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消肿用什么青草药
疝气消肿用什么青草药
最佳回答
指导意见:
疝气草,中药名。为兰科玉凤兰属植物落地金钱HabenariaaitchisoniiRchb.f.的块茎
植物落地金钱,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具有调气和血,补肾壮腰之功效。主治疝气,睾丸炎,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劳伤腰痛。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根河-李**
回复:您好!
药物只能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如果严重的话,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
李雲松
回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岔气这个名词,其实岔气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胸肋痛,是一种很常见的不适现象,出现岔气症状之后,会引发背部或者肋骨两侧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对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治疗岔气的偏方都有哪些呢?
治疗疝气的偏方大全?疝气是非常容易在小孩子身上出现,小偏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有效,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是可以使用小偏方,疝气也可以用偏方治疗,那么,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有哪些?
橘核,木香,荔枝,柴胡还有厚朴各10克,川楝子,白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加水煎服。
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子50粒,共研成细末,分成5份,每次讲一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一天换一次,内服外敷同时进行,轻者一次,重者两次可治愈。
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这个特效方是针对腹股沟直疝的,用荷梗即藕杆,不拘数,泡水,经常饮用,病好为止,每天一次,干梗切碎洗净100到150克,熬一碗水。30分钟即成,初得愈快,陈病较慢。
到中药店买丝瓜瓤2根,剪成数段,每次用几段放在药锅中煎熬半小时,每日当水饮用(不加任何东西),两周后即可治愈。以后曾有几个小孩照方治疗都除了根,大人病情较顽固,治疗时间要长些。
红皮蒜2头,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两碗,煮成一碗。顿服。可消肿止痛,用治疝气疼痛异常。
每天用干荔枝(鲜荔枝也行)5至6个去壳用水煮20分钟,加冰糖(小粒的5至6块)再煮10分钟( 可以连煮3 次)。每天当水饮用,3至4个月后可治愈。
腹股沟疝气症状?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尽快发现疾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就必须了解疾病的症状,在得到症状初现的信号后尽快赶往医院,防止病情被延误。那么腹股沟疝气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一、包块。在发病后患者的腹股沟处会有包块出现。一般患者站立行走时包块比较明显,在安静休息时包括会暂时消失。时有时无的包款会带给患者身体上的不适,在初期时,大部分患者经过休息身体不适可获得缓解。
二、消化系统症状。腹股沟疝气是腹部某器官从原来的位置,跑到了另外的位置而引起的一种症状,通常小肠、结肠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所以肠道组织位置改变,会引起患者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因此而体质下降。
三、生殖泌尿系统症状。人们的生殖泌尿系统与腹股沟非常临近,所以当,腹股沟疝气发生后,生殖泌尿类的疾病在此时更易出现。幼儿如果发生腹股沟疝气,其生殖器的正常发育会受到影响,成年人则会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老年人则会产生尿急,尿频,尿多等等一系列泌尿系统的症状。
四、小肠坏死、肠梗阻。当疝于小肠,结肠内嵌顿,无法回纳到腹腔就可造成这两种现象,同时患者还会有剧烈腹痛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对生命健康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
常州-薛**
回复在临床上,保守疗法很难治愈疝气,确实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前准备,禁食一天,局部剪毛消毒。
2.将奶牛保定,一般采用侧卧保定。
3.麻醉,采用5%水合氯醛全身麻醉,或腰旁神经传导麻醉,局部进行浸润麻醉。
4.将内容物还纳腹腔,将疝囊提起后切开疝囊。如果发生粘连,则小心剥离。
5.如果嵌入的肠管坏死则切除,然后进行肠吻合,再送入。
6.首先缝合疝轮,涂抹青霉素,然后缝合肌肉,涂抹青霉素,最后缝合皮肤。
7.术后处理,静注10%安钠咖10~20毫升,维生素C50毫升,10%葡萄糖1500毫升,生理盐水1000毫升,连用3天。
-
成都-陈**
回复注意:以下偏方转自网上,其真实有较性没有经过任何验证,仅供网友参考。有病最好还是要去正规的医院治疗。1.瓜瓤治疝气到中药店买丝瓜瓤2根,剪成数段, 每次用几段放在药锅中煎熬半小时,每日当水饮用(不加任何东西),两周后即可治愈。以后曾有几个小孩照方治疗都除了根,大人病情较顽固,治疗时间要长些。
2.西红柿治疝气
听邻 居介绍:生吃西红柿治疝气。生吃了一星期的西红柿,每天吃两斤,未吃任何药,也未做手术治疗,疝气就治好了,后来一直未再犯病。
3.荔枝冰糖治小儿疝气 其法是:每天用干荔枝(鲜荔枝也行)5至6个去 壳用水煮20分钟,加冰糖(小粒的5至6块)再煮10分钟( 可以连煮3 次)。每天当水饮用,3至4个月后可治愈。 4.牡蛎粉治疝气 用牡蛎粉调成糊涂在阴囊上,一天涂一次到好为止。5.烤麻雀治疝气 将捕来的麻雀去毛开膛。将买来的干茴香子放入膛里,
把麻雀用纸包好放在火上烤酥,然后把烤酥的麻雀弄成末放上黄酒和黑糖服下,
连吃5-6只。
食疗偏方:
验方自疗法(1)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吴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2)向日葵1棵,水煎后红糖冲服。(3)乌药、升麻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疝气肿痛。(4)杉树球8个,用水煎服,每日1剂。饮食自疗法(1)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用于本病气虚者。(2)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3)全蝎一个研末,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4)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5)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者。(6)大葱、紫苏各适量,石灰袋1个,大葱、紫苏加水煮开后,待温热时浸坐15-2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即愈。(7)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本方用治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温暖下元之功效。(8)红皮蒜2只、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治疝气疼痛异常,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9)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10)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外治自疗法(1)吴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克,烘干研末,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气海、中极穴。(2)肉桂10克、研末醋调,纱布包后敷脐部。(3)蓖麻仁7粒研碎,面粉适量,水调成膏,敷健侧涌泉贴在右侧腰部,右侧疼痛贴在左侧腰部。其他自疗法(1)熏药:灯笼草30克,煎汤熏洗,每日1-2次。(2)药垫法:川椒30克、小茴香30克、灶心土500克。将川椒、小茴香研为细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匀,棉布包裹,制成坐垫,坐其上。---------------------
方1
【组成】生姜连皮120 克、大茴香60 克、食盐30 克。
【用法】共捣烂,置于砂锅浸24 小时,文火炒干,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 粒,空腹温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指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似有物状,立则入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又称“狐疝”)
方2
【组成】鲜生姜捣汁1 茶杯。
【用法】去渣将汁贮瓶中。洗澡,待周身出汗,将姜汁倒入碗中,以阴囊侵入姜汁中,囊部微觉针刺样感,即渐收缩。
【主治】小肠疯气。
【说明】通常治疗10 余分钟后缩小如常。
方3
【组成】葱衣(葱白的外皮)60~90 克。
【用法】煮熟吃。
【主治】小肠疝气。
方4
【组成】大生姜1 块。
【用法】切薄片,6~10 片敷于患侧阴囊,用纱布兜之。每日更换1 次。
【主治】卒疝(相当于急性睾丸炎)。
【说明】通常敷药2~3 天缓解。敷药后有灼热刺痛感,个别起小皮疹。
方5
【组成】莲须10 克、葱白60 克、灶心土适量。
【用法】共捣烂作饼敷患处。
【主治】水疝,证见阴囊肿痛,阴汗或痒出黄水。
方6
【组成】大蒜每岁1 瓣、黄酒120 克、烧酒60 毫升。
【用法】将大蒜同酒放一个碗内蒸熟,1 日分3 次服完。
【主治】卒疝。
方7
【组成】葱白2 根、食盐少许。
【用法】共捣烂如泥状,涂于患处。
【主治】卒疝。
方8
【组成】葱白、乳香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如泥状,涂于患处。
【主治】卒疝。
方9
【组成】葱汁、白面备适量。
【用法】将上药混合调如糊状,涂于阴囊上。
【主治】阴囊肿痛,疝气。
方10
【组成】生姜、鲜地骨皮各等量,丝瓜络(烧灰存性)60 克。
【用法】生姜、鲜地骨皮共捣烂如膏状,敷于阴囊处,纱布包扎固定。再将丝瓜络研为细未,每服6 克,温开水送下,每日2 次。
【主治】疝气初起。
方11
【组成】大茴香(生姜汁浸一宿晒干)、荔枝核(盐炒)各等量。
【用法】共研为细未,每服6 克,每日3 次,米汤送下。
【主治】疝气肿痛。
方12
【组成】生姜120 克、葱10 根、大蒜1 个、麸皮适量。
【用法】前3 味共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再将麸皮炒热,于敷药外烘之。
【主治】诸疝初起。
方13
【组成】葱白6 根、艾叶15 克。
【用法】艾叶浓煎洗患处,再将葱白煎汤温饮。
【主治】阴囊肿痛,疝气。
【说明】眼药后令患者覆被取汗,则收效更捷。
方14
【组成】孵出小鸡后的蛋壳若干(煅炭存性研未)、酒适量。
【用法】每服9 克,老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
方15
【组成】茴香、白酒适量(或黄酒)。
【用法】煮酒服。
【主治】疝气偏坠,胸胁腰腹胀满刺痛,脚气攻心。
方16
【组成】杜茴香500 克、老生姜500 克。
【用法】生姜取汁浸茴香1 夜,待姜汁尽入茴香内,以好青盐2 两同炒赤,取出焙燥,碾罗为末,无灰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前服30 丸或50 丸,温酒或米汤下。
【主治】小肠疝气。
方17
【组成】小茴香、桃仁各9 克,黄酒适量。
【用法】前2 味共研末,黄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
方18
【组成】橘核,小茵香各等份,黄酒适量。
【用法】分别炒香研未,混匀,每次5~10 克,临睡前以热黄酒送服。
【主治】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方19
【组成】喜蛋1 只、小茴香3 克、黄酒适量。
【用法】喜蛋火上焙焦同小茵香共研未,用黄酒冲服,然后取汗。
【主治】疝气。
方20
【组成】熟铁1 块、酒一大杯。
【用法】将铁烧红,急投酒中,去铁即成,顿服,随量饮之。
【主治】疝肿。
【说明】本方兼治耳聋,治疗时另需用磁石塞耳中。
方21
【组成】吴茱萸14 克、生姜7 克、黄酒200 毫升。
【用法】将药研碎,用酒煎沸,温分服之。
【主治】寒疝往来。
方22
【组成】天花粉18 克、黄酒适量(约1 碗)。
【用法】浸约6 小时后慢火微煎滚,露1 夜,次晨低登坐定,两手按膝,饮下即愈,若未愈再一服。
【主治】偏疝痛极。
方23
【组成】苏方木12 克、米酒250 毫升(或黄酒)。
【用法】煮饮,宜热饮频饮。
【主治】偏疝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