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疝气用什么中药
小肠疝气用什么中药
最佳回答
你好,现在看你这个首选的治疗方法不是中药进行治疗,这个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进行治疗,你这个情况多长时间了,现在用的什么药物,这个中药一般是手术后喝汤剂调理,建议你适当的可以喝点补中益气丸或者可以汤剂进行治疗,建议你平时注意不要过度劳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
姜齐
回复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橘核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橘核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橘核丸和茴香橘核丸那个好2、盐橘核是什么?吃了盐橘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3、橘核的功效与作用4、桔核有哪些功效作用橘核丸和茴香橘核丸那个好橘核丸具有行气止痛、软坚散结的功效,茴香橘核丸具有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的功效。
你的睾丸有硬块,适应服用行气止痛、软坚散结的橘核丸。
而茴香橘核丸行气消肿有余,软坚散结不足。
所以,根据你的病症,服用橘核丸比较对症。
附:橘核丸的主要成份为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桃仁、厚朴、姜、木通、炒枳实、延胡索炒、桂心、木香。
常用于治疗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
茴香橘核丸的主要成分为小茴香、八角茴香、橘核、荔枝核、补骨脂、肉桂、川楝子、延胡索、莪术、木香、香附、青皮、昆布、槟榔、乳香、桃仁、穿山甲。
常用于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寒疝,症见睾丸坠账疼痛。
对鞘膜积液有很好的效果
盐橘核是什么?吃了盐橘核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干燥种子呈卵形或卵圆形,一端常成短嘴状突起,长约7~10毫米,短径约5~7毫米。
外种皮淡黄白色至淡灰白色,光滑,一侧有种脊棱线,自种脐延至合点,质脆易剥落。
内种皮膜质,淡棕色,紧贴于外种皮之内。
种仁两片,肥厚,富油质。
微有油气,味苦。
以色白,饱满、子粒均匀者为佳。
盐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1、橘核,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收集,洗净,晒干。
表面淡黄白色或淡灰白色,光滑,一侧有种脊棱线,一端钝圆,另端渐尖成小柄状。
2、外种皮薄而韧,内种皮菲薄,淡棕色,子叶2,黄绿色,有油性。
气微,味苦,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主治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癖等病症,但体虚患者要慎用,
一般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乳腺炎。
3、橘核丸多品种且作用功效又因人而异,建议还是去正规的三甲医院检查看看,听医生专家的指导来治,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吃橘子时的橘核能吃吗有什么功效
可以肯定的是,橘子的核是可以吃的。
橘核,别名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
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
明代医家倪朱谟《本草汇言》记载:“橘核,疏肝、散逆气、下寒疝之药也。
”《日华子本草》又言橘核能够:“治腰痛,膀胱气,肾疼。
炒去壳,酒服良。
”清代医家汪绂在《医林纂要》记载橘核能够:“润肾、坚肾。
”由此可见,橘核可用于治疗疝气、腰痛、肾虚诸症。
现在临床将橘核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将橘核碾成细末,以25%酒精或一般甜酒、白酒调湿,均匀铺于纱布上,敷于炎症处,干燥后即须更换。
严重病例可另用橘核1两,加白酒或甜酒1两,水2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每天3次,每次口服20毫升。
还用于治疗睾丸肿胀、疼痛,代表方就是橘核丸,若寒甚者,加用吴茱萸10g、小茴香10g,增强温中散寒之功;若瘀血重者,加用三棱10g、莪术10g、土鳖虫10g,增强散瘀止痛之功;若寒湿郁而化热,阴囊红肿疼痛者,去肉桂,加用黄柏10g、土茯苓10g、车前子10g,以增强清热利湿之功等。
橘核尚可治疗腰痛,用橘核10g、盐杜仲10g,炒熟、研末,用酒送服。
由于橘核具有理气、散结的作用,因此,孕妇、月经量多、虚症患者忌服。
中药饮片桔核和盐桔核一样吗
是一样的。
又叫“橘核”。
就是南方的柑桔的种子。
比“小豆”大一点点,是长圆形的内核。
每个里面是好几瓣像月牙形状的柑桔瓣,每瓣里面有几颗柑核种子。
该药的性味苦、温。
主要用于理气、散结、止痛。
一般用于“疝气”。
和“杜仲”在一起泡酒,可以治疗腰痛。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橘核是橘子的果核,味道是苦的,但它是一种药材,性微温味苦平,功专理气散结止痛,对胀痛、疝气疼痛、结块胀痛、腰痛等有良效。
下面来看看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1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橘核是橘子的果核(种子),性微温味苦平,功专理气散结止痛,对睾丸胀痛、疝气疼痛、乳房结块胀痛、腰痛等有良效。
橘核的功能与主治:
理气,止痛。
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膀胱气痛。
①《日华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气,肾疼。
炒去壳,酒服良。
"
②《纲目》:"治小肠疝气及肿痛。
"
③《本草备要》:"行肝气,消肿散毒。
"
④《医林纂要》:"润肾、坚肾。
"
橘核的应用与药方: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乳腺炎。
将橘子仁碾成细末,以25%酒精或一般甜酒、白酒(适当稀释)调湿,均匀铺于纱布上,敷于炎症处。
干燥后即须更换。
严重病例可另用橘子仁1两,加白酒或甜酒1两,水200ml,文火煎至100ml,每天3次,每次口服20ml。
对已有明显脓肿形成的病例,除使用上述方法外必须切开引流。
共治疗49例,均获满意疗效。
在15例住院病人中,除5例已有脓肿形成外,其余10例早期患者用药后1-3天炎症即消失。
附方
①、治四种颓病,卵核肿胀,偏有大小;或坚硬如石;或引脐腹绞痛,甚则肤囊肿胀;或成疮毒,轻则时出黄水,甚则成痈溃烂: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一两,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半两。
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虚寒甚者,加炮川乌一两;坚胀久不消者,加硇砂二钱(醋煮),旋入。
(《济生方》橘核丸)
②、治乳痈初起来溃:橘核(略炒、五钱,黄酒煎,去滓温服,不能饮酒者,用水煎,少加黄酒。
(《光华医药杂志》(3)6:53,1935)
③、治腰痛:橘核、杜仲各二两。
炒研末,每服二钱,盐酒下。
(《简便单方》)
④、治酒齄风,鼻上赤:橘子核(微妙)为末,每用一钱匕,研胡桃肉一个,同以温酒调服,以知为度。
(《本草衍义》)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2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散,寒橘核味苦,苦能泻能燥,性平偏温、温能散寒,散降逆气,入肝肾二经,肝主疏泄,喜条达,对因寒所生之病,对阴疝肿痛,下坠效果甚佳。
对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橘核可治腰痛肾痛
橘核有良好的止痛功效,对人类的肾痛和腰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时可以把橘核去掉外壳,放在锅中炒制,炒好以后用酒送服,止痛的效果特别出色。
橘核能治乳腺炎
橘核对女性的急性乳腺炎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可以把橘仁加工成细末,再加入百分之二十五浓度的酒精调匀,然后铺在纱布上,直接外敷发炎的部位,在药膏干燥以后就再次更换,连用三到五天以后,女性的乳腺炎症状就能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禁忌注意:
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3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1、理气止痛
橘核是一种能理气止痛的中药材,它能加快人体内气血循环,也能防止人体内出现气血阻滞,对人类经常出现的腹部胀痛和胸内胀满等不良症状都有良好的缓解作用,需要时人们可以把它入锅炒熟盐成细末后直接口服。
2、提高肾功能
橘核还是一种能入肾经的中药材,它能提高肾功能,也能缓解人类,对人类因肾功能减退和导致的腰膝酸软,腰腿疼痛以及头晕目眩等症都有良好预防作用,另外男性阴导致性功能减退时,及时服用一些橘核,也能让症状好转。
3、消炎杀菌
胃中含有丰富挥发油和生物碱,这些都是天然药用成分,他们能消灭人体内的敏感菌和真菌,并能抑制人体内严重滋生,用它煮水喝能起到抗炎抗病毒的重要作用,而在临床上它还能用于人类气管炎咽喉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效果特别明显。
橘核的禁忌
橘核是一种比较常见而且药用功效十分出色的中药材,它性质温和无毒但在服用时也有一些禁忌,因为这种中药的外壳比较硬,它不适合直接口服,如果直接口服会损伤人体,胃肠黏膜容易造成胃肠受损,会影响人类消化系统健康,另外橘核还禁忌过量服用不然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桔核有哪些功效作用橘核主要成分有柠檬苦素、黄柏酮、诺米林、腺苷、橙皮苷、软脂酸单甘油酯。
1、橘核内含有的黄柏酮成分,有增强离体兔肠张力和振幅的作用。
2、橘核里含有柠檬苦素:具有驱虫、抗溃疡、降血糖作用,还能使肠管弛缓。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由化学物质引起的肝癌、小肠癌、口腔癌和胃癌等。
3、橘核在体外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能使致癌化学物质分解,抑制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能使人体内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阻止致癌物对细胞核的损伤,保护基因的完好。
4、橘核具有抑制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对胃癌有防治作用。
关于橘核丸的功效与作用和橘核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
李雲松
回复治疗
患小肠疝气后可根据年龄、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有无其它疾病等按如下程序选择治疗方案:
⒈婴幼儿1岁之内可观察,选用疝带治疗。如果病情不太严重,用这种方法婴幼儿约90%可获得治愈,避免手术。儿童疝气可采用单纯的中药疝气袋疗脐疝袋法治疗即可治愈各种腹股沟疝气和脐疝。
⒉大多数病人则应考虑手术疗法。
⒊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以在回纳疝内容物后,用医用疝带阻止疝块突出。但是长期使用疝带可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的肥厚坚韧而增高疝嵌顿的发病率,并促使疝囊与疝内容物发生粘连,对手术治疗造成困难。
⒋如有疝气嵌顿,应急诊治疗。
建议:一般均需由专科医生诊治后再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⒌中药疗法:中药橘核丸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适用于中老年人。
⒍中药疝气袋脐疝袋疗法:能迅速起到温阳散寒,理气生肌之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肌肉(筋膜)新陈代谢,促进疝环口周围肌肉与筋膜增长,加速内环口的闭合,以达到治愈目的
⒎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适用于中青年患者)。
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
-
平淡之
回复1.黄荆子适合人群: 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
2.食疗作用: 黄荆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肝经;气香行散;具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止痛的功效;
黄荆子做法指导:
1. 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黄荆子炒,水煎服。
2. 治流感,咳嗽,风湿痛,发热身疼。黄荆子、蔓荆叶、千里光各10克。与冰糖共研细末。每次10至15克,每日2至3次,开水冲服。
3. 治哮喘。黄荆子6至15克,研粉加白糖适量,每日2次,水冲服。
黄荆子香附散的制作材料:
主料:黄荆子30克,香附60克。
教您黄荆子香附散怎么做,如何做黄荆子香附散才好吃 将黄荆子、香附(制)用童便炒,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镇咳、平喘:黄荆子煎剂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小鼠离体肺灌流实验也表明,煎剂可解除除气管、支气管痉挛。黄荆子作用较黄荆根强,不同提取物,以含黄酮及强心甙部分效力较好。
2.抗炎作用:黄荆子种子得到的新的抗炎物质50mg/kg口服,对水肿的抑制率达 40.6%而对照药物布洛芬50mg/kg的换制率为 63.2%。黄荆子脱脂种了的氯仿提取物500mg/kg口服,对大鼠角叉菜胶的所致足肿胀有显着才抑制作用,抑制率达34.8% ,分离到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以50mg/kg口服,抑制率为18.7%-34.3%。
3.对生殖器官的影响:从黄荆子种子中得到的富含黄酮成分以10mg/kg给去势青春期前雄犬腹腔注射30d或给予成年健康雄犬60d,每隔1d音独给予或者与丙酸睾缺乏精子。睾丸和附睾中蛋白 、唾液酸、RNA含量均明显减少,反映出雄激素活性降低;而睾丸胆固醇、磷酸酯酶活性升高明,去势可引起附睾体积和重量的减少。以黄酮成分治疗可引起附睾细胞高度降低。黄酮与丙酸睾酮合用,对去势青春期前大鼠和成年健康大鼠,可维持精子活力,使附睾生理功能相对正常,并明显提高附睾细胞高度。从中分离到5,7,3’-三羟基-6,8,4’-三甲氧其黄酮10mg/kg腹腔注射45d,可使狗睾丸和附睾湿重减少,附睾细胞水平上的曲细精管直径和曲度减少,提示它对雄激素依赖性结构的敏感性。精子生成缺乏不影响代谢和性欲。药物对狗间质细胞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影响。5,7,3’-三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有雌激素活性。在3d的子宫亲和力试验中,60mg/kg和120mg/kg剂量可使小鼠子宫湿重增加,但是与17β-雌二醇相比,雌激素样作用极弱。它还可抑制17β-雌二醇亲子宫作用。该化合物以每只60mg/kg、120mg/kg给怀孕小鼠从怀孕第4-6d口服,表现出100%抗着床作用,但若从怀孕第8-10d口服,仅有50%抗着床作用。
4.抗微生物作用:黄荆子煎剂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煎煮时间延长效果会更佳。黄荆子煎剂能杀灭疟原虫环状体。黄荆了抗菌效力不强,它对气管炎的作用主要是促进呼吸道炎症分泌物的吸收,而非抗菌消炎作用。
5.其他作用:黄荆子炒后粉碎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哺乳母猪,可以预防仔猪白痢,使其发病率下降 29.8%,同时能提高仔独断乳窝重;饲喂皱鸡能增强其抗病力,成活率提高12.87%。黄荆挥发油以0.21ml/(kg·d),给予正常小鼠,连续6d,对腹腔巨噬细胞活力有显着提高。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摘果实,晾晒干燥。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一般的有,黄荆子适宜治疗:袪风,袪痰,镇咳。黄荆叶适宜治疗:解表,止疟,消暑。黄荆根适宜治疗:袪风温,利关节。
【注意】凡湿热燥渴无气滞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1)取粉末(40目)1g,用石油醚脱脂后,再以乙醇10ml浸泡4-6h,滤过,浓缩滤液到1ml,分置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镁粉、年轻酸锌粉试剂,依次显现橙黄色和樱红色(检查黄酮)。
(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1g,加石油醚5ml,滤过,浓缩到 0.5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牡荆内酯加石油醚制成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2)展开,展距10cm。用2%香草醛硫酸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继为蓝色最终成为稳定的浅红色。
化学成份
种子含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5-氧异酞酸(5-oxyisophthalic acid),3β-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7-羧酸(3β-acetoxyolean-12-en-27-oic acid),2α,3α二羟其-5,12-齐墩果二烯-28-羧酸(2α,3α-dihydroxyoleana-5,12-dien-28-oic acid),2β,3α-二乙酰氧基-5,12-齐墩果二烯-28-羧酸(2β-3α-diacetoxyoleana-5,12-dien-28-oic acid),2α,3β-二乙酰氧其-18-羟基-5,12-齐墩果二烯-28-羟酸(2α,3β-diacetoxy-18-hydroxyoleana-5,12-dien-28-oic acid),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基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甲醛[6-hydroxy-4-(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3,4-dihydro-2-naphthaldehyde],还含蒿黄素(artemetin) 及葡萄糖(glucose),以及5,7,3’-trihydroxy-6,8,4'-trimethoxy flavone)。种子油非皂化成分有:5β-氢-8,11,13-松香三烯-6α-醇(5β-hydro-8,11,13-abietatrien-6α-ol),8,25-羊毛甾二烯-3β-醇(lanostan-8,25-dien-3β-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正-三十三烷(n-titriacontane),正-三十一烷(n-hentriacontane),正-三十五烷(n-pentatriacontane),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等C36-C37烷烃,其脂肪酸成分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及硬脂酸(stearic acid)等。 黄荆浸析液含-羟基苯甲酸 、阿魏酸(ferul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及丁香酸(syringicacid)。黄荆挥发油含桉叶素(cineole),左旋-香桧烯(sabinene),α-蒎烯(a-pinene),樟烯(camphene),β-丁香烯(β-caryophellene),玷(王巴)烯(copaene),薁 (azulene)及柠檬醛(citral)等。
出处
1.《玉环志》:消食下气。
2.《草木便方》:养肝,利窍,坚齿,聪耳明目。止带浊。疗风痹,颓疝。
3.《广州植物志》:祛风、涤痰、镇咳。用代茶叶,有解暑之功。
4.《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5.《四川中药志》: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