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儿童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

时间: 阅读:3523

儿童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3-07-19 23:56:29

儿童艾灸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温阳补脾,防病保健等作用,在禁忌症方面,主要是如果有皮肤病的儿童,或者是有实热症,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等炎症疾病时,建议暂时不要艾灸,预防病情加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20 02:02:16

    1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作用温筋通络、驱散寒邪

    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散寒、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经络、行气通络的功效,艾灸是将艾叶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将艾叶的药效和热力相结合,从而可以加深温筋通络、驱散寒邪的作用。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而艾灸是利用了温热刺激,可以起到气血协调,营卫和畅,所以起到了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

    禁忌

    1.由于艾灸是以火灸身体的肌肤,在艾灸的时候不能够接近肌肤太近,一面引起局部肌肤的烫伤。

    2.人体身体有很多的筋脉和穴位,有一些重要的部位是不能够进行艾灸的,例如关节部位、皮薄肌少处、下腹部以及一些关键部位。

    2 艾灸怎么使用

    艾灸使用方法:

    1.将蜡烛点燃,将艾灸用蜡烛点燃。

    2.直接艾灸条在身体的患处灸灼,需要距离身体表面3厘米处。

    3.一般艾灸一个部位或者穴位时间持续15-2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来做适当的手法调整。

    4.一次可以艾灸3-4个穴位,一般两天一次,或者更长的时间,不宜频繁艾灸。

    3 艾灸不适合哪些人做疲劳人群

    艾灸是不适合过度劳累、饥饿、体制虚弱等有疲劳症状的人群进行艾灸的,因为艾灸对于该类人群是比较强力的养生活动,该类人群进行艾灸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患病人群

    患病人群是指具有自发性出血或者损伤后出血不止、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症状的人群,该类人群是不能够进行艾灸的,可能会对患处有刺激作用,加重患处的情况。

    经期、早孕期以及幼儿

    由于艾灸具有活血行气,温经散寒的作用的,对于处于经期的女性来说,可能会影响到经期的血量,所以处于经期前5天的女性不宜进行艾灸;早孕期的女性需要注意的事情比较多,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影响到身体以及体内胎儿,所以不建议采用刺激的艾灸手法;幼儿的身体一般无病痛是不建议采用艾灸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晚上几点后不能艾灸

    晚上11-1点。

    晚上的11-1点的时候是人体需要得到休息的时间,身体内脏也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该时间点不宜进行艾灸,可能会影响到人的正常作息。而且艾灸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晚开始艾灸时间不宜超过9点,11点之后不能进行艾灸。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20 02:02:16

    艾灸的应用范围较广,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较多的论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等。那么艾灸到底有着那些神奇的作用呢?是否所有的病症都可以使用艾灸进行治疗,艾灸的使用禁忌又有哪些?

    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可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证。

    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艾绒燃烧的热度可以温中散寒,疏散风寒而解表,可以用来治疗因感受外邪表证以及脾胃虚寒所引起的的呕吐、腹痛、泻痢等症。

    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艾灸可以温阳补虚、回阳固脱,可以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的病症,如治疗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症。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艾灸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状以及女性崩漏长久不愈等症状。

    艾灸的应用范围较广,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较多的论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等。那么艾灸到底有着那些神奇的作用呢?是否所有的病症都可以使用艾灸进行治疗,艾灸的使用禁忌又有哪些?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艾灸还可以应用于外科治疗疮疡初期时的治疗,可以治疗疮疡久溃不能愈合,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降逆下气、调畅气机

    艾灸可以用于治疗气逆上冲的病症,如脚气冲心,肝阳上升之证可以用艾灸涌泉穴治疗。

    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艾灸法用于防病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病自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体的痉挛充沛,长寿不衰。

    艾灸的使用禁忌疾病禁忌

    艾灸虽然具有补益阳气的作用,但是也能伤阴,因此对于阴虚火旺以及邪热内炽的患者不宜采用艾灸治疗,如中风闭证、高热神昏、咯血吐血等症均为使用禁忌。

    部位禁忌

    面部、重要的脏腑器官部位、 *** 、以及大的血管处等都不宜直接采用艾灸治疗;经常活动的部位,关节部位等处不可使用瘢痕灸法进行艾灸,以免艾疮化脓后难以愈合。此外,孕妇在进行艾灸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开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不宜进行艾灸 *** 的部位。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0 02:02:16

    艾灸有哪些作用?艾灸最主要是有哪些最好的方法是可以推荐去做的。艾灸不适合哪些人群去使用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艾灸的作用和禁忌,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的养生作用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执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执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女性艾灸有什么好处

      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打通任脉。

      3、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面板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8、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0、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艾灸的5大注意事项
      1、艾灸前最好喝一杯烫嘴的温开水;加2~3个红枣更好。一些气虚的女性艾灸时或者之后会头晕,这样就不会了。

      艾灸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喝烫嘴的温开水;最忌讳喝冷水吃水果。

      2、艾灸结束2个小时以后才能洗澡。用溼热的毛巾擦拭艾灸过的部位都不行!很多人说,可以用热水洗澡,那是错误的。

      热水也是水溼,如果要洗菜做饭,一定要戴上橡胶手套,用热水洗。

      3、施灸后会出现发热,口渴,上火,面板瘙痒,有的会起红疹,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 *** 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不要惊慌,继续艾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我们同时可以减少艾灸的时间,也可以泡泡脚后艾灸涌泉穴、太冲穴。

      4、有的人边灸边吃,这样不好。进食的时候气血会集中在胃部,影响艾灸的治疗效果;再就是对胃气也是一个挑战。

      5、如果你的月经量不大,特别是有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完全可以艾灸,只是你比平时的艾灸时间短一点。
      艾灸养生注意十大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 *** 、 *** 、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 *** 、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 *** 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面板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夏天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 *** 、穴位的准确性。 ***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区域性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 *** 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面板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一定要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以免伤到自己。

  • 武汉-严**
    回复
    2023-07-20 01:01:06

    小孩可以艾灸么

    小孩是能艾灸的,因为艾灸属于非常常见的一种外用治疗方法,对于孩子的病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具体分析:

    1、如果孩子患有腹泻以后,家长可以给孩子用艾灸,灸孩子的神阙穴,即肚脐眼上面,可以起到有效的缓急止痛以及止泻的作用。对于孩子的腹泻症状能够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2、如果孩子属于咳嗽,可以灸孩子的肺俞穴,可以有效的止咳。

    3、如果孩子属于内热体质,经常大便非常干结,小便非常黄,口舌经常生疮,这种情况是不适合应用艾灸的,因为艾灸属于一种热性的治疗方法,对于孩子的内热体质不太相适应。

    艾薰的作用

    1、防病保健 。也就是说薰艾叶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有预防疾病保健的作用。

    2、温经散寒 。由于是灸火,就具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效了。

    3、抚阳固脱 。指的是薰艾叶是产生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

    4、消瘀散结 。也就是说薰艾叶有一定的活血行气,消瘀血散结肿的作用。

    5、引热外行 。因为薰艾叶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达到引热外行的作用。

    6、杀病菌 。民间曾流传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但对人畜无害,是天然的“杀虫剂”呢。

    艾薰的禁忌

    1、艾薰是用火薰灸,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烫伤,所以暴露在外面的皮肤,如脸,一般不能进行艾薰。

    2、特殊敏感部位不经进行艾薰,如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怀孕期女性的腰骶部和下腹部,人体的心脏部位,眼睛等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等。

    3、艾薰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病疗效,但过程中也会损耗一些精血,过度劳累、吃得过饱之后、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以及酒醉之后都不能进行艾薰。

    4、精神病患者不能进行艾薰,容易伤害到自己。

    5、患病期间,如有发热、昏迷、抽风等症状,不能进行艾薰。

保婴丹有副作用吗

保儿安颗粒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