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天一冷脚就肿,用什么中药泡会好

时间: 阅读:5484

天一冷脚就肿,用什么中药泡会好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3-07-25 21:28:10

天一冷就出现脚部发肿,那么针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考虑跟血液循环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您可以使用艾草去泡脚,对于身体状况来说是有调节和帮助的作用的时候也建议在平常的时候多去泡泡脚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6 00:00:56

  • 艾江
    回复
    2023-07-26 00:00:56

    脚寒凉用什么药材泡脚效果最好?为什么?一到冬天,不少人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因为手脚冰凉,许多人备受煎熬,漫漫冬夜躺在被窝里,怎么焐得严严实实的都没用。那么该如何调理这种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要想知道手脚冰凉该如何调理,就必须知道手脚冰凉的起因。其实造成手脚冰凉的原因多数是经络不通畅造成的,而造成经络不通畅的方式通常都是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压力过大,生活当中的不良习惯等造成的手脚冰凉。老年人则是因为上了年纪,各方面的功能衰退,造成的手脚冰凉。既然知道手脚冰凉的原因,那么最好的方式那就是泡脚了,泡脚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刺激足部穴位,去除人体内的湿气,改善睡眠,身体排毒等等。

    泡脚可以用温水进行,但是要想缓解脚寒凉等症状我们可以适当加一些药材来进行泡脚,以下四种药材可谓最佳。

    1、艾叶

    艾叶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我们可以泡脚前,加入艾叶30克进行煮水,待达到泡脚的适宜温度后,开始我们的泡脚环节。

    2、生姜

    生姜同样是有散寒祛湿的功效,具体用法我们先准备一块生姜,把它排扁拍碎,然后放进水中煮开,煮开后可加入适量冷水泡脚即可。

    3、红花

    说到红花的功效那真的是比较广,但红花的主要功效是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所以我们在泡脚的时候,可以将水烧开加入一点红花,泡脚的时候先熏后泡。

    4、党参

    党参有补气虚的作用,我们可以泡脚前加入党参煮开,当然我们泡脚的最佳温度不宜过高也不能过低,最好的泡脚温度是40°左右,然后泡个半小时左右,这样有利于我们补充气血。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26 00:00:56

    你好!

    出现浮肿时,要限制水分和盐份的摄取;为了能排出身体多余的水份,最好多吃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情况严重,而无法痊愈时,必须接受医师的诊断。
    若要服用利尿的药,必须经过医生诊断。利尿成药,要避免使用为佳。
    红豆有很好的利尿效果
    红豆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对于各种浮肿,效果很好。
    若以药效为优先考虑时,不加调味是很重要的。将不加任何调味煮熟的红豆当饭吃,浮肿就会消失,对于营养失调造成的浮肿,尤为有效。不加调味的红豆汤也可治疗浮肿。
    青脆有效的小黄瓜
    成熟的小黄瓜对治疗浮肿也有效果。去除种子的小黄瓜300公克煎汁,一日饮用2~3次,对于初期浮肿,效果不错。
    若要生吃,就须取新鲜的小黄瓜,用布包著榨汁饮用。
    不过,小黄瓜属于较生冷的食物,胃肠易冷衰弱者,最好不要多吃。
    玉蜀黍亦有利尿效果
    玉蜀黍的果实中央部份及须须部份都有利尿作用。浮肿时,饮用须部的煎汁,可促进排尿、消除浮肿、须部在中药上又称玉米须,市面上皆当作中药贩卖。干燥的须部15公克加600公克的水,煎成半量,分3次在饭前或空腹时饮用。
    西瓜的果肉及种子皆有利尿效果
    吃西瓜有利于排尿。但有水分限制的肾脏病患者,需注意摄取量。
    西瓜种子的煎汁也有同样效果,将8公克的种子加600公克的水,煮成半量,一天分3次在空腹时饮用。
    治疗腹水的特效药中,最有名的西瓜黑霜
    从西瓜蒂的部分切开,挖空内部,只余外皮。将大蒜塞入西瓜内部,再将切开的部份盖上,用纸包好,涂了泥土,将周围固定好。然后丢入火的灰烬中持续一整天,最后加入干燥的大蒜磨的粉末即可使用。早、晚1.5公克配白开水服用,极有疗效。
    其他推荐食物
    ·鱼类中,鲤鱼最有利尿效果,又可治浮肿。将鲤鱼切成块状,以小火煮,再加点味噌,是最常见的吃法。不过,盐发的限制也是很重要的,控制味噌的量,味道清淡些是重点。鲫鱼可代替鲤鱼。
    ·蛤蜊或田螺吐砂后,做成汤汁饮用。
    ·碗豆或黑豆等可加佐料煮汤食用。治疗浮肿很有效。
    ·蒲公英可煎可生吃,效果都不错。用干燥的蒲公英叶或根10公克(若是生叶则需30公克),加600公克的水,煮至半量,一日分3次在空腹时饮用。容易浮肿的人在平常可多吃蒲公英叶子做的沙拉、凉拌或配菜。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25 23:23:46

    在寒冷的冬天也是人们容易觉得疲劳的时期,冬季人的新陈代谢会减弱,而在冬天就是泡足浴养生的最好时节,在泡脚水里面加些中药材,能够活血,驱寒,还能够提神,那么,冬季怎么用中药泡足浴养生?用哪些中药足浴好??下面来看看文章是怎么说的。
    1、中药泡足浴养生
    冬季天气渐凉、阳气减弱,中医师表示,人体气血循环易因此受影响而变慢,除了有手脚冰冷、水肿、疲倦等问题,情绪也易感觉低落,不妨泡个温热的足浴,加入小茴香、车前子、黄耆、玫瑰等药材,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外还有暖体、消肿、益气、解郁等效果,泡脚时则可按压太溪穴、涌泉穴等穴位,帮助活血行气、消除疲劳。
    药材置5~10分钟
    以下足浴皆加约1000c.c.水,水温较体温稍高,放入药材待5~10分钟后再泡,每次25~30分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不建议泡。
    泡完擦乳液保湿
    因药汁带颜色,足浴宜洗澡前进行,泡完在洗澡时用沐浴乳将双脚洗净,洗完澡后要于足部擦乳液保湿,补充皮肤流失水分,以免干涩、搔痒。
    暖身体
    茴香生地肉桂浴
    材料:
    小茴香50克、生地50克、肉桂10克。
    功效:
    小茴香理气散寒、温肾暖肝,生地养阴生津,肉桂温经通脉、活血暖体。
    太溪穴
    位置:
    脚踝骨内侧斜下约1公分凹陷处。可促循环、暖体。
    按法:
    以指腹揉按带酸胀感,5~10下为1回合、休息1~2分钟再按,回合不限。
    消水肿
    车前子生姜片浴
    材料:
    车前子50克,以及生姜3片。
    功效:
    车前子利尿排水、渗湿消肿,生姜助发汗、散寒解表、促进血液循环。
    三阴交穴
    位置:
    小腿内侧、足内踝骨往上约4指横幅处。可改善下肢浮肿、月经不顺。
    按法:
    以指腹揉按带酸胀感,5~10下为1回合、休息1~2分钟再按,回合不限。
    增体力
    桂枝黄耆活力浴
    材料:
    桂枝以及黄耆各50克。
    功效:
    桂枝助阳化气、温通经脉,黄耆益气升阳、强壮补虚、增抵抗力。
    涌泉穴
    位置:
    脚趾第2、3趾间下方、脚掌心前端凹陷处。可消除疲劳。
    按法:
    以指腹按5~10下为1回合、休息1~2分钟再按,回合不限。
    缓情绪
    玫瑰荆芥郁金浴
    材料:
    玫瑰、荆芥、郁金各50克。
    功效:
    玫瑰疏理肝气、解郁,荆芥祛风解表、促循环,郁金行气活血、解郁清心。
    太冲穴
    位置:
    脚背大拇趾和第2趾间趾缝往后约3指宽处。可疏肝解郁。
    按法:
    以指腹按5~10下为1回合、休息1~2分钟再按,回合不限。
    饮食少冷做运动
    冷饮、生菜等冷食应少吃,以免不利身体循环及代谢;可做快走、太极拳等和缓运动促进循环、纾压及增体力,每周3~5次,每次15分钟以上。
    2、足浴治疗小偏方
    1、川乌草乌足浴方
    原料:制川乌、制草乌各30克,红花、木瓜、五灵脂各25克,艾叶15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去渣取汁,将汁液倒入浴盆中,待水温适宜时浸泡双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功效:此方具有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功效。
    2、鸡血藤足浴方
    原料:鸡血藤30克,麻黄、制川乌、制草乌、制没药、制乳香各25克,紫丹参、桂枝各20克,白芍、赤芍、地龙、延胡索各15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将药液倒入浴盆中,待药液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功效:此方具有温经通络、活血行气的功效。
    3、透骨草足浴方
    原料:透骨草30克,赤芍、川芎、鸡血藤、五加皮、海桐皮各25克,白芷、红花、伸筋草各15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功效:此方具有舒筋活络、祛风祛湿的功效。
    4、威灵仙足浴方
    原料:威灵仙、当归25克,陈皮、桅子、乳香、没药各20克。
    制法:将上述食材加入适量清水煎熬,将汁液倒人浴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功效:此方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晚上睡觉脚冷是什么毛病

畏寒.怕冷.无食欲,请问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