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疝气可以中药冶疗吗

时间: 阅读:7546

疝气可以中药冶疗吗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3-07-20 10:18:09

一般疝气是可以用中药治疗的,具体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轻重来判断,在用药期间一定要戒烟戒酒,平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熬夜,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可以使疝气患者恢复的快。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0 13:13:43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0 13:13:43

    疝气 病因症状腹腔内脏器经腹壁肌肉薄弱处向体表突出形成本病,在男性可由腹股沟向阴囊突出一圆形或梨状肿秀;在女性,肿物可出现于大阴唇部,平卧时肿物回缩消失,一般仅有坠胀感,较大的疝可有时显牵引痛。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常由腹壁薄弱(年老久病,肥胖所致的腹壁肌肉萎缩等)或腹内压增高(长期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腹水等)所致。自疗注意事项(1)早期治疗。(2)积极治疗影响本病发生的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等。自治疗法1.成药自疗法(1)疝气内消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2)桔核丸,每日2次,每次服9克。(3)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每次9克。2.验方自疗法(1)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吴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2)向日葵1棵,水煎后红糖冲服。(3)乌药、升麻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疝气肿痛。(4)杉树球8个,用水煎服,每日1剂。3.饮食自疗法(1)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用于本病气虚者。(2)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3)全蝎一个研末,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4)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5)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者。(6)大葱、紫苏各适量,石灰袋1个,大葱、紫苏加水煮开后,待温热时浸坐15-2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即愈。(7)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本方用治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温暖下元之功效。(8)红皮蒜2只、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治疝气疼痛异常,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9)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10)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4.外治自疗法(1)吴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克,烘干研末,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气海、中极穴。(2)肉桂10克、研末醋调,纱布包后敷脐部。(3)蓖麻仁7粒研碎,面粉适量,水调成膏,敷健侧涌泉贴在右侧腰部,右侧疼痛贴在左侧腰部。5.其他自疗法(1)熏药:灯笼草30克,煎汤熏洗,每日1-2次。(2)药垫法:川椒30克、小茴香30克、灶心土500克。将川椒、小茴香研为细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匀,棉布包裹,制成坐垫,坐其上。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20 13:13:43

    外科常见的疝气有腹股沟疝气,一般是由于肌肉筋膜薄弱或鲜甜腹壁缺损所造成的,疝气的治疗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小儿疝气一般是先天因素导致的,那么,治疗疝气有几种方法?疝气怎么治疗最好?接下来,一起来了解关于疝气的治疗吧!
    1、治疗概述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途径,目前,手术治疗是根治疝气的唯一方法,目前,此类手术效果已得到良好的验证。正规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复发率已不到1%。
    非手术治疗疝气较慢,对阻止疝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轻度的疝可试用非手术治疗。因为人体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能逐步褪化,靠本身再加强确实比较困难。中老年人可选用做辅助治疗。儿童疝因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保守疗法
    保守治疗主要有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两类。
    3、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
    4、疝气带疗法
    疝气带疗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缺点是只能治疗可复性小肠疝,无法治疗水疝。
    疝气治疗带是疝气患者最为安全有效的专科器械用品,主要是通过器械固定后,才能起到辅助治疗,而达到目的,本产品具有不手术、不住院、花费低、无痛苦、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不妨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
    使用方法
    束带通过会女性私处穿过,分别连接腹前部和腰带(束带穿过会女性私处时,不要压住阴囊和睾丸)。首先把疝气患者腹股沟内或阴囊内的肿物回纳入腹腔后(让患者平卧在床上轻轻用手回),把一号球托放在患者的腹沟内环(束带和腰带在腹前的交界处)固定在束带及腰带交界处。起到温阳散寒漏出物回纳的作用。二阶段再放至二号球托而达到理气生机和巩固治疗的目的,如双侧都有疝气的分别把一号和二号球托放至亦可。
    5、注意事项
    1.药带用过后要在太阳下晒晒。
    2.棉布带子可以用水洗,但中药包不能用水洗。
    3.要24小时不间断戴着疝气药带(洗澡时拿下来)。
    4.在治疗期间不要把治疗带中药包部位尿湿了(尿里的病菌不利于治疗),如果尿湿了就无法再使用。
    6、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
    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
    双层修补装置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原理:
    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整体构造包括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及一连接中轴,网具的中轴用来堵住疝气缺口,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可贴覆在受损腹壁的内外侧,运用水坝修补的抗压原理加强抗压力,可挡住腹壁的压力,不会导致腹壁拉力增加,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复发的可能性。经过三年的追踪显示,使用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网片的患者复发率低于0.05%以下,且兼有手术时间短、疼痛度低、复原速度快等优点,通常患者手术后只需住院1-2天,可以快速回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此手术目前属自费项目。
    人工网片的选择:
    该手术过程中会选择轻质量人工网膜(lightweightpartiallyabsorbablemesh),该网膜为运用现代科技而发展的新型态网膜,起源自欧洲,可以使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其主要特色为部分材质可吸收,孔洞大,使得异物残留较少,易形成较具弹性并切合腹壁结构的结痂组织。
    使用一般传统的疝气网膜,病患往往会抱怨因腹壁活动性受限所引起的长期疼痛感,或者是有感受到疝气网膜的异物感,然而,较大的孔洞及部分可吸收的材质,使得轻质量人工网膜减少了网膜在人体内的份量,也减少了在网膜植入人体后所引起的组织炎性反应。
    手术操作:
    整个手术采取局部麻醉,偶尔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很少应用全麻。多年手术应用显示该手术术后没有进一步的并发症,没有患者发生严重的或持久性的术后疼痛,手术的复发率较低。
    7、术前护理
    减少活动或减低体重可暂时的舒缓症状。穿戴疝气托带(束腹带)也可暂时的舒缓症状。无论如何,唯一的治疗还是手术。接受疝气手术有两个理由:矫正或防止危险的绞窄性疝气,及消除会干扰你日常活动的疼痛。适当外科手术的选择能够给病人最少的术后不适,快速复原及症状解除。
    8、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方面:
    (1)手术后2-3天伤口会有些紧绷疼痛感,此乃正常现象
    (2)返家后伤口请保持清洁干燥,伤口以美容胶覆盖
    2.饮食方面:
    (1)可增加乳制品、蛋、鱼肉等高蛋白质摄取,可促进伤口愈合
    (2)每日水分摄取至少2000cc或多吃蔬菜水果,可预防便秘
    3.日常生活方面:
    (1)突然咳嗽用力或活动时以手压住伤口,可减轻腹部用力造成伤口疼痛
    (2)手术后三个月内避免腹压上升之活动:如咳嗽、用力解便、提重物、长时间上下楼梯、登山、骑脚踏车、骑摩托车及跑步等剧烈运动
    4.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请依照医师指示按时服药
    5.有下列情形请立即返诊:
    (1)发烧
    (2)伤口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等发炎现象
    (3)持续性呕吐或伤口剧痛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
    以上就是对“治疗疝气的方法”的阐述,希望多疝气患者有所帮助。如发现患有疝气,请及时诊断治疗,预防疝气的形成。
    9、小孩子有疝气的症状
    1、腹股沟肿物
    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2、消化系统症状
    小儿疝气会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从而引起腹胀气、便秘、腹痛、吸收功能差等症状。
    3、生殖系统症状
    由于腹股沟和泌尿生殖系统相毗邻,部分患有疝气的小儿会因为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
    4、可复性疝气
    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
    5、疝气嵌顿
    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小儿出现疝气嵌顿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疝囊内的肠管或大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最终引起腹部剧痛以及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6、肠梗阻症状
    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7-20 12:12:33

      手术治疗疝气对人体存在伤害,而中医治疗疝气相对而言有一定优势,那么疝气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治疗疝气方法

    1枳壳鸡蛋汤治疝气

      腹外疝俗称?小肠串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的某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变。本病属中医?疝气?范畴,多因寒湿或湿热之邪滞于厥阴肝经,经脉不利所致。笔者临床验证,服用枳壳鸡蛋汤治疗有良效。

      取枳壳60克,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两个放入其药汁内煮,至蛋熟后将蛋壳敲碎,药汁与蛋一次顿服,每日一剂。一般服药5剂可愈。

      此方具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可治疝气(腹股沟斜疝)。孕妇及气虚者慎服。

    2小儿疝气的中医治疗

      疝是指体内脏器(如小肠)穿过较薄弱的隔膜进入异位体腔所形成的一种疾患。根据疝所发生的部位,一般常见的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根据其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疝等。小儿最易发生的是腹股沟斜疝,尤以2岁左右的男性小儿为多见。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常与先天因素有关。当疝症发生时,在患儿腹股沟一侧或是两侧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肿块突出或进入阴囊,此时若患儿咳嗽,肿块处可触及有膨胀性冲击感,患儿安静平卧时,肿块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这种疝大多属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在小儿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都能自愈。若非手术治疗,一般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推拿等方法。现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元桂1克,升麻3克,吴茱萸3克,桔核2克,荔枝核2克,金铃子2克,青木香1克(以上为一日量),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半月为一疗程。

      黑色大蜘蛛(去头去足焙干)10克,桂枝尖20克共研成细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每次以每公斤体重0.2克的用量用开水或稀饭送服,早晚各1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小茴香3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天2次。

      针灸、推拿法需到医院视患儿具体情况治疗。对于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小儿疝气且病情较重者,当以手术治疗为宜。平时尽量避免小儿气恼吵闹,疲劳、受凉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病症。当疝气发作时,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并可小心轻压疝的下端,协助复位。

    3治老年疝气验方

      小茴香18克,稍研碎,每次用6克,放入陶瓷茶杯内,倒入沸开水100毫升,盖火局10分钟,待微温一次服完。15分钟后,再用沸开水100毫升冲服第二次。服后即仰卧,两下肢并拢,膝关节半屈曲,静卧40分钟,若疝块不回复,次日再服一次,一般服用1~3天见效。

      水果核治疝气

      疝气俗称?小肠气?,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本病多以气痛为主症。

      荔枝核治疝气

      荔枝核、大茴香各等份,黄酒适量。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焦,捣碎,研末。每服5克,温酒送下。或荔枝核15克,焙干为末,空腹白糖调服。

      龙眼核治疝气

      龙眼核(去皮)炒黑研末,每次5~10克,早晚用高粱酒送服。或龙眼核洗净,焙干为末。每日9克,黄酒送服。

      橘核治疝气

      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小茴香5克,川楝子10克。水煎服,日两次。

      柑核治疝气

      柑核50克,金橘两个,红皮蒜两头,白糖50克。水煎服。

      樱桃核治疝气

      樱桃核(陈醋炒)60克,研细末。每次15克,开水煎服,每日3次。

      枇杷核治疝气

      枇杷核10~20克(杵碎),水煎服,每日两次。

      芒果核治疝气

      芒果核50克,柴胡9克,川楝子9克,白芍30克,枳实9克,荔枝核30克。水煎服,每日两剂。

    中医治疗小儿疝气的偏方

      偏方一:疝气痛。用茴香籽炒过,分作二包,交替熨患处。

      偏方二:疝气痛。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籽(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偏方三: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籽,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偏方四: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偏方五: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偏方六: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偏方七: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偏方八:疝气痛。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偏方九: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偏方十:男子疝气偏坠。用大黄末调醋涂患处,药干即换。

      1. 取生姜汁25克。先给患儿洗澡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每日2次,连用3、4天,以后不再复发。

      2. 用粗食盐半斤炒热后,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每日1次,最好睡前用,连用4、5天有特效。

      3. 取黑胡椒7粒,面粉、醋各适量。将黑胡椒捣烂,加醋和面粉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纱布上。贴于会阴部,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连用2--3次有奇效。

      4. 用鸡蛋2个,醋250毫升。将鸡蛋用醋浸1日,再将醋蛋同煮至醋剩一半。趁热吃蛋喝醋,每日1次。食后汗出效果更好。

    疝气按摩哪些穴位

      揉外劳宫2分钟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揉,称揉外劳宫。揉100~200次。

      推补肾2分钟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沿着小指从指根一直推到指尖,推100~300次。

      推补脾2分钟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间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捣小天心5分钟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甲掐揉之,称掐揉小天心;用食指或中指微曲,以指尖或指间关节捣之。

      作用:清热,镇静,利尿,明目。

    疝气疾病症状

      1、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2、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3、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4、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

      5、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猜您感兴趣:

    1. 1岁男孩疝气怎么治疗

    2. 中医治疗疝气的偏方

    3. 疝气最佳治疗方法

    4. 治疗疝气有什么相关药方

    5. 民间秘密治疝气秘方

    6. 老人疝气中医治疗方法

    7. 小儿疝气的治疗偏方

    8. 治疗疝气的药物有哪些

什么中成药治疗疝气

疝气肿块用什么中药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