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痉病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 阅读:5669

痉病中医治疗方法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3-07-25 21:30:57

中医属于痉病,但是在西医方面属于癫痫,导致中医治疗可以选择针灸中药调理治疗,西医主要是去医院进行检查,可以做脑电图看有无存在异常明确诊断之后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6 00:00:44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是一种独立的器质性疾病。中医认为痉挛性斜颈属痉病、瘈瘲范畴。病机在于窍闭神妄痰浊、湿热等病邪阻滞经络,上蒙清窍,或督脉失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阴虚筋燥,导致神机妄动,经筋结聚无常,拘挛弛纵混乱,而发此病。

    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在最初的中医历史上痉挛性斜颈被称为痉症,在最初时中医就已经能够治疗痉挛性斜颈了,只是经过时代的演变发展,现代医学昌盛,中医繁杂而凌乱,以前中医想行医必须给考西医的东西,中医又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从而造成中医医术参差不齐,很多中医都没有弄懂就给学西医,再聪明的也学不过来。

    以至于现在的中医能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少之又少,各种的疑难病也无从下手,中医治未病是最好的,但是现在一有病就吃西药,没过多久就好了,但是你不会想到你身体正在一点一点的虚弱,比如感冒,像我什么都不吃,就喝热水俩三天就能好,你们呢?

    像之前就有一位这样的患者,名叫小徐(化名),他呢从小有病就吃药或者打针,一直以为自己身体挺好的,但是一次受风就让他卧床不起,然而还不清楚原因,继续输液好了以后,正常生活,感觉没什么是,但是一天他醒了,却脖子歪了,一生气或者一激动还一抽一抽的,经过检查确诊痉挛性斜颈,经过各种西医的治疗无效,选择中医治疗,当看中医医生第一句话就说,你身体很虚啊,当然经过中药治疗、针灸、按摩仍然无效,这让小徐很郁闷,也很绝望。

    在一次偶然机会,他的邻居告诉他修正归位汤可以治疗他这种情况,他一直以为中成药,当来到北京面诊以后,开了一个疗程修正归位汤,他才知道这是中药汤剂处方,在服用五个疗程以后,症状全无,如今随访无异常。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6 00:00:44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关于痉病 4.1痉病的症状4.2痉病的分类4.3痉病的治疗 5参考资料附:1治疗血虚发痉的方剂2治疗血虚发痉的穴位3治疗血虚发痉的中成药4血虚发痉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血虚发痉 1拼音

    xuè xū fā jìng

    2英文参考

    hematasthenic convuls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血虚发痉为病证名[1]。指失血过多,血虚无以养筋所致的痉病[1]。见《类证治裁·痉症》。症见手足搐搦,或角弓反张等。《张氏医通·诸风门》:“血虚之人发痉,或反张,或只手足搐搦,或但左手足动摇。十全大补汤加钩藤、蝎尾,或用大营煎等方加减。”

    4关于痉病

    痉又称痓[2]。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症[2]。

    4.1痉病的症状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4.2痉病的分类

    痉有虚实二证[2]。

    实证多因风、寒、湿、痰、火邪壅滞经络而成[2]。

    虚证多因过汗,失血,素体虚弱,气虚血少,津液不足,筋失濡养,虚风内动所致[2]。

    《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阴阳既衰,筋脉失其濡养,而强直不柔矣。此痉病标本虚实之异,不可不辨也。”

    4.3痉病的治疗

    实证治以祛邪为主,可兼扶正[2]。

    虚证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予息风[2]。

    痉有刚痉、柔痉、阳痉、阴痉、三阳痉、三阴痉、风痉、风寒痉、风痰痉、痰火痉、湿热痉、热甚发痉、血虚发痉、虚痉等[2]。

    5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6 00:00:44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是一种独立的器质性疾病。中医认为痉挛性斜颈属痉病、瘈瘲范畴。病机在于窍闭神妄痰浊、湿热等病邪阻滞经络,上蒙清窍,或督脉失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阴虚筋燥,导致神机妄动,经筋结聚无常,拘挛弛纵混乱,而发此病。
    证在于窍闭神妄痰浊、湿热等病邪阻滞经络,上蒙清窍,或督脉失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阴虚筋燥,导致神机妄动,经筋结聚无常,拘挛弛纵混乱,而发此病。痉挛性斜颈中医以熄风、涤痰、祛瘀、舒筋、补虚、祛寒六法为治疗原则。修正归位汤治以疏风通络、散寒祛湿、化痰祛瘀、补益气血、养津柔筋、平肝解痉。
    基础期:首先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减轻痉挛带来的痛苦,通过药物慢慢减轻痉挛、僵硬现象。
    治疗期:从内部出发,先调理肝肾,滋补亏虚,通过药物慢慢疏通经络、舒筋活血、化痰补虚减轻痛苦、僵硬、痉挛,让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
    恢复期:通过纯中药汤剂熄风解痉、祛湿散寒、修正归位。让患者解除肌肉痉挛、僵硬、恢复颈位。
    巩固期:通过纯中药汤剂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滋养体内脏器,稳固经络、经脉,让体内产生不宜疾病的生存环境,预防疾病复发。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25 23:23:34

    “痉病”即脑膜炎;“湿病”就是风湿,有时候在身体里面,有时候在关节上;“暍(ye)病”就是中暑,这短短的一篇把这三个病都治完了,经方就是这么厉害,用对了就能药到病除。

    同样是痉,中医分两个:一个是刚,一个是柔。刚,简单讲是无汗。柔,就是有汗。

    张仲景开的两个方子,一个是葛根汤,一个是栝萎桂枝汤,都是一剂(碗)即治。

    遇到太阳病,如果是发热脉浮而缓,就是桂枝汤证。如果浮而紧,就是麻黄汤证。如果是太阳病发热,项背强几几然,就是葛根汤证。现在是太阳病在发热的时候,一摸到病人的脉,不浮却沉又细,代表病往里走、里虚寒了。 沉脉代表是里症,细脉代表里寒很盛。 身体里面的寒很盛,代表我们整个脏腑功能都变差了,中医叫做寒太盛,这个时候容易造成痉病,难治。

    痉病的成因是 水不足 ,当人身上的水分不够时就会产生筋挛,开始壮热、大热。当里寒很盛的时候,水喝到胃就被排掉了,水分补充不到时就会出现问题,这就是痉病的成因。所有的痉病不管是刚痉、柔痉,包括后面还有一个大承气汤证,通通是因为伤到津液引起的,即津液不足了。

    出汗的原因可能是小孩子太皮,还有可能是医生开的发汗药开太过,故开方时可多加些甘姜枣。

    下面是治痉病的几个大原则:

    一般来说,外来的病忌攻下,误攻下会伤津液,因为血的源头是胃,攻下把源头攻没了,“复发汗”,血里的津液更不足,便成痉病,必抽筋。

    疮家本身血虚,因为我们的抵抗力是藏在血液里的。青春豆不属此列。

    痉病的抽筋是整个身体都拘挛起来,然后病人整个身体向后弯过去,胸腔张得很大,肚子整个凹下去,嘴巴咬得很紧,眼睛往上吊。

    人的津液来自肠胃,先天的免疫系统也在肠胃,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免疫系统自然出来抗衡,当病毒进入脑部时,津液随病毒一起上冲,肠胃里会空虚。突然腹胀大者,代表津液回头,免疫系统赢了。

    痉病的脉都是直上直下,速度非常快,紧如弦。

    灸疮就是艾绒烧出来的疮,在这种状况下发生痉病就很难治,灸疮可用白术、黄连、知母打粉外用,白术去湿,黄连去热,知母去烦(如果病人有烦躁的话)。现在都是用艾条做灸,笔者的临床经验是:灸出水泡或不慎烫到成疮时,马上敷上艾灰,刚敷时会剧痛,但过后无任何不适,结痂牢固,碰水也无妨,艾灰有很好的杀菌和收湿功效。

    接下来是金匮的第一个方子。

    栝篓根又名天花粉,能生津止渴,糖尿病消渴症时多用之。另有栝篓实,多用于胸痹(心脏病)。常人的血脉里,25%是血,75%是水,如果血脉里的水不足,就会出现痉病,血过热就会发烧。

    “太阳病其证备”,当所有太阳病的症状都有了,如果病人却“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如果不是“脉反沉迟者”而是“浮紧”就是伤寒论中的葛根汤证,脉症不同,这就是栝蒌桂枝汤证了,用于柔痉,柔痉是有汗,发病时比刚痉慢,刚痉更严重。

    栝蒌桂枝汤,就是桂枝汤加栝蒌根,用量是“两”换“钱”。治症时用新的津液取代旧的津液,不然的话余毒会留在肠胃的宿食里,故经方里常用姜甘枣:生姜去胃里的停水,甘草解宿食的毒、分解宿食,红枣增润津液。

    前段说的是有汗,就是表虚掉了,所以我们必须用栝蒌桂枝汤去解。汗尿同源,汗多尿也多是在丧失津液,运动时汗多尿少是正常。现在是“ 无汗,小便反少 ”,比前段更严重,代表热闷在里面,发高热,热的性是往上走,故 气上冲胸口 ,整个胸部都胀起来,肚子却很小,也因为热气往上冲,于是“ 口噤不得语 ”,嘴巴紧绷说不出话,似发癫痫,当病人发痉病的时候,要注意预防病人会把舌头咬断掉,所以一定要把病人的舌头撑开来,干万不要让病人咬到自己的舌头。

    临床上有的孩子 一运动就晕倒 ,就是葛根汤证,因为热没有地方渲泄。北方出生的人毛孔天生紧密,不容易出汗,其泄热的途径是小便,故中医有两种去热的方法:一是发汗,二是利尿。

    “欲作刚痉”这也是葛根汤证。欲作刚痉跟已经刚痉都是葛根汤证。

    葛根汤中葛根、麻黄、桂枝的比例是4:3:2,麻黄去节,按《神农本草经》,麻黄似竹子一节一节,其节的药性是止汗,其身为中空,药性是发汗,色青故名青龙。麻黄汤又名返魂汤,小孩子昏迷、夜尿(阳虚无汗)均可依症来用,若夜尿的症是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一样可以治夜尿。

    倪师的临床经验是:为防止病人搞错先煮后煮,麻黄只开2钱,干脆一次煮完。

    栝萎根生津,制造津液,而葛根是升津,升提津液。升津后桂枝入肌,把它提到皮肤表面,麻黄过来把毛孔打开,汗出。为了防止前三味药走太快,再加甘姜枣,甘草灸过后除了解毒还能强心。

    桂枝汤需啜粥,葛根汤、麻黄汤无需啜粥,无论哪种汤,用汗剂治伤寒表症,一般第二天中午胃气会恢复,但千万不要吃肉类,因为肉类不易消化,停在胃里会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喝稀饭配蔬菜更易消化。

    这个是西医所谓的“无菌性脑膜炎”,由大便的浊气上冲到脑导致,也就是说:脑膜炎发病成因除了血里的水不够外,还有一种是大便堵在肠子里。如果大便的浊气跑到心脏,就是奔豚,处方是桂枝加桂汤。

    处方中厚朴、枳实各5钱,大黄4钱,芒硝3钱,枳朴比硝黄量多,然临床上倪师用硝黄多于枳朴,以取其迅捷。

    枳实形似心脏,能入心,同入小肠。厚朴入大肠,能宽肠。若无枳实厚朴,排便时会因干燥无津液而痛,所谓宽肠亦即增润津液。

    倪师的临床用量:厚朴2钱,枳实2钱,大黄3钱,芒硝3钱,六碗煮二碗或三碗煮一碗分两次服。芒硝生用取其迅捷,大便一旦出来了便停余药。

    如何辨症是大承气汤症?

    1、舌苔黄;2、问病人家属“几天没大便了?”;3、腹诊,按压天枢穴,拒按;4、病人会出现拈衣摸床、神昏谵语、弃衣而行、登高而歌的现象。

    以上便是中医治疗痉病的三个处方,仅三个就够用了。

晚上睡觉冷是怎么回事

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