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小孩手足口可以推拿吗

时间: 阅读:3477

小孩手足口可以推拿吗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3-07-26 10:50:03

小孩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来的,一般通过推拿的方式治疗手足口病,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同时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
    2023-07-26 13:13:47

    1 手足口病高烧几天能好

    如患者没有并发症的话,一般3—7天左右就能退烧痊愈。

    因手足口病引起的发高烧问题,在病情初期,通常是正常的病症现象,因为像手足口病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需要通过发烧这种病症来诱发疹子,多半患者经过发高烧这个过程后,手、足、臀部就会冒出疹子,如之后患者没有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严重病症现象的,通常轻微病症的手足口病患者发高烧的情况在病程的3—7天左右就能退烧痊愈。

    2 手足口病高烧怎么办1、物理退烧

    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如果精神状态还好,病情起初出现发高烧的现象是比较正常的,家长们不要过于惊慌,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物理退烧:

    (1)减少衣被

    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

    (2)多喝水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3)多通风

    孩子发烧期间,室内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屋内通风,家长们要打开门窗,多通风散热,有助于孩子高烧降温,但也要注意不要开空调太久,以免着凉感冒。

    (4)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5)温水拭浴

    用温水(37℃左右)擦拭颈部、四肢、腋窝。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6)退热贴

    小儿退热贴是通过凝胶中水份汽化将体内的过多热量挥发出去,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让儿童健康安全降温,适用于三月龄以上各类人群。

    用法: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一天一至三次,每贴可持续使用四小时。

    (7)小儿推拿退烧

    第1步: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推50一1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如下图1。

    第2步: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呈一横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 1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如下图1。

    图1

    第3步: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运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

    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一100次。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一般每分钟80一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力。如下图2。

    第4步:揉耳后高骨50次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六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称揉耳后高骨。揉30~ 5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如下图2。

    图2

    第5步:清天河水3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300一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如图所示。


    2、酌情用药

    如采取上述物理方式降温效果不明显,患儿还存有发烧症状且精神状态不加的,需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服用退烧药,通常服用退烧药后30分钟之内起效,帮助宝宝快速缓解不适,避免由高烧引起的潜在危害。

    备注

    (1)一般来说,当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时,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时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考虑吃退烧药。

    (2)退烧药起效时间一般在30分钟~1小时之间,再次服用的时间隔间在4~6小时。所以,就算服用退烧药后效果不明显,也不要马上给宝宝更换服用其他退烧药。否则会引起药物过量,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3、定期检测体温

    在手足口病发烧病情中,会有反复发烧的现象,家长们在发烧期间要每隔1—2小时给孩子量一次体温,看是否再次发烧,不发烧时,可每隔4小时检测一次体温,看有无反复发烧现象。

    3 手足口病高烧饮食推荐1、甘蔗马蹄汤

    做法:马蹄10个,甘蔗2节。甘蔗去皮切片,马蹄去皮切片,一并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半小时即可饮用。

    作用:甘蔗富含水分及糖分,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滋阴润燥,主治高热烦渴、口干舌燥。而马蹄同样性寒,可清热泻火、利尿通便。两者结合,可缓解发热、口渴舌干、烦躁不安等症。

    2、红枣苹果汁

    做法:红枣10颗,苹果1个,水30毫升。先将红枣、苹果清洗干净,苹果再用开水略烫备用。然后红枣倒入锅,加水用微火炖至烂透。再用小刀将苹果切成两半并去核,用搅拌机将苹果打成泥。最后将苹果泥倒入锅中略煮,再过滤后给宝宝食用。

    作用:红枣和苹果都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在宝宝发烧的时候食用可以有效的给宝宝补充营养元素,增强抵抗力,缓解宝宝发烧的症状哦。

    3、瘦肉小米粥

    做法:小米50克,瘦猪肉50克。先将小米洗净后,用冷水泡2个小时。然后将瘦猪肉剁成肉糜,加少许精盐(一岁以下不加),搅拌后放入碗中,入蒸锅蒸熟。最后将小米放入锅中,加水后微火熬煮至半熟,再将蒸熟的肉糜放入锅中,继续熬煮,直至成稠粥。

    作用:瘦肉小米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易于咀嚼,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宝宝在发烧的时候食用可以有效的补充营养,缓解病症,增强抵抗力。

    4 手足口病高烧需注意1、有无惊厥现象

    如果宝宝发生高热惊厥,爸爸妈妈务必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要将宝宝身体挪到安全、宽敞的地方(比如床的中间位置,不要放在床边沿、沙发上),以免宝宝在抽搐时掉下来。将宝宝身体缓缓放平,并将宝宝挪动成侧卧位。把宝宝可能会碰到的所有坚硬或尖锐的物体都拿开。比如宝宝手上戴的手镯、脖子上的项圈、床边的水杯等等,统统不要放在宝宝身边,以免伤到宝宝。

    解开宝宝外套上的衣扣,不要让宝宝被衣服绷得紧紧的,这样不利于发生惊厥的宝宝顺畅呼吸。

    2、有无呕吐、抽搐现象

    如宝宝发生高热有呕吐、抽搐现象的,要及时用毛巾或纸巾擦去宝宝的呕吐物,并仔细观察宝宝的嘴巴。鼻子里有没有呕吐物或其他粘液残留,发现残留物要及时清除干净,以防宝宝发生窒息。

    宝宝抽筋、四肢僵直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按着宝宝的脑袋不放,或者试图掰开宝宝的双手双脚。宝宝惊厥时的动作爸爸妈妈还是不干扰的好。

    3、是否持续时间过久

    一般来说,惊厥在2—3分钟后就会自动缓解,爸爸妈妈过多用外力控制宝宝反而是不对的,只要保证宝宝呼吸顺畅,其他无需过多干预,待宝宝自然平静后再就医是最好的做法。但如果宝宝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伴有呕吐、脖子强直、呼吸困难或极度嗜睡的问题,就应该立刻叫救护车带宝宝去急诊部。

    另外如果患者反复高烧不退,也需要紧急就医,防止病情往重症方向发展。

    4、是否反复发烧

    发烧本身就是孩子体内有病毒,孩子自身也在抵抗病毒,一次是不会解决问题的。4—6个小时之内温度还是会再上去的,家长们要留意反复发烧的症状,但基本4—6次之后,孩子的温度就被控制住了,如孩子反复发烧39.5℃以上,一定要去医院,4—8小时之内不会对大脑有损伤,但时间越长对孩子越不好,会诱发脑膜炎、脑炎等重病。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26 13:13:47

    清天河水500下

    手法: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沿手臂内侧从手腕推向手肘。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推天河水,或称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效: 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用于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清肺经500次

    手法:沿无名指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

    功用 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清肝经500次

    位置:食指指掌面。

    手法: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食指内侧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心经500次

    位置:中名指指掌面

    手法:从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中指内侧。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应用:清心经能清热推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魂、面赤口疮、小便赤短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合用。

    本穴宜用清法,不易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证,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掐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

    手法:先用大拇指指甲掐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凹陷中的小天心,再用大拇指指腹揉。

    按揉合谷穴1-2分钟

    位置:往食指方向按揉拇指和食指指骨交接的地方。

    手法:用大拇指按揉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功效: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手足口病注意事项

    1、当宝宝出现任何不适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不要仅凭自己的经验推断。现在很多疾病都有变异,及时的去医院确诊病情最重要。一个朋友的宝宝发烧2天不退,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白细胞指数高的吓人,是正常值的许多倍,医生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白细胞指数。

    2、如果宝宝有手足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及时的通知学校和经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家长,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3、手足口更容易侵犯那些内热重的孩子,所以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油腻,保持饮食清淡为主

    4、宝宝患病后要及时的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的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5、患了手足口也不用太过担心,手足口是一种自限行疾病,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就能恢复。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只要宝宝精神状况好,就没什么问题。如果宝宝精神状况不好,就要及时去医院。

    相关文章

    宝宝手足口病初期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表现

    幼儿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相关百科

    小儿推拿

  • 姜齐
    回复
    2023-07-26 13:13:47

    9 小儿手足口推拿的好处

    在上述推拿穴位中,肺经宣肺理气,清热止咳;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小天心镇惊安神,消肿止痛;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肝经熄风镇惊,养心安神,与其他穴位配伍长期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手足口病。

    10 小儿手足口日常护理注意

    1.要让患儿很好的休息,适当补充营养。小儿发热时多喝温开水,补充体液,以利于尽快回复。

    2.勤给患儿洗手,并将患儿指甲尖端,以防抓破皮疹造成局部皮肤感染。

    3.臀部有皮疹的患儿,要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净。

    4.饮食宜清淡无刺激心,忌食辛辣及鱼,虾,肉类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5.饮食温度不宜过高,食用过热的食物可刺激破溃处引起疼痛,不利于病变愈合。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6 12:12:37

    1 第1步:洗手消毒

    当没有感染手足口病的小宝宝或大人接触了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小孩时,要及时用流动清水加洗手液或皂液按正确方法洗手,不能选用单剂酒精涂抹手部作为手的消毒剂,而应选用复配手消毒剂或者选择含氯手消毒剂。

    备注: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用酒精消毒不管用的。

    附:正确洗手步骤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注意

    1、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家长给患病孩子换尿布,清理排泄物、分泌物,整理玩具后等情景下都要洗手;

    2、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

    3、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4、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

    2 第2步:密切观察病情

    虽然洗手有很好的预防消毒作用,但也不能保证完全不被感染,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之后还需密切观察,看自己是否可能被感染手足口病。

    警惕: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后出现手、足、臀部长疱疹或丘疹,口里长有疱疹,有发热现象的,可能已经感染手足口病了。一般会先有发热症状需留意。

    3 第3步:无病症护理

    如接触手足口病小孩之后,患者没有相关的病症发作,那么需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1、杜绝再次接触

    由于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可通过飞沫、接触、粪便等方式进行传染致病,因此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接触患儿,曾经接触过一次没有患病的,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下次要杜绝再次接触,以免真的感染疾病。

    尤其是在手足口病的高峰期,更要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像是超市、游乐场、幼儿园、植物园等场所,感染手足口病的几率非常高。

    如果家里有得了手足口病的小孩,那么尤其要注意不要让让两个孩子接触啦。让孩子分不同的房间休息不分享餐具、食品;不分享洗浴用品;不分享玩具、书籍;不要拥抱、亲吻、打闹;患病的孩子戴上口罩;患病孩子咳嗽、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盖住口,鼻,如果没有的话,使用手臂处遮盖住。之后洗手,换洗感染的衣服。

    总之,接触越少越好,至少到孩子皮疹消退哦。

    2、注重个人卫生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更要留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工作,勤洗手、勤换洗,不吃生水、冷饮、不吃不熟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适当运动,多喝水,保证规律的饮食作息,增加免疫力,防病抗病。

    3、出门佩戴口罩

    要外出工作或游玩时,一定要记得佩戴医用口罩,防止于有手足口病症状的人通过讲话的方式,造成病毒感染。

    4、室内勤通风

    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无法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防止室内空气不流通,残留有病毒致病。

    5、做好居家消毒工作

    (1)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床头桌等)、地面和墙壁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

    (2)被患儿粪便、疱疹液等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和墙壁可先用即弃型物品清理污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3)如需要反复使用的物品(如毛巾、拖布等)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4)患儿的衣服、被褥、毛巾等需要单独清洗,阳光下暴晒2小时或煮沸2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5)患儿的奶瓶、餐饮具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

    (6)患儿使用后的便器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必要时用清水冲洗或擦拭干净。

    4 第4步:如有轻微病症宜对症护理

    如发现自己接触了手足口病的小孩之后有手、足、臀、口里起疱疹和伴有发烧的轻微病症现象的话,要做好以下对症护理治疗疾病。

    1、口腔护理

    口腔的疱疹会使患儿疼痛,可服用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促进恢复,也可喷西瓜霜喷剂清热解毒止痛,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2、皮疹护理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时可涂0.5%碘伏。若疱疹破溃的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及时剪短指甲,防止抓挠,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

    3、发热护理

    (1)解开衣物

    儿童腋下温度量了温度要是发烧的话,这时可解开儿童领口、外层的衣物,或者换上轻薄的衣服,有利于儿童散热,儿童也会舒适一些,减少哭闹。

    (2)多喂水

    得了手足口病的儿童处于发烧的情况下,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较多,家长可时不时的给儿童喂食一些凉白开,补充体内水分。另外多饮水也能带走一些热量,调节体温,让儿童舒适一些,还能促进排尿,排出毒素。

    (3)通风散热

    在手足口病宝宝发烧的情况下,还要保证房间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冷湿敷

    接着可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也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或者使用冰枕。特别是要冷敷额头,还可以保护大脑不被烧坏。

    (5)贴退热贴

    儿童在发烧的情况下,还可使用退烧贴进行降温,一般家长给儿童贴一片退热贴粘在儿童的额头上即可起到降温的效果。

    (6)小儿可推拿退烧

    一窝风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推三关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揉外劳宫500次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针灸法令纹多久针一次

用针灸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