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咽喉炎足三里可以用温针灸吗

时间: 阅读:709

咽喉炎足三里可以用温针灸吗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3-07-26 10:42:45

如果有咽喉炎,在足三里进行温针灸治疗都是有作用的,因为温针灸主要是增强免疫力,而咽喉炎是由于免疫力下降引起有炎症而出现了疾病,咽喉炎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些中药调理,如果有感染还要抗感染处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姜齐
    回复
    2023-07-26 13:13:12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26 13:13:12

    足三里是我们治疗疾病的重要穴位。针灸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你放心。那么足三里有哪些针灸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看。

    一、足三里的针刺效应

    1.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经常用针灸刺激穴位,必将达到强身健体、健脾胃的显著效果。

    2.每天早上9点左右,是胃经最旺盛的时候。此时针刺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达到快速分解脂肪,健康瘦身的显著效果。每天晚上9点,脾经最旺盛的时候。此时针刺足三里可以使脾主运化,促进人体消化。

    3.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调节全身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的机会,温经活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二、足三里可以经常做针灸吗?

    足三里是人体最大的穴位,也是治疗疾病最重要的穴位。足三里在外膝以下约三寸。足三里属于祖阳明胃经。经常针灸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健脾胃、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几率、温经活血、疏通经络的显著作用。

    三、针刺足三里有几种方法。

    针刺足三里可分为直刺和斜刺。所谓直刺,就是毫针垂直于穴位。对于足三里穴的直刺,需要略向胫骨方向倾斜,直刺1-2寸,使麻木感反射到足背以得气;如果是斜刺,就是斜刺到脚趾,可以进针2-3寸,向下蔓延到足背有酸胀感,有时向上蔓延到膝盖。

    四、足三里针灸的注意事项

    1.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膝前外侧凹陷处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2.作用:足三里被誉为人体保健的第一要冲,民间有“灸足三里不如吃老母鸡”的说法。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强而有规律,增强消化功能,增加食欲;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预防和缓解许多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呕吐、肠炎、便秘、胆囊炎、胆结石绞痛、糖尿病、高血压等。对缓解急性胃痛有明显效果。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6 13:13:12

    建议找中医调理最好!咽喉炎及脾胃病中医中药一并治疗即可。 脾为后天之本,胃气下降,脾气上升,脾胃调和,胃肠功能才正常。要注意饮食调理,一般会保护好肠胃的,不要贪食,少吃冷饮及辛辣,注意饮食卫生。 除了药物饮食调理外,试试这两招! 第一招按摩足三里穴。 按摩足三里穴效果很好! 足三里 ―――肚腹三里求。 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膝眼是什么?就是膝盖的眼睛嘛!在膝盖骨下凹陷处。本穴是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其作用非常巨大,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艾灸。不过,关于本穴的所有功效,我们用两句俗语就可以把它给概括了: 一是 “肚腹三里留”, 就是说我们整个腹部的病一般都可以通过针刺足三里来治疗。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针刺它可以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保健的作用。如果真有病的话,按摩不太管用,最好艾灸,若是急病重证,那就要针刺了。 足三里确实相当于一个宝藏。胃痛一揉这个足三里,马上缓解。 醉酒 一按足三里马上就能吐出来,最好吃上几粒 藿香正气丸 以保护胃气。 二是“ 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鸡肉能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少精、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产后体虚头晕、少乳闭经、月经量少等(但现在人工饲养的鸡就差得远了)。足三里具有和鸡肉类似的作用,是人体的保健要穴,同样可以用于补肾益精、补益脾胃、补血养阴等。现代对食道癌患者做实验观察,结果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见食道蠕动增强,管腔增宽,痉挛解除;针刺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其胃电图的表示为双向调整作用;针刺足三里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这些报道充分说明了足三里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若要身安康,三里常不干。”想要身体安康,就要使足三里常湿润。古人常用“化脓灸”,就是每天用 艾条灸 足三里穴一次约15分钟或直至出小水泡止灸,并保洁持局部皮肤,待水泡自行吸收。应用“化脓灸”时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作为修佛研道的素食者,不妨每天都在足三里处进补一个“老母鸡”。 还有一招,腹部按摩法。 睡前用手心按摩腹部。 方法是单手手心贴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和逆时针各按摩相同的圈数,直至手掌心感到热,累了可以换另外一只。做的同时并配合 深长的呼吸 ,一定要静心!注意力集中在呼吸和按摩上。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消化和提高肠道的吸收功能,并同时起到女性保健的作用还可以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坚持吧,你会受益一生! 用过的都受益了!!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6 12:12:02

    咽炎西医治疗:
    1、病因治疗:
    包括忌烟洒,防粉尘,处理鼻及鼻窦疾病恢复鼻呼吸,劝患者少作长谈,少作清嗓动作,多做增强体质运动和多给维生素丰富食物或药物。
    2、局部治疗:
    (1)含片及含漱剂。
    (2)涂药助消炎和收敛。
    (3)熏气,超声雾化吸入或多饮水。
    (4)下颌角或咽弓和咽壁局部封闭疗法。
    (5)理疗。
    (6)增生淋巴组织处理方法有激光、冷冻、电凝、电烙或化学药物烧灼,注意多个淋巴组织宜分期分批治疗。
    (7)干燥性咽炎的咽部灌洗,涂药和服增加咽部腺体分泌的碘化钾药物。
    咽炎以虚证居多,治疗大法以补为主,或滋阴降火,或温补脾肾、引人归原。因病程较长,难取速效,故长期服药,滋阴须防其腻,温补宜防其燥。至于挟痰挟瘀者,因其本乃虚中挟实,不可一味攻伐伤其正气,致病情更为缠绵。除药物治疗外,适当的心理疏导,使心情舒畅,气机调达,亦十分关键。
    咽炎中医治疗:
    辨证选方
    1.肺肾阴虚
    治法:滋阴降火,润燥利咽。
    方药:
    ①偏肺阴虚者,可用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加减。
    ②偏肾阴虚者,可用知柏地黄汤(《医方考》)加减。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引火归原。
    方药: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3.痰火郁结
    治法:养阴利咽,化痰散结。
    方药: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加减。
    其他疗法
    (一)中药超声雾化
    1.银花9g,黄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参15,花粉15g,薄荷9g。浓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雾化吸入1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2.半夏10g~12g,厚朴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陈皮10g~15g,银花20g~30g,连翘10g~12g,川贝10g~15g,枳壳10g~12g。水煎浓缩取汁40ml,雾化吸入,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半夏、厚朴、玄参、麦冬、生地、银花、黄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贝、白芍、公英、合欢皮、丹参、甘草,水煎过滤取汁,每次用15ml超声雾化,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中药咽后壁粘膜下注射
    1.复方丹参: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用5~6号注射针头分别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深度以能注药为度,每侧各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2.板蓝根:取板蓝根注射液4ml,用5号长针头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每侧上、下两点分别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
    中药咽后壁喷射取50%黄柏水煎上清液2ml,抽入5ml注射器内,药液温度保持在28℃~32℃,以5号长针头直喷整个咽部及咽后壁,每天1~2次,5~6天为一个疗程。
    烙法咽后壁滤泡增生较大者,可用直径12.5px左右的小烙铁,在酒精灯上烧红,蘸香油后迅速烙于滤泡上,每个滤泡烙1~3下,隔3~4日烙一次,直至平复。
    中药
    润喉丸:每次3~4丸,开水送服,每日3次;或每次1~2丸,不拘时含服。功效润喉利咽,用于虚火喉痹。
    草珊瑚含片:每次1~2片,不拘时含服。功效利咽爽喉,适用于各型慢性咽炎。
    健民咽喉片:服法、功效同上。
    知柏地黄丸:为小粒丸剂,每次服10g,每日3次。攻效滋阴降火,适用于虚火喉痹。
    蛇胆川贝散:每次1支(0.6g)含服,每天2次。功效化痰清热利咽,用于痰火郁结型慢性咽炎。
    针灸
    温针:主穴取三阴交,肺胃阴虚者配鱼际、孔最、足三里,肺肾阴虚者配太溪、照海;气滞血瘀者配内关、血海。主穴进针后施平补平泻,得气后在针尾插上75px长艾条施灸,每次每穴灸2~3壮,其余配穴施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穴位注射:先针刺双侧合谷,起针麻作用,每次取单侧涌泉穴,注射复方丹参1ml,两侧交替,每5天1次,3次为一个疗程。
    穴位敷药:斑蝥、白芥子按1:2配合,研成细末备用,选穴:廉泉:人迎、水突、太溪、照海,痰多加天突,脾肾阳虚加足三里,三阴交,阴虚火旺加涌泉,双侧穴者可单侧交替使用。取适量药粉用食醋拌湿,揉成黄豆大药丸,安放在穴位上,胶布粘贴,3~4小时后取下,贴药部分渐见水泡,约12小时后用消毒针头刺破水泡,3~4天后结痂,每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
    耳针疗法:选穴:咽喉、肺、心、肾,用探棒或探测仪测得选耳穴的敏感性,常规消毒耳廊,将断香膏剪成15px×15px大小,内粘六神丸1粒,贴在探得的耳穴上,并适当按压以产生发热、发胀、酸麻感,每日自行按压4~5次。隔日贴压1次,双侧交替,10~15天为一疗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眩晕耳鸣针灸有用吗

老年突发性耳聋能针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