人有眼睛干涩、眼睛酸胀的表现。

    而近年来,随着 科技 的发展, 社会 节奏的加快,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视疲劳的发病率也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有不少人表示,出现眼睛干涩、胀痛等症状,很难通过滴眼药水或者按摩眼部缓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肝肾出现了问题,多与肝肾阴虚有关。

    一项发表在《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的研究表明,在纳入调查的4756例病例中,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等眼疲劳症状的病例以肝肾阴虚最为多见,约占44.39%。

    祖国医学对眼睛干涩的病机有深刻的认识。中医临床实践将该症归为“目倦”“肝劳”范畴,认为眼与脏腑经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眼之所以能辨色视物,完全依赖于脏腑精血的供养,若脏腑阴阳气血偏胜偏衰, 皆有可能影响到眼而致目病。

    而肝藏血,肾藏精,视疲劳与肝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黄帝内经》也有言:“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足方能上滋于目。”

    因此,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被看作是濡养双眼的主要器官,眼泪为肝之外液,也即“肝所藏之真血可升运于目,化生泪液”,肝肾同源,二者亏虚,则泪液化生无源,五脏阴精不能滋养;肾为水脏,内含阴阳,主藏主津,肝为刚脏,内蕴相火,主动主升,若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目精失养,进而导致“神水干枯”之症。

    这就如同一块地,无论是水多了还是化肥施多了,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正如《圣济总录》指出:“肾藏精,肝藏血,人之精血充和,则肾肝充实,上荣耳目,故耳目听视不衰;若精血亏耗,二脏虚损,则神水不清,瞻视乏力,故令目暗。”

    临床所见,这一类患者常有 双眼干涩不适,视物欠佳,不耐久视,或伴有口干少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 ,此为阴液亏虚的表现,故治疗上需肝肾同补,阴阳兼顾,同时注意补益脾、肺,使得津液生化,输布正常。

    《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是视疲劳发生的始因,其虚以肝肾亏虚为主。

    而对肝肾不足者,予补益肝肾,滋阴润燥调理。补益肝肾法在眼科疾病中应用颇多,《中国医药导报》指出,目病患者后期大多久病伤阴,更有年老体衰者劳瞻竭视,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对于疾病后期以及慢性复发性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往往较西医更具优势。

    基于“肾肝同治”原则, 临床常用杞菊地黄汤滋肾养肝、清肝明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杞菊地黄汤对于干眼症患者或视疲劳患者有很好的效果,该方可通过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还可以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若为脾肾阳虚或寒湿等证型,症见畏寒,四肢欠温,大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等,即便出现眼睛干涩,也不宜用该方。

    比如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因1年前连续加班看电脑后出现眼睛干涩不适,畏光,有烧灼感,曾在眼科予以眼药水等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后反复发作。就诊时症见眼干涩不适、有烧灼感、畏光、眼胀,不能久视电子屏幕(约0.5h),眼部喜按;四肢凉,易疲劳,喜静,心悸,劳累后明显。面部痤疮,红肿热痛,或伴脓头,与饮食辛辣有关,口粘口臭。舌质淡,苔白略厚。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的眼睛干涩等症状就不是肝肾阴虚所致。其中,四肢凉提示血虚寒凝,不能濡养肢末;面部痤疮,红肿热痛,或伴脓头,口粘口臭为湿热内蕴之象。而再结合眼睛干涩等诸症,实际辨证为肝经风寒湿郁热,兼有肝血不足。故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以养血祛寒兼清湿热为治法。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上火了再吃红豆会不会加重上火

三伏天疲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