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肾阴虚月经血块多吗

时间: 阅读:9151

肾阴虚月经血块多吗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3-07-20 09:33:57

肾阴虚的患者有可能也会出现月经有血块以及月经量少,月经推迟的一种身体损伤病变表现,所以根据您的情况要积极通过滋补肾阴,调经药物和补气养血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调整身体阴阳,平衡代谢脂肪,调理身体。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20 12:12:46

  • 广东熊**
    回复
    2023-07-20 12:12:46

    周期提前多因过劳

    如果两次月经相隔时间总是不足21天或超过35天,又或者间隔时间不定,都提示身体需要调养。

    月经周期不足21天,可由肾虚、气虚或血热造成,临床上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过度劳累或饮食失节最易伤气,进而导致月经来潮提前。血热者血流加快,也可能导致经期提前。除天生体质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也会加重血热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多因气滞、血瘀或痰湿引发,导致冲脉任脉受阻,致使月经不畅,经期延后。其根源以肾虚所致精血不足最为常见,所以调养时应注意补肾中精血,如多食枸杞、山药、黑木耳等。月经先后不定期多因肾虚或肝郁引起,两者常夹杂在一起,时有偏重。

    一般情况下,血热者应注意少食辛辣食物;寒凝血瘀者则应保暖防寒;肝郁气滞者与情志有关,应注意缓解压力。

    量少腹凉,保暖为上

    一般的月经出血量应为20~60毫升,经量少于20毫升为月经过少,多于60毫升为月经过多。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计,整个经期应不超过20片。 经量减少源于肾虚所致的精血不足,如身体存在血瘀或气滞问题,还会加重症状。一般来说,经量少以虚证为多,实证较少。受凉、房劳多度、大病初愈等都可能导致经量减少。针对不同情况,除补肾虚外,还应适度调整生活状态,如控制房事,通过适度运动锻炼、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等。

    肾虚不止一种,如果觉得下腹凉、怕冷,可能是肾阳虚,需做好保暖工作,尽量避免冷食;如果感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可能为肾阴虚,应少吃辛辣,平和情志。

    经量过多可能与气虚血热有关。气虚不能摄血,血热则会迫血妄行,容易出现经量增多的现象。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情况,经量多的调养方式各不相同,常用药物有白芍、槐花等。如果出血量过大甚至血崩,应考虑子宫肌瘤、血液病等原因。

    血黑有块,艾叶泡脚

    正常月经应颜色深红、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在月经初始,可能量偏少颜色偏淡,到中期颜色加深,呈暗红色,至经期即将结束,颜色可再次变淡。

    但如果中期颜色仍然过淡,质地稀薄,应考虑虚证的可能,常见的用方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如果月经颜色偏暗甚至发黑、且有血块,多与血瘀有关,可以试试局部热敷,或用红花、艾叶泡脚。月经颜色一直鲜红也应当引起注意,这说明体内可能有热,应少吃鸡、羊等肉类,适当多吃百合、蜂蜜等清热润燥之品。临床上,月经颜色要与经期、经量等综合考量,再根据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经期疼痛活血化瘀

    月经来潮时,经常会伴随各种身体不适,其中以疼痛最多见,比如肚子疼、腰疼等。不同疼痛位置和类型,通常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肚子疼是痛经的最典型表现,这多因气血不和所致,除感觉疼痛外,还会有小腹坠胀之感。每个人的疼痛阈值不同,如果觉得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可不必担心;反之则要引起注意。中医讲,不通则痛,痛经的原理也在于此。如果有胀痛感,表明气滞;刺痛明显,多为血瘀;感觉绞痛,可能是寒凉所致的血瘀。对付痛经,中医多采取活血化瘀之方,如桃仁、红花、没药等。其中,没药由于兼有止痛作用,效果可能比前两者更好。如确认是因气滞引起,有些人可服用逍遥丸。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导致的痛经,都应该先咨询中医师再对证用药,不可自己随便使用。

    另外一种常见症状是腰痛。月经期间的腰痛可能与肾虚血瘀有关。此时建议在补肾的基础上通过活血化瘀来缓解不适,例如用山楂、玫瑰等中药代茶饮。

    很多女性每到痛经时就吃止疼药来解决,这对身体很不好。痛经时,建议用生姜红糖熬水喝,并注意多休息,避免着急、生气、大怒等情绪,更不要贪凉。中药调理也应坚持一定周期,一般3个月以上才见效,不要随意中断调理。

  • 常州-薛**
    回复
    2023-07-20 12:12:46

       肾虚会导致月经量少吗 ,对于这个问题,相关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是会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肾虚的话,会让人的身体产生各种问题,而在女性朋友的身上,也就很有可能发生月经量少。

    肾虚会导致月经量少吗

      肾虚和血虚是妇人常见虚证,主要症状有:头昏无力,面白无华,心悸失眠,腰酸腿软等。在女性常也表现为月经量少,或月经先期,经血颜色淡等。

      可以吃些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的中药。如:归肾丸,全鹿丸,十全大补丸等。

      若久病伤阳,阳虚阴盛,脏腑失于温养,影响血的生化运行,使经行后期(即月经期延后)同时伴有月经量过少,经色淡红,质清稀,无血块,小腹隐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细弱,中医称之为虚寒月经后期。

      若禀赋素弱,或因年少而肾气稚弱,或因多产(人流、屡孕屡坠)、房劳过甚,以至肾气、精血不足,血海不盈,或冲任不因,因而经量过少,或经间期出血。也有因冲任失于充养,无以化为经血及至经闭。还有人因肾气虚则封藏失司,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至崩漏的。中医分别称这些月经病为:阳虚月经后期症、肾虚月经过少,肝紧虚损之痛经、肾阴虚经间期出血、肝肾不足之闭经和肾虚崩漏。

    月经量少有哪些危害

      如果月经量少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是会导致以下危害的出现:

      1、月经量少给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多的危害,主要有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等。

      2、还会引发女性的暗疮,影响女性面部的美观,而且这些色斑不是单单的用化妆品就能解决的,假如不及早诊治,不但影响美容,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3、月经量少会引发女性的头痛,严重的还会造成女性不孕的现象发生,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不可大意。

      4、如果是妇科疾病造成的月经量少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

      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出现月经量少,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下面,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月经量少的药品,供大家参考:

      妇科十味片: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行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坤灵丸:调经养血,逐瘀生新。用于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行经腹痛,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习惯性流产,赤白带下,崩漏不止,病久气虚,肾亏腰痛。

    精彩推荐:

    排卵期安全期月经量少痛经排卵试纸排卵期出血是什么颜色 正常排卵为什么怀不上 取环后能久坐吗 怎样射精才能怀孕

    ?

  • 宁吉儿
    回复
    2023-07-20 11:11:36

    月经过多是妇科临床常见症和多发症,临床上多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性子宫肥大、急慢性盆腔炎等疾病。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有血热、气虚、血虚、肝肾阴虚、血瘀等,治疗重在清热凉血,益气养血。

    诊断标准: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或经量超过100毫升,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血热迫血:月经经期第2-3天,阴道出血量多,有的高达200-400毫升;血色深红,质稠,伴血热兼证,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则:清热凉血止血,佐以益气固涩,方用丹栀逍遥散合生脉散加减:丹皮、焦栀子、生地、山药、大蓟、小蓟、党参、五味子、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1 5克,柴胡、升麻各12克,茜草根、仙鹤草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3天或行经即开始服用,阴道流血停止即停药。

    肝肾阴虚: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达7天甚至半个月以上,月经量少,血色暗红,质稠,伴肝肾阴虚兼证,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力。治则:滋养肝肾,固经止血,方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女贞子、旱莲草、山药、菟丝子、黄芪各15克,山萸肉5克,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先煎),五味子12克,海螺蛸、鸡冠花、茜草根、生地各15克,水煎服,每日l剂,经前1周或行经即开始服用,阴道流血停止后,继续服药3天以上。

    气血亏虚: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血色淡红,质清稀,伴见气血亏虚之症,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则:益气补血,调经止血,方用八珍汤加减:党参、炒白术、山药、当归、生地、熟地、鸡冠花、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五味子、巴戟天、淫羊藿、升麻各15克,炙黄芪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1周或行经即开始服用,阴道流血止后,继续服药1周

痰湿体质容易怀孕吗

月经前腰胀是肾阴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