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脚冰凉,被子里捂不热,如何调理

时间: 阅读:10337

脚冰凉,被子里捂不热,如何调理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7-19 22:12:34

目前来看的话,如果是出现脚比较凉,被子捂不热的话,应该是出现这种肾阴虚体质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建议可以使用六味地黄丸或者知柏黄丸治疗,需要加强蛋白质和营养元素吸收,补充就可以了增强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观察具体症状,造成影响比较大。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周口-李**
    回复
    2023-07-20 01:01:04

    冬天脚冷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气血不足引起的,有一些可能也兼有手脚的微循环不好。如何吃食物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呢?我可以提供五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对于气血虚的人来说,吃什么样的营养素才可以帮助身体造血呢?用来造血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维生素b6,叶酸,b12,铜铁等等,这些造血的原材料,只要缺少任何一种,制造出来的血液功能就不完整,或是有缺陷,或是根本就制造不出血液。所以说吃食物尽量丰富多样,种类越多越好,而不是挑食偏食。
    2、蛋白质高的食物主要有鱼肉豆蛋奶,血液中红血球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缺少蛋白质就没办法制造出来。但是偏偏很多女人很少吃这些食物,大部分女人都喜欢吃素,植物性的蛋白质相对来说很难被身体消化利用,即使懂得搭配利用率也不是很高。所以我就劝那些不喜欢吃鱼肉蛋奶的女人,还是慢慢要学会去吃吧!吃这些不会长胖的,不会影响你们的身材,反而多吃这些有可能让你们的身材变得更好。动物性的蛋白质都属于优质蛋白,消化利用率相对更高。
    3、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小麦胚芽粉,酵母粉,糙米,黄豆等等。大家只要一看这些食物,很多人也是很难吃到的。而这些食物却偏偏是含维生素B族很丰富的,其它的食物当然也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但是在高温烹饪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破坏。所以我们国人普遍缺少维生素B族,上面讲的b6,b12,叶酸这三种维生素B,除了是造血的原材料之外,也是帮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利用必须的营养素,一旦缺少,不但血液造不出来,也会影响能量物质的消化利用。所以要想不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最好的方法就是补充浓缩的营养素。还有铜铁等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红肉,鸡蛋,坚果,豆类等等。总结下来,基本上所有造血需要的原材料在动物性食物含量比较多。
    4、对于手脚血液循环不好的人来说,就要想办法多补充含有卵磷脂和深海鱼油的食物,因为这两种营养素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含卵磷脂比较丰富的食物有鸡蛋,黄豆,猪脑等等。含鱼油比较多的食物主要是深海的鱼类里面,比如说三文鱼,沙丁鱼,鳕鱼等等。同时含有欧米伽三脂肪酸的亚麻籽油,山茶油,紫苏籽油也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5、如果条件允许又想要做得更好一点的话,就直接多补充一些浓缩的营养素,对于恢复气血效果更明显,比如说补充蛋白质粉,多种营养素片,维生素B族,卵磷脂,深海鲑鱼油,钙镁铁铜等矿物质。

  • 平淡之
    回复
    2023-07-20 01:01:04

    引言:手和脚都会冰冰凉凉的,在被窝里面都很难捂热乎,是因为皮肤下有冷热受体的细胞可以感知外界的变化,如果感受到寒冷的话就会自动收缩,让血液流向心脏来保持内脏是温暖的,这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功能,所以就会让手脚处于热量不足冰冷的情况。如果经常暖不热,可能是因为气血运行不通畅,导致手脚出现麻木的问题,这个时候当人体当中阳气不足就会呈现为脾肾阳虚,没有及时的去调理的话,就会导致手脚冰凉。再加上如果精神压力过大情绪不稳也会造成手脚冰凉,这也是因为心情抑郁导致肝气郁结的一个表现,从而引起手脚冰凉。除此之外,平时如果衣服穿的少了,经常在冬天露脚踝,也会导致手脚冰凉。

    如何让身体暖和起来

    想要让身体暖和起来,平时要穿舒适的袜子和鞋子,这样是能够帮助手脚回暖的,除此之外平时也要加强锻炼,在运动的过程中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让身体快速的暖和起来,而且还能够帮助体内的寒气排出体外。平时还可以用热水来泡泡手脚,一般在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就可以了,这样就会让身体感觉到发热,所以在夜晚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是能够让身体暖和起来,而且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平时还可以对穴位进行按摩,这样是能够刺激血液循环,让血液运行周身,消除寒冷感。

    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也可以多吃一些热量多的食物来补充身体所缺失的热量,而且也可以吃一些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比如洋葱辣椒等,这样都是可以让身体的热量产生,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身体确实比较冰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服用一些中药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

    最后经常手脚冰冷的话,会让人感觉到十分的不舒服,所以就要通过饮食运动以及情绪上的调理来帮助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也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

  • 姜齐
    回复
    2023-07-20 01:01:04

    由于气血虚弱造成的.
    一,循环障碍.
    1,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2,贫血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3,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末梢循环不良”.
    二,阳气不足.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所谓“闭”即是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肝脉受寒,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指导意见多运动运动.一早起来做做运动,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等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饮食.多补充维生素E;多吃含烟酸的食物和B族维生素,能扩张末梢血管;多吃坚果,胡萝卜等温热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适当吃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服用中药.中医有固定的处方来治疗手脚冰冷,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四物汤,理中汤等.这些中药通常较适合虚寒体质的人.不过最好还是请中医师开药比较好.按时吃饭.不要偏食,过度减肥,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如果,预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无法按时吃饭,可先准备些饼干,面包,或是人参茶等适时地补充热量

  • 西安-杜*
    回复
    2023-07-20 00:00:54

    有约君说

    秋冬季

    不少街坊有这样的困扰——

    明明穿够了衣服,或是盖上了厚被,

    却依旧觉得冷,

    尤其手脚总是冰凉冰凉的,

    怎么捂也捂不暖。

    这有办法调理吗?

    有!中医师来支招!

    妙方就藏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

    用对了驱寒又强身。

    手脚冰冷 常见于三类人

    手脚冰凉,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有些人即使做足了御寒措施,手脚依旧捂不热。还有的人,不仅冬季手脚冷,夏天也有这样的状况。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可从以下三种情况寻找原因: 一是肾阳虚;二是气血不足;三是淤血引起。

    一般来说, 老年人、女性 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老年人群体中,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老年人容易出现肾阳虚、气血不足等问题,如果有基础疾病或者久病初愈,这类症状会更为明显。而女性常见于气血不足,一般生理期过后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此外,对于 缺乏运动以及没有规范有效锻炼的体虚的年轻人 ,也是手脚冰凉的常见群体。

    单只手(脚)冰凉

    要排查血管问题

    除了体质原因,如果长期手脚冰冷难以缓解,也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脑血管或者血液循环方面的问题。

    比如,四肢末端血液微循环功能不好,就容易导致手脚冰凉。一般来说,血液从心脏输出时温度在37 左右,如果血管内存在血管痉挛、堵塞等问题,血液无法顺利到达四肢末端,那么造成的反应就是四肢温度偏冷。

    因此, 如果四肢冰凉情况比较严重,或是出现单只脚或者单只手冰凉的情况,应警惕有可能是血栓性疾病或下肢静脉栓塞性疾病引发 ,要尽早看医生确诊,别拖延了救治时机。

    体虚怕冷

    厨房四宝来帮忙

    如果只是体质原因导致的畏寒,饮食上可注意多摄入温补食物,或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药方、药膳来调理。

    不止是吃,都说“足底暖全身益”,泡脚也是秋冬下肢保暖的一个好方法。

    不过,中药材的种类这么多,看得人“头都大”,有没有更日常、更简易的调理方法?有!

    几乎家家户户都常备的这些调味料,内服外用“双管齐下”,用对了也能温补驱寒。

    生姜

    中医认为, 生姜能散寒暖胃、止咳止呕,属于辛发之物,可振奋人体的阳气 。易伤风感冒、晕车晕船或有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纳差等体质偏寒、脾胃虚寒者适合多吃姜,因为姜性温,可以用来温中驱寒。不过,体质燥热、阴虚、湿热、痰热之人就不宜了。

    如果遇到外感风寒,怕冷怕风,周身肌肉酸痛,可取一大块生姜,用刀拍扁或切片,再加一勺盐煮开后泡脚。一般泡个2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红薯生姜汤

    材料:红薯200克、生姜15克、红枣4粒(1人量)。

    做法:红薯削皮后切成大块、生姜去皮后切片,红枣撕成两半后备用;将红薯放入锅中,加入清水800毫升,大火烧开后加入生姜及大枣,转小火30分钟后即可。

    点评:红薯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宽肠通便的作用,适合蔬菜水果进食较少的冬季。生姜性味温辛,有祛湿散寒、温中益脾胃的作用。两者搭配,效果更佳。

    花椒

    花椒性温,在中药里属于祛寒类药物,能除寒、通血脉、调关节。

    很多人喜欢用花椒泡鸡爪、鸭爪,其实它也是泡脚的好药材。花椒泡脚可以驱湿散寒、止痛。

    比如,在受凉后感觉肚子胀气或是腹痛腹泻时,抓一把花椒加入适量水煎熬,待充分融入水中后倒入泡脚中,先熏双脚,等水凉到能下脚时用来泡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热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泡脚用量一般15 30克。

    胡椒暖胃汤

    材料:五指毛桃30克、党参20克、白胡椒10g、生姜3片、猪肚半个、瘦肉100克(3~4人量)。

    做法:将五指毛桃、党参用清水洗去浮尘,稍浸泡,白胡椒、生姜常规处理。猪肚冲洗,刮去白膜,翻转用生粉反复揉擦,洗净,飞水处理,瘦肉切大块。将全部药材食材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大火煲沸后,改中小火煲约1.5个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食盐,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点评:冬季是调养肠胃的好时节,此汤健脾益气、暖胃祛寒,适用于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胃寒冷痛等人群。

    桂皮

    桂皮又称肉桂,性大热、味甘辛,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作用。

    使用桂皮泡脚,尤其适合四肢冷、腰膝疼痛、肾气不足的人群。泡脚用量一般10 15克。

    但由于肉桂性质偏热,建议不要每天使用,一周2~3次为宜。同时,孕妇及阴虚火旺的人群不可使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注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肉桂丁香煲羊肉汤

    材料:肉桂10克、丁香3克、羊肉300克、生姜适量(3~4人份)。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汆水。肉桂、丁香洗净,生姜切片。在瓦煲中放入清水2升,把以上食材全部放入煲中,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继续煲1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点评:羊肉是补虚佳品,可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肉桂、丁香与其搭配,可增强温补作用。

    艾叶

    从中医的角度看, 艾草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平喘止咳等作用。

    艾叶特别适合一些手脚易冷,整晚脚冷难眠的阳虚的人群。可取干艾叶30~50克,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也可以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

    不过,容易上火的人或用艾叶泡完脚易咽痛口干的人,不要天天用艾叶泡脚,一周两次左右就好。

    艾叶红枣茶

    做法:取鲜艾叶120克(或干艾叶30~50克),红枣10个,鸡蛋1~3个,红糖适量。

    做法:艾叶、鸡蛋洗净,红枣去核。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艾叶、红枣、带壳鸡蛋,煮10分钟。把鸡蛋取出去壳,再放回锅内继续煮15分钟,最后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点评: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的功效,搭配红枣和鸡蛋煮茶,能养气血、行血气,有助于缓解怕风怕冷、手足怯冷、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不适等症状。

    小提醒:

    泡脚要有“度”,水温不宜高,一般40 左右;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10~20分钟为宜;浸泡的高度最好能没过脚踝。泡脚后一定要擦干,最好顺便按摩足底和小腿,可助缓解一天的疲劳。

    整合自广州日报、 健康 有约、老人报

    图/视觉中国

什么会导致风湿热

治疗肾亏健肾生发丸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