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咳按什么穴位
肺咳按什么穴位
最佳回答
肺炎咳嗽可以点按天突穴,在进步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凹陷的中央,经常按摩天突穴,可以起到宣通肺气,通经活络,降气化痰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咳嗽,咽喉肿痛,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松柏友
回复每逢季节交替之时,很多免疫力低下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病症,如发烧咳嗽头晕呕吐等,不仅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严重的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今天来给大家说说该如何通过推拿来治疗小儿咳嗽。
按揉指根
01
首先将孩子的手掌握住,之后找到小指指根处的掌小横纹,然后用拇指指端来轻轻的进行按揉,坚持大约五分钟,不仅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还能够起到清热止咳,镇静安神的作用。
中脘穴
01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的中点上面,建议在将双手清洗干净后,以顺时针旋转的方式来按摩此穴位,坚持进行十分钟,一来可以让体内的毒素和垃圾尽快排出,二来具有健脾和胃,止咳化痰的功效。
丰隆穴
01
若孩子的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咳嗽痰多且伴随有一定的癫狂的话,则可以按摩此穴位,其位于小腿前外侧,若点按十分钟的话,一来可以帮助提神醒脑,二来有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和化痰止咳。
风池穴
01
若孩子是因为头部着凉而引发感冒咳嗽的话,则可以按摩风池穴,其位于头后方,耳朵侧面,以旋转的方式来回的进行按摩,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风寒,还能够宽胸理气,化痰止咳。
清天河水
01
其是位于手腕内侧的一条直线,建议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沿这条线向上推拿大约一百次,让这处的经络变的通畅,一来可以帮助去除体内的火气,达到清热的效果,二来有利于缓解热性咳嗽。
肺俞穴
01
其位于脊柱区,因靠近肺部而得名,若用手掌来回按揉该穴位十分钟的话,既能够有效的增强呼吸功能,避免呼吸不畅,还能够促进支气管内的吸收,有效缓解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
檀中穴
01
其位于两乳头之间,在胸骨的中线上面,建议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点按此穴位五分钟,对于胸闷咳嗽,心悸气喘,各类呼吸系统疾病都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
成都-陈**
回复本文导读: 咳嗽一犯难调好怎么办?试试疏通经络穴位。
咳嗽是身体的一种本能,当体内有「异物」的时候,通过咳嗽的形式将其清出身体,这是身体自救的一种表现。这些异物包括: 痰、余寒、余热......
感冒发烧后的咳嗽,就是这样。貌似感冒好了,其实还有余邪未解,于是频繁咳嗽。
咳嗽突发/咳嗽多日,可以这样处理
如果咳嗽发作的时间短,可以 疏通肺经 ,恢复肺的功能,将余邪清出体外,基本可以手到咳除。肺经的易堵塞穴位是 孔最穴、鱼际穴 。
中医认为「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所以咳嗽、痰多的时候,还要疏通脾经 ,以健脾化痰止咳。
脾经的易堵塞穴位是 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
久咳,会耗损肾气,咳嗽反复发作,会有咽喉发痒的感觉。肾经的循行线路经过咽喉,所以按揉 疏通肾经 的易堵塞穴位,会很快缓解这种痒咳,喉咙瞬间清爽。
肾经的易堵塞穴位是 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 。
面对咳嗽,我经常是选用肺经、脾经、肾经的易堵塞穴位来调理。上述穴位,每个穴位每次按揉两分钟,每日三次,坚持三天,当穴位处痛感下降或消失的时候,咳嗽的表现也就减轻了。
顽固性咳嗽/规律性咳嗽,按揉加拔罐
《黄帝内经·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顽固性咳嗽的朋友可以对照下面文字,判断自己属于何种「咳」,按揉其对应的经络易堵塞穴位,会有良效。
「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黄帝内经·咳论》
比如心咳的症状,就按揉心经的易堵塞穴位;肝咳,按揉肝经的易堵塞穴位。
有的朋友咳嗽,还有 时间规律 。按照经络气血运行的子午流注规律,白天不咳晚上咳。
如果是晚九点左右,就按揉三焦经的易堵塞穴位;半夜咳嗽,就按揉胆经的易堵塞穴位。
久咳之人,在疏通经络易堵塞穴位的同时,可以采用「俞募配穴法」来清理肺部垃圾。 在后背的肺俞穴和胸前锁骨外侧端的中府穴同时拔罐。
每次拔罐,留罐15分钟,每天1次 。有的人拔两天就出现了水泡,大泡挑破涂碘伏,注意别感染,小泡不管。
起泡的朋友别担心,坚持每天拔,直到鲜血出来会自动结痂,当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后就不用拔了,说明身体里面是干净的。
总之,见咳马上止咳不合适,应该主动调理,恢复身体的和谐,咳嗽也就消失了。
-
匿名用户
回复本 期 导 读
艾灸不是憨憨,学点专业的辨证方法很有必要~
有同学咳嗽两个月了总好不了,我们聊聊怎么用艾灸调理咳嗽。
咳嗽历来都被认为不好治,「名医不治咳,治咳必现形」,说的就是咳嗽难治。难治的原因在于引起咳嗽的病因很多,辨证不易,辨证之后的开方用药也很讲究,想用汤药治好咳嗽殊非易事。比较而言,运用艾灸治疗咳嗽,掌握起来要容易许多,值得好好学学。
《内经》时代就观察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也。」 也就是看到咳嗽这个症状,不能只盯着肺,其他的脏腑也有可能引发咳嗽。
而且咳嗽还有个特点,随着病程的变长,是由脏转向腑,譬如「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常见的病更多的是膀胱久病不已,进而影响到肾, 咳嗽偏偏是先肾咳,时间长了才变成膀胱咳。
六腑咳,在临床上比五脏咳少见,而且六腑咳状都比较好辨别,分别是:
也就是说,胃咳就是咳的时候呕吐,并且呕得厉害会「长虫出」;胆咳是咳嗽伴随着呕胆汁,也就是呕到最后,呕出苦汁;
大肠咳是咳嗽伴随着漏大便,大便兜不住,小肠咳是咳嗽伴随着漏屁,膀胱咳是咳嗽伴随着漏小便。另外有个三焦咳,咳嗽,伴随着腹满、不想吃东西喝东西。
通过六腑咳状的区分,我们不难发现咳嗽的辨证有个特点,重点是在咳嗽之外的症状,或者说是咳嗽的兼证。用 辨兼证 的办法,我们可以区分五脏之咳:
我们还是用一样的方法,去找咳嗽之外的症状来区分五脏咳。譬如脾咳,除了主要的症状咳嗽,人倦怠、面色萎黄、容易腹胀、劳累后加剧等特点,都是脾脏有问题的变现。
如果另外还会别的诊治方法,像舌诊上的舌头胖大、舌面水样滑苔,脉诊上的脉软、右关脉不足或太过、寸口脉三盛等,都是指向脾脏的问题。综合这些信息,有部分上述脾有问题的表现,加上咳嗽这个症状,我们就可以说面前这个人是脾咳。
五脏咳虽然可以这么区分,临床真的去套用,是比较困难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我们发现咳嗽的类型,可以简要地分成三焦咳:上焦咳、中焦咳、下焦咳。
上焦咳,主要包括肺咳和心咳,而且上焦咳有个特点,症状主要都集中在胸膈以上,像喉咙痒、喉咙痛、胸腔感到热、感觉有痰难以咳出、咳到胸痛、背痛等特点,都可以归入上焦咳。
中焦咳,主要包括脾咳和肝咳,一般上焦和中焦的症状可以同时看到,像咳的时候肋骨痛、生气后咳嗽加剧、劳累后咳嗽加剧、咳得拉着少腹部拘紧、胃口不好等特点,都可以归入中焦咳。
下焦咳,主要是肾咳,而且一旦久咳见到喘证,一般都是指向下焦咳。另外,咳嗽伴随着腰痛,或者咳得漏大小便的,一般也归入下焦咳。喘,是因为肾主纳气,现在肾有恙,纳气不足导致喘。而腰者,肾之腑;肾司二便,是辨咳得腰痛和咳得漏大小便为下焦咳的原因。不难发现,下焦咳,一定下焦有症状的。
做个小结: 上焦咳,除了咳嗽之外的症状主要集中在上焦;中焦咳,除了咳嗽,其余症状分布上焦和中焦;下焦咳,咳嗽之外,必见下焦的症状。
这里说的上中下焦,以胸膈以上为上焦,膈肌到齐肚脐中线为中焦,肚脐中线以下为下焦。
辨清楚病位后,艾灸的取穴方法随之而来:
最重要的别忘了,在艾灸之中,我们是以穴位为粗定位,用点燃的艾条在穴位的附近探查有灸感的点定点施灸。
换句话说, 没有灸感的话,便不可硬要灸, 灸处发烫是烤肉,百害而无一益。
总结一下:
学艾灸、练功法
利用三伏天——一年中的最热时段,身体表里通路打开时,进行艾灸,深度清理。
扶阳,滋阴,改善气血虚、寒湿、痰饮、气郁、血瘀等各类亚 健康 体质,艾灸都擅长,只要有正确的选穴和手法。
再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功法,推心置腹、脏腑推拿、混元一气…简单,却能引动真气。再出点小汗,轻身少病。
分体质艾灸+功法调形,仍不是一套完整的个性化体质改善方案,因为还会有突发的小症状干扰我们。
因此你还需要这套来自实战、一用就灵的14经络选穴秘籍,熟悉这套艾灸常用穴,足以应对常见问题,打赢体质改善的持久战。
自利利他,真正改善自身体质后,才有能力帮到你想帮助的人。
-
艾江
回复【穴道疗法】
(1)推拿疗法
[取穴]天突、膻中、中府、鱼际、列缺、曲池、合谷、外关。
[操作]拇指点按天突、膻中、中府、鱼际、列缺、曲池、合谷、外关。力量中等,每穴半分钟。每日可做1~2次,每次20~30分钟
(2)针灸疗法
[取穴]曲池、尺泽、外关。配穴:热甚者加大椎。
[操作]毫针刺,行泻法,大椎、尺泽可用点刺出血法。曲池为大肠经合穴,与肺经合穴尺泽相配,表里相应以疏散热邪,外关解表清热,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刺之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诸穴合功,共奏疏风清热解表之效。
(3)针灸疗法
[取穴]肺俞,列缺,合谷。
[操作]毫针浅刺用泻法,可强刺。