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头晕怎么灸

时间: 阅读:5122

头晕怎么灸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3-07-26 22:18:31

头晕,可以在风池穴针灸,这样可以消除疲劳,舒筋通络,也可以在百会穴,百会穴具有提神醒脑,患者头晕以后一定要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头晕,还需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看是否是贫血低血糖低血压所导致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27 01:01:25

    艾灸是活血化瘀的,以往您的血管内有狭窄、有部分瘀阻。艾灸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由于艾灸的活血化瘀作用,由于艾灸的热度可以帮助您疏通经络,这样艾灸后,您局部的血管有了扩张的功能,所以会有头脑发胀的反应。
    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艾灸后热胀冷缩了,血管涨起来了,血液循环加快了,会有眩晕,头脑发胀,应该是此时血氧浓度的饱和的表现。慢慢适应后这种状态会逐渐改善。长久处于血管半阻塞状态的,稍有改善,身体一定会有一些不适,这需要逐步适应。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27 01:01:25

    1 艾灸治疗头痛头痛症状表现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艾灸穴位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眩,小儿惊风,癫痫,失眠等症。

    行间穴:在足部,第1,2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艾灸该穴位可以清肝明目,熄风定惊,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中风,癫痫,失眠等症。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在拇长伸肌腱外缘,艾灸该穴位有燥湿生风功效,主治失眠,头痛,腰痛,全身胀痛等症。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取百会,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进行下一个疗程,这种灸法适合治疗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用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扎上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一次,5-7次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2 艾灸治疗感冒感冒症状表现

    风热感冒表现:面红目赤,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干舌燥,咳嗽痰稠,鼻塞无鼻涕,微微出汗和大便干燥等。

    风寒感冒表现: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打喷嚏等。

    艾灸穴位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艾灸该穴位有醒脑益气之功效,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痛等感冒症状。

    风门穴: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3胸椎间),左右各2厘米处,或以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之功效,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症状。

    列缺穴:将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自然分开,于两虎口处垂直相交,一只手食指搭在另一只手上,手臂自然落下,食指尖处即为列缺穴,艾灸该穴位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咳嗽,感冒,气喘,喉咙痛等症。

    合谷穴: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1,2掌故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艾灸该穴位有疏风解表,通络镇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口眼歪斜,齿痛,手腕及手臂疼痛等症。

    艾灸方法

    艾条悬灸:取风池穴,将艾条放在穴位上,头发拨向两边,小心施灸5-7壮,此方法适合外感风寒。

    艾条温和灸:取上述穴位,先灸头背部,再灸四肢,将点燃的艾条放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分别施灸,灸3-5分钟,每日一到两次,此种方法适风热感冒。

    3 艾灸治疗腹痛腹泻腹痛腹泻症状表现

    腹部部定时疼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变稀,水分增加,甚至粪便中含脓血,粘液,未消化食物,脂肪,或变成黄色稀水,气味酸臭,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大便是有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痛等症状。

    艾灸穴位

    下巨虚:在足三里下6寸,条口下约一横指处,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处,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通经络,安神志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肋间神经痛,下肢麻痹痉挛等症。

    天枢穴:采取仰卧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量三指即是,艾灸该穴位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肠腑的作用,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补肾益气,培肾固本等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消化系统病症。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悬灸下巨虚或天枢穴,每次10-20分钟,每日一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一个疗程。

    艾条回旋灸:选合谷,天枢,下巨虚穴,将艾条一段点燃,与穴位保持一定距离,左右来回回旋施灸,一个穴位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一次,痊愈后即可。

    4 艾灸治疗便秘便秘症状表现

    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且无规律,长伴随排便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较长,腹胀,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随头痛头晕,腹中胀满疼痛,易怒等症,甚至引发痔疮,肛裂。

    艾灸穴位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该穴位有健脾益胃之功效,主治气机郁滞所致大便不畅,欲解不得,少腹作胀,嗳气频作等症。

    大肠俞穴:在腰部,两腰骨高点连线与脊柱交点向两侧旁开两指,即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调理肠胃,排毒的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防止便秘,保持肠道卫生。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点燃艾条一端,将艾条垂直悬起于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感觉温热有轻微灼痛感维度,如果觉的太热可以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切成0.2-0.5厘米的薄片,穿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取大型或中型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微微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2-5壮。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7 01:01:25

    中医上提倡用针灸治疗养生,而头晕时采用针灸往往会取得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而且很多人往往会采取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头晕。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头晕针灸的穴位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头晕针灸的穴位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直刺0.8~1寸,要有一定深度,以针感向眼内或目上放散为佳,如针下有硬物感为针尖到达颞骨,可将针退出两分。

      印堂穴:两眉头的中间。提捏区域性面板,向下平刺,直达鼻根部,出现酸胀感。

      四神针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四针均向外平刺。
      头痛的食疗方法
      葱豉粥

      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葱白解表,通阳散寒;淡豆豉发汗散寒;粳米健脾。所有食材一起煮粥,适宜于风寒头痛患者缓解症状。

      食材: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粳米煮粥,粥熟下葱白,淡豆豉,再次煮沸即成。

      薄荷糖

      功效:疏风热,清头目,利咽喉,主治风热所致头昏头痛。

      食材:薄荷粉3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白糖放入锅中,加水少许,用文火炼稠之后,加入薄荷粉调匀,再继续炼至不粘手时,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瓷盘中,待冷后切成小块,随时含咽。

      天麻猪脑羹

      功效:天麻甘平, 能平肝熄风,镇静止痛;石决明平肝潜阳,猪脑甘寒,能补脑定眩,几种食材一同炖服,具有补骨髓,平肝阳,治头痛。

      食材:猪脑1个,天麻10克,石决明15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同放置于砂锅中,加适量清水,以小火炖煮1个小时,待汤稠厚后捞出药渣,分2-3次服用,可常服。

      枸杞羊肾粥

      功效:枸杞叶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羊肾温肾阳,补肾气,益精髓,羊肉温养气血,益肾补虚,三味同用,入米为粥,入盐调味,有温肾阳,益精血,补气血之功效,是治疗肾虚型头痛的良方。

      食材:枸杞叶250克,羊肉60克,羊肾1个,粳米60-100克,葱白2茎,食盐适量。

      做法:将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碎;羊肉洗净切碎;先 煮枸杞叶,去渣取汁;用枸杞叶汁同羊肾,羊肉,粳米,葱白煮粥,待粥熟后放入食盐调匀,再稍煮即可。

      枸杞蒸蛋

      功效:补养阴血;适宜于血虚头痛,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遇劳加重,或血虚发热,热势或高或低,劳则加剧,积热烦渴,面色不华等症。

      食材:鸡蛋2个,枸杞15克,熟猪油40克,精盐,酱油,溼淀粉适量。

      做法:将鸡蛋放入碗中打散,加食盐,溼淀粉,冷清汤各适量,调散成蛋糊,枸杞用沸水浸泡膨胀后,将蛋糊放入蒸笼,沸水武火蒸约10分钟,撒上枸杞后再蒸5分钟,另将熟猪油加酱油一同蒸化后,淋在蛋面上,佐餐服食。
      引起头痛的原因
      物理因素

      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 *** ;肌肉收缩;直接 *** 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头痛。

      神经精神因素

      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 *** 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

      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

      如果在工作或者是生活中,遇到不愉快或者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 *** 之后,则是会感到全身不适出现头痛症状的。

      饮食因素

      食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 *** 神经引发偏头痛;而当吃下过凉的冰淇淋时也会感到头疼;饮酒过多后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头疼,这些都是由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头疼。

      专家统计出容易诱发头痛的食物排行分别是,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乳酪、红酒。

      睡眠因素

      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疼病因。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疾病因素

      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病变可 *** 神经,反射性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面部,都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偏头痛。

    ?猜你感兴趣:

    1.颈椎病能不能针灸以及穴位

    2.咳嗽时针灸的穴位

    3.针灸可不可以去溼气和穴位介绍

    4.常用针灸穴位

    5.针灸治疗耳鸣什么穴位好

    6.针灸艾灸不能灸的穴位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27 00:00:15

    1、偏头痛: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8、头颈僵痛: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针灸治疗耳聋有副作用吗

如何按摩防治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