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疝气带中药成份孕妇能用吗

时间: 阅读:2278

疝气带中药成份孕妇能用吗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3-07-20 05:15:44

女性在怀孕期间不建议使用疝气带,还有药物,需要佩戴在腰部,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出现疝气分娩后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疗,怀孕期间还应注意饮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2023-07-20 08:08:11

    上周,一同事带着他朋友前来就诊。他这位朋友怀孕5个月,上周开始咳嗽咽喉肿痛。在当地门诊因为怀孕,怕影响孩子,不给治疗,只让多喝开水。咳嗽越来越重,在另一家医院给开的阿莫西林口服,还是未见好转。我给她把脉看舌苔后诊断为风温咳嗽,开了5天的桑菊饮加减,很快就痊愈了。

    孕妇得病,往往很多时候都不敢吃药,怕影响孩子。西药中药都不敢用。症状轻的时候不治疗可以,症状重的时候,还是需要治疗的。这时候可以考虑吃中药。中药除了一些孕妇禁用的中药,其他的中药还是都非常安全的。

    常见的一些孕妇禁用慎用的中药如下:

    根据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明孕妇禁用者有33种、忌服1种、慎用14种。

    (1)大毒有10种: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闹羊花、草乌、斑蝥、红粉,都属于孕妇禁用药。

    (2)有毒 42 种:①孕妇禁用18种:干漆、千斤子、千斤子霜、甘遂、全蝎、芫花、两头尖、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洋金花、商陆、蓖麻子、蜈蚣、罂粟壳、轻粉、朱砂、雄黄;②孕妇慎用10种:制川乌、天南星、制天南星、白附子、华山参、附子、苦楝皮、常山、蟾酥、硫磺;③未标注14种:土荆皮、山豆根、三棵针、木鳖子、仙茅、白果、白屈菜、半夏、苍耳子、金钱白花蛇、香加皮、狼毒、臭灵丹草、蕲蛇。

    (3)小毒 31 种:①孕妇禁用5种:丁公藤、水蛭、土鳖虫(?虫)、红大戟、猪牙皂;②孕妇忌服1种:大皂角。③孕妇慎用4种:飞扬草、金铁锁、草乌叶、急性子;④未标注21种:九里香、川楝子、小叶莲、艾叶、北豆根、地枫皮、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南鹤虱、鸦胆子、重楼(蚤休)、蛇床子、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碳、蒺藜、鹤虱、紫萁贯众、榼藤子、翼首草。都是有毒性的或者活血的药物。

    所以,孕妇患病时考虑吃药给胎儿带来的伤害是没有错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如果不治疗,疾病本身给胎儿带来的伤害。所以孕妇患病时还是应该积极治疗。选择有经验的中医,吃中药还是不错的选择。

  • 松柏友
    回复
    2023-07-20 08:08:11

      怀孕期间,可能有些孕妇会喝点中药什么的,之后孕妇就会担心喝中药对胎儿有影响吗?其实如果孕妇需要服用中药,可以事先找个靠谱的中医问问哪些中药是可以喝的,哪些中药是对胎儿有影响的且有副作用的。
    喝中药对胎儿有影响吗
      这个是要看药物的成分的,如果是孕妇禁用类的药物,可能是影响胎儿的发育的。如果是孕妇可以使用的药物,一般对孩子的影响较小的,所以这个最好是咨询下开药的医生,看看药物的成分,再决定是否要继续妊娠。
      注意怀孕期间尽量的应该少吃药物,对于药物川穹,大腹皮,川牛膝,郁金,桂枝等药物都是孕妇不适合的。应该注意不要用药物了,这样的药物有一定的行气血的作用,会影孩子胎气的稳固,不过17号以前吃药,到现行已经不要紧的,应该注意合理的保暖,看看有无腹泻。
      有一定的影响的, 怀孕早期尤其是前3个月和怀孕前的3个月任何药物,毒物和,放射线,酒精,感冒都可能导致,卵细胞和胚胎发育受到影响的。做定期的孕检,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及时终止妊娠,这种情况需要严格做好孕期的检查,在孕14-19周做唐氏筛查,孕22-26周做四维彩超产前排畸,若是有必要16-20周做羊水穿刺及脐血分析。
    哪些中药对胎儿有影响
      可以看中药有没有孕妇不可以用的,如果没有就没事的。
      ⑴活血破气类: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泽兰、苏木、刘寄奴、益母草、牛漆、水蛭、虻虫、乳香、没药等等。因"血活"可使血液循环加速,"迫血随气行",气乱则无力固胎。
      ⑵滑利攻下类: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薏苡根、巴豆、牵牛子、木通等。此类药物多具通利小便、泻下通府的作用。有伤阴耗气之弊。阴伤则胎失所养,气耗则胎失固摄,胎儿易下坠。
      ⑶大辛大热类: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这些药物辛热而燥,辛热走窜迫血妄行,燥能伤津,对胎儿不利,且多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堕胎之弊。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20 08:08:11

    您好,我们不推荐孕妇使用
    疝气带
    ,不是因为里面的药物,而是因为任何疝气带都是有松紧弹性的,需要佩戴在腰上,松了没效果,紧了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所以
    为了孩子
    的健康,疝气带不会出现给孕妇.最好在分娩之后再进行保守治疗.

  • 艾江
    回复
    2023-07-20 07:07:01

      手术治疗疝气对人体存在伤害,而中医治疗疝气相对而言有一定优势,那么疝气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治疗疝气方法

    1枳壳鸡蛋汤治疝气

      腹外疝俗称?小肠串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的某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变。本病属中医?疝气?范畴,多因寒湿或湿热之邪滞于厥阴肝经,经脉不利所致。笔者临床验证,服用枳壳鸡蛋汤治疗有良效。

      取枳壳60克,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两个放入其药汁内煮,至蛋熟后将蛋壳敲碎,药汁与蛋一次顿服,每日一剂。一般服药5剂可愈。

      此方具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可治疝气(腹股沟斜疝)。孕妇及气虚者慎服。

    2小儿疝气的中医治疗

      疝是指体内脏器(如小肠)穿过较薄弱的隔膜进入异位体腔所形成的一种疾患。根据疝所发生的部位,一般常见的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根据其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疝等。小儿最易发生的是腹股沟斜疝,尤以2岁左右的男性小儿为多见。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常与先天因素有关。当疝症发生时,在患儿腹股沟一侧或是两侧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肿块突出或进入阴囊,此时若患儿咳嗽,肿块处可触及有膨胀性冲击感,患儿安静平卧时,肿块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这种疝大多属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在小儿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都能自愈。若非手术治疗,一般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推拿等方法。现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元桂1克,升麻3克,吴茱萸3克,桔核2克,荔枝核2克,金铃子2克,青木香1克(以上为一日量),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半月为一疗程。

      黑色大蜘蛛(去头去足焙干)10克,桂枝尖20克共研成细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每次以每公斤体重0.2克的用量用开水或稀饭送服,早晚各1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小茴香3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天2次。

      针灸、推拿法需到医院视患儿具体情况治疗。对于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小儿疝气且病情较重者,当以手术治疗为宜。平时尽量避免小儿气恼吵闹,疲劳、受凉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病症。当疝气发作时,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并可小心轻压疝的下端,协助复位。

    3治老年疝气验方

      小茴香18克,稍研碎,每次用6克,放入陶瓷茶杯内,倒入沸开水100毫升,盖火局10分钟,待微温一次服完。15分钟后,再用沸开水100毫升冲服第二次。服后即仰卧,两下肢并拢,膝关节半屈曲,静卧40分钟,若疝块不回复,次日再服一次,一般服用1~3天见效。

      水果核治疝气

      疝气俗称?小肠气?,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本病多以气痛为主症。

      荔枝核治疝气

      荔枝核、大茴香各等份,黄酒适量。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焦,捣碎,研末。每服5克,温酒送下。或荔枝核15克,焙干为末,空腹白糖调服。

      龙眼核治疝气

      龙眼核(去皮)炒黑研末,每次5~10克,早晚用高粱酒送服。或龙眼核洗净,焙干为末。每日9克,黄酒送服。

      橘核治疝气

      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小茴香5克,川楝子10克。水煎服,日两次。

      柑核治疝气

      柑核50克,金橘两个,红皮蒜两头,白糖50克。水煎服。

      樱桃核治疝气

      樱桃核(陈醋炒)60克,研细末。每次15克,开水煎服,每日3次。

      枇杷核治疝气

      枇杷核10~20克(杵碎),水煎服,每日两次。

      芒果核治疝气

      芒果核50克,柴胡9克,川楝子9克,白芍30克,枳实9克,荔枝核30克。水煎服,每日两剂。

    中医治疗小儿疝气的偏方

      偏方一:疝气痛。用茴香籽炒过,分作二包,交替熨患处。

      偏方二:疝气痛。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籽(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偏方三: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籽,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偏方四: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偏方五: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偏方六: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偏方七:疝气。用楮叶、雄黄,等分为还想,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偏方八:疝气痛。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偏方九: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偏方十:男子疝气偏坠。用大黄末调醋涂患处,药干即换。

      1. 取生姜汁25克。先给患儿洗澡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每日2次,连用3、4天,以后不再复发。

      2. 用粗食盐半斤炒热后,加入花椒20粒。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每日1次,最好睡前用,连用4、5天有特效。

      3. 取黑胡椒7粒,面粉、醋各适量。将黑胡椒捣烂,加醋和面粉调成糊状,置于无菌纱布上。贴于会阴部,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连用2--3次有奇效。

      4. 用鸡蛋2个,醋250毫升。将鸡蛋用醋浸1日,再将醋蛋同煮至醋剩一半。趁热吃蛋喝醋,每日1次。食后汗出效果更好。

    疝气按摩哪些穴位

      揉外劳宫2分钟

      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揉,称揉外劳宫。揉100~200次。

      推补肾2分钟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沿着小指从指根一直推到指尖,推100~300次。

      推补脾2分钟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间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捣小天心5分钟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甲掐揉之,称掐揉小天心;用食指或中指微曲,以指尖或指间关节捣之。

      作用:清热,镇静,利尿,明目。

    疝气疾病症状

      1、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2、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3、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4、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

      5、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猜您感兴趣:

    1. 1岁男孩疝气怎么治疗

    2. 中医治疗疝气的偏方

    3. 疝气最佳治疗方法

    4. 治疗疝气有什么相关药方

    5. 民间秘密治疝气秘方

    6. 老人疝气中医治疗方法

    7. 小儿疝气的治疗偏方

    8. 治疗疝气的药物有哪些

疝气可以服中药吗

疝气吃中药有副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