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孩子老流汗是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2920

孩子老流汗是什么原因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3-07-19 23:50:31

指导意见:
如果孩子老流汗,那也可能是由于你给孩子穿的太厚导致的,因为孩子小活动量大,所以说我建议你不要给孩子捂得太厚,最关键的还需要给孩子注意饮食均衡,给孩子添加多种有营养的食物,可以喝上牛奶,吃上钙片,注意观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0 02:02:57

  • 姜齐
    回复
    2023-07-20 02:02:57

    问题一:孩子特别爱出汗是怎么回事?哪些出汗现象要引起我们家长注意?对多汗的宝宝如何护理呢?这些问题带有共性,因此,我将这方面的知识整理成文,以便受益于更多的家长。 一、属于生理性多汗的宝宝 出汗是身体内的一种神经反射表现,宝宝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中生理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所以出汗多,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种生理性多汗的宝宝,在以下情况时会出汗更明显,如夏天、宝宝衣服穿的太多或过紧、宝宝活动时、吃热的食物、精神紧张或恐惧时。 如果您的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即属于生理性多汗,这样的宝宝出汗多,不是宝宝的体质虚,家长不必担心,无需服特别药物。 对策:对多汗的宝宝,家长需要细心护理,具体包括: (1)应该让宝宝多饮水; (2)要在生活中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如衣服穿得宽松一些,被褥不要太厚; (3)给宝宝勤换衣服、多洗澡和保证宝宝的皮肤清洁等; (4)重视教育,不能溺爱,这些不仅对宝宝的心智培养有益,也能加速宝宝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健全。 另外,宝宝长期的多汗,会从汗中丢失了锌元素,需要有意识增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肉、肝、豆和花生等,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锌元素。如果宝宝出现厌食、体重和身高增加缓慢等情况,则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含锌元素的药物治疗,一般葡萄糖酸锌副作用小,宝宝更容易接受。注意钙剂会阻止锌剂在肠道的吸收;许多宝宝在预防性服各种钙剂,锌剂要避免与钙剂一同服锌。 二、佝偻病多汗的宝宝 除宝宝的生理性多汗外,佝偻病引起的多汗也是婴幼儿宝宝常见的原因。婴幼儿宝宝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IU,若日光照射不足,又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易致维生素D缺乏,加上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所以宝宝因维生素D缺乏就引起了佝偻病,有佝偻病的宝宝表现为烦躁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尤以头部汗多,但与气候无关。 佝偻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有骨骼的畸形,如方颅、囟门宽大,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肋缘外翻、手镯或脚镯等。佝偻病多汗的宝宝需要治疗佝偻病,才能解决多汗的问题。 对策: 1、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和钙的治疗,完成疗程后再进行预防佝偻病的措施,如给宝宝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奶制品等; 2、平时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2岁内的宝宝每天要补充维生素D400IU和钙元素600毫克左右(药房里有专给宝宝的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以满足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3、佝偻病多汗的宝宝的其他护理要求与生理性多汗宝宝相同。 三、需要特别关注的多汗宝宝 生理性多汗和佝偻病的多汗是婴幼儿宝宝最常见的,但尚有一些少见的情况,如结核病、有慢性感染病灶、寄生虫感染、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肿瘤等疾病,多汗是这些疾病的伴随表现,要引起家长重视,患有疾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会有低度发热、体重不增或消瘦、面色蜡黄、皮疹等表现,对于多汗的宝宝家长如果发现其中任何一种表现,都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以免延误疾病诊治。

    问题二:小孩一玩特别容易喜欢出汗是什么原因气温高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排汗散热是身体正常的本能反应,称之为生理性排汗。而异常的病理性出汗,则反应出身体健康的各种异常状况,应留心提防,尽早调理。 白天不活动,安 *** 着也出汗,动则汗流不止,称为“自汗”;而在晚上睡觉时不自觉地出汗不止,醒来时则自行停止出汗,则称为“盗汗”。这是最常见的两种汗出异常。不论自汗、盗汗,都属于病理性出汗,须辨别阴阳虚实。一般来讲,汗证以虚证多见,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狂汗”标准简易自测
    最简单的自测方法,就是借助空调,在室温26-28摄氏度的环境中 *** ,如果仍然出汗,稍有活动则汗出不止,则极可能为病理性汗证,需及时向专家咨询。
    此外,所排若为味不咸之淡汗,且易感冒,常出现疲倦乏力,面色少华、舌淡红、舌苔薄白,多为虚证,所流多为虚汗。
    盛夏中人们常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室内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摄氏度,以免掩盖了一些早期病征而不自知。
    炎夏“狂汗”何人最危
    有汗出异常症状的患者不少。临床中观察,以女性患者更为多见。
    小儿常常出现自汗、盗汗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阳气娇嫩,肺卫不固;而体弱的老年人不论肥瘦,都应注意其脾胃功能,不宜进食过于辛辣之物,以免伤及脾胃。一些自以为健壮的年轻人,暴饮暴食,常常熬夜,导致肝火偏亢,或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也容易出现汗出异常的症状。
    ■特别提醒
    治汗:莫喝凉茶应温补
    无论自汗、盗汗,根本原因为内虚所致。不少人总觉得夏天出汗全因湿热,猛灌凉茶,生怕燥热上火。这样反而容易攻伐脾胃,使虚证更甚。其实人夏天久居空调冷气之中,缺乏运动,许多人的体质已经转变为阳虚,适当的温补并不会燥热,反而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推荐以下几款食疗汤水,但需注意,应温热时喝,切忌冷饮伤及脾胃。
    ●北芪大枣水
    北芪20-30克,大枣6枚(若为红枣则须去核),浮小麦20克煲水频服,可以益气、生津、敛汗。
    ●炒米水
    将米在锅内炒至金黄,再放水煮之。温中健脾,尤其对于体虚妇女非常有效。民间习俗妇女月子里喝炒米水,也是出于此理。
    ●人参瘦肉水
    人参炖瘦肉,补中益气健脾。如气阴两虚者则可加花旗参;若为阳虚,则可用高丽参。特别是产后虚弱的妇女,待恶露排净后,可用高丽参、阿胶、鹿茸等大补气血之品。
    ●敛汗汤
    浮小麦或糯稻根均有敛汗之效,而大枣也可与圆肉互换,加瘦肉则可作为保健汤水;或加冰糖或蜂蜜引用。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故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将上述各种食物加以科学搭配食用,则可充分满足心脏和脾脏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持续高温下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饮水可维持人体充足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但也不能暴饮,暴饮不仅稀释胃液,降低胃酸杀菌能力,而且一下子水分吸收太多,会增加心脏负担,于健康不利。一般早晨起床后先饮一杯凉开水,白天多喝些茶水和淡盐水,一天需求量6~8杯。
    夏天最需全面均衡营养。在高温环境里,人体营养物质消耗相当大,除了一日三餐外,还要注意从蔬菜、水果、饮食中额外补充维生素C、B1、B2和A、D,钙丢失多的人还要补充优质钙制剂。学生、老人特别应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有条件还可午睡。...>>

    问题三:小孩经常出汗是什么原因,是缺少什么吗、小儿多汗可以分为生理性多汗与病理性多汗两大类。生理性多汗常常可以找到明显的原因,如衣服穿得过多、剧烈的运动、吃了辛辣 *** 性的食物等,把引起多汗的原因排除以后,多汗的现象就消失了。而且,这类小儿一般健康状况较好,没有发现其它疾病。
    小儿病理性多汗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出现的症状。所以,必须准确地诊断出小儿多汗的相关疾病,找出病根,才能有效地治疗小儿多汗症。
    多汗出现的时间如在晚上睡后多汗,深睡以后汗液逐渐减少,伴有枕秃(即俗称小儿脱帽圈)和方额头、肋骨串珠等骨骼改变者,多为缺钙所引起;宝宝可能有缺钙的现象,囟门大多在宝宝18个前后关闭的。建议去医院检查微量元素。
    一定要多给宝宝喝白开水
    祝宝宝健康快乐!

    问题四:小孩子易出汗是怎么回事经常有家长带多汗的宝宝到儿科门诊向医生咨询,如宝宝出汗多,是因为体质虚吗?哪些出汗现象要引起我们家长注意?对多汗的宝宝如何护理呢?这些问题带有共性,因此,我将这方面的知识整理成文,以便受益于更多的家长。 一、属于生理性多汗的宝宝 出汗是身体内的一种神经反射表现,宝宝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中生理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所以出汗多,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种生理性多汗的宝宝,在以下情况时会出汗更明显,如夏天、宝宝衣服穿的太多或过紧、宝宝活动时、吃热的食物、精神紧张或恐惧时。 如果您的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即属于生理性多汗,这样的宝宝出汗多,不是宝宝的体质虚,家长不必担心,无需服特别药物。 对策:对多汗的宝宝,家长需要细心护理,具体包括: (1)应该让宝宝多饮水; (2)要在生活中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如衣服穿得宽松一些,被褥不要太厚; (3)给宝宝勤换衣服、多洗澡和保证宝宝的皮肤清洁等; (4)重视教育,不能溺爱,这些不仅对宝宝的心智培养有益,也能加速宝宝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健全。 另外,宝宝长期的多汗,会从汗中丢失了锌元素,需要有意识增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肉、肝、豆和花生等,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锌元素。如果宝宝出现厌食、体重和身高增加缓慢等情况,则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含锌元素的药物治疗,一般葡萄糖酸锌副作用小,宝宝更容易接受。注意钙剂会阻止锌剂在肠道的吸收;许多宝宝在预防性服各种钙剂,锌剂要避免与钙剂一同服锌。 二、佝偻病多汗的宝宝 除宝宝的生理性多汗外,佝偻病引起的多汗也是婴幼儿宝宝常见的原因。婴幼儿宝宝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IU,若日光照射不足,又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易致维生素D缺乏,加上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所以宝宝因维生素D缺乏就引起了佝偻病,有佝偻病的宝宝表现为烦躁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尤以头部汗多,但与气候无关。 佝偻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有骨骼的畸形,如方颅、囟门宽大,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肋缘外翻、手镯或脚镯等。佝偻病多汗的宝宝需要治疗佝偻病,才能解决多汗的问题。 对策:1、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和钙的治疗,完成疗程后再进行预防佝偻病的措施,如给宝宝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奶制品等; 2、平时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2岁内的宝宝每天要补充维生素D400IU和钙元素600毫克左右(药房里有专给宝宝的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以满足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3、佝偻病多汗的宝宝的其他护理要求与生理性多汗宝宝相同。 三、需要特别关注的多汗宝宝 生理性多汗和佝偻病的多汗是婴幼儿宝宝最常见的,但尚有一些少见的情况,如结核病、有慢性感染病灶、寄生虫感染、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肿瘤等疾病,多汗是这些疾病的伴随表现,要引起家长重视,患有疾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会有低度发热、体重不增或消瘦、面色蜡黄、皮疹等表现,对于多汗的宝宝家长如果发现其中任何一种表现,都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以免延误疾病诊治。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0 02:02:57

    可能性比较多最大的可能性是3点。1、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且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孩子的皮下脂肪比较薄,体表面积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体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环境温度过高,孩子穿的衣物过多,都会引起孩子出汗多的现象;

    2、与孩子缺乏维生素D或者钙有一定关系,这种情况下,孩子除了出汗多以外,还会伴有夜间睡眠不安稳,频繁的夜间惊醒、哭闹,以及枕秃、方颅、鸡胸、漏斗胸、肋缘外翻等现象。这时一方面让孩子多晒太阳,另一方面积极补充维生素D和钙。当维生素D和钙补充充足之后,孩子汗多的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

    3、孩子体质比较虚弱,比如存在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或者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肺功能发育不全,这种情况下由于孩子本身体质比较差,也会导致出汗多的现象,当逐渐改善孩子体质,免疫功能提升之后,出汗多的现象会逐渐得到改善。

  • 成都-陈**
    回复
    2023-07-20 01:01:47

    宝宝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宝宝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宝宝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如果宝宝因为活泼好动,活动量大产生热量多才出汗那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在安静时也出很多汗,下面分享宝宝爱出汗是什么原因。

    宝宝爱出汗是什么原因1

    宝宝爱出汗多是消化不良

    如果宝宝容易出虚汗,其中一个原因是由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出汗跟消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饮食不合理,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体虚,也就变成是出虚汗了。

    建议:宝宝出虚汗,正确的做法不是补,而是要帮助其助消化,保护肠胃。妈妈少让宝宝吃寒凉的食物,除了凉茶之外,绿豆糖水、海带汤、冬瓜汤最好也少喝,最好选择性地给宝宝多吃温热食物。另外,我在这里给妈妈们推荐按摩助消化法。

    当宝宝吃饭没有胃口的时候,按摩背脊能增进孩子的食欲。妈妈顺着宝宝的脊椎来回轻捏其背。而如果孩子宝宝有便秘的问题,可以帮助宝宝进行腹部按摩,顺着大肠的方向顺时针揉搓1~3分钟,或是用手指螺纹面顺时针揉1~2分钟,从指尖往关节的方面推,或者揉按足上,两种按摩方法都有助于改善宝宝便秘情况。

    宝宝爱出汗多是缺锌

    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对孩子的发育、免疫功能、视觉以及性发育都有重要联系。身体微量元素会通过汗液排出,如果宝宝大汗,身体中很容易会缺锌。在10岁以下的小孩子,专家建议每天都要摄入最少10毫克的锌。一般情况下,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锌量在日常饮食中就能完全满足。但对于“大汗宝宝”来说,普通饮食是不足够的,还需要妈妈给宝宝补补锌哦!

    建议: 究竟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锌量呢?专家指出,在刚出生到半岁的宝宝3毫克。半岁以上,到一岁之间的宝宝5毫克。一岁到三岁的宝宝10毫克。婴儿补锌是要靠母乳来补。母乳中锌的吸收率高,可达62%。尤其是初乳含锌量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

    要注意的是,补锌不能过量,否则容易引起代谢的紊乱,服用过量锌的宝宝可能会有头晕、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

    宝宝出汗多怎么护理

    1、出汗后洗个温水澡

    宝宝出汗后,不可直接在风扇旁吹风,更不可裸体在空调房内,这样宝宝很容易会着凉。另外,外出玩耍回来即使满身臭汗也不要让宝宝立刻洗澡,最好是等到汗水干了之后再洗。夏天天气炎热宝宝出汗多,一天洗澡2~3次也是很正常的。不过要注意,宝宝的洗澡水的温度不能太低,37℃左右最好,而且要注意沐浴露的选择,以免宝宝洗澡过多而皮肤过敏。

    2、出汗后及时补水

    夏天宝宝出汗多,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这时候,要注意给宝宝补水,温开水是宝宝的'绝佳饮品。不要等到宝宝口渴烦躁时再给他水喝,最好隔一段时间就把装水的奶瓶或杯子拿给宝宝喝,如果在户外活动要半个小时左右就要给宝宝少量的白开水,每次不一定喝很多,但要勤喂。

    3、活动场所保持通风

    天气炎热很多家长习惯给宝宝开空调,让宝宝在舒适的温度下玩耍。但出汗多的宝宝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除了很容易着凉感冒以外,环境通风不好很容易滋生很多细菌和病毒,因此,宝宝活动的场所应尽可能保持通风。至少要在早上起床后、午睡后和晚上睡觉前打开门窗。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为了图凉快,让强对流风直接吹到宝宝,尤其是宝宝睡觉的时候,一不小心很容易会着凉哦!

    宝宝爱出汗是什么原因2

    一、宝宝睡觉出汗多

    睡觉出汗多属正常现象

    宝宝睡觉出汗多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宝宝汗腺较发达,生长发育旺盛有关系的。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经(迷走神经)控制,睡着后,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出汗多,一般以头、面部出汗为多,但是睡后一两个小时内就会缓解。

    宝宝生理性出汗

    小宝宝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见的,并非都是体质虚弱、身体有病的症状。不少妈妈认为是宝宝体质虚弱,因而虚汗不断。其实,有相当部分的宝宝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见于头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生,1小时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宝宝体质处于发育阶段,肌肉、皮肤都还很薄弱,比成人容易出汗。如果宝宝只是单纯少量出汗,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而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的现象。反之宝宝根本不出汗,就应该考虑汗液排泄有问题了。

    出汗时伴随其他症状

    如果出汗量过多,而兼有其他症状,应该考虑是否有病。宝宝出汗,可以表现为手足汗、心胸汗、半身汗、自汗、盗汗等。宝宝因为疾病而兼见出汗的症状时,除了请医生检查、治疗外,在家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

    二、什么是盗汗

    盗汗属生理现象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出汗,醒后即止。一般孩子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是孩子入睡不久,头、胸、背等处出许多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这是因为孩子刚入睡体温上升,此时爱出汗的孩子盗汗就很明显,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盗汗的特点

    比较爱出汗的宝宝大多在三四月份或11月份出现盗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盗汗只是在夜里12点前(就是前半夜)出汗,到后半夜汗会自动地没有了。

    中医认为宝宝阳气旺盛,前半夜阴气尚未到最盛之时,在前半夜就会出汗,到了后半夜阴气渐盛而抑制了宝宝体内的阳气外越,所以到了后半夜,宝宝的汗自然就收回去了。

    出汗护理

    在家里时,妈妈如果还分不清宝宝出汗应该属于哪方面的症候,就可以按照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所以在饮食调理上就可以按自汗调补阳气,吃健脾益气的食品。盗汗就可以用滋补阴虚,养阴生津的食品。

    宝宝爱出汗是什么原因3

    宝宝多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医学上把宝宝出汗多的现象称为“多汗”,有“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之分。 大多数宝宝出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一般都可以找到明显的外部原因或诱因。

    比如: 气候炎热或室内空调温度过高而致宝宝多汗; 宝宝游戏、跑跳、剧烈的运动后出汗多; 宝宝衣服穿得过多; 晚上被子盖得太厚,使宝宝过热而出汗多; 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也会导致多汗。

    宝宝多汗,父母不必过分担忧,首先应该积极寻找宝宝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只要去除导致宝宝多汗的外界因素就可以了。

    引起宝宝出汗的疾病有哪些

    儿童肥胖症:肥胖宝宝即使动一动或平时走走路也会大汗淋漓。

    佝偻病:多汗是佝偻病活动期的重要特征表现,通常还伴有夜间哭闹、枕秃、方颅、前囟门增大且闭合延迟等表现,头部出汗较多。

    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也常常会大量出虚汗。

    结核病:患有结核病的宝宝不仅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称为“盗汗”。同时还伴有胃纳欠佳,午后低热或高热,面孔潮红,消瘦等表现,有的还会出现咳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低血糖:空腹时多汗应考虑低血糖症。表现为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

    药物性多汗:吃退热药过后,引起大量出汗。

    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病、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或血液病疾病等也常有大量出汗的表现,通常要请医生鉴别。

    判断宝宝病理性多汗,除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分析以外,还应进行有关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父母也不能擅自下结论,随便给宝宝用药。

宝宝肚脐红肿怎么回事

孩子经常大喘气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