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疝气痛用什么中药

时间: 阅读:7734

疝气痛用什么中药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3-07-20 21:15:46

你好,现在看你这个情况是属于气虚引起的,你这个主要就是以补气为主就可以了,建议你适当的可以喝点补中益气这可以喝点升陷汤进行治疗,你这个情况多长时间了了,建议你平时注意饮食清淡的为主,平时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注意不要过度劳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1 00:00:27

      手术治疗疝气对人体存在伤害,而中医治疗疝气相对而言有一定优势,那么疝气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治疗疝气方法

      1枳壳鸡蛋汤治疝气

      腹外疝俗称?小肠串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的某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变。本病属中医?疝气?范畴,多因寒湿或湿热之邪滞于厥阴肝经,经脉不利所致。笔者临床验证,服用枳壳鸡蛋汤治疗有良效。

      取枳壳60克,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两个放入其药汁内煮,至蛋熟后将蛋壳敲碎,药汁与蛋一次顿服,每日一剂。一般服药5剂可愈。

      此方具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可治疝气(腹股沟斜疝)。孕妇及气虚者慎服。

      2小儿疝气的中医治疗

      疝是指体内脏器(如小肠)穿过较薄弱的隔膜进入异位体腔所形成的一种疾患。根据疝所发生的部位,一般常见的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根据其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疝等。小儿最易发生的是腹股沟斜疝,尤以2岁左右的男性小儿为多见。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常与先天因素有关。当疝症发生时,在患儿腹股沟一侧或是两侧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肿块突出或进入阴囊,此时若患儿咳嗽,肿块处可触及有膨胀性冲击感,患儿安静平卧时,肿块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这种疝大多属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在小儿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都能自愈。若非手术治疗,一般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推拿等方法。现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元桂1克,升麻3克,吴茱萸3克,桔核2克,荔枝核2克,金铃子2克,青木香1克(以上为一日量),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半月为一疗程。

      黑色大蜘蛛(去头去足焙干)10克,桂枝尖20克共研成细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每次以每公斤体重0.2克的用量用开水或稀饭送服,早晚各1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小茴香3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天2次。

      针灸、推拿法需到医院视患儿具体情况治疗。对于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小儿疝气且病情较重者,当以手术治疗为宜。平时尽量避免小儿气恼吵闹,疲劳、受凉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病症。当疝气发作时,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并可小心轻压疝的下端,协助复位。

      3治老年疝气验方

      小茴香18克,稍研碎,每次用6克,放入陶瓷茶杯内,倒入沸开水100毫升,盖火局10分钟,待微温一次服完。15分钟后,再用沸开水100毫升冲服第二次。服后即仰卧,两下肢并拢,膝关节半屈曲,静卧40分钟,若疝块不回复,次日再服一次,一般服用1~3天见效。

      水果核治疝气

      疝气俗称?小肠气?,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本病多以气痛为主症。

      荔枝核治疝气

      荔枝核、大茴香各等份,黄酒适量。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焦,捣碎,研末。每服5克,温酒送下。或荔枝核15克,焙干为末,空腹白糖调服。

      龙眼核治疝气

      龙眼核(去皮)炒黑研末,每次5~10克,早晚用高粱酒送服。或龙眼核洗净,焙干为末。每日9克,黄酒送服。

      橘核治疝气

      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小茴香5克,川楝子10克。水煎服,日两次。

      柑核治疝气

      柑核50克,金橘两个,红皮蒜两头,白糖50克。水煎服。

      樱桃核治疝气

      樱桃核(陈醋炒)60克,研细末。每次15克,开水煎服,每日3次。

      枇杷核治疝气

      枇杷核10~20克(杵碎),水煎服,每日两次。

      芒果核治疝气

      芒果核50克,柴胡9克,川楝子9克,白芍30克,枳实9克,荔枝核30克。水煎服,每日两剂。

      中医治疗小儿疝气的偏方

      偏方一:疝气痛。用茴香籽炒过,分作二包,交替熨患处。

      偏方二:疝气痛。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籽(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偏方三: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籽,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偏方四: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偏方五: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偏方六: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偏方七: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偏方八:疝气痛。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偏方九: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偏方十:男子疝气偏坠。用大黄末调醋涂患处,药干即换。

      1. 取生姜汁25克。先给患儿洗澡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每日2次,连用3、4天,以后不再复发。

      2. 用粗食盐半斤炒热后,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每日1次,最好睡前用,连用4、5天有特效。

      3. 取黑胡椒7粒,面粉、醋各适量。将黑胡椒捣烂,加醋和面粉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纱布上。贴于会阴部,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连用2--3次有奇效。

      4. 用鸡蛋2个,醋250毫升。将鸡蛋用醋浸1日,再将醋蛋同煮至醋剩一半。趁热吃蛋喝醋,每日1次。食后汗出效果更好。

      疝气按摩哪些穴位

      揉外劳宫2分钟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揉,称揉外劳宫。揉100~200次。

      推补肾2分钟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沿着小指从指根一直推到指尖,推100~300次。

      推补脾2分钟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间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捣小天心5分钟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甲掐揉之,称掐揉小天心;用食指或中指微曲,以指尖或指间关节捣之。

      作用:清热,镇静,利尿,明目。

      疝气疾病症状

      1、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2、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3、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4、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

      5、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猜您感兴趣:

    1. 1岁男孩疝气怎么治疗

    2. 中医治疗疝气的偏方

    3. 疝气最佳治疗方法

    4. 治疗疝气有什么相关药方

    5. 民间秘密治疝气秘方

    6. 老人疝气中医治疗方法

    7. 小儿疝气的治疗偏方

    8. 治疗疝气的药物有哪些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1 00:00:27

    【方一】导气汤

    【组成】槟榔10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木香6克,枳壳9克,小茴香5克,橘核10克,荔枝核12克,川楝子10克,路路通10克。

    【功用】疏肝理气。

    【主治】腹外疝肝气郁滞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天台乌药散

    【出处】《医学发明》

    【组成】天台乌药18克,木香、炒小茴、青皮各6克,高良姜9克,川楝子12克,巴豆10克,槟榔9克。

    【功用】温化寒湿,疏肝理气。

    【主治】治寒凝肝脉,气机阻滞所致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睾丸,喜暖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或弦。

    【方解】方中主药乌药行气疏肝,散寒止痛;辅以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青皮疏肝调气,木香行气止痛;佐以槟榔直达下焦,行气化滞而破坚,川楝子与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减川楝子之寒,又增行气散结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解寒凝,疏气滞,调肝络,止疝痛之功效。

    【药理】加速肠壁血液循环,降低小肠紧张性,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镇痛,消胀。其中乌药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蠕动,排出积气,促消化液分泌;木香对抗和松弛肠痉挛;小茴香排出腹气,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槟榔增强肠蠕动,有致泻效应;高良姜健胃,兴奋肠管;青皮促消化液分泌,排肠内积气;巴豆促进肠蠕动,导致腹泻,增加胆汁和胰腺分泌;川楝子镇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补中益气汤

    【出处】《脾胃论》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当归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升麻、柴胡各3克。

    【功用】补中益气。

    【主治】腹外疝气虚下陷型。

    【方解】方中主药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辅以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佐以陈皮理气和胃,当归补血活血,取其补而不滞,气血相生;使以升麻、柴胡升清举陷。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

    【药理】增强内脏肌张力,纠正贫血,护肝;解热,抗金葡球菌,抗癌,抗放射线损伤。其中黄芪、人参、白术促进白蛋白合成,降低麝香草酚浊度,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加机体耗氧量,增强心脏收缩力,升高红、白细胞及血色素。白术护肝,防止肝糖元减少;当归抗贫血,抑凝血,调节子宫肌张力;陈皮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肠气排出;柴胡、甘草抗肝损害。柴胡加强回肠收缩,升麻兴奋膀胱和未孕子宫。升麻、柴胡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柴胡抗病毒,抗过敏。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暖肝煎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枸杞子各9克,乌药、小茴香、茯苓、生姜各6克,沉香、肉桂各3克。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逐瘀。

    【主治】腹外疝治肝肾阴寒所致少腹冷痛,疝气痛,下元虚冷,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方中主药肉桂大热,暖肝温肾,散寒止痛。小茴香暖肝散寒,行气止痛;辅以当归补肝养血,枸杞子补养肝肾,乌药、沉香行气散寒止痛;佐以茯苓渗湿健脾,生姜温散寒凝。诸药合用,温补肝肾以治其本,行气散寒以治其标,以温下元,散寒凝,畅气机,睾丸、少腹冷痛自愈。

    【药理】解热,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平滑肌痉挛。其中乌药、小茴抑制平滑肌痉挛,排肠积气,促消化,缓疼痛;肉桂扩张皮肤血管,促汗腺排泄,解热镇痛;沉香调节胃肠蠕动;枸杞子护肝保肝,提高免疫力;当归抗贫血,抑制平滑肌痉挛,茯苓镇静,抗溃疡,降低胃酸分泌。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橘核疝气丸

    【主治】腹外疝气滞型。

    【用法】每次5~10丸,每日3次。

    【方六】外治疗法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生香附60克(粗研末),食盐60克。

    【主治】腹外疝。

    【用法】酒醋炒热,布包频熨患处。

    【方七】外治疗法

    【组成】阳和解凝膏掺黑褪消或桂麝散。

    【主治】腹外疝。

    【用法】外贴患处。

    【方八】外治疗法

    【组成】伤湿止痛膏。

    【主治】新生儿腹股沟斜疝。

    【用法】二手指捏拢疝孔,再用伤湿止痛膏贴紧,再用丁字带固定。

    【方九】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小茴香15克。

    【主治】腹外疝。

    【用法】煎汤内服,每日2次。

    【方十】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荔枝核15克,黄芪15克。

    【主治】腹外疝。

    【用法】煎汤内服,日1剂。

    【方十一】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白头翁。

    【主治】阴疝。

    【用法】不限多少,捣之,随肿处敷一宿。

    【方十二】

    【出处】流传民间和医界

    【组成】干丝瓜瓤烧末。

    【用法】每服6克,热黄酒下。

  • 姜齐
    回复
    2023-07-21 00:00:27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橘核木香治疗

    橘核,木香,荔枝,柴胡还有厚朴各10克,川楝子,白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加水煎服。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当归茯苓汤治疗

    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温经散寒,清热利溼,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青盐雄黄治疗

    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子50粒,共研成细末,分成5份,每次讲一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一天换一次,内服外敷同时进行,轻者一次,重者两次可治愈。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茯苓白术桂枝汤治疗

    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荷梗治疗

    这个特效方是针对腹股沟直疝的,用荷梗即藕杆,不拘数,泡水,经常饮用,病好为止,每天一次,干梗切碎洗净100到150克,熬一碗水。30分钟即成,初得愈快,陈病较慢。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丝瓜瓤治疗

    到中药店买丝瓜瓤2根,剪成数段,每次用几段放在药锅中煎熬半小时,每日当水饮用(不加任何东西),两周后即可治愈。以后曾有几个小孩照方治疗都除了根,大人病情较顽固,治疗时间要长些。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红皮蒜治疗

    红皮蒜2头,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两碗,煮成一碗。顿服。可消肿止痛,用治疝气疼痛异常。

    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荔枝冰糖治疗

    每天用干荔枝(鲜荔枝也行)5至6个去壳用水煮20分钟,加冰糖(小粒的5至6块)再煮10分钟( 可以连煮3 次)。每天当水饮用,3至4个月后可治愈。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20 23:23:17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岔气这个名词,其实岔气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胸肋痛,是一种很常见的不适现象,出现岔气症状之后,会引发背部或者肋骨两侧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对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治疗岔气的偏方都有哪些呢?

    治疗疝气的偏方大全?

    疝气是非常容易在小孩子身上出现,小偏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有效,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是可以使用小偏方,疝气也可以用偏方治疗,那么,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有哪些?

    橘核,木香,荔枝,柴胡还有厚朴各10克,川楝子,白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加水煎服。

    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子50粒,共研成细末,分成5份,每次讲一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一天换一次,内服外敷同时进行,轻者一次,重者两次可治愈。

    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这个特效方是针对腹股沟直疝的,用荷梗即藕杆,不拘数,泡水,经常饮用,病好为止,每天一次,干梗切碎洗净100到150克,熬一碗水。30分钟即成,初得愈快,陈病较慢。

    到中药店买丝瓜瓤2根,剪成数段,每次用几段放在药锅中煎熬半小时,每日当水饮用(不加任何东西),两周后即可治愈。以后曾有几个小孩照方治疗都除了根,大人病情较顽固,治疗时间要长些。

    红皮蒜2头,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两碗,煮成一碗。顿服。可消肿止痛,用治疝气疼痛异常。

    每天用干荔枝(鲜荔枝也行)5至6个去壳用水煮20分钟,加冰糖(小粒的5至6块)再煮10分钟( 可以连煮3 次)。每天当水饮用,3至4个月后可治愈。

    腹股沟疝气症状?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尽快发现疾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就必须了解疾病的症状,在得到症状初现的信号后尽快赶往医院,防止病情被延误。那么腹股沟疝气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一、包块。在发病后患者的腹股沟处会有包块出现。一般患者站立行走时包块比较明显,在安静休息时包括会暂时消失。时有时无的包款会带给患者身体上的不适,在初期时,大部分患者经过休息身体不适可获得缓解。

    二、消化系统症状。腹股沟疝气是腹部某器官从原来的位置,跑到了另外的位置而引起的一种症状,通常小肠、结肠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所以肠道组织位置改变,会引起患者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因此而体质下降。

    三、生殖泌尿系统症状。人们的生殖泌尿系统与腹股沟非常临近,所以当,腹股沟疝气发生后,生殖泌尿类的疾病在此时更易出现。幼儿如果发生腹股沟疝气,其生殖器的正常发育会受到影响,成年人则会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老年人则会产生尿急,尿频,尿多等等一系列泌尿系统的症状。

    四、小肠坏死、肠梗阻。当疝于小肠,结肠内嵌顿,无法回纳到腹腔就可造成这两种现象,同时患者还会有剧烈腹痛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对生命健康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有疝气服什么中成药

疝气可以用什么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