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放疗肿瘤部位能针灸吗

时间: 阅读:1661

放疗肿瘤部位能针灸吗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3-07-26 22:02:47

肿瘤放疗患者可以针灸针灸在肿瘤抑制中能够快速起效针灸主要的作用是促进气血循环,但是注意针灸,不要争到肿瘤组织位置,因为针到肿瘤位置可能会导致肿瘤组织破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27 01:01:53

    癌症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 向癌症宣战
    多年以来,癌症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是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号称不治之症,人们谈癌色变。只要是听说谁得了癌症,那就是判了死刑。几乎每个人的亲人或身边的人都有得癌症的。所以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痛苦和恐惧。癌症真的是不治之症吗?人类发展的历史向我们昭示,任何疾病都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只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和药物。
    现在治疗癌症无非是手术、放疗、化疗。
    手术是治疗癌症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必须是早期才行。已经转移和扩散的癌症再做手术效果也不好。只要是早期未转移和扩散的癌症。能做手术的首选做手术!!!!!
    放疗的效果不太好。只是作为其他治疗的辅助和补充,或者是前提。现代的放疗包括r刀、x刀等也只相当于作了一次姑息性的手术。
    化疗——传统的化疗是抑制癌症的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治疗癌症是非常有效的。只是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也受不了这种化疗。和癌症一起死亡了。所以大多数癌症病人都因为化疗的副作用而停止了治疗。有的化疗反而加重了病情,加速了死亡。这是几乎每个人都见过的。
    我们进行的新化疗是抑制癌症的糖代谢。癌症细胞和正常细胞代谢的不同也正是在糖代谢。癌症细胞只能进行糖的无氧代谢, 不能进行有氧代谢。而正常细胞主要进行有氧代谢。那么,我们用药物控制了人体的无氧代谢,就控制了癌症。

    专家给癌症病人的建议
    “癌症病人1/3是吓死的,1/3是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的,最后1/3才是治疗无效而死的。”这话虽无科学根据,但却说明一个道理:病人若能乐观对待并采取正确的治疗行为,就可能战胜癌症,延长生命。
    主讲人:刘鲁明,男,51岁,医学教授,从医28年。专长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治疗,尤擅长肝癌、胰腺癌、肺癌等消化道和呼吸系统肿瘤。先后承担的国家、部省级科技项目主要有:“以外放射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肝癌”、“参麦注射液现代化示范研究”等。1990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等7项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肝癌综合治疗学》。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博士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患上癌症怎样选择并进行治疗
    【态度积极,乐观主动,是一切治疗的开始】
    现代医学的进展表明,很多癌症并非不治之症。经过积极治疗,有的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与肿瘤共同生活,也可相安无事,只要按时复查,坚持“扶正”治疗,还是可以如健康人一样享受生命。因此在正确认识癌症的发生与治疗后,癌症病人及家属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共同培养乐观、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必胜的信念,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中医学认为,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脏腑功能损伤,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现代医学心理学家的许多调查研究也证实了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有人指出:影响癌症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于癌症起病前6~8个月,而忧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已有的研究还发现,死亡、离别的悲哀、忧郁和焦虑,在癌症发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见到。
    临床上,许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会表现出恐惧与焦虑、孤独和抑郁、愤怒与仇视等等各种不良的情绪变化。有一种“想象疗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我进行。病人把某一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如:想象自己如何战胜了癌症,已经战胜了癌症,等等,这样有可能使体内的免疫机能得到改善。
    平时,患者还应努力在生活中择其乐而从之,迂其忧而弃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带来的诸多变化而怨天尤人、厌世悲观,而应该努力培养“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化和精神刺激,做到开朗乐观、宽宏大度,遇事“泰然处之”,使自己有良好的“应付能力”。心态如何,对治疗效果绝对是关系重大。
    【不急不躁,制定五年“作战”计划】
    对待癌症这样的顽固慢性病,患者需要平和的心态,医生也应该努力为病人制定全程治疗方案(暂且定为“5年治疗方案”),并将治疗可能的过程告诉患者,使患者获得最大自信心。战胜病魔需要的是时间、智慧及信念,还有各方的通力合作。
    癌症患者其实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导者。如若把治疗癌症的过程看作是一次漫长而艰苦的战役,医生只是参谋长和(或)作战部长,主要提供行军打仗的战略战术等谋略,并执行战斗命令;患者丈夫或妻子是政委,协助司令共同定夺进退大权;子女应是副司令或副政委;而患者本人才是统帅全军的总司令,掌管操控生死的兵权,选取参谋长的方案,根据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作战方案和作战部长,并且指挥作战。患者不要因为某些症状始终得不到缓解而丧失信心,而应在医生(参谋长和/或作战部长)的帮助下,统观全局,明白5年抗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卡、出现的变化,采取各种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种现代的治疗模式,让患者自己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担负责任,提高他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加强参与感,真正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他们的情绪由低迷、消极、急躁转变为主动、积极、不急不躁。同时也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与合作。
    【病急不乱投医】
    很多病人一旦患上癌症,病人和家属就自然而然地将所有的事情都拱手交给了医生,把医生当作了“神仙”。对自己的病情、以往的治疗过程、检查结果都不太了解,认为这些都只是医生们的事,只需告诉他们怎样服药,怎样治疗,生命还剩多久即可。其实这样难以与医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患者应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导的地位,担当起总司令的职责,选择并引导医生为自己看病。这就是历来所谓“求医”的真谛。
    患者每一次就医时,都要抓住就诊的重点,向医生描述你当前最为困扰的症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疾病治疗期望值、经济上可以投入于治疗的预算、希望在哪里进行治疗等等。初诊的病人还可以选择时间相对宽裕的特需门诊就医,虽然挂号的价格稍贵,但比起有些外地病人买黄牛票要物超所值得多。特需门诊让你有充分的时间认识了解自身疾病,并与医生探讨最佳的、最适合自己的治疗途径。癌症这样的慢性病,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医患之间的相互磨合与了解,需要的是病人的毅力与忍耐,当然还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
    患了癌症,“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自然在所难免,而许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患者的这种心理,受保健品市场巨大利润的驱使,利用漫天的虚假广告,蒙住消费者的双眼,欺骗癌症患者。
    我们知道,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最主要是在于其中各种成分的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癌症患者往往在保健品广告中看到与药品一样的成分,就误将保健品当作药品一样服用以期商家承诺的奇效出现。最终,癌症患者不但受到了经济上的损失,还因此耽误了病情,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癌症病人应该相信医院,相信正规的治疗。癌症目前没有特效药,这个世界也没有万能药,只有接受专业的治疗,才有机会治好。
    【不向病人隐瞒病情,可抓住治疗良机】
    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出于善意常会要求院方配合一起向患者瞒住病情的真相,将生癌说成没生,将恶性说成良性,将晚期说成早期,这样也许的确是让病人得到了暂时的心理安慰或平衡。但是且不说这种隐瞒剥夺了患者的知情权,就是于治病而言也是害处甚多。在门诊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家属抢先进诊疗室向医生提出对病人隐瞒病情的要求,出于尊重与理解,医生一般都会答应。待诊治结束后,家属又先将患者支开,再告诉医生患者真正的病情,拿出事先藏好的真实检查报告,甚至还有记录着以往诊治经过的真实病历。这样的就诊过程,不仅扰乱了医生的正确判断,还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掉以轻心,治疗的依从性降低。
    另外,我们在临床中还发现,其实有些病人得不到家属及医护人员的真实交流,会误以为自己的病情比实际的重,反而加重了他的思想负担,甚至还可能对治疗产生消极或叛逆心理而错失治疗良机,让人扼腕。所以,在就医之前,家属不仅应该向患者告知真实病情,还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详细解释。这样,医生也能和患者更好地交流,不必躲躲闪闪,反而能更好地帮助其减少困难与痛苦。
    正确对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在癌症的治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的任何一种反应都会让患者及其家属痛苦不堪,丧失继续治疗下去的信心。或者由于放、化疗在大规模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机体细胞造成危害,损伤正气,影响生活质量。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药物对细胞的作用、给药途径、体内的分布、组织内的活化速度及程度、组织内的灭活强度及速度等。同一药物由于使用方法不同,毒性表现也不一样。药物对机体的毒性还存在选择性,某些药物骨髓抑制重,但呕吐反应轻;某些药物呕吐反应重,但骨髓抑制轻。抑制骨髓的药物有些主要抑制白细胞生长,有些主要抑制血小板生长;有致吐作用的药物在发生作用时间、持续作用时间方面也多有不同。
    多药联合化疗时,杀癌细胞率通常有所增加,毒性也往往增大。由于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药物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其次是通过胆汁由粪便排出,因此各种抗肿瘤药物都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不良反应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发生时间分类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按转归分类有可逆性毒性和非可逆性毒性;按影响器官和系统分类有造血系统、胃肠道、肝脏、泌尿系统、心脏、肺脏、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属器官、血管及其他特殊器官等;其他的还有变态反应、免疫抑制等;
    中医药对肿瘤手术、放疗、化疗不良影响及毒副作用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独特的疗效。如化疗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可以健脾化湿、疏肝和胃、调理气机,佐以解毒法治之。调理脾胃宜药取:“轻灵性平味淡”,避免温燥壅补;对化疗造成的骨髓抑止可以补气血、益脾肾,佐以活血化瘀治之;对放射性肺炎在早治守方的情况下以宣(宣肺)、降(降肺)、通(通肺络)、化(化痰),酌用清(清肺)、润(润肺)治之,并注意调肺兼调五脏……均可收到较理想的疗效。其他,像癌痛、顽固性呃逆、呕吐、纳呆等,在辨病辨证结合的情况下,除了运用中草药,还可以通过针灸、火罐、敷贴等中医的物理疗法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解除肿瘤痛苦。
    依靠自我康复治疗
    【合理饮食与保健治疗】饮食调理对营养支持、功能恢复和体质增强有重要意义。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要学会科学地“吃”,并不容易。饮食不节,饥饱失调足以伤人,一方面,“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另一方面,“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癌症病人饮食偏食,不注意多样化的情形是常有的。在临床上曾遇一胰腺癌患者,病后连吃2个甲鱼,结果并发重症胰腺炎,抢救无效,活了不到2周。中医学认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可以养人,但偏嗜也可以伤人。通俗地讲,“杂吃”比“挑剔地吃”好得多。不少癌症患者经常问医生:“我多吃些什么食物好?”其实“多吃”与“少吃”都是有度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要强迫自己多吃些什么或少吃些什么,而应该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五谷杂粮多样搭配,蔬菜水果注意摄取,素食荤食适度调整并强调素食的选择,使饮食“活泼多样”。
    所谓“忌口”问题,经常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注意。由于中医有“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之说,故有些资料提出了癌症的忌口问题,甚至过分强调忌口。笔者认为对此不宜太讲究,许多问题缺乏临床和试验研究。癌症病人应适当注意多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少食油腻肥厚烹炸之物,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对待,以不偏嗜为要。过分强调忌口,不利于营养支持。
    【起居有常,适度锻炼】癌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应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慎起居,适气候,避邪气。一要注意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动要多样,包括体育锻炼、气功、太极拳、舞蹈……等。静要“调神”,既要注意过劳则气耗,又要警惕过逸则气壅。二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要懂得欲速则不达。三要注意持之以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身体出现某些不适或病情有反复迹象时,应及时请医生诊疗或检查,不能盲目迷信锻炼。四要注意与情志调整相结合,把“练身”和“练心”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药物调理】癌症康复治疗中症状的康复,包括肿瘤治疗中的对身体某些损伤的恢复,还必须依赖药物调理。要让病人明白,癌症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5年治疗)才能预防复发和转移。加上放化疗的不良影响及毒副作用,长期的药物调理必不可少。
    癌症患者大多在治疗1年半后会出现厌治现象,这是患者及其家属和医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应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科学进“补”】癌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常常涉及“补”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少患者确实不同程度存在着“虚”,另一方面,不少补药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扶正可以抑癌,因此使补法的运用比较广泛。
    癌症病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滥补。有些病人一到秋冬季节,就要求医生为其进补,甚至自己“偷偷”地补,最后反而加重了病情。这就违反了中医理论中“虚则补之”的原则,补后使邪气留恋体内不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于尔辛教授认为,癌症治疗中,调补脾胃十分重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癌症常常由于脾胃损伤而发生,癌症治疗过程又常常损伤脾胃。因此,癌肿的治疗和康复中,脾胃调理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调理脾胃宜选甘淡药物为主,“避壅补,远滋腻”,并应注意缓调,假以时日。
    另外,还应注意“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道理。
    在癌症治疗与康复中,科学、正确地使用补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顺利克服癌症,是医患双方都应重视的问题。

  • 杭州-毛**
    回复
    2023-07-27 01:01:53

    肺炎与年龄、饮食及营养有很大关系活到老健康不能少 九旬妇肝病威胁不畏惧过动儿饮食有禁忌 该怎么吃才好?健保引进标靶药物,嘉惠癌症病患

    摘要:55岁的张女士,五年前因罹患乳癌疾患曾至北市某大医院就诊,当她进行第一次化疗后,就开始严重掉发,经数次放化疗后,头发竟然全掉光,三个月前至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就诊,经林在裕医师确诊为「气血两虚」的证型并施予针灸治疗,三个月后掉发症状已有明显改善。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林在裕指出,张女士是因罹患乳癌需接受放化疗治疗,放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流疗法。虽可杀死并控制癌细胞的数目,但是化疗药物常“敌我不分”,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若放疗的放射剂量大、疗程长也可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因此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如红血球、白血球同时亦会被毁灭,造成病友的体力衰退而且免疫力也会变差,诸多副作用可能伴随发生,其中头发掉光就是严重的副作用之一。

    林在裕表示,像张女士接受放化疗后掉发的状况,属于气血不足亦即中医所谓「气血两虚」的证型。可考虑具有增强气血循环、疏经通络的针灸穴位(百会、四神聪、足三里及三阴交穴)来改善掉发现象。以头顶为起点位于头部上方的百会、四神聪穴即是近处取穴,具有促进头部气血循环的疗效;而远端小腿上的足三里及三阴交穴则是远处取穴,能推动全身的气血及营养抵达头部。借由上述针灸疗法可让头部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变好,头发进而开始重新生长恢复润泽光采。

    林在裕说,张女士的针灸疗程每周进行3次,约3个月之后,发量就会逐渐增加,目前张女士头顶上的头发多到已能分边而且看起来有层次感,对疗效有很高的满意度。期待不久之后,就能不戴假发或头巾出门,展现自信而迎向未来。

    话题:乳癌, 化疗, 癌细胞, 针灸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7 01:01:53

    手术和放化疗都可能杀不死癌细胞,中医就能管用吗?临床上,许多肿瘤患者对中医治疗效果心生疑惑,常常拒绝中医。中医药的优势是防止癌细胞转移和复发,提高免疫功能,弥补手术、化疗、生物等治疗的不足,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疗效,达到「带瘤生存」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治肿瘤「不简单」
    「中医治肿瘤,不是想像的那样熬熬中药、泡泡药澡以及针灸等。」中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正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由单一成分向联合应用进行纵深研究。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抗肿瘤药物研发,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提取工艺大大提升,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中医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认为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多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对多数的癌症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还必须从整体观点来看待癌症。临床上,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出不同的药方,在提高机体机能状态、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促进骨髓功能、提高食欲、增加体力、改善睡眠、促进手术康复、增加放化疗效果方面显著。
    恶性肿瘤细胞易从原发病灶上脱落,随血液或淋巴流布全身。控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扩散,切断肿瘤由局部性病变向全身性病变的转变过程,是避免肿瘤恶化、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寿命的有效措施。国外的研究证实,中药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从而对乳腺癌、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和骨肉瘤等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起到明显抑制作用。
    中医药治疗肿瘤还包括针灸、推拿 *** 、气功等诸多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恢复内环境平衡,抑癌、控制癌细胞浸润,杀伤癌细胞的独特效果。对尚未出现转移病灶的早中期肿瘤患者,使用中药可控制肿瘤转移扩散,从而增加手术、介入等治疗手段的成功几率。此外,对于已经发展为全身性病变的晚期肿瘤患者,中药还具有增效减毒作用,可增加化疗疗效,减轻化疗中出现的消化道反应及免疫、造血系统损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肿瘤乃痼恶之疾,决不是某一味、两味中药所包揽得了的,应客观看待中医抗癌。」肿瘤仍是当今医学界的难治之症,应全面客观地看待中医药抗癌的优势和弱点,不能以偏概全。中医药治疗肿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早期发现的肿瘤应尽早设法手术治疗,须放化疗的患者仍应听从医生安排接受治疗,不能轻信一些夸大中医药治癌的虚假广告。
      中医抗癌非常「5+1」
    「中西医抗癌,有点像皮鞋与草鞋。我们不能光穿着皮鞋,就忘记穿草鞋的优点。」中医药配合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可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疗效。对此,他专门列举化疗、放疗、手术、生物、热疗等5种主流抗癌治疗中,中医发挥出的「非常」疗效。
    中药对化学药物有增敏作用,采用祛邪扶正、扶正固本的中医治疗原则,与化疗配合可以增强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指标,进而改变其不适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针灸也多用于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缓解癌性疼痛。
    与放疗配合时,临床常用活血化瘀法、益气培本法、养阴扶正法、化痰散结法,提高放疗效果。临床中配合益气养阴,中药能明显减轻放疗毒副反应。例如,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与单纯放疗相比较,淋巴结缩小明显,消退的放疗时间也明显缩短,且毒副作用轻。此外,中医药对放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及免疫功能下降具有很好的对抗作用,并且体重下降及口干等症状可改善。
    在手术前后使用中医药,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预防和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如术后气血两虚者用八珍汤加黄芪、大枣、首乌、砂仁等补气养血和胃之品:痰瘀互结者,用二陈汤和桃仁、川红花、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气阴两虚者用生脉散加黄芪、地黄、白芍、天门冬等益气养阴之品,都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中医药与生物治疗,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增强防御能力、诱导宿主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增强宿主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作用,二者结合运用,可提高治疗效果。随着「带瘤生存、重视生活质量的改善」等肿瘤治疗理念的深入,在晚期肿瘤的生物治疗中,中医药的运用越来越深入。
    中医药与热疗配合,以热疗为「君」,推进「阳」的运动,以促进「阳化气」的过程,抑制「阴成形」的过程,蒸解寒凝,直取肿瘤;以热增效的中药,控制肿瘤热耐受因子,及有抗癌活性的中药口服或静点为「臣」,用热疗加快中药反应速度,而发挥中药更大的抗癌效果;用中药增加热疗治癌的敏感性。「君臣」相需相伍,相辅相承,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叠加作用。
      中药抗癌也须防「毒」
    人们常认为中草药药性温和,无毒性,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甚至有一些患者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才吃中药的。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临床上使用的许多抗癌中药,均是有毒副作用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脏器伤害或中毒。
    常见抗癌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全身中毒反应、脏器功能损害、药物性过敏反应、身体不适等。而中药本身有毒、辨证用药不准、配伍失误、炮制不当、误食误用,药品质量不高也是抗癌中药毒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即使毒性不大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果超大量服用,亦可造成中毒。还有的患者服用太久,超疗程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蓄积中毒。
    常用的抗癌中药有:斑蝥、全蝎、水蛭、蜣螂、蜈蚣、蟾蜍、巴豆、硇砂等,大多效强功捷,临床用之得当,则可立起沉疴;若用之失当,则可引起中毒。另外,本身具有毒性成分的中药有番木鳖、汉防己、乌头、莪术、斑蝥等中药,毒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先兴奋后抑制作用。有些中药还具有致过敏、致癌、致畸、溶血、堕胎、减少男性 *** ,引起不育等毒副作用。
    尽管中药是有毒的,但并不可怕,总的来说中药不良反应远比人工合成药物为少。中医就是利用部分中药的毒性、偏性来治病的。对于癌症而言,完全、绝对安全的药几乎是不存在的。特别是人体本身是有一定的排毒、解毒功能,对中药能够产生某种程度的适应性。而且,中药中含有的糖类、维生素等,进入体内可能转化为葡萄糖、葡糖醛酸,从而帮助解毒。有的中药含有蛋白质、胶质,可保护胃黏膜,缓和 *** ,阻碍有毒成分的吸收,并可以与某些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结合,排出体外,达到消除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目的。
    邪毒结于体内为肿瘤的根本,毒陷邪深,非攻不克,故常用有毒之品,借其性峻力猛以攻邪,即肿瘤防治中常用的「以毒攻毒法」。某些具有毒性的药物,大多具有抗癌抑癌之功效,故在正气尚未衰竭而能耐攻的情况下,可借其毒性以抗癌。由于肿瘤病人正气多已受损,不能一味猛烈攻伐,因此,以毒攻毒之应用,须慎重地掌握有效剂量,宜适可而止,把握用药时机与方法,并配合扶正药物,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27 00:00:38

    针灸能治癌症吗?

      第一,用于改善病人的症状,如用于止痛、退烧,用解除便秘、腹胀、尿闷、失眠多梦、月经失调等症状。

      第二,对肺癌、胃癌、肠癌等患者,用瘢痕灸的方法,可见病人一般状况改善,免疫功能提高。

      第三,正在进行放疗或化疗的病人,使用针灸可改善血象,减少胃肠道的反应。

      除选择适宜的病例外,针灸治疗取得疗效的关键是选穴及手法。选穴原则是循经取穴,远隔当先,以调理为主,选择针与灸的原则是实证多用针刺,虚证多用灸法。

      针灸治疗如何应用,应由医生根据不同的肿瘤选用,并在其指导下,施行治疗。切勿自己冒然行事。

针灸平衡针对蝴蝶斑有效吗

眉间纹按摩能够去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