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心胃穴疼痛按摩起来很酸痛但是刺激神经很
脚心胃穴疼痛一阵阵酸痛,按摩起来很酸爽,但是刺激神经很舒服
最佳回答
感觉脚心和胃穴位出现按摩起来很酸痛的,临床表现情况考虑是身体出现胃炎或者是胃肠道不舒服的一种生理性状态反应表现,进一步配合穴位按摩以及饮食调理促进身体的消化功能代谢。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问题分析:
你好,胃痛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就是胃功能不良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胃胀,胃痛;也与日常生活饮食方面不协调,不规律的饮食导致胃炎,胃溃疡引起胃不适,疼痛现象,
意见建议:
平时注意调理好日常生活饮食,清淡些,多吃些富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等刺激食物,好好调理,可以适当服用达喜,奥美拉唑,
-
西安-杜*
回复不少人因为饮食不当等原因导致胃部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是症状,例如胃胀,胃痛等等,其中胃痛是非常让人难受,很多人出现胃痛的症状后首先就会通过按摩的方式来缓解胃痛。那么胃痛怎么按摩缓解疼痛?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胃痛怎么快速缓解按摩?
1、胃痛怎么按摩缓解疼痛
(1)急性胃痛按揉梁丘穴
位置:位于膝盖外侧端直上约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
按摩方法:按压梁丘穴是,用拇指之间按在穴位上,朝大腿方向用力加压,稍微的刺激是无法止住胃痛的。每次按压20秒,休息5秒后在继续,按到胃痛缓解为止。
(2)按揉足三里
位置:胫骨外侧,在膝盖下方约4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着力,以顺时针方向稍微用力按揉足三里穴约2分钟,然后再以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分别做左右两腿,以局部感觉到酸胀为佳。
可以用来治疗胃痛、腹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不适。
(3)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指宽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稍用力点按内关穴约1分钟,再两手交替按摩,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放散为佳。
可用来治疗胃痛、呕吐、呃逆、胸闷等不适。
(4)按揉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者中指按压中脘穴约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可以用来治疗胃痛、胃胀反酸等不适。
(5)腹部震颤按摩法
可平躺于床上,腹部放松,手指稍微弯曲紧贴于腹部,上下颤动,如雀啄。颤动频率宜每秒3-4次为宜,用力均匀柔和。可从上腹部开始,由剑突下缓缓下行,至肚脐,来回往复移动,如此颤动约十余分钟,便可听到肠鸣音,但腹内气体下行排出,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此法能改善交感神经和植物神经性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增强循环,疏通气血,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腹痛腹胀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2、治疗胃痛小偏方
(1)寒性胃痛
症状表现:表现为受凉或者吃生冷食物所诱发,胃痛突然发作,疼痛较为剧烈,喜欢热敷和热饮,畏寒、口不渴、腹胀、吐酸水等。
1、用10克干姜,胡椒10粒,一起研磨成为细末,然后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2日服完,可以用于,适用于寒性胃痛的人群服用。
2、胡椒7粒,大枣10个(去核),煎汤,调入适量的红糖,喝汤吃枣,每日1-2次,用于寒性胃痛。
(2)热性胃痛
症状表现:表现为胃脘疼痛较为严重,并且有烧灼样感,反酸嘈杂,情绪容易烦躁易怒,并会伴有口干口苦等症状。
1、用瓜蒌皮12克,黄芩3克,加入适量清水煎煮,饮其汤液,每日2剂。适用于胃脘疼痛较甚,内有烧灼感的热性胃痛人群饮用。
2、苦瓜150克,切段后用盐腌制片刻,青果50克,猪肚一具洗净,将上述材料放在一起加水炖煮至猪肚烂熟后即可,喝汤吃肚,适用于热性胃痛。
(3)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
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多因烦恼发怒而引起胃痛发作,胃脘胀满,痛连两肋,打嗝或者放屁后疼痛可稍有缓解。
1、香附10克,苏叶5克,枳壳6克,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每日2剂,适用于气滞型胃痛。
2、佛手5克(干品)切碎,玫瑰花6-10克,用滚开水冲泡10分钟,平日代茶饮用,适用于气滞胃痛。
3、淤血内停导致胃痛
症状表现:表现为胃脘疼痛并且位置固定,疼痛拒按,痛如针刺,或见有吐血、黑便等症状。
1、丹参20克,炒五灵脂、生蒲黄、炒陈皮、全当归各10克,檀香、元胡、甘草各6克,三七粉3克(冲服),将上述材料用水煎煮2次,将两次药液和匀,分2次冲服三七粉。每日1剂,用于淤血胃痛。
2、桃仁10克(去皮尖),生地10克,同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快好时加入桂心粉2克,红糖50克,稍煮片刻后即可,上、下午分食,适用于淤血型胃痛。
(1)食积胃痛
症状表现:因暴饮暴食后引起的胃脘胀满疼痛,打酸臭呃,恶心呕吐,吐后或放屁后疼痛症状减轻等。
1、白胡椒10粒,大黄1克,研磨成细末后用温开水冲服,每日1-2次,用于食滞胃痛。
2、槟榔200克,陈皮20克,丁香,草豆蔻各10克,加水和食盐适量,煎煮至药液近干,停火待冷,将槟榔切成黄豆大小,备用,于饭后嚼食5-10块。
(2)脾胃虚寒疼痛
症状表现:胃脘冷痛,空腹时疼痛可加重,一般在进食后疼痛可缓解,腹部喜温喜按,泛吐清水。
1、黄芪20克,当归、川芎、枳实各12克,良姜10克,炙甘草5克,用水煎煮2次,将两次药液和匀,分2次热服,每日1剂。用于虚寒型胃痛
2、大麦200克,煮汤,羊肉500克,草果5个共煮至羊肉熟烂,将羊肉、草果捞起,余汤与大麦汤合熬至大麦熟透,将羊肉切成小块,放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片刻即可食用,酌量分食。
(3)胃阴亏虚疼痛
症状表现:胃脘隐隐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呈灼痛感,饥不欲食。
1、百合30克,南沙参15克,白芍、甘草各10克,用水煎煮2吃,将两侧药液和均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分2次rerun,每日1剂,用于胃阴亏虚型疼痛。
2、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各10克,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兑入适量冰糖代茶饮用,可用于缓解胃阴不足所引起的胃痛。
-
就是那个人
回复是药三分毒,除了吃止痛药,其实,穴位按摩也是缓解身体各部位疼痛的好方法。下面,我为你找出身上 6 把止痛的钥匙。
头 痛:揉两眉间
这儿有个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按摩印堂穴所在的这个部位有助于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 痛:手助后腰暖
如果你腰酸背痛,不妨尝试一下,双手搓搓后腰,会惊喜发现,腰酸背痛的症状会有立竿见影改善。先将两手对搓发热,紧贴后背脊柱两侧的腰眼处,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肩 痛:提揉肩上 井
很多儿女经常帮感觉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标准动作是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气血,还有一个原因是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症状。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办法。
心 痛:手腕上玄关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钥匙,是内关穴所在。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心脏不好者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按内关穴,对其行点、按能活血通络,止痛。一般需按5分钟。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
胃 痛:点按足三里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痛 经:脚背对点按
痛经让许多女孩子痛苦。按摩哪个部分能缓解痛经?答案就在脚背上,在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这是太冲穴的位置。按揉这个点,具有明显疏肝止痛作用,有助治疗痛经。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
就是那个人
回复这要取决于你点按的办法正确与否。如果你点按的地方准确,力量适中穴位的正常反应应该是酸、困、麻,假如你的反应只有痛,那说明足三里对应的经络有病症或者气血不调理,你只要坚持点按一段时间应该可以恢复的,下面我给你介绍足三里。足三里“足”指下肢,“三”指膝下3寸,“里”指内,故名足三里。
位置:膝下3寸,胫骨嵴外开1横指。
主治:消化不良、胃痛、呕吐、腹痛、便秘、肠鸣、下肢肿胀、神经衰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